實際這個問題,我覺得是在於每個人的認知和想法,因為我們每個人接觸的朋友圈,或者是社交範圍是不相同的。就像是普通人實際總是把實用性放在第一位,比如買汽車很多人覺得能開就可以了,手機能用就行了,電腦可以辦公就可以了等等諸如此類,也許是自己的要求不高,也是預算限制。但是我們不得不說的是高端產品確實有自己的優勢。比如奔馳寶馬同樣是能開,但是駕駛體驗和舒適性,噪音等等方面做的更好。而手機也是如此同樣是都能打電話,不過在其他體驗方面,手感,運行速度,以及包括拍照等等各個方面差異化很大。而電腦也是如此,高性能的電腦,打開網頁的速度更快,運行更加穩定,而且可以做更多比較繁重的工作,所以這個是根據我們個人的實際情況來出發的。
下面我們就具體來說說手機方面,旗艦手機和普通手機的差距:
前言。確實為了更加直觀一些,我們直接拿具體的機型來對比,比如我個人現在正在使用的兩款手機iQOOneo3和iQOO5pro系列,因為這兩款手機確實從核心配置方面來說相差不大,但是價格相差很多iQOOneo3確實是在2500+,而iQOO5pro起步直接就是4998,機會是相差一倍的價格。
(1)設計和做工。實際我們會發現一般的手機,對於設計方面實際沒有太多的考究,比如機身和材質,以及手感等等方面。但是旗艦手機不同,比如iQOOneo3因為走性價比路線,所以要考慮到成本,機身確實玻璃手感不錯,而且邊框是金屬材質,打孔的設計。
1.但是iQOO5pro顯然是要更好一些。就拿屏幕設計來說,曲面屏幕的成本更高,而且從觀感方面來說確實也要更好一些,而且屏幕的素質顯然是也是要更高一些,比如亮度,對比度以及實際顯示的色準調教。另外皮革材質的機身,確實要更加細膩,相比玻璃機身來說更加柔和,而且機身的顏色搭配方面也更加考究,所以說看起來更有辨識度。
2.而且雖然同樣是打孔的設計方案。但是iQOOneo3是LCD屏幕打孔,所以孔徑在3.8mm左右,而iQOO5pro在2.98mm左右,而且是目前業界最小的打孔設計。
雖然看似同樣是一款手機,但是實際給人的感覺,或者是握持感是完全不同的。這個實際我們也可以拿榮耀和華為mate和P系列做一下對比,以及紅米和小米做一下對比。
(2)硬體方面的一些區別。普通手機和旗艦的差距我覺得在硬體方面確實也體現的淋漓盡致,雖然是同樣的處理器,但是細節方面不同,比如內存規格方面iQOO5pro是LPDDR5,而iQOOneo3還是LPDDR4X,這兩者的差距確實還是有的,以及包括功耗的差距。
1.在散熱方面。我們也會發現雖然都是液冷散熱,但是iQOO5pro的散熱效果和材質更好,而且散熱面積更大。比如他採用的散熱面積來到了14581平方毫米,而且包括高導散熱凝膠,以及多層的石墨烯和鋁合金架構機身進行,這些實際雖然廠商們沒有作為重點來說,而且都說自己是液冷散熱,但是因為成本的限制,散熱的材料是有差別的,而這種差別就導致了散熱的效率問題。
2.拍照的差距。實際我們也有看到,不管是榮耀和華為,還是紅米和小米,還是我們說的iQOO系列手機,只有旗艦才會用上頂級的鏡頭,就拿iQOO5pro的鏡頭來說他是採用了三星的GN1鏡頭,像素來到了5000萬,而且鏡頭尺寸1/1.3英寸,同時包括他支持一億像素照片拍攝,以及四合一的2.4μm單像素,這些確實從硬體實力方面已經遠超普通手機,所以拍攝的樣張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的。
3.快充功率以及一些功能。比如只有旗艦上面才會用上自家頂級的技術,就像是iQOO5pro的120W快充功率,16分鐘的時間就可以把4000mAh電池的手機完全充滿,而且還有支持PD協議的快充,也就是不管是手機還是電腦還是其他都可以用iQOO5pro的快充進行。這個我們在普通手機中很難看到,這個實際我們同樣也可以參照其他品牌。
4.功能性方面比如音質方面。旗艦所用的揚聲器音腔更大,規格更高,比如iQOO5pro使用的是1210系列揚聲器,而neo3是1216系列,而且因為音腔的不同,聲音的大小也是不同的,包括iQOO5還有加入了HIFI晶片CS43131系列這些等等。這些實際在普通手機中都沒有,這也是為什麼華為高端確實功能更多,集合了各種功能,但是在榮耀,nova以及其他系列上面看不到的原因。
5.震動馬達方面。旗艦都會用上了X軸馬達,也是目前手機震動馬達中頂級的存在,但是普通的手機轉子馬達,最多也是Z軸馬達,即便是用上了X軸馬達,但是尺寸也會受到限制,體驗也會有明顯的區別。
6.屏幕的刷新率。不同的刷新率和不同的屏幕搭配起來,確實效果不同,而且包括採樣頻率之間的差距,比如iQOO5pro是120HZ和240HZ採樣頻率,而iQOOneo3雖然是144HZ,但是他的屏幕是LCD屏幕,因為高端旗艦採用是頂級的屏幕,顯示效果給人感覺是不同的,而且採樣頻率也只有180HZ。
(3)優化方面的一些區別。這個問題實際很多人可能在看過我剛才說的就有疑問了,因為我們發現很多千元機和中端手機也都用上了旗艦手機的配置,比如鏡頭,以及其他等等,但是因為優化的不同,實際也會有著差距。
1.拍照來說。同樣的鏡頭,不同等級的手機搭載,實際效果是不同。就像是小米note9pro最近發布的一億像素鏡頭搭載在了千餘手機中,但是他並沒有給出過多的優化方案。比如變焦,夜景等等這些,而且即便是同樣的一款鏡頭,因為優化和處理器的不同導致ISP優化的差異。
2.包括處理器方面。即便是同樣的處理器,給出不同的優化體驗也是不同的。而且包括很多人說旗艦處理器和普通處理器使用起來沒有區別,實際就像是高通865處理器,主頻更高,架構更好,同樣是打開網頁速度相比中低端確實要更快,而且功耗更低。
3.系統方面。旗艦手機的更新周期要更久一些,而中端和千元機因為成本的原因,實際在更新一段時間之後,再往後就基本上沒有了。但是旗艦手機甚至可以連續更新2-3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另外包括最新的系統,實際都是旗艦會最先嘗鮮公測使用,而其他中低端機型確實要等待一段時間。
小結。實際我們也會發現,旗艦和普通手機確實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雖然都是在可以用的範圍之內,但是體驗和手感以及顯示效果是完全不同的。這些差距在你體驗過之後,你會明顯感覺到差異化,就像我說的iQOOneo3和iQOO5pro的區別一樣。這些差距實際不僅僅是iQOO,我們剛才也說過了還有華為和榮耀,以及小米和紅米等等,比如華為mate和P系列每年的手機,設計ID方面每年的一些考量屏幕的用料,鏡頭的素質和設計風格,功能性等等,榮耀相比起來確實有著天壤之別。而小米走向了高端,他的小米10系列旗艦和紅米K30pro相比,雖然看似各有優勢,但是屏幕的色準,以及鏡頭,功能等等都各不相同。
總結:
我們說過了根據每個人對於手機認知的不同,也就會有不同的理解方式。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就可以了,並沒有必要去糾結,到底是選擇高端旗艦還是說普通的手機。但是我們不得不說高端旗艦確實有著自己的優勢和特色,用料確實也更好一些,我們可以作為目標,有機會或者是當自己預算充足的時候,可以去選擇嘗試一下,你就會明白為什麼同樣是手機,但是有不同的價位之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