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育姐
來源:育兒(ID:tgz360)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不知不覺,新的一年又要來了。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燃鞭放炮,忙著辭舊迎新。
孩子們玩起來也像撒了歡似的,殊不知,許多危險就藏在孩子們最愛玩的那些玩具中。
今天我就來盤點以下四大類玩具,各位家長千萬要注意,這些玩具看似好玩,但孩子年幼,稍有不慎,就會危及生命健康。
放鞭炮是過年的傳統習俗,有辭舊迎新的美好寓意,噼裡啪啦的響聲把過年的氣氛營造得熱熱鬧鬧,不光大人喜歡,小孩子更喜歡。
但越是驚心動魄,光彩絢麗的東西,越是充滿危險。
有一些「熊孩子」喜歡把鞭炮放進玻璃瓶、井蓋裡、下水道、河裡.覺得這樣聲音更響,威力更大。
還記得去年廣西河池幾名小朋友在小區內放鞭炮發生的爆炸事件嗎?
事故發生時,強烈氣浪將小男孩擊飛,男孩緩過神後站起來似乎並無大礙,但小女孩卻被氣浪掀飛的井蓋砸傷。
經檢查,女孩唇部開裂、腫脹,下巴流血,手部骨折,在醫院接受治療。
春節本該是一家人開開心心在一起團圓的時刻,一個小小鞭炮卻讓小女孩無辜受傷,導致全家人都無法安心過年。
其實,鞭炮炸傷的惡性事件,每年春節都在上演。
✦ 內蒙古爆竹引發沼氣,男童被掀飛10米
✦ 深圳兩男童扔鞭炮玩入化糞池,造成一死一傷
✦ 熊孩子放鞭炮炸飛井蓋 女童落井死亡 !
要知道,放鞭炮是一件危險係數很高的活動,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一旦被傷到,輕則皮肉見血,重則眼睛失明。
由此看來,鞭炮帶來的傷害值得每一個家長和孩子警惕,鞭炮不是玩具,像這樣的事故,咱們能避免就避免。
當然啦,如果孩子忍不住要放鞭炮,作為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解鎖放鞭炮的正確姿勢:
孩子放鞭炮時,一定要有大人的陪伴,敲黑板!這一點非常重要!
其實啊,孩子放鞭炮也只是為了滿足燃燒、爆炸的樂趣,所以給孩子買合適的鞭炮也很重要哦,儘量選擇安全、威力小的鞭炮。
除此之外,要選擇合適的場所,尤其不要在小區或公共場所裡放鞭炮,遠離人群,在空曠的場所裡放,避免引起火災,造成無法逆轉的傷害。
近年來,受「吃雞」等射擊類遊戲影響,彈射類玩具也深受孩子們喜愛。
像是早年流行的玩具手槍、水槍,還有一些新興的牙籤弩、水彈槍等,殺傷力巨大,一旦擊中他人,輕則皮肉破損,重則失明死亡。
實驗表明,水彈槍牆速可達到每秒10發。
知道這是什麼概念嗎?
1米的距離,可以輕易地擊破燈泡等硬物,甚可以擊穿紙板,相當危險,要是孩子一個不小心被水彈槍擊中,那帶來的傷害是不可估量的。
學校周圍大大小小的商店中有售賣,他的體積小、價格低,最便宜的三塊錢就能買到,將牙籤作為「箭」發射,威力無窮,因此十分流行。
但殺傷力也是十分驚人,有家長親眼目睹從「牙籤弩」上射出的金屬針竟能射入石膏板!
有實驗表明,將小小一支牙籤裝在牙籤弩上時,發射後不僅可以輕易刺穿氣球、紙盒等,換成鋼釘後可以刺入皮肉四釐米之多!
這要是不小心射在自己孩子身上,那真是要命!
就像有次朋友告訴我說,他的孩子被同學用牙籤弩射中了打到腿上,隔著褲子腿都麻了。
幸好正值冬天,孩子沒受什麼皮肉傷,我趕緊叮囑朋友:不要讓孩子要玩這些玩具,還要遠離那些玩玩具的人。
彈射玩具除了以上這些之外,還有各種飛鏢玩具、玩具手槍、水槍等。
因此家長們千萬要看好自己的孩子,讓他們遠離各種危險的彈射玩具,也要合理控制孩子的零花錢,萬萬不可因溺愛讓孩子送了命!
尖銳玩具,顧名思義,就是指一些尖銳、能夠刺傷身體的玩具,這其中,屬指尖陀螺最為危險。
曾經新聞報導澳洲一名11歲男孩因玩指尖陀螺擦傷眼角險些失明,引起了許多家長的擔憂。
指尖陀螺到底是什麼?減壓玩具怎麼就變成了傷人利器呢?
(指尖陀螺長這樣)
前段時間,閨蜜說她家孩子問她要二十塊錢,說是想買個新玩具。她也沒當回事,隨手就給了他,沒想到他竟然買了一個指尖陀螺!
並且他買的是最貴的,刀片都開了刃。
閨蜜看見鋒利的刀片,心中十分擔憂,我聽說後趕緊讓她沒收了玩具,還向她闡述了指尖陀螺的危害。
其實,孩子年紀小,常常對於危險不自知也不夠警惕,當孩子頑皮打鬧或走路不穩時,都有可能面臨被指尖陀螺扎傷的危險,想想真是後怕!
因此,專家給出建議:
前段時間,刷到一條寶媽的微博,她吐糟孩子玩的玩具——彈珠,她說要是稍微不注意啊,差點能要人命。的確,好奇寶寶認識世界,靠啥?
毫無疑問是嘴巴!這是他們感知、了解這個世界的一種方法,也是他們探索世界,解決問題的一種手段。
但是什麼都想放進嘴裡嘗一嘗,一不小心就會把異物吸進呼吸道裡,造成難以估量的傷害。
前陣子,看到一個新聞:
珠海一名1歲的寶寶在家出現嘔吐,到醫院就診被查出「異物腸梗阻」,胃裡全是密密麻麻的球狀物體。
原來是誤吞了多枚「水寶寶」, 醫生用藥後排出一部分後,還有多枚留在內體,又緊急接受了腹腔鏡手術。
有數據顯示,吸入異物是造成兒童窒息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是0—4歲的孩子,年紀小自控力差,更是深受其害。
而生活中類似彈珠這樣體積小的玩具還真不少,包括水寶寶、小顆粒積木、磁力珠等等。
避免寶寶吞咽異物,最好的方法就是預防。
家長買玩具時,如果包裝上說適合3歲以下的寶寶,買回家之後,也要親自查看一番,搖一搖晃一晃,看看有沒有容易脫落的小部件。
春節期間,客廳桌上難免有瓜子花生糖果之類的零食,家有幼兒,一定不要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避免危險的發生。
如果寶寶誤吞異物,最好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關鍵時刻能救命!
此外,要經常提醒孩子不要隨意吞食東西,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會保護自己也很重要哦~
過年回家什麼最重要?不是房子、車子、票子,而是一家人和睦相處、有說有笑地在一起。
如果說健健康康是最大的財富,那麼平平安安就是一家人最好的幸福。
春節是一家人團聚的節日,大家在歡樂過大年的時候,作為家長,無論何時,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多一份小心,少一分僥倖。
此外,幫助孩子學會保護自己,遠離危險,提高防範意識也刻不容緩,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寶貝,有些疏忽一旦發生,就無法挽回,骨肉分離是每個父母都不能承受之痛。
所以,家長在保護孩子的同時,也一定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危險來臨時,只有他自己可以嘗試避免。
來源:育兒(tgz360)。關注育兒,專注於孩子的心理和行為研究,做最懂孩子的媽媽,最愛孩子的朋友,倡導用平等的態度去教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