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盜寶片」算是動作片裡分化出來的亞類型的話,其中的套路痕跡是十分明顯的,尤其是顏值+美景+高科技的固定搭配,近年來已與「007」、《碟中諜》等系列陷入了「同質化」的境地。此類影片隨處摻入商業元素,堆砌起來想要賣座,既容易也不容易。在暑期檔裡,這是給馮德倫和《俠盜聯盟》留下的基本功測驗。容易的是,美景全世界都有,耍酷耍帥明星們最拿手,高科技裝備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而不容易的是這三板斧過後還有什麼回味,如今的觀眾嘴可刁了,那些瞞天過海的腦洞如果不夠大,劇情和人物關係不夠反轉的話,很容易落得個出門就忘的待遇。
這些年純正的「盜寶片」並不算多,《驚天魔盜團》算是在技巧層面上拍出了新意的,借用了魔術來營造更炫目的奇觀;而像《十一羅漢》則是更多的「集郵」明星天團,重頭「盜戲」也就圍繞一個點、一場重頭戲。《俠盜聯盟》的前後三段敘事中,最花心思構建的捷克古堡那段,較為完整地展現了從踩點到下套,再到得手、脫身的全過程,馮德倫在節奏把握上的嫻熟,喜劇元素和動作戲的平衡上,在這個段落裡已追上了他的「導師」吳宇森。《俠盜聯盟》的「吳式血脈」太明顯,海報上讓·雷諾與劉德華的「雙雄對決」,兩男一女在歐洲的神通廣大,眼見他們在車上肆意歡笑,耳邊不禁響起了哥哥的《風繼續吹》。《縱橫四海》是吳宇森在1991年的作品,當時正值港片的巔峰時期,盡皆過火,盡皆癲狂,怎麼拍都能賣座,身為製片人的張家振最是清楚,26年後再拍《俠盜聯盟》,看中的恐怕也不只是錢。用今天的眼光來衡量那部港片經典,會發現其中的「盜寶」技巧並不算高明,譬如古堡盜畫那場戲,看似驚險實則隨性,大部分時間吳宇森都是用槍戰戲「硬頂上」,看中的還是個「情義」。《俠盜聯盟》裡也繼承了這種「港片殘風」,對於影迷多了種可供懷舊的情結,周潤發的嬉皮笑臉,張國榮的一往情深,鍾楚紅的性感溫存,曾江的狡詐無情……在劉德華、楊佑寧、舒淇和曾志偉身上都能找到對應。既然馮德倫有意埋下這些梗,尋找、挖掘它們也就成了劇情之外的另一種樂趣,這種主創與影迷的互動,近些年在全球影壇都很是流行,而港片最不缺這種群眾基礎。
據說《俠盜聯盟》的靈感來源是2013年坎城的珠寶失竊案,這對於有意致敬《縱橫四海》的主創來說,是再合適不過的巧合。地中海小城的狹窄老街,豪華酒店前寬闊的海濱大道,無論是全景航拍還是飆車追拍,都是一份相當養眼的感受。《俠盜聯盟》做到了精緻和緊湊,劉德華比起《龍鳳配》那會兒更顯沉穩,這其中也有「老乾警」讓·雷諾的一份功勞。他這個「講原則又通人情」的警察人設,應該也是從《縱橫四海》裡的朱江那兒演化而來的,為了突出他與劉的「警匪對決」,加入了不少閃回和心理描繪。這種補充對於主幹劇情並無太大用處,但在喜愛法國大叔的中國影迷們眼中,也是一種緬懷,獨居那段仿佛就是退休後的「殺手萊昂」。畢竟演了大半輩子冷峻警探的讓·雷諾,如今已年邁發福,跑起路來都氣喘籲籲,還像胡同口張大爺那樣手裡攥倆健身球,退休前能來拍一部中國動作片,已是難得的重逢。如果說還有遺憾的話,就是鏡頭沒把大名鼎鼎的坎城電影宮給拍進去,雷諾大叔開口說英語,全片的法語對白也沒《縱橫四海》多,當年吳宇森可是直接用阿祖、阿佔來向特呂弗致敬的。
此外像「義父」、「詛咒」、酒窖機關和紅外安保的梗,都是能讓港片鐵桿粉絲會心一笑的梗,舒淇與楊佑寧之間似有若無的感情,也讓人想起了鍾楚紅與張國榮的你儂我儂。這二人在片中的表演更放得開,尤其是舒淇,比起梁笑笑、聶隱娘,她在老公的鏡頭下百變不拘,頗為灑脫,全方位Pose,這大概也是愛情的力量吧。還有沙溢飾演的傻土豪,說起臺詞來依然是那個同福客棧的老白,想想堂堂「盜聖」,如今卻被別人偷到家裡,不禁為這個頗為諷刺的選角點個讚。那些滑翔衣、無人機、水上摩託、指紋採集、蜘蛛機器人等高科技很亮眼,也最能體現時代性,但是在骨子裡,《俠盜聯盟》仍然在追尋港片鼎盛時期的氣質。這同成龍去年那部《絕地逃亡》一樣,總是在新造的場景裡找到熟悉的影子,不忘癲狂,自珍趣味,就連最後的反轉、反派都是靠曾志偉,這個港片老戲骨來站臺。在香港老導演紛紛北上,接手主旋律的今天,還有馮德倫這種留學美國的後生來挖掘港片遺產,調用合拍資源來完成一部傳統商業片,向前輩們致敬,這從影史上看不啻為一件難得的事。
文| Luc
本文刊載於20170818《北京青年報》B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