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原著學英語_5《萬物簡史》之一個倒黴的考察隊

2020-12-23 謙謙說雅思

很多小夥伴都想讀英文原著學英語,可每次看兩頁就放棄,從2020年起曉梅老師就帶大家一起讀英文原著,看看有意思的故事學學地道表達,分析長難句。先從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萬物簡史》開始。這本書從宇宙大爆炸開始講現代科學史,穿插了很多科學家的生平故事,妙趣橫生。本書作者Bill Bryson喜歡用口語化的語言敘述,因而裡面的英語要比一般的原著通俗易懂。今天讀第4章關於一個倒黴的考察隊的片段。

一支倒黴的考察隊

If you had to select the least convivial scientific field trip of all time, you could certainly do worse than the French Royal Academy of Science Peruvian expedition of 1735. Led by a hydrologist named Pierre Bouguer and a soldier mathematician named Charles Marie de La Condamine, it was a party of scientists and adventurers who traveled to Peru with the purpose oftriangulating distances through the Andes. At the time people had lately become infected with a powerful desire to understand the earth - to determine how old it was and how massive, where it hung in space, and how it had come to be.

如果非要選擇有史以來最糟心的科學考察,非1735年法國皇家科學院秘魯探險隊莫屬。這支探險隊由水文學者皮埃爾·布格和軍人數學家查爾斯·瑪麗·德拉·康達明帶領,他們是一群科學家和冒險家,從法國前往秘魯,通過安第斯山脈測量地球。那時,人們對於了解地球產生了強烈的欲望——想要確定它歷史有多久、體積有多大、位置在太空哪裡,以及它是如何形成的。

The French party's goal was to help settle the question of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planet by measuring the length ofone degree of meridian (or one-360th of the distane around the planet) along a line reaching from Yarouqui, near Quito, to just beyond Cuenca in what is now Ecuador, a distance of about 320 kilometres.

法國考察隊的目標是確定地球的周長,方法是測量一度經線的長度(地球周長的360分之一),即從(厄瓜多首都)基多附近的Yarouqui到如今的厄瓜多城市昆卡之外的一條線的長度,距離約320公裡。(譯註:有了一度經線的長度,再乘以360就是地球的周長了,所以拿到這個數據就等於知道了地球的大小)

Almost at once, things begin to go wrong, sometimes spectacularly so. In Quito, the visitors somehow provoked the locals and were chased out of townby a mob armed with stones. Soon after, the expedition's doctor was murdered in a misunderstanding over a woman. The botanist became deranged. Others died of fevers and falls. The 3rd most senior member of the party, a man named Jean Godin, run off with a 13-year-old girl and could not be induced to return.

考察剛開始就狀況百出,有時甚至糟得離譜。在基多,考察隊員不知怎麼激怒了當地人,被一群拿著石頭的暴民趕出了城。不久之後,探險隊的醫生因為關於一個女人的誤解而被謀殺。植物學家精神錯亂,有些人則死於發燒和怪病。考察隊三把手讓戈丁(Jean Godin)和一個13歲女孩私奔,沒人能勸他回去。

At one point, the group had to suspend work for eight months while La Condamine rode off to Lima to sort out a problem with their permits. Eventually he and Bouguer stopped speaking and refused to work together.

有一次,這個組織不得不暫停工作8個月,當時康達明騎馬去利馬解決許可證問題。最後,他和布格不再說話,拒絕合作。

Everywhere the dwindling party went it was met with the deepest suspicions from officials who found it difficult to believe that a group of French scientists would travel halfway around the world to measure the world.That made no sense at all. Two and a half centuries later, it still seems a reasonable question. Why didn't the French make their measurements in France and save themselves all the bother and discomfort of their Andean adventure?

這支人數越來越少的隊伍所到之處,都遭到官員們最嚴重的懷疑,他們很難相信一群法國科學家會穿過半個地球來測量這個世界。這完全說不通。兩個半世紀後,這個問題似乎仍然成立。為什麼法國人不在法國測量尺寸,省去他們在安第斯山脈冒險時的麻煩和不適呢?(好奇答案的看這裡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353504/answer/358142055)

詞彙與短語

1. with the purpose [pps] of,帶著……目的

He came here with the purpose ofcarrying out the attack. 他來這裡的目的是發動進攻。

2. measuring the length of,測量……的長度

Meters can be used tomeasure the length of a house, or the size of a playground. 米可以用來測量房子的長度,或者操場的大小。

3. fever,[fiv(r)],n. 發燒

I woke up this morning with a fever and an upset stomach. 今天早上我醒來時發燒,胃也不舒服。

4. run off with,私奔

Liz shocked us all by running off witha married man. 莉斯和一個已婚男人私奔,我們都很震驚。

5. make sense 有道理

Why did she do a thing like that? It doesn't seem tomake sense. 她為什麼要做那樣的事?這似乎沒有道理。

長難句分析

Everywhere the dwindling party went [狀語] it [主句主語] was met [主句謂語] with the deepest suspicions from officials who [who引導的定語從句,修飾officials] found it [定語從句的形式賓語] difficult to believe that [that引導定語從句的賓語從句] a group of French scientists would travel halfway around the world to measure the world. 這支人數越來越少的隊伍所到之處,都遭到官員們最嚴重的懷疑,他們很難相信一群法國科學家會穿過半個地球來測量這個世界。

詞彙與短語發音:

相關焦點

  • 讀原著學英語_12《萬物簡史》倒黴到家的法國科學家
    很多小夥伴都想讀英文原著學英語,可每次看兩頁就放棄。為了幫助大家從閱讀中找到樂趣,曉梅老師就帶大家一起讀英文原著,看看有意思的故事,學學地道表達,分析長難句。先從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萬物簡史》開始。這本書從宇宙大爆炸開始講現代科學史,穿插了很多科學家的生平故事,妙趣橫生。
  • 原典43歲試驗者《萬物簡史》聽完後的幾點看法
    原典耳書直播間即將開播《萬物簡史》英語原著系列網課。整體上,在選擇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 或《人類簡史》這類科普名著之前,原典特別主張,先聽文學類的故事類的長篇原著,基本打通耳朵。
  • 讀原著 學原文 悟原理
    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是學習理論最有效的辦法。廣大黨員幹部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要認認真真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提高運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能力。
  • 看名著也能學英語 讀《福爾摩斯》 學英文寫作(一)
    小編在看過由卷福(Benedict Cumberbatch)主演的英劇後,又忍不住買來柯南·道爾的原版小說,打算閱讀原著過過癮。在閱讀原著的過程中,感受文字的趣味和魅力的同時,也抱著學習的心態,去積累一些有用的英文表達。
  • 連《時間簡史》都讀不懂的人,有沒有資格緬懷霍金?
    連《時間簡史》都讀不懂的人,有沒有資格緬懷霍金?但是霍金的書那麼暢銷,多少有點不可思議——當年湖南科技出版社只是內陸省份一個毫不起眼的專業出版社,就是因為出版了《時間簡史》,一躍成為科技出版界的黑馬,由《時間簡史》挑頭的「第一推動叢書」,也由此成為過去三十年最優秀的科普叢書之一。 其實,不僅在中國,《時間簡史》也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賣的最多的科普著作。
  • 青年譯者陸大鵬:學好英語,多讀原著 | 譯 • 名家
    陸大鵬:我專業學的是英語,一開始做翻譯是為了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那個時候還不用電腦,所以經常用一個很笨的辦法——把翻譯的文章手寫下來。現在看看,那個時候翻譯得都挺差的,遇到像培根那樣古色古香的英語,更是不知從何下手,但是做了很好的積累。從本科開始,堅持了四五年時間,後來開始零零碎碎地給雜誌投稿,慢慢地就有了自己的作品。澎湃新聞:對你影響較大的譯者有哪些?
  • 屋漏偏逢連夜雨,「倒黴」用英語怎麼說?
    壞運氣到了,倒黴的事情接二連三?中文裡常說「最近有點兒背」,「倒黴」用英語怎麼說呢?真倒黴!我們都知道英語單詞luck所表達的意思是「運氣」。所以看到It was just my luck.很容易就會理解為「那是我的運氣」。但實際上它正確的意思為「我一向的壞運氣,黴運」。
  • 學英語就是讀英語,不信先聽聽
    目前我是在一個二線城市,而且是城鄉結合部,就把考試作為孩子學習英語的出發點了。 而且」聽」它是孩子通過聽覺對知識吸入的一個過程,聽會聽不會,聽懂聽不懂,只有孩子知道,如果要檢驗,那也就是只能通過讀來檢驗了。只要他會讀了,才能自信的去表達。
  • 你在「學」英語「讀」英語時有「用到」英語嗎?China ranks first
    你在「學」英語「讀」英語時有「用到」英語嗎?China now ranks first一、你在「讀」下面英語時,「用」的是中文,還是英語?「離開」了中文(理解),多數人肯定「讀不懂」上面的英語。這就是我們所謂的「英語閱讀」:「讀」的是英語文字,「理解」的確實中文。在你的所謂「英語閱讀」中,沒有看到你「用了」任何英語啊?英語學了「不用」,學之「何用」?
  • 時間永留簡史!走進《圖解時間簡史》
    《圖解時間簡史》原著:[英] 史蒂芬·霍金編著:王宇琨 / 董志道《時間簡史》在科學界、出版界都鼎鼎有名。因為他清晰地解讀了宇宙學的很多問題,將高深的理論物理學通俗化,向大眾普及。儘管如此,沒有一定物理學基礎很難真正讀懂。為此,《圖解時間簡史》對《時間簡史》進行了通俗的闡釋,為更好地理解霍金的思想提供了捷徑。
  • 背單詞很難,不妨來讀名著《小王子》,既能學人生哲理也能學英語
    如果你英文不夠好,又非常想有所進步,可以考慮讀一讀《小王子》的英文版,為什麼這樣說呢,有以下三個原因:背單詞很容易忘記對於很多人而言,單詞非常難以記住,通常會背了就忘。讀英文原著,如果你想要看懂,你就要懂句子結構,這樣自然而然,看得多了,你就會用這些句子,也懂這些句子的語法。由於書籍,往往生詞就那麼一些,很多會重複,所以不認識的單詞反覆出現,也就很容易記住了。這樣,在看書的過程中,不僅學到了語法知識,也認識了很多單詞。
  • 萬物簡史 人類的未來:光明,還是暗淡?
    還有一個更形象的比喻,一個人把兩手伸直,這個長度比作地球歷史,從一隻手的指尖到另一隻手的手腕,是寒武紀開始前的部分。另外一隻手的部分,是寒武紀之後的時間,如果拿一個指甲刀,銼一下這隻手的指甲,那麼人類5千年的文明史就被銼掉啦。還好,人類的歷史雖然短暫,但人類的進步可以用飛速來形容了。跟單細胞生物佔據地球的那30多億年比,人類這幾百萬年取得的成果完全可以用巨大來形容。
  • 讀原著,讀慢點兒
    以前讀原著,多是快讀,一天一本不錯,兩本也行。不停頓不查詞不斟酌,圖個暢快。
  • 技術貼 | 讀英文原著,這三點讓我收穫倍增
    大量閱讀英文原著,是學好英語必不可少的一步。只是,原著好像看上去就不好讀:小說還好,情節還能猜;可如果是讀非虛構類著作,學知識學技能,常常讓人望而卻步。甚至,有時因為起步之初選書不慎,沒讀下去,竟就和原著從此分手,不再重讀。實在可惜。
  • 讀《傷寒之道》學黃師《醫學全書》
    學習中醫,一定要學黃師理論,一定要買一本黃師的醫學全書。黃師的原著太經典了,仲景之後,沒有任何一個中醫人的著作能夠超越。你只有讀原著,才能有那種最深的體會,才能學到最接近黃師理論所表達的醫理。不讀原著,真不如不學,用網上的話說,就是別人嚼過的理論,都變味了。只有讀原著,你才能學到最原汁原味的古中醫。    用我的學習筆記,當作工具書,去學習黃師原著。
  • 我只想和你一起讀讀《時間簡史》
    無論你是從《生活大爆炸》、《萬物理論》這些影視劇作品中對他產生了興趣;抑或從他的著作如《時間簡史》、《大設計》等中了解到的他;還是在那個「大學三年每年平均每天只學習一個小時,但是在二十一歲時獲知自己得了漸凍症只能活兩年以後,一使勁完成了劍橋大學博士學位,並且活過了兩年活成了物理界的大牛」的故事裡敬佩他的毅力……霍金,作為一個傳奇而神秘的物理學家,和他同樣傳奇而神秘的黑洞理論,一直挑逗著人們的好奇心。
  • 讀《讓所有人對你刮目相看》,分享價值億萬學英語的12大鑽石法則
    2、三一法則:「一個單詞一個單詞的讀準」。只有發音純正才能聽懂,才能說得清楚,聽力和口語同時獲得巨大進步。「要一個句子一個句子讀順」,你的英語才能流利悅耳動聽。「一篇文章一篇文章讀爛」。大聲背誦、朗讀、說英語,並且快速清晰,也是練就演講能力的一個技能。5、三餐法則:飯前飯後學英語,三餐飯都和英語聯繫在一起。21天養成習慣,飯前飯後定好點,學習10分鐘英語。
  • 數億玩家「遊戲成癮」的救贖之道:打遊戲學英語
    做個類比,學習時間都用來學英語,沒時間學數學,數學成績可能就沒有英語那麼好看。任何興趣愛好都有這個問題,有的孩子沉迷踢足球、下圍棋、唱大戲,同樣影響學習。只不過今天遊戲是第一好玩的東西,最新統計說中國有6億玩家,全球有26億,最近5年新增了10億,難怪成了眾矢之的。
  • 賞精美圖片,讀地圖上的世界簡史
    歷史讀多了,人的格局會變大,能見到大勢,心境也會遼闊。很多人都想好好讀讀歷史,但是一直以來,讀歷史都有一個問題:看著滿滿都是字的大部頭,頭都大了,沒打開就想退縮。真的讀不進去,坐不住。其實,這些都不是問題!
  • 有哪些適合入門的英語原版書?
    造成這一問題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材料的選擇。目前網上有大量的原版書推薦帖,但是這些入門原版書有一個問題:題材過於低幼化,以至於很容易讓人失去閱讀興趣。《小王子》和《格林童話》雖然容易讀,但是讓一群二三十歲的成年人去看兒童讀物顯然不是一個好主意,這樣只會變成為了讀書而讀書。對於入門原版書選擇,更好的方式是找自己真正感興趣,同時文字難度又不高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