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5 1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每當入戶扶貧時,熱情的鄉親們總會摘下石榴讓我們吃,石榴很紅很甜,但大部分卻因為貧困戶年紀已大,或身患殘疾行動不便而壞在枝頭、掉落到地上。」省教育廳選調生、巨野縣陶廟鎮掛職幹部王秀全覺得十分可惜。
他與陶廟鎮中心校扶貧工作隊隊員卜騰、魏舒一拍即合,萌生了網上銷售貧困戶家中石榴的想法。他們來到該鎮後店子村張西京家中採摘石榴,並在微信朋友圈銷售,短短一個下午竟收到十多個訂單。貧困戶樹上採摘的石榴遠遠不夠賣,便聯繫了周邊農戶的滯銷石榴共同銷售。
小小善舉得到陶廟鎮中心校黨支部書記奚長青的大力支持,黨支部討論決定共同發起一場「石榴紅了」——「扶貧·助學·助農」公益行動。
在短暫動員會議後,中心校黨支部全體成員及全鎮各學校負責人集體趕往周邊農戶滯銷石榴園,有的青年黨員帶上家人和孩子,一同採摘、包裝,把一顆顆被愛心「包裹」的石榴寄出。
接著,他們來到巨野縣博愛學校,將網上銷售剩餘和黨員從老家摘來的共計13箱「愛心石榴」,送給了來自全縣66名深度貧困家庭的孩子們。他們有的是孤兒,有的是單親,有的孩子的父母有重度殘疾。
趁著課間,王秀全和其他黨員悄悄來到教室門口。他們看到:有的孩子開心地、小心翼翼地將石榴籽一顆顆剝下來,放到水杯裡。
這一刻,他們笑得很甜。
石榴雖小,但卻傳遞著中心校黨支部全體黨員的愛和溫度。「我們想要通過把『愛心石榴』親手發放到每一個困境家庭孩子手中的形式,讓孩子們明白『生活實苦、但也很甜』。無論任何情況,都要堅定地相信未來,在逆境中好好生活,相信不屈不撓的努力。」奚長青說。
網上「愛心石榴」銷售收益有限,為了給更多困難家庭和孩子送去愛和溫暖。中心校黨支部自願發起了愛心募捐活動,短短二十多分鐘就籌集了愛心捐款總計6914元。隨後,積極聯繫本土愛心企業人士,大家踴躍捐助了一批生活、學習物資。
在陶廟鎮截河集村,舉行了一場特別的愛心捐贈儀式。經過前期摸排,共計為17戶部分特別困難老年家庭發放了大米、麵粉、食用油、香油、冬被等必備生活物資;為11戶困難家庭學生發放了書桌凳、檯燈、書包、兒童口罩等學習用品和文學書籍。
利用午休時間,中心校黨支部黨員化身「快遞小哥」,回到「石榴紅了」公益行動原點——後點子村,共同為村內10戶困難家庭學生、5戶困難老黨員、2戶特別困難家庭,上門送了一份「愛的快遞」。
目前,愛心活動雖然告一段落,但餘下的5000多元黨員愛心捐款如何發揮出最大價值?經過集思廣益和充分討論,決定利用陶廟鎮中心幼兒園閒置空地,栽種一片優質品種石榴林,讓石榴年年紅下去。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中心校黨支部全體黨員和部分青年教師自願參加植樹義務勞動,共同種下一片「石榴紅了」黨建公益林,在場每個大人和孩子也共同「種」下一個夢想。
每名參與募捐、種植勞動的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將認領一棵石榴苗,掛上屬於自己的專有銘牌悉心呵護。後期,石榴林掛果的經濟收益也將持續用於開展黨建和公益活動。
從一顆石榴到一片公益林,從三個人到一群人。「我們正在挖掘『石榴紅了』更深層次內涵,回歸教育本源。籌劃建立『石榴紅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搭建『石榴紅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教育基地、『石榴紅了』思政大講堂、『石榴紅了』農家書屋和農家學堂等系列陣地,繼續用心、用情、用力、用功書寫屬於鄉村教育的愛心黨建故事。」王秀全說。
「石榴紅了」愛的長跑仍在繼續。12月5日,石榴紅了——思政大講堂第一講在該鎮陶樓小學舉行。這份承載著愛心與希望的公益行動正在最基層的大地上一點點生根發芽、落地開花,顯示出它旺盛的生命力。
記者 付鳳臣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