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健康險產品首月0元」,這樣的宣傳很多消費者曾看到過,但真的是這樣嗎?
12月18日,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通報稱,安心財產保險有限責任公司、廣東輕鬆保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第三方網絡平臺為輕鬆保)、天津津投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第三方平臺為京東)、保多多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第三方平臺為水滴)在宣傳銷售短期健康險產品中,將首月保費均攤至後期保費中,「首月0元」「首月0.1元」等為不實宣傳,上述行為涉嫌違反《保險法》中「未按照規定使用經批准或者備案的保險條款、保險費率」「欺騙投保人」等相關規定。
經查,2019年1月至6月,安心財險通過輕鬆保經紀微信公眾號「輕鬆保官方」銷售「安享一生尊享版」產品時,宣傳頁面顯示「首月0元」「限時特惠 首月立減××元」等內容,實際是首月不收取保費,將全年應交保費均攤至後11個月,消費者並未得到保費優惠。涉及保單16879筆,保費收入396.34萬元。
此外,2019年4月至10月,輕鬆保經紀在微信公眾號「輕鬆保官方」銷售眾惠財產相互保險社「年輕保·600萬醫療保障」產品時,銷售頁面顯示「首月0.1元」「首月3元」「會員日補貼」等內容,實際是將全年應交保費扣除首月0.1元或3元的保費後,將剩餘保費均攤至後11個月,消費者並未得到保費優惠。涉及保單377489筆,保費收入5188.97萬元。
銀保監會消保局表示,上述通過「限時特惠」「會員日補貼」等宣傳,以「零首付」等方式,給投保人優惠(豁免或減少)應交保費錯覺、誘導投保人購買保險的行為,屬於虛假宣傳、欺騙投保人。
銀保監會消保局指出,類似現象還涉及存在未按照規定使用經批准或者備案的保險條款、保險費率問題。
通報稱,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津投經紀在京東金融APP銷售華泰財險「京英百萬醫療險(福利版)」產品時,宣傳頁面顯示「首月1元」等內容,實際是將首月應交的其餘保費均攤到剩餘的11期保費中收取,涉及保單16874筆,保費收入417.72萬元。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津投經紀在京東金融APP銷售華泰財險「京享重疾輕症險(福利版)」時,宣傳頁面顯示「首月1元」等內容,實際是將首月應交的其餘保費均攤到剩餘11期保費中收取,涉及保單3601筆,保費收入30.74萬元。
同樣被點名的還有保多多經紀。2019年3月至2019年6月,保多多經紀在微信公眾號及「水滴保險商城」APP銷售太平財險「太平綜合醫療保險」產品時,首期保費按「首月3元」活動收取,但該產品在銀保監會報備的條款費率表中僅有「按月繳費(首月投保0元,其餘分11期支付)」描述。該行為涉及保單 1547267筆,保費12682.91萬元。
「安心財險、輕鬆保經紀、津投經紀、保多多經紀等保險機構的上述行為,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公平交易權等基本權利。」銀保監會消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局將嚴格依法依規進行處理。各銀行保險機構要引起警示,圍繞營銷宣傳、產品銷售等方面侵害消費者權益亂象開展自查自糾,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定,依法、合規開展經營活動,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中國消費者報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
記者/聶國春
編輯/孫燕穎
監製/何永鵬 田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