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康網訊 近日,《女兒們的戀愛》金晨和張繼科互相交換對方的戀愛調查問卷。張繼科理想型寫著「168、白」這些條件「你(金晨)都具備了」~一看金晨對理想型外形的條件裡寫著「雪白」,張繼科瞬間就疑惑了:「你喜歡雪白的男孩?那我這個就完全不符合條件。哪有雪白的男孩?」金晨笑著拿過卡片補充:「性格時而開朗,時而神秘..長相是順眼,單眼皮」。約會後,張繼科和好友聊起金晨的理想型條件,說自己除了「雪白」其他都符合,引發網友熱議。
《女兒們的戀愛》視頻截圖
我們都知道每個人不管相親對象是誰,都更希望有理想型伴侶,電影大師都有哪些理想型伴侶呢?值此《女兒們的戀愛》熱議,給大家聊聊西方電影大師版「理想型伴侶」。
他們的理想型秋日奏鳴曲
剛剛過去的2018年,全世界電影界都在紀念一位導演誕辰100周年。那就是瑞典國寶級電影大師——英格瑪·伯格曼。這位與塔可夫斯基、費裡尼並稱「西方電影三聖」的導演,以作品中艱深晦澀的哲理思辨著稱。
人們在電影節觀看伯格曼的《假面》《呼喊與細語》《秋日奏鳴曲》《薩拉邦德》等經典名片時,也會津津樂道於電影中一位熟悉的女性身影。她就是與伯格曼保持半個世紀合作之久,聯袂完成18部影片的麗芙·烏曼。
1965年,麗芙·烏曼與伯格曼在《假面》拍攝現場
麗芙·烏曼那湛藍如海水般的眼睛、無辜又散發著憂鬱氣息的神情,給伯格曼如北歐氣候般「高冷」的影片注入了汩汩暖意;而烏曼那渾融如發自本真的演技,則給戲劇出身的伯格曼,舞臺氛圍濃厚的影片帶來堅韌的表面張力。
在戲外,烏曼與伯格曼保持了5年的情侶關係。這個「哲學家導演」,在生活中卻像個幼稚的孩子,任性且缺乏安全感,烏曼以母性的包容來給他「庇護」。
長時間的廝守與磨合,使得兩個人的關係超越了一般的愛情與友情,即使是分手那天,兩個人也能並肩徜徉在法羅島的海灘,並且繼續保持合作關係。伯格曼曾對烏曼說:「你是我的斯特拉迪瓦裡琴(世界上最名貴的小提琴)。」這可能是對二人關係最貼切的比喻。
2007年的某一天,烏曼突然租了一架飛機去看伯格曼,已經幾乎能不說話的伯格曼艱難地問道:「你為什麼來?」烏曼用二人合作最後一部電影的臺詞回答:「因為你打給我了。」第二天,伯格曼平靜地離開了人世。
她的理想型是他眼裡的「小丑」
1953年,費裡尼與朱麗葉塔在《大路》拍攝片場
西方電影三聖」中另一位名導、義大利新現實主義巨擘——費裡尼,則沒有伯格曼那麼高冷,相反,馬戲團的工作經歷,使得其一生都烙印上「小丑情結」,表面上戲謔人生,實際上蘊含著對底層人民的悲憫情懷。
與伯格曼願意把女主往美了「捯飭」相反,費裡尼專愛讓女主扮醜。而一直配合支持他工作的,是另一位偉大的「繆斯」——與費裡尼合作近一輩子之久、共同完成16部影片的朱麗葉塔。她還有一個身份:費裡尼的妻子。
朱麗葉塔的身影出現在《大路》《卡比利亞之夜》《騙子》等多部費裡尼經典名片中,將飽守生活磨難、被命運開玩笑,卻一直對美好與善良存有天真的幻想的底層女性,詮釋地淋漓盡致。
生活中的朱麗葉塔確實也天真無邪。當費裡尼還是個清寒的文藝青年時,朱麗葉塔已經是電臺的廣播員了。卻一直甘心與他做患難夫妻。難能可貴的是,當費裡尼事業成功後,朱麗葉塔也並不霸佔丈夫電影的主角,而是很多時候,充當著「金牌綠葉」。
只要有朱麗葉塔出現的電影,你就會相信醜惡的人性玷汙不了純潔的花朵,艱難的時世還有著對生活充滿熱望的人。費裡尼電影的一個重要主題就是生活的顛沛流離,而《時代周刊》則稱朱麗葉塔是「永遠的流浪兒」。
朱麗葉塔和費裡尼的愛情讓人感動,以至於巴西音樂詩人卡蒂諾·瓦拉索專門出了一張專輯,致敬這對伉儷。費裡尼在慶祝二人50周年的金婚紀念日第二天去世,不久,朱麗葉塔也追隨夫君而去。巧合的是,兩個人活得一樣長,真正做到了「歲月和愛情一樣長」。(子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