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愛有來生》,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愛。這是一部悲劇愛情片,講述了一對戀人之間的愛情發生在了錯誤的時間和地點,最後無法圓夢,卻用另一種方式升華了愛的真諦的故事。
故事背景發生在清末民初,整部電影圍繞一個情字串聯而成,喜乎情,悲乎情。但故事的起源卻是因為仇恨。
男主阿明(段奕宏飾)在哥哥(姚魯飾)的精心照顧下長大。哥哥是山寨的寨主,屬於子承父業。由於早年他們的父親被另一夥山賊殺害。他的哥哥韜光養晦積蓄力量,找準機會報了仇。但因為不忍心,沒有斬草除根,後來逃走的兄妹又回來尋仇殺了哥哥。而這期間阿九作為臥底與阿明產生了愛情的糾葛,最後因為仇殺雙雙殉命。
而正是因為這種互為仇家的身份,阻止了兩人本該美好的愛情。最後不得不以悲劇收場。借用劇中阿九的一句話說:「我們之間的愛情出現在不該出現的時間和不該出現的地點。」
阿九以為阿明還活著,所以就去投了胎。而阿明卻在死了以後,擔心阿九找不著她,所以錯過了投胎的時機。於是,作為鬼魂的他就在原地一直等著阿九,這一等就是50年。等到他魂魄即將消散,阿九出現在他面前的時候,阿九已為他人婦,看到他們美好的愛情,阿明終於放下了心中對愛的執念,消散在這茫茫天地之中。
本片由俞飛鴻自導自演,她聯袂段奕宏傾情演出了一部「人鬼情未了」的愛情悲劇。也許關於愛情的作品最容易戳到人內心深處的痛點,所以這部影片的豆瓣評分7.6,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
這部電影不同於其他電影對於愛的定義,而是從一種全新的角度升華了愛的真諦——只要你過得好。電影從三個方面對於兩種情感分別進行了詮釋,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吧。
整部影片都是以阿明和阿九的愛情糾葛為主線展開,但其中穿插的兄弟之間和兄妹之間的親情卻是不能忽視的。這兩條線是男女主人公之間能夠產生愛情和愛情最終走向的情感支撐。
01.阿明與哥哥之間的兄弟之情
阿明比哥哥小很多,他們的父親死了以後,哥哥就像父親一樣愛護著阿明,守護著他的成長。哥哥雖然是山賊,但是個非常重感情的人。平時從不騷擾百姓,只會殺富濟貧。當初放走仇人的兒子,就是因為他和弟弟年齡相仿,從而動了惻隱之心。這也為以後的仇殺埋下了伏筆,為阿明和阿九的相遇設定了前提。
都說長兄如父,阿明的哥哥確實盡到了父親的責任。他知道自己從事的危險的行當,所以他從來不讓阿明參與他們的事情,以此來保護阿明。
他給阿明請了老師教他讀書,學習琴棋書畫,騎馬射獵,教他最基本的生存本領,希望阿明走另外一條安全的路。這作為一個哥哥來講,盡到了他最大的努力,顯示了兄弟之間的真摯情感。
當阿明把阿九帶回山寨以後,哥哥暗地裡調查了阿九的底細,其實他已經推測出阿九到來的目的。但看到阿明這麼喜歡阿九,他不忍心打破他的夢,寧願自己承受危險。
當阿明受到情傷,死心以後遁入空門的時候,作為哥哥雖不願意看到弟弟如此的選擇,但他卻沒有強迫阿明改變主意。當時他說了這樣一句話:「沒關係,我不怨你,從小你喜歡什麼想要什麼,我都盡力滿足你,所以這次也不例外。不過,別說你當了和尚,你就是做了鬼,你也是我的弟弟,我的親弟弟,這一點是任何人也無法改變。直到有一天,我確認你的選擇也許並不是一個壞的選擇,就算是到了陰間我也要確保你是過得好的。」
當哥哥被仇家追殺,受了重傷,即將死去的彌留之際,他最牽掛的仍然是阿明的安全。他不怕自己會死,但最怕阿明受到牽連。所以說他最後是求阿九,保證阿明的安全,並讓阿明不要為他報仇。
這種如父一般的疼愛,著實讓人感動。哥哥對弟弟的這種血濃於水的親情,全部集中到那句話上——只要你過的好。
而阿明從來沒有想到會親眼看到哥哥死在自己的面前。想起哥哥從小到大對他的好,他哪裡會顧惜自己的性命。而阿九的死去也使他斷了活下去的念頭,他舉起戰刀力戰而死。
這份用性命互相守護的兄弟之情,帶給我們很多的感慨和震撼。是我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親情的可貴。
02.阿九和哥哥之間的兄妹之情。
阿九和哥哥之間的兄妹之情影片並沒有作為重點來刻畫。但簡單的幾個鏡頭足可以表現出兄妹之間的深厚情義。
當時被滅門的時候,阿九還在襁褓之中,而抱著自己逃走的哥哥,也只有僅僅六歲。哥哥並沒有因為危險而拋棄妹妹,而是用堅強的毅力,帶著妹妹逃出了生天,並把妹妹養大。
在危險的叢林中,當兄妹倆面對豺狼虎豹的攻擊時,哥哥拼命護著妹妹的情景,更體現出了兄妹之間的深厚情義。
無論是阿九跟哥哥之間,還是阿明跟哥哥之間的血脈親情,都給了我們很深的感觸。那些社會上那些為了爭奪家產,或者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而不顧親情,反目成仇的兄弟姐妹們,不知你們看了這些都有什麼感想。
我要你知道,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個人是等著你的,不管在什麼時候,不管在什麼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麼個人。 —— 張愛玲
阿明和阿九就是彼此互相等待的那個人。當阿明見到阿九第一眼的時候,就註定了他們兩個之間的故事,也註定了故事會以悲劇收場。
但愛情是兩個心靈之間互相的碰撞。你不能用理智去解釋它。有時候明知不可但卻無法忘懷。
阿明沒有心計,愛的單純,雖然手法略顯粗暴,但他不認為這樣會影響兩個人之間的愛,所以說他極力的討好阿九。他寧願就這麼看著阿九,只要你在我的身邊;他為阿九找來她喜歡的杜鵑花,插滿房間;他用哥哥送給他的一匹白馬載著阿九馳騁奔跑,他跟阿九說:別害怕,我會保護你;他用最柔軟的心去感動阿九。
阿九不是木頭,儘管她自己極力的避免和阿明產生感情,但阿明用自己的真心一點點將她感動。當阿明在馬背上對她說那些話的時候,阿明的形象與疼愛自己的哥哥重合起來,她的心融化了。但她心裡的苦楚誰又能明白?他恨自己是這樣的身份,他恨自己愛上了阿明。雖然她表面上對阿明冷漠無情,但她的內心只有自己明白。所以當不明就裡的阿明,受了情傷而皈依佛門的時候,阿九來到他的身邊,每天都去陪伴他。這成了他們之間最快樂的一段時光。
愛情的力量是偉大的,它能使人忘記仇恨,動搖自己的決心,有時候會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因為人心都是肉長的,人最難過的就是情關。就像阿九一樣,她內心的掙扎該是多麼的痛苦。一邊是不共戴天的仇恨,一邊是刻骨銘心的愛情,無論怎樣選擇他的心都會受傷,他和阿明之間的愛情註定是悲苦的結局。所以當阿明知道了她的身份,痛恨萬分的時候,阿九久生無可戀,她選擇了用死亡來解脫心中的枷鎖,結束了她和阿明之間今生的緣分,這也是她註定的結局。
大多數感人的愛情都是以悲劇結局。因為之所以感人,其中必穿插著許多無奈,許多抉擇,許多困難,許多阻礙。當你克服這所有的一切,你必將付出代價。當你獲得的愛情不足以補償你所付出代價的時候,那就只能是悲劇。
當阿九用阿明手中的槍打死自己的時候,她心中所想的那也許就是希望用自己的死來化解阿明的恨。她心裡想的和阿明的哥哥是一樣的——只要你活的好。
阿明與阿九這一世的情緣以悲劇收場。
阿明是執著的,為了彼此之間的真情,為了彼此之間的承諾,他寧願失去投胎的機會,以鬼魂的方式苦苦的守候在銀杏樹下,只為等待阿九的到來,這一等就是50年啊!
這一世的阿九叫小玉,當小玉第一眼看到銀杏樹的時候,就有種莫名的感覺。這時她還不知道,是因為那裡有她心愛的人在一直等著她。
此時的小玉是非常幸福的。她的丈夫非常愛她,她也愛他的丈夫。在分別的一段時間裡,他們互相牽掛,互相思念。丈夫為了提前回到他的身邊與她團聚,拒絕了校長的挽留,提前教完了自己的課程。他準備用自己教書掙得錢為小玉買下這處宅子。因為小玉喜歡院裡的那棵銀杏樹。那這一切的出發點也是「只要你過的好」。
把這一切看在眼裡的阿明,放下了心裡的執念。就像他自己說的一樣,我愛你,不就是為了給你幸福嗎?那如今你是幸福的,這不正是我所想的嗎?至於是誰給你的幸福又有什麼關係呢?他與小玉相對而坐,緩緩講出前世他們之間的故事。享受著這片刻的二人世界。
小玉被阿明的故事感動了。當她說出那句「茶涼了,讓我幫你續上吧!」這句前世她說了無數遍的話的時候,她慢慢的恢復了自己的記憶。原來是自己忘記了阿明,原來阿明苦苦等了50年的人,竟然是自己,她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悲傷,她哭著跑向院子裡,呼喊著阿明的名字。此時的阿明早已魂飛魄散,消散在這茫茫天地間。
阿明無怨無悔,他看到現在的阿九過得很幸福,而這就足夠了。他所有的愛凝聚成那一句話——只要你過的好。
電影中有一句經典的臺詞:「茶涼了,我再幫你續上。」這是阿九說的第一句話,也是帶給阿明希望和絕望的一句話。因為除了這句話,她不再說別的。最後故事的轉折也因為這句話,它使小玉記起來自己的前世,也揭露了電影所要表達的思想。《愛有來生》其實最後說明了一個道理:愛沒有來生,我們只能珍惜當下。
《愛有來生》用自己獨特的對你愛的解讀告訴我們所有人:愛是奉獻,是希望對方過得好,不是佔有,不是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