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SONY MDR-CD3000 頭戴式耳機測評報告【Soomal】

2020-12-25 騰訊網

樣機來源:網友送測

樣機類型:市售量產版

是否商業關係:否

關於R10與CD3000,Soomal沒有太多研究,關於相關的介紹也主要靠來自網上資料以及查閱書籍。這裡大體做一個介紹,不過這部分介紹不包括耳機不同時期版本選擇,以及因為10-20年時間下,不同耳機不同損耗不同狀態等相關內容。

比較難得的是,在《實用揚聲器工藝手冊》書中,給出了索尼當年關于振膜的技術資料。如表格所示。Q為材料阻尼,是共振峰的尖銳程度。另外還有彈性模量、材料密度,和材料聲速的數據。可以看到,索尼當年的生物振膜特性介於紙膜與金屬振膜之間,意圖是融合兩端的優點。雖然如今索尼動圈產品大多使用LCP材料,但其實在10多年前,索尼還是發布過更新生物振膜技術的SA5000耳機,技術指標極為突出,但實際聽感已不是當年R10、CD3000的風格了。

下面我們進入主觀聽感部分,MDR-CD3000是一個阻抗低靈敏度非常高的耳機,沒有找到官方數據,但網查數據為32歐姆阻抗[實測直流電阻35歐姆],104dB靈敏度。根據網絡說法,在索尼官網對CD3000和R10介紹,主要參數和振膜材料等都標明為一致的。不過在當年測試R10時候,雖然發現R10比K812需要的電壓更低,但卻沒有發現R10容易「推爆」,當時我們還用了B-HP這麼猛的耳放。而CD3000耳機這次感覺對前端音源的聲音風格以及耳放設計都明顯更為挑剔。比如,剛拿到手時,隨手搭配享聲A280的耳機輸出聽了一下,輸出電壓已經極低設置在30多刻度左右,但是整個聲音還是感覺炸裂掉了……湊巧的是,恰在此時,收到了寧寧網友的微信,說這耳機不適合大推力音源。

經過手裡音源的一些對比,我們決定使用索尼自家的入門音源A100播放器和HIFIMAN的R2R2000紅衣版進行主要參考。雖然說,CD3000耳機靈敏度高阻抗低,但是對於特別中性的高頻則非常不搭,比如筆記本集成音效卡,Type-C線型音效卡等等,高頻會有非常明顯撕裂感。而聲音風格高頻收斂,中高頻最好也偏暖,溫和一些,效果就非常好,哪怕是輸出功率大不少的R2R2000紅衣版也是非常合適的。至於使用索尼的A100,畢竟它的聲音細膩程度還是夠的,只是一個參考,尤其是對比AKG K812時是有點參考價值的。另外,畢竟這篇CD3000的文章也不是幫助大家選購這款耳機的[註:由於耳機年代久遠,各種因素導致的個體差異極大,本文僅代表手中這隻CD3000表現,對購買二手CD3000耳機的參考價值有限,請不要「中毒」]。

整體印象:雖然2018年的R10聽感把我們驚豔到了,但憑藉記憶仍然無法做到和今天的CD3000細緻對比。可以肯定的是,R10似乎確實不那麼容易推爆,另外兩者整體風格應該是極為接近的。數萬元的R10可能背負了太多「收藏」因素,而今天二手市場大概在5000-10000元的CD3000,拋開所有的信仰加成,它的素質雖然無法挑戰目前頂級動圈型號,但它的聽感在很多地方優於頂級動圈,而素質方面,也可以遠勝目前的AKG K7xx、森海塞爾HD660等之類定位耳機,請注意,是遠勝[某些型號高頻極限方面不能完勝]。更不要提上世紀90年代前後的AKG、森海塞爾的明星型號,在當年它們肯定不是CD3000的對手,而且差距很大。

高音表現:索尼CD3000整體風格保持了柔和、優雅細膩的風格,在恰當的音源搭配下,中高頻瞬態風格造就了它舒展柔和的聽感確實與我們熟悉的動圈揚聲器風格很不一樣[當然,當年的E888小耳塞在今天聽起來似乎沒這味道……],我們在R10測評中已經有類似描述,燒友間也流傳著這樣的聲音聽起來更像平板甚至靜電的傳言,這種說法確實不假,而不是情懷導致的腦放。

CD3000的高音在極高頻延伸上肯定不如K812、拜亞T1這樣的動圈,也不可能去和靜電、萬元級平板對比,但是在它可以顧及到的高頻範圍內,它的高音渾然一體流暢舒展,與如今流行的各類技術的動圈相比,CD3000的聲音無比自然,而如今的各類聚合物搭配鍍層的高音,則雕琢感極強,這也正是大家所說CD3000或R10風格像平板的主要依據。確實,似乎很難在歷史上找到一個既有如此高解析力,又能把聲音做到如此柔和舒展的耳機動圈揚聲器了。這種風格,如今還是可以在高端的絲絹膜軟球頂高音音箱上感覺得到,但在動圈耳機上不但體驗不到,而且發展的方向已經和CD3000時期南轅北轍,動圈不可能走回到這條路上了。

CD3000的高頻與中高頻銜接談不上均衡,甚至在中高頻偏低部分稍微有一點點突,不能保證這是因為耳機後期保養材料調整導致[這部分比較懷疑是不同因素導致的個體差異],不過這麼做在整體聽感上確實有點好處,耳機的顱內效應可以緩解,聽一些錄音很好的交響樂,結像竟然可以在比較靠頭前方的位置。對於人聲的結像等稍有幫助,另外也可以讓女聲的表現風格上會稍偏甜美一些。

中音表現:CD3000的中頻並不算厚實,這部分R10時候表現不太記得了,但是看當時寫的R10測評,似乎談到了R10在中低頻部分比較濃鬱,而我們手裡這隻CD3000卻沒有這樣的表現,不管搭配何種風格的音源,都談不上濃鬱,甚至說屬於中性稍偏清淡可愛型。然而,CD3000的中頻在這樣的風格下並非白開水或覺得單薄,它柔和的聽感和舒展的風格仍然在中頻保持的極好,與高頻風格保持一致,讓整體聲音形態完整統一。

人聲表現讓,CD3000比較擅長,它沒有目前常見大部分耳機在細節上的雕琢感,甚至要比一些中端靜電耳機更追求平和[老型號的靜電的味道],聲音甜美舒展,柔和,又沒有發糊發悶等近年來索尼高端頭戴耳機的問題。男聲部分表現,可能缺少中低頻部分厚度支撐,顯得動態有些不夠意思,聲音談不上飽滿紮實,略顯年輕。但在中頻、中高頻部分的細節與溫和的瞬態表現,絕對是獨樹一幟的表現。這裡恐怕又有一些個體因素導致的差異,畢竟在R10時候,似乎談到了比較鬆軟中低頻支撐等,CD3000上完全沒有類似趨勢。

在大動態交響樂表現中,CD3000表現出了不如如今各類聚合物振膜揚聲器的一面,各方面的力度確實不足,雖然舒展的聽感仍然很棒,但真要拿出來K812、HD800來對比爆發力,中頻的動態等,差距還是比較明顯。但正如我們去聽靜電、平板,追求的也不是如此動圈的力度一樣,這確實算素質上的差距,但整體來看仍然不構成聽感性能方面的劣勢。

低頻表現:我們手中這隻CD3000的低頻,在中低頻部分的量感似乎有點銜接不均衡,與中頻到高頻部分渾然一體的聽感相比,似乎覺得缺點什麼,參考當時R10的評價,以及向送測網友寧寧的意見:聽過百餘只大概確實是類似味道。而在低頻下潛稍微深一點的頻率開始,CD3000的量感和動態又出來了,聲音在較低低頻端稍微有擠壓感,增強了一點點更低低頻的量感。屬於稍有一些肉感的「點到為止」的風格,聲音溫和,有彈性,但瞬態不算快。爆發力不算特別好,但下潛卻還不錯。這方面絕對素質也比不上搭配足夠好驅動力的K812.而在大提琴等中低頻樂器表現上,CD3000雖然不夠厚實飽滿,但也表現出極為優雅的一面。

不同音源和對比K812:K812在高端動圈耳機中屬於容易驅動的一類,但是如果搭配A55播放器中頻的厚度動態,以及低頻的量感等還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如果是在A55上,K812的極高頻解析力、密度等相比CD3000有明顯優勢,但在人聲、低頻方面,就和CD3000不相上下了。然而,K812的中頻和低頻在R2R2000紅衣版上,會有很大加強,這讓它的聲音動態、厚度等方面要優於CD3000不少。另外,K812搭配一些比較中性的音源,也會好伺候一些,不會明顯乾裂。

這並不是一篇指導大家購買選擇CD3000的文章,所以還是繼續談談K812的一些優勢,其實大體上能代表了現有中高端動圈耳機的一些通性。它們在高頻部分的客觀性能大幅領先於上世紀90年代,甚至是R10和CD3000,不過正如動鐵單元高音的客觀性能也很好一樣,得到了極高頻的信息量,但在實際應用中其實是付出了因為瞬態速度快導致的聲音層次的犧牲,這也是平板耳機戰勝動圈的重要因素之一。而CD3000確實在追求極限、柔和聽感、聲音舒展、層次豐富上達到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衡,放在今天來看,CD3000或R10的表現,才代表了更高級的整體聽感。當然,K812、HD800為代表的耳機,它們不僅僅因為開放式設計,還因為揚聲器技術以及調音風格,決定了它們的高頻聽起來更為通透,聲場也要比CD3000更好,但緊繃的聲音,不豐富的層次,並不是開放式能夠挽回的。

當然,寫到這裡大家的疑問應該是索尼為何沒有堅持?這顯然不得而知。尤其是當你得知SA5000[開放式]這樣的耳機也是更新的生物振膜,再想想如今的Z7[封閉式]的表現,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相關焦點

  • 鐵三角 ATH-M50xBL頭戴式耳機測評報告
    Audio-technica 鐵三角 ATH-M50xBL頭戴式耳機在去年8月,Soomal曾經發布了《Audio-technica 鐵三角 ATH-M50s 頭戴式耳機測評報告 》[作者: 趙宇為 ] ,鐵三角這款監聽耳機與其AD、W系列等高端HiFi定位的產品聲音風格大相逕庭,但卻給我們留下了不錯的印象。
  • 新品丨低音彭拜震撼——SONY WH-XB700頭戴式重低音耳機
    就好比SONY(索尼)旗下的無線頭戴式耳機產品,無論是「降噪強悍」的WH系列抑或是「高清解析」的MDR系列,在大家心中都有口皆碑。而近日SONY也為其EXTRA BASS系列帶來新成員——WH-XB700頭戴式重低音耳機,在音質、功能、外觀等方面都做了進一步提升。
  • 天龍 AH-MM300 頭戴式耳機測評報告
    MM300定位在1500元人民幣左右[官方定價1480元],漂亮的金屬支架和出色的外觀做工,壓耳式的佩戴尺寸似乎說明了它對應的用戶群。Music Maniac也許並不同於傳統發燒友,正好前不久我們剛剛測評過森海塞爾「大饅頭」,網友繼續將大饅頭借給我們進行比較對比。
  • 拆解報告:SONY索尼 WF-H800 TWS真無線耳機
    -----我愛音頻網拆解報告第301篇----- 北京時間2019年12月,索尼發布了全新的h.ear時尚系列耳機,包括頭戴式無線降噪耳機
  • 德國專業媒體評測,十大頭戴降噪耳機和入耳式降噪耳機,索尼贏了
    ProTest 原創4月20日,德國專業媒體Chip通過和德國著名的HEAD acoustics(海德聲學)發布了2020年十大頭戴式降噪耳機和十大入耳式降噪耳機的評測報告,索尼的兩款產品雙雙獲得第一名。(兩類耳機的前五名排行榜篇尾附後)
  • 索尼WF-XB700 TWS耳機和WH-CH710N頭戴式耳機
    索尼於海外發布兩款新品,包括具備18小時續航、快速充電的平價真無線耳機WF-XB700和支持無線降噪的平價頭戴式耳機WH-CH710N。
  • 音質最好的頭戴式藍牙耳機推薦,頭戴藍牙耳機品牌排行選購
    隨著天氣漸漸變冷,頭戴式藍牙耳機的需求量也增大了。冬天使用藍牙耳機,在考慮音質的同時,一對具有保暖作用的大耳機也是必不可少的。頭戴式藍牙耳機還具有封閉性好、隔音強和續航長的優勢。一起看看有哪些值得秋冬入手的頭戴式藍牙耳機吧。
  • 蘋果頭戴式耳機不配充電頭 價格比索尼XF1000XM4貴出一倍
    IT商業新聞網12月9日訊 昨晚,蘋果推出頭戴式耳機 AirPods Max,重 384 克,支持主動降噪,且AirPods Max並未配備充電頭,只有耳機、智能耳機套和USB-C轉Lightning轉接線。Airpod Max價格 549 美元, 比索尼XF1000XM4貴出一倍,點擊京東購買入口。
  • 蘋果頭戴式耳機多少錢 AirPodsStudio價格介紹
    蘋果頭戴式耳機多少錢 AirPodsStudio價格介紹 蘋果頭戴式耳機AirPods Studio傳聞會在
  • 拆解報告:SONY索尼 WF-SP900 真無線防水運動耳機
    -----我愛音頻網拆解報告第329篇----- WF-SP900是索尼首款主打全面防水的運動藍牙耳機,防水性能達到了IPX5 雖然上市有一段時間了,不過市面上還沒有看到另一款像索尼WF-SP900擁有強悍防水能力的TWS運動耳機出現,下面就通過我們的拆解來看看它的內部結構吧~ 此前我愛音頻網曾經拆解過索尼近期推出的WF-H800 TWS真無線耳機,以及9款索尼的旗艦音頻產品。
  • 降噪音質全升級 索尼WH-1000XM4頭戴式降噪耳機圖賞
    作為新一代旗艦級頭戴式無線降噪耳機,索尼WH-1000XM4配備了新升級的HD降噪處理器QN1和多麥克風系統,通過更先進的算法,對採集到的音樂、語音和噪聲信號進行每秒超過700次的感應,實時優化降噪效果。
  • 2020年雙十二頭戴式耳機選購總結與指南
    千元內頭戴式耳機總結與推薦從千元內頭戴式耳機這個範疇開始,原因在於確實這個品類還是有不少人有需求,但似乎網絡上能夠找到的信息卻並不多。其實千元內頭戴式耳機還可以細分為藍牙耳機和有線耳機,而有線頭戴式耳機又可以細分為500元以內和500~1000元的。
  • 頭戴式耳機推薦學生黨用,隔音效果好的頭戴藍牙耳機都在這了
    頭戴式藍牙耳機在學生群體中間更受歡迎。根據我們的調查發現,學生喜歡頭戴式藍牙耳機的原因主要有幾點:一是音質效果要遠遠好於真無線式或者半入耳式的藍牙耳機;二是頭戴耳機隔音效果更好, 在宿舍環境中,有些同學喜歡玩電腦遊戲,有些同學需要學習。所以隔音效果是十分剛需的。
  • 耳機發燒友傾情推薦 三款頭戴式HiFi耳機
    一款好的頭戴式藍牙耳機不僅擁有時尚的外觀和舒適的佩戴效果,更應該具備高保真音質和持久的續航表現。近期如果你有選購一款頭戴式耳機的打算,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這3款耳機你一定要了解下!,尤其是它的K系列一直都是專業音頻工作者和耳機發燒友喜愛的耳機,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AKG K371-BT,是K系列首款支持藍牙的頭戴式耳機;耳機搭載50mm純OFC音圈發聲單元,擁有5-40kHz的寬頻響範圍,支持AKG參考級頻響曲線,音質均衡細膩。
  • 頭戴式高顏值降噪藍牙耳機,隔絕噪音靜享安靜
    藍牙耳機已經不是什麼新鮮單品了,到今天已經發展出很多類型,有專攻通話的單聲道,輕便、更適合運動時佩戴的入耳式,也有更加注重音質的頭戴式。 下面就給大家推薦幾款頭戴式的藍牙耳機。
  • 200元頭戴式耳機性價比之王,看看哪些頭戴耳機值得雙十二買
    近期全國天氣都變冷了連偷偷被我們過夏天的廣東也不例外,目前冬季的來臨對於頭戴式的藍牙耳機需求也增加了。在冬季使用頭戴式藍牙耳機時,在考慮音質的同時,一對溫暖的大型耳機也是必不可少的!讓我們來看看值得在冬季比較保暖且在音質上也突出的頭戴式藍牙耳機吧。
  • 【評測圖集】GRADOLABS/歌德 SR325E 頭戴式耳機圖集
    歌德的耳機產品都長著一副「五大三粗」的樣子,開放式的設計以及它獨特的耳罩,都造就了歌德產品的獨特美學設計,但不得不說,歌德的產品怎麼看都有種背離時代設計腳步的感覺,導致所謂的「四大牌」中的其它品牌,發展的都要比歌德更好。本期測評的產品是歌德旗下一款售價2499元的產品:SR325E,這款頭戴式耳機的定位處於歌德產品線的中端偏下部分。
  • SONY 索尼 α6000 數位相機測評報告
    機身手柄部分突出,貼有皮革紋的膠片,膠片質感舒適,不黏不硬,握持舒適,手感不錯。機身內部集成了充電電路,使用標準的USB電壓電流標準,USB口則採用手機上最常見的Micro USB,因此理論上是可以和手機充電器共用充電設備的。在NEX-6測評中,我們發現NEX-6並不是兼容所有充電器,會有充不上電的情況,但在α6000的使用過程中沒遇到這種情況。
  • Hear Your Colors 索尼MDR-EX750BT無線耳機評測
    在繁雜的世俗裡,當帶上耳機的那一刻,世界是只屬於自己的,紛紛擾擾都無關緊要,只有音樂是那麼親切。今天帶來的這款索尼MAD-EX750BT將會帶你給怎樣的聆聽體驗呢?細節展示作為一款藍牙無線的耳機,光滑纖細的頸掛式結構,相對緊湊的設計,人體工程學加上38g輕盈的重量讓佩戴毫無壓力,在一段時間的音樂後可以拿下耳機直接掛在頸部繼續去瘋狂。
  • Pioneer 先鋒 SE-CL31 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官方定價128元,而前不久在電商活動價格為99元。另外,CL31還具有搭配線控麥克風的版本CL31T,價格要高出30元。Pioneer 先鋒 SE-CL31 入耳式耳機 - 包裝耳機外形體積中規中矩,並不算非常小巧的一類,塑料材質工藝比較精緻,光滑而有質感。白色與金色款尾部為特別的三角形裝飾,視覺上金屬質感不錯;而黑色款則使用了流行的黑、紅搭配。由於耳機使用塑料材質,所以整個耳機的佩戴重量非常輕,佩戴舒適度也沒有特別需要說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