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早就在好友圈傳得挺熱的話題——「3月份有32個節日」,大伙兒都統一地在尖叫後默默按下了「分享到好友圈」,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但是,你了解這些節日嗎?
最近節日出現得如此緊湊
正是調皮的三月君要為自己正名的時候
「三月份有32個節日!」
納尼?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呢
雖然三月份節日如此之多,但是好像都不是放假的節日⁄(⁄ ⁄•⁄ω⁄•⁄⁄)⁄
@ya小花仙:就在過完一個假日後接著盼下一個加入中過完一年。
@RothschildZDX:不放假的節日都是流氓。
@-Bottletree-:天天放假也是挺累的,一半放假一半上班就棒棒噠~
慢著!節日不單純是為了放假,了解節日背後的故事和意義,並折射到自己的行為當中,節日的設置才體現出應有的價值。
來,跟著師青君了解那些你不知道的節日吧!因為32個實在太多了,師青君只選擇其中一部分……其實也很多了~
看到這萌萌噠的海豹,有沒有很想摸摸它的衝動呢?奔走相告,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節日吧!
3月1日,是國際海豹日。國際海豹日於1983年開始。 海豹是海洋哺乳動物,在北半球,它們的肉是當地居民的食品,油可用作燃料,皮張被用來裁衣。它在科學和醫學上也有重大價值。但是,由於濫捕亂獵和海水汙染,現在海豹的種群數量在急劇下降。加上近年來,北冰洋的氣溫一年比一年更暖,冬末春初的冰越來越薄,母海豹難以如期生產,一些出生不足12天的小海豹,過早地跌進冰海而夭折。為了保護海豹這種珍稀動物,拯救海豹基金會決定,從1983年開始,每年的3月1日為國際海豹日,並每年都要為慶祝這個日子設計一幅宣傳畫。
中國有聽力語言殘疾人為殘疾人總數的首位。為了降低耳聾發生率,控制新生聾兒數量的增長,預防工作尤為重要。針對中國耳聾發生率高、數量多、危害大,預防工作薄弱的現實,衛生部、教育部、民政部等10部委局共同確定每年的3月3日為中國愛耳日。2013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將「中國愛耳日」確定為「國際愛耳日」。
自1963年3月5日毛澤東等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號召「向雷鋒同志學習」以來,3月5日成為社會各界特別是廣大青年傳統的學雷鋒活動日。在2000年,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共同決定把每年的3月5日作為「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組織青年集中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活動。在3月5日廣泛開展多種形式和內容的志願服務活動,已成為近年來許多地區通行的做法。志願者(即"義工"),是指利用業餘時間,不為任何報酬參與社會服務的人。
世界森林日(WorldForest Day),又被譯為「世界林業節」,是在1971年歐洲農業聯盟大會上,由西班牙提出倡議並獲得一致通過的節日,時間是每年3月21日。目的是要各國重視保護森林資源,讓林業為人類服務,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森林是指覆蓋大面積土地並以喬木為主體的植物群落。森林不僅能提供木材和其他林產品、副產品,還具有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衛生保健、有利國防等多種特殊功能。森林對解決人類當前所面臨的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保護森林、植樹造林、改善生態環境已成為全人類的共識。
1966年11月9日,第21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決議,把每年3月21日定為「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InternationalDay for the Elimination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這是為了紀念1960年3月21日南非沙佩維爾慘案、反對種族歧視而確定的。
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倡議,希望家庭及商界用戶關上不必要的電燈及耗電產品一小時。來表明他們對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持。過量二氧化碳排放導致的氣候變化目前已經極大地威脅到地球上人類的生存。公眾只有通過改變全球民眾對於二氧化碳排放的態度,才能減輕這一威脅對世界造成的影響。地球一小時在3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20:30~21:30期間熄燈。
看完這些節日,有沒有覺得特別長見識了呢?快快收藏起來,拿出去嚇嚇人還是可以的……雖然說有些節日是我們第一次聽,但還是挺有意思的。當然,每個節日的設定都是有目的的,例如保護動物、環境;關愛自身等,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只有在那一天才需要注意這些問題哦!
今天
3月14日
馬克思逝世紀念日
圓周率日
國際數學節
白色情人節
師青君祝大家節日快樂!
資料來源:360好搜、新浪微博、百度百科
編輯:倩咪、阿wing
▼
師大青年·歡迎投稿:postsdq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