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是一門藝術,俗也好,雅也罷,是藝術總會有人想「插一腳」,比如這兩個「小黑胖子」,既是表演藝術家,能給大眾帶來歡聲笑語,也能靜下心來書寫人生。當笑星拿起毛筆,能寫出怎樣的藝術作品?
潘長江
潘長江在舞臺上,給全國觀眾帶來了數不清的歡聲笑語,他的小品詼諧幽默,其書法作品自然也是具有歡樂的氣質。將生活融入到表演之中,再把表演的痕跡去除,很少有演員能做到這一點,潘長江的書法也是如此:將快樂融入作品,專業性雖差了一些,但整體看上去自然質樸,富有生活氣息。
小品和書法都屬於藝術,只是不同的表現形式。潘長江是一個非常有「藝能」的人,他在演藝圈可以說是已經形成了一面旗幟,個頭不高,長相不俊,但口才一流,有才華,能上進,有豐富的藝術修為。
潘長江寫字,一不舞文弄墨耍花架子,二不擺明星架子,想寫就寫,不張揚,不做作,筆墨清逸,有謙虛嚴謹的藝術內涵。拋開書法規則的條條框框去欣賞潘長江的作品,會覺得非常輕盈,流暢的線條給人一种放松的感覺,沒有所謂的「精氣神」,但很歡快!
雖然不能達到專業書法的水平,但以人品論作品,會發現潘長江的書法具有一種「明星書法」之外的樸實與乾淨。有品則行遠,潘長江自登上舞臺以來,沒有不良言行,沒有負面新聞,為人低調,所以有人會對其書法作品另眼相看,甚至花重金去收藏。
書法是一桿秤,其承載了文化內涵、藝術內涵、為人處世、技術水平等諸多方面,書法的價值從屬於創作者的高度,潘長江的書法作品在眾多明星當中屬於上乘!
郭德綱
郭德綱的「書風」是屬於自創型的,除了書寫工具是毛筆、墨汁、宣紙外,可以說找不到任何有關傳統的因素,但看上去很幽默,貼近生活,雖不正統,但也絕對算不上「醜書」。
郭德綱的字體和他的身材很接近,不僅矮,還胖,但看上去很可愛。打破傳統,去尋找有趣的靈魂,這一點貌似也只有郭德綱可以做到。就像他在舞臺上表演的「三俗」相聲,沒有太多的高談闊論,只有「於老爺子」、「謙兒嫂」等一系列鮮活可愛的人物形象,素材取自於老百姓,來源於生活,容易令觀眾產生共鳴。
人生如字,相聲的妙趣橫生融入了郭德綱的書法之中。語言藝術和書寫藝術,一個靠嘴,一個靠手,二者雖存在巨大差距,但郭德綱正好將這兩門藝術很好地結合在了一起。
希望郭德綱繼續在相聲藝術、書法藝術的世界裡發揚光大,就像「相聲裡的小學生」一樣,後來者居上!
潘長江、郭德綱作為演員,藝術水準無可置疑,就書法作品而言,陶冶情操、自娛自樂足矣!經歷決定了修養,願二位老師創造出更多符合大眾審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