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家唯恐避之不及,而疾病中,最令人害怕的大概要數癌症。
但是,懼怕並不能減少癌症的發生。
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中國癌症數據,在我國,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每分鐘就有7.5個人被確診為癌症。
相比以往癌症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高發而言,如今,30多歲罹患腫瘤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而且,很多癌症早期並無明顯症狀,常常到了晚期才會被發現,而此時多半已經回天乏術……
其實,這還要從人體的免疫力說起。
眾所周知,免疫系統是維持生命存在的重要基礎,如果沒有免疫系統,簡單的感冒病毒都可以「打倒」一個健壯的成年人。
免疫系統具有識別與殺滅病原體的作用,一旦發現人體內有「異常」狀況,免疫系統就會像特種兵一樣開始「鎮壓平亂」。
這個過程幾乎隨時隨地都在進行,只不過正常情況下人體是沒有感覺的。
只有在正邪交爭劇烈時,人體才可能出現發熱、疼痛、紅腫、化膿、咳喘、上吐下瀉等明顯不適症狀。
而癌細胞多是由我們體內的正常細胞突變而來,這些突變的「壞分子」一部分會被免疫系統識別並清除,而另外一部分則可能通過「偽裝成正常細胞」而逃過一劫。
這些「藏」起來的癌細胞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和免疫系統「鬥智鬥勇」,一旦有機會,癌細胞就會擺脫免疫系統的控制,開始瘋狂增殖,最終形成惡性腫瘤。
也就是說,癌症早期之所以沒有明顯症狀,就是因為它讓免疫系統誤以為癌細胞是「自己人」,從而逃脫免疫系統的識別。
【博醫文化】免疫力依賴於人體的原動力——元氣。中醫認為,元氣是生命之本,是生命之源,元氣充足則健康,元氣受損則生病,元氣耗盡則死亡。元氣決定著生命的全部,也就是說,元氣充足免疫力就強,從而戰勝疾病。如果人體元氣不足或虛弱,就不能產生足夠的抗體或免疫力去戰勝疾病,因此造成死亡。所以提高免疫力從培固元氣做起。
博醫堂健康培固元氣:
藍葡維12粒/天+牛肉粉1勺/天+輔酶Q10 4粒/天+硒4粒/天+益生菌2包/天元氣十足金標準:吃飯香、走得動、睡眠好、心情好、兩便暢通。
既然不能被識別,當然就沒有了被殺滅的風險,也就不會引發不適症狀。
但是,一旦癌細胞「成了氣候」,開始瘋狂擴散轉移之後,人體就會出現不適,但這時卻是為時已晚。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我國80%的惡性腫瘤在發現時已經是晚期,治癒率只有20%。
其實,如果能在早期發現,治癒率完全可提升到80%以上。
雖然癌細胞會躲會藏,但是我們的免疫系統也並非全無作為,只是他們發出的早期信號過於微小,讓人們往往以為是小毛病,所以忽視了。一般來說,身體某一異常狀況持續3-6個月都沒有緩解甚至持續惡化,那就一定要看醫生了。
與男性相比,女性對身體更敏感,出現可疑症狀時更願意去醫院檢查。
女性在生活中尤其要注意以下症狀,它們可能是癌症的早期信號。
沒有節食或加大運動量,如果體重1個月內減輕超過4.5公斤,就該看醫生。
女性腹脹很常見,許多人不以為然,但它有可能是卵巢癌的症狀。如果腹脹每天發生,持續幾個星期不緩解,就該去醫院檢查。
如果乳房發紅,同時皮膚增厚,可能暗示著一種罕見卻發展迅速的乳腺癌———炎性乳腺癌。
如果乳房上的皮疹幾個星期不消退,就得及時就醫。如果乳頭出現內陷、溢液,也得去檢查。
如果月經原本非常規律,出現了非經期出血,一定要去檢查。
絕經後陰道出血更需要重視,因為可能是子宮內膜癌的症狀。
隨著年齡的增加,女性常會抱怨身體這疼那疼,有的很具體,有的則難以形容。那些持續時間較長且難以名狀的疼痛更需要警惕。
持續的消化不良可能是食道、咽喉或胃癌的徵兆,因此不能掉以輕心。
【博醫文化】從中醫角度來講,癌症是由內虛外邪,陰陽嚴重失調等諸多因素引起。不是某種組織或某種結構,而是人體的一種狀態,體現的是人體內部、人體與外界環境的平衡。當人體正氣逐漸虧耗時,而癌毒也會因之而生。但癌毒的產生與正氣的虧耗並不是必然出現癌症。瘀、毒、虛、六淫等因素均與癌症有關,因此癌症的臨床表現變化多端,甚至可能在同一時間、同一機體內出現截然相反的病理現象,但最終一般都會出現惡病質。從中醫角度治療的話一般都是扶正祛邪,調理各臟腑的功能,增強體質及免疫力等。
硒能夠預防和抑制腫瘤,防癌變;抗衰老、維持心血管系統的正常功能,預防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的出現;保護肝細胞膜,進而保護肝臟,幫助肝臟排毒缺硒會導致克山病和大骨結病,還會誘發白內障、肝病和胰腺病等等。
男人通常大大咧咧,對癌症信號不那麼敏感。
美國癌症學會全國辦公室副首席醫療官萊昂納德·萊奇頓菲爾德博士指出,要想早期發現癌症,男性必須關注以下症狀。
在沒有節食或加大運動量的前提下,如果你的體重在3~6個月內減輕超過10%,就應該去看醫生。
睪丸癌多發病在20~39歲之間。
建議男性每月自查一次睪丸。睪丸不管增大還是縮小都值得注意,如果出現腫脹、結塊或感覺沉重都應及早就醫。
如果發現腋下或頸部的淋巴結增大或出現腫塊,一定要去醫院。
原因不明的發燒也許暗示著癌症,但也可能是其他小病所致。
此外一些血液病如白血病或淋巴瘤等也會導致發燒。
如果發生腹痛同時伴隨抑鬱就要去檢查,它很可能是胰腺癌的症狀。
這種病的其他症狀包括黃疸、大便顏色發灰、小便發暗,有時還伴隨全身發癢。
許多人都知道痣的變化可能是皮膚癌的徵兆,但色素沉著的變化、突然皮下出血或大面積角質化等也須注意。
疲勞是癌症的另一項模糊指標,常出現在白血病、直腸癌或胃癌初期。
如果感覺極度疲勞,休息後不見好轉,應儘快去看醫生。
如果你抽菸或嚼菸葉,要對口腔或舌頭上出現的白色小點尤其注意。它有可能是黏膜白斑病,發展成口腔癌的機率很高。
如果咳嗽的時間超過三四個星期,或者咳嗽的模式發生了變化,應該去看看醫生,它有可能是癌症的預兆。
上了年紀的男人泌尿系統容易出問題,尿急、尿頻、尿不盡、大笑或咳嗽時失禁等都可能由前列腺增生導致,它也有癌變的風險。
很少有男人會注意自己的乳房,但它確實需要留心。如果你發現胸部出現腫塊、皮膚凹陷或起皺、乳頭內陷、乳頭或胸部皮膚發紅或角質化、乳頭分泌膿液等,一定要及時就醫。
如果大小便、痰中帶血,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大便中帶血不一定是痔瘡,可能是直腸癌所致。
這通常是胃腸道癌如食管癌的伴隨症狀。
隨著年齡增加,男人會經常抱怨疼痛。大多數疼痛與癌症無關,有些則是癌症的前兆。
許多上了年紀的人發生嚴重消化不良時,常誤以為自己得了心臟病。
其實,持續的消化不良可能是食道、咽喉或胃部腫瘤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