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在熒幕上看到朱迅,這名央視主持人給我的印象是有著一張愛笑的臉。無論什麼時候鏡頭朝向她,她都在笑,她的笑容感染了所有在看她的人。我們看到的都是熒幕前主持人的光鮮亮麗,殊不知,他們在幕後經歷了多少磨難,最終把最好的自己呈現給觀眾。
朱迅主持節目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朱迅年輕時曾去過日本留學。如果不是富裕的人家,選擇出國留學就意味著自己要承擔一大筆費用。朱迅到日本後,沒有家裡的資助,她只能自己邊學習邊打工掙錢,常常半夜才回去。她掃廁所,刷盤子,雖然辛苦,但是她都堅強地挺過來了,後來終於在運氣和努力中,她成為了NHK的一員。在日本她從無到有,從一個柔弱的小女孩成長為了一個能獨當一面的女漢子,她實現了她的櫻花夢,在眾人的眼中,她成了「朱先生」。
然而,日本始終不是朱迅心靈的最終歸宿,她的心在中國。在國外做了十年主持人,她對祖國的政治人情各方面都有些生疏,因此回到中國她只能從頭再來。她相信「人不是生而堅強,只因別無選擇,而義無反顧、所向披靡。」
回國後面對一開始的工作空閒期,面對對祖國語言的生疏期,她手足無措,內心憂慮彷徨,就如「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花望斷無處尋」。曾經那麼愛笑的她,也漸漸笑不出來了,臉上總是愁眉不展,讓人感覺兇巴巴的。就在這時朋友的一句話點醒了她:「這種目中無人,桀驁不馴的情緒帶到鏡頭上是很令人討厭的!」一語驚醒夢中人,朱迅知道她不能再這樣沉淪下去,於是她開始擺脫自卑的自己,重新展現出自信的樣子。面臨著各種困難,無論是肉體上還是精神上,她都面帶笑容地去解決。
舞臺上微笑的朱迅
你的心有多大,你的舞臺就有多大,扛得住風雪,才能迎接陽光。不懈的努力終於讓朱迅在央視的舞臺上站穩了腳跟,贏得了信任。多少次她都是接下別人的節目,前一個主持人離開了,她就接下這個老節目,我們都聽說過後媽是最難當的。接下別人的節目意味著要承受巨大的壓力,可是朱迅都扛過來了,她成了別人眼中的接盤俠,但是她喜歡,因為她覺得「接盤」代表著信心、能力、感情與責任。而我們也看到,她都做得很好,完成了別人對她的重託,也不負觀眾的期望。
那個愛笑、自信的女孩,一路成長為了一個堅強的女人。只因為看到了朱迅在主持節目時那燦爛的笑容,王志從此就心心牽掛,他用他的大愛給了朱迅父親一樣的肩膀。之後朱迅便成了王的女人,在他面前她是小女人,他是大靠山,一起相互扶持,共度風雨。
朱迅一家(圖片來自百度)
人活一世不容易,面對世間各種挑戰和挫折,各種欺辱和誹謗,各種善與惡,我們要學會辨識、忍讓、規避,在想哭的時候,淡然一笑,一笑泯恩仇,一笑暢開懷。當你學會了笑的時候,那些鑽心的疼,那些痛苦的淚,都會隨之煙消雲散。哭過、笑過之後,才是最真的生活。
如果你是愛笑的孩子,你的周圍將會有更多的夥伴;如果你是愛笑的父母,家庭氛圍一定會更加和諧;如果你是愛笑的老師,學生將更喜歡上你的課;如果你是愛笑的服務員,顧客的心情一定會更加舒暢;如果你是愛笑的乘務員,你將為乘客消除旅途的勞累;如果你是愛笑的員工,你將給公司帶來更多的正能量……
愛笑的人,心寬似海,能容納世間萬千。你有你的艱難,我有我的困苦,然而學會接受,學會坦然,放寬心,在任何時候都笑著面對,一切都會守得雲開見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