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系列電影《獵心》超前首映式在青舉辦,該部電影以青島警察為原型,且全部在青拍攝完成。時光往前回溯,8月19日,在西海岸拍攝的12集情感懸疑劇《白色月光》正式上映;8月24日,網絡電影《狂鱷海嘯》正式殺青……
今年以來,累計有44個劇組在西海岸新區籌備、拍攝,已有22個劇組殺青。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青島影視產業破除重重困難,實現了逆勢上揚,不僅吸引全國劇組扎堆熱拍,新區影視企業也實現了新增130餘家的驕人業績,共計超過450家影視公司落戶東方影都,「影視之都」影響力持續提升。
為何越來越多的劇組選擇青島?除了「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為代表的優越自然稟賦,世界一流的軟硬體資源自然是吸引劇組和影視企業集聚的「殺手鐧」。
硬體方面,作為青島「電影之都」的重要載體和旗艦,青島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擁有國內最大的電影攝影棚集群,擁有40個國際標準化攝影棚、32個置景車間、一流的後期研發製作中心,可以滿足國際大製作電影的各種需求。規劃建設佔地1500畝的藏馬山影視外景地一期已交付使用,集影視拍攝、旅遊、實景互動體驗及商業功能於一體。此外,東方影都還打造了國內功能最全的數位化虛擬攝影棚,已承接總投資10億元的《真假美猴王》線上拍攝。
「東有靈山灣、西有藏馬山」的影視產業互動發展格局加速形成。可以說,一流的硬體環境是得到國內外劇組青睞的重要原因,也是一個重要的「門檻」。
一流的政策、服務,是吸引劇組和影視企業紛至沓來的軟實力。
為了強化服務功能,青島專門成立國內首個地方影視管理服務機構——青島靈山灣影視局,大力推行「保姆」式、「店小二」式服務,為入駐企業、劇組提供「一鏈辦理」「一網通辦」「一窗受理」「一次辦好」服務。
《狂鱷海嘯》製片主任孟慶春在採訪中表示:「電影拍攝過程中碰到不少困難,產業園給予劇組很多支持和便利,我們最初計劃置景時間是20天,通過各部門的通力合作,時間大大縮短。」
「從勘景到拍攝申報,再到餐飲、交通、道具庫等,東方影都打開大門,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拍攝服務。」《半狼傳說》製片人關靜宜也對政府部門的貼心服務讚不絕口。
為提振影視產業發展信心,集聚吸引更多影視企業(劇組)落戶新區,5月14日,西海岸新區專門出臺《關於促進影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發布八條新政,加快培育充滿活力的影視發展生態,力促新區影視產業再升級。
「我們鎖定影視產業鏈條中的關鍵環節,通過立項補、製作補、發行補以及播映(獲獎)獎等一系列『組合拳』,將出品方及其項目引入,並以此帶動全產業鏈配套企業,特別是影視製作配套和後期製作企業、發行企業實體落地。」青島靈山灣影視局黨組副書記、局長密德生說。
記者了解到,在東方影都拍攝的優秀影視作品最高可獲得1.2億元的補貼。目前《長城》《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環太平洋2》《一齣好戲》等五部影視作品兌現製作成本補貼5200餘萬元,五洲發行等140餘家影視企業兌現補貼4500餘萬元。
(本文由青島西海岸發布製作,來源:青島日報,記者:李德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