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男神變身「老司機」飆戲,這新出大爽片,熱血又浪漫

2021-02-18 豆瓣電影


本文作者:豆瓣 @店長丨

原文標題:極速車王,賽場之外丨

感謝作者為豆瓣提供優質原創內容丨

前兩天,第92屆奧斯卡公布了最終提名名單。

在最佳影片的爭奪中,有一部電影顯得尤為特別。

它沒有《寄生蟲》《小丑》的人氣與熱度,沒有《小婦人》《婚姻故事》對愛情和婚姻的剖析,也沒有《1917》《喬喬兔》對戰爭與和平的反思。

但是,它卻可以說是其中最讓人熱血沸騰、爽爆感官的一部電影。

值得一提的是,它還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極速車王Ford v Ferrari導演: 詹姆斯·曼高德
編劇: 詹姆斯·曼高德 / 傑斯·巴特沃斯 / 約翰-亨利·巴特沃斯 / 賈森·凱勒 / A·J·拜梅
主演: 馬特·達蒙 / 克裡斯蒂安·貝爾 / 喬·博恩瑟
上映日期: 2019-08-30(特柳賴德電影節) / 2019-11-15(美國)
片長: 152分鐘

豆瓣8.5,IMDb評分8.3,爛番茄新鮮度92%。

從默片時代的滑稽追逐到《速度與激情》,「need for speed」一直是最能體現電影「運動影像」特質的主題之一。

聚焦1966年勒芒耐力賽的《極速車王》是此類型下的最新選手,如片名所示,它充斥著對速度的極致還原和對造車過程的精細刻畫。

底特律的工廠流水線和摩德納的作坊,勒芒夜霧瀰漫的賽道和鄉間小路,扳手與方向盤,加速,過彎,撞擊與燃燒。

《極速車王》用穩健的敘事和炫目的剪輯,將觀眾帶入擋風玻璃後的第一視角,鑽入汽車底盤聆聽發動機的轟鳴。

但你不需要是賽車愛好者,甚至不需要懂車,也能在《極速車王》中收穫當今好萊塢難得一見的影院體驗。

《極速車王》這個有借《極速風流》東風之嫌的中文譯名,或許不完全準確。

2013年電影《極速風流》

這部影片不是專為速度崇尚者準備的視覺奇觀,不只是腎上腺素為第一主角的競技電影。

它還是人物為先的傳記片,細節豐富的年代電影,充滿幽默和轉折的劇情片。

英文片名Ford V. Ferrari,「福特對戰法拉利」

雖然沒有高明到哪裡去,但可能對於理解本片更適宜。

《極速車王》是一部關於對抗與妥協的電影。

這種對抗,不只是勒芒賽道上兩位車手雙車並行火花四濺的對峙,更多的是賽場之外,兩位汽車巨頭的理念之爭。

商業世界與理想主義的博弈,純粹與不純粹、尊嚴與妥協之間的對立。

Ford v. Ferrari

是車王還是廣告狂人

影片故事設定在二戰後60年代嬰兒潮的大背景下。

追求新奇標榜個性的美國年輕一代,不再中意流水線生產的國產福特來。

自異國更具「匠人精神」的跑車品牌顯得更酷,而連續在勒芒耐力賽中獲勝的法拉利更是成為速度和冒險精神的代名詞。

面對下降的銷售額,福特公司的營銷鬼才Lee大膽提議福特開發跑車產品線,收購正處於財務危機中的法拉利。

而Lee這個拍腦袋之舉在也成為整場福特法拉利大戰的源頭。

經歷了語言不通坐立不安的尷尬談判後,Lee為老闆帶回他們被法拉利戲耍了的消息,和一句致命的諷刺——

「你不是亨利·福特,你只是亨利·福特二世。」

「尊嚴」,是《極速車王》不斷出現的重要議題,而將尊嚴受損作為大戰的直接導火索是非常聰明的戲劇處理。

聽到競爭對手嘲笑自己肥胖,嘲笑福特工廠醜,福特二世都帶著戲謔的表情不屑一顧。

但最後這句挑戰尊嚴的諷刺卻讓他神色大變,直接宣布在當年的勒芒向法拉利開戰,要用一輛福特製造的跑車擊敗法拉利。

準確來講,他這裡的用詞不是擊敗,而是埋葬。

亨利·福特二世,這個繼承了創始人祖父亨利·福特之名的二世祖,和他對身份的不自信以及所背負的重壓,也就此豐滿地樹立起來,讓觀眾心中福特V法拉利的天平悄悄傾斜。

現實世界中的亨利·福特二世與恩佐·法拉利

《極速車王》極有意思的一個點,就是在整個故事的行進過程中,片名中這兩個公司,福特和法拉利的形象一直在不斷變化和搖擺。

法拉利一方在開篇中被塑造成了狡詐的惡人,似乎他們作坊裡精雕細琢的養眼紅色跑車只是一種毫無意義的裝腔作勢。

待到勒芒開賽時,法拉利方的車手像個沉默著奸笑的反派,而看臺上法拉利老頭每一次的氣急敗壞,和主角Carroll每一次的作梗都能讓觀眾感覺舒爽。

而影片前中段的福特二世正相反,觀眾會支持他尊嚴受損後的復仇意願,而在此之外他顯得極有大局意識和商業頭腦,對主角團隊也比較尊重。


一場狂飆後的哭泣是本片最好笑的一個段落,也讓這個車業巨頭顯得有點可愛。

然而,這個意料之外的喜劇段落正鋪墊了亨利·福特與速度和駕駛之間的疏離,鋪墊了福特根本不懂賽車的事實。

福特公司的高層Leo在主角們到達勒芒終點線之前替老闆當了惡人,用會議室裡那一套官僚主義一次次為主角們製造障礙。

但當終點到來時,觀眾們會逐漸看清,玷汙速度純粹性的的反派永遠不會只有那麼一個。

所有體育精神,競技道德,所有對速度的浪漫主義幻想,在商業世界中都不過是終將轉換成銷售額的宣傳品和營銷話術。

所以當我們的車手成為品牌形象下的犧牲品,亨利·福特變成了拋下團隊坐著直升機去用餐的資本家。

反而是一直板著臉嚷著義大利語的法拉利老頭,向Ken低頭致敬。


Carroll Shelby & Ken Miles

在福特與法拉利的大標題下,本片毋庸置疑的兩位真正主角,是由馬特·達蒙飾演的賽車設計師Carroll Shelby,和克裡斯蒂安·貝爾飾演的車手Ken Miles。

馬特·達蒙 飾 卡羅爾·謝爾比

克裡斯蒂安·貝爾 飾 肯·邁爾斯


不同於許多其他體育類型片,著重刻畫選手與對手之間的競爭關係,《極速車王》將重點放在了這一對惺惺相惜互相成就的同隊友人身上。

這一處理也顯示出《極速車王》對於競技與輸贏,對抗與妥協的不同解讀。

影片以Carroll在勒芒參賽時的回憶片段開場,勒芒賽道迷離的夜霧陡然變成洛杉磯的悠閒陽光。

而Carroll這位首個贏下勒芒的美國賽車手,不得不因心臟問題放開方向盤退居幕後。

但Carroll明顯是不甘心的,他對速度絲毫未減的迷戀從他開篇引用的詩句就能看出——

「當發動機轉速達到7000時,一切都將逝去。」

前賽車手的身份,和對賽車事業的忠誠,成為驅動Carroll在整部影片中行動的引擎。

這個總是嚼著口香糖不屑一顧的德州漢子,將不厭其煩地在商場與賽場間周轉斡旋,險棋走遍,也要確保他精心打造的GT40裡坐著一位真正的車手。

Carroll心中最純粹的車手,是傳說中很不好相處的Ken Miles。

這個總是癟著嘴一臉刻薄的英國男人,在方向盤後就變成了另一個人。

他說的最多的一個詞是push,以報廢的風險在一圈圈的競速中突破著車輛的極限,也一次次將他自身肉體和精神的極限向前推進。

達蒙和貝爾,在本片中的表演是現象級的。

就如兩個角色的關係一樣,兩位影帝級別的演員絲毫沒有搶佔銀幕時間,或是「飆戲」的傾向,有的只是沒有表演痕跡的鬆弛自然。

達蒙完全將自己化成了那個賽道邊掐表的領隊人,情緒內斂細膩;

而貝爾,橡皮人一般的體重控制能力只能說是對他敬業精神的讚揚中最低級的一層。

《極速車王》中出神入化的伯明罕口音,對人物不同狀態轉化的處理,都證明貝爾早已是當代最好的男演員之一。

沒有人會不愛貝爾塑造的Ken,即使這個人物根本沒有討任何人喜歡的意圖。

大多數觀眾,大概都對66年勒芒賽的最終輸贏不太了解。

而《極速車王》的類型模式和故事走向,也似乎是以這場賽事的最終結局作為終極懸念。

但在最終三輛福特越過終點線時,我們或許會發現自己受騙了——

《極速車王》不關乎勝利,它的最終主題,是妥協。

Carroll對身體狀況妥協,退出賽場後開始心不在焉地服著藥;

而當他獲得福特提供的機會可以帶領團隊重返賽道後,即使他耗盡心力花樣百出地抗爭著,到最後也不得不在資本和權力面前放下尊嚴。

Ken似乎是純粹和自由的化身,但他在進入GT40的車艙前還是有經濟壓力和家庭責任纏身。

在成為福特車手後,他的第一次重大妥協,發生在福特高層禁止他出席前一年的勒芒比賽時。

脾氣火爆的Ken,出人意料地沒有一走了之。

他在空蕩蕩的車庫裡鑽進車下,從收音機裡聽著隊友們在勒芒的最新消息,一面認真地做著點評。

真正控制著那些炫酷賽車的不是把著方向盤的車手,看臺上眾人簇擁的贊助商們,才真正踩著油門和剎車,掌控著這些他們砸下重金的玩具。

Ken輸不起這個機會,只能躺在跑車投下的陰影裡,繼續玩這個他並沒有話語權的角力遊戲。

而Ken更為重大的一次妥協,出現在勒芒賽道的終點線前。

這一次的妥協,是真正表意上的妥協,放慢,減速,交出對速度的控制權。

當然,對於Ken最後的這個決定肯定有很多非常不同的解讀,而我傾向於將它落腳於之前Ken與兒子的一場談話中。

Ken的幾次妥協,都可能是為了保住自己作為賽車手的機會做出的選擇。

這種妥協,是理想主義下忍辱負重的無奈。


但或許對於Ken來說,更是明白速度的意義之後的通透與釋然。

在一次次打破個人記錄,一次次將手中這臺車逼到物理極限後,Ken已經拓寬了自己速度的邊界。

對於Ken來說,賽道不是直線型指向終點的,他真正的賽場,是一圈又一圈,永不停止的進程。

所以Ken不需要贏,他只需要握住方向盤的那個機會,因為那之後他便不會停。

這或許是《極速車王》與其他類型片最不同的地方。

「不在乎結果,只在乎過程」

雖然看上去只是安慰失敗者的雞湯,但對於真正純粹的競技者而言,這是絕對正確的行動指南。

或許競技者這個說法,在這裡都不夠準確。

因為在Ken最後的那場駕駛沒有其他對手,只有他一個人,在曠野中駛向一團火光。

作為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在現實的框架下,《極速車王》做到了最大限度的改編。

從現實與電影的不同中,或許就能看出創作者們的表達重點。

現實中,恩佐·法拉利不但沒有在比賽最後對Ken致意,他甚至根本沒有出席66年的勒芒賽;

而福特公司,其實也沒有為Ken設下重重阻礙,在65年的勒芒就有派Ken出戰。

對這兩個公司脫離現實的塑造,一方面豐滿了《極速車王》的情節,一方面或許也是創作者們自己站了隊,站在所謂「純粹者」的角度去批判行業壟斷者的不純粹。

這樣的處理是否有失偏頗,可能得福特、法拉利及其消費者們自己去裁定了。

66年勒芒賽三輛福特並行過終點線的新聞圖片

而作為真實人物的傳記片,《極速車王》也免不了誇大這兩個主角的領導力和重要性,將車隊中其他的車手和工程師們模糊化或徹底抹去。

真實歷史中,Carroll和Ken並不是福特GT40的最大功臣,但為了方便敘事和建立人物,《極速車王》直接將這款傳奇車型記在了兩人名下。

但這並不是在批判《極速車王》,虛構作品與真實世界之間,本身就有巨大差距。

而創作者們也是拿著有限的信息和老舊的電視畫面,用自己的態度和解讀填補故事中的空白。

除了人物塑造的趣味和對類型敘事略帶顛覆性的解讀,《極速車王》作為體育電影和傳記片的另一個亮點,在於對Ken家庭的展現。

在這位賽車手追求極致的過程中,他的親人不再是電視機旁憂心忡忡的阻礙。

相反,Ken的家人都是站在刻板印象對立面,脫離功能性的角色。


妻子Mollie是與Ken絕對相稱的靈魂伴侶,會把車開得比他還快,會在看到兩個大男孩打架時拎一把花園椅打開一本雜誌坐在一邊。

而Ken的兒子Peter,是Ken最大的崇拜者,但會在Ken做出妥協時露出不解和失望,又最終真正讀懂父親。

雖然這篇文章著重於站在賽車門外漢的角度,討論《極速車王》賽場之外的表意與敘事,但這不代表《極速車王》的賽場不好看。

從Willow Springs,到Daytona,最終到勒芒,《極速車王》中的三場賽事,和賽事之間的無數測試,都依靠臨場感十足的攝影、聲效和剪輯,生生製造出一種生理上能感受到的速度感。

甚至不需要3D,那種遊樂園裡沉浸式的高速體驗,《極速車王》做到了。

《極速車王》設定在60年代,但除開年代設定,整部電影從題材選擇到敘事手法,都透露出一種不屬於當今時代的,紮實而穩健的復古感。

在Disney+流媒體平臺上線的這個周末,當多數媒體人對《極速車王》票房持悲觀態度時,這部在流媒體和「達斯米奇」時代顯得不合時宜的影片,在開畫首周意外票房大爆,將作為系列電影重啟作的《霹靂嬌娃》「埋葬」。

《極速車王》遠不可能是部傑作,但它能成為給古典主義電影人們的一記強心劑。

又再一次證明,「need for speed」在影院中,永遠不會過時。

頂級團隊回歸,開年第一神作來了!

打破票房紀錄,提名提到手軟,這部年度最「躁」新片來了

燒腦懸疑,無限反轉,吹爆這部頂級腦洞神劇!

相關焦點

  • 兩大影帝同臺飆戲,這部新出的暴力爽片,燃炸了
    對犯罪題材這一塊可以說拿捏得很熟稔了。兩位殺手正面交鋒,拳拳到肉,刀刀要害,這樣的動作戲每一幀都是視覺盛宴。李政宰,這樣的組合只是看他們飆戲都覺得過癮,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都傳達出不同的感覺。故事架構太過老套,很多情節讓人摸不著頭腦,人物的動機也立不住。
  • 校霸變身優等生!黃仁燁、池昌旭將出演新劇,兩大男神同臺飆戲
    此外,黃仁燁於2018年透過網路劇《WHY:你被戀人甩的真正理由》出道後,非常幸運的接連遇上許多好作品,例如隔年便出演KBS2《朝鮮浪漫喜劇–綠豆傳》、今年更是分別出演JTBC《回到18歲》與tvN《女神降臨》兩大熱門劇
  • 兩大影帝同臺飆戲,這部暴力爽片燃炸了!
    就在大家對今年韓影即將失去信心時,一部爽片橫空出世——《從邪惡中拯救我》沒錯,這倆影帝又合作了!上一次見到他們同框還是在《新世界》中,然而八年前,部門情報遭洩露,於是政府果斷放棄了這幫殺手。無奈之下,仁南只好出國藏身,還被迫與女友英珠分手。
  • 孔劉又一部熱度題材片將上映,兩大男神同臺飆戲,看點十足
    不僅劇情比較吸引人,充滿奇幻浪漫色彩,而且裡面的兩大男神也比較矚目,他們就是孔劉、李棟旭。在《鬼怪》這部作品裡,孔劉、李棟旭的表現可以說十分耀眼,他們一同解救女主的場面堪稱經典,還被無數網友津津樂道。不僅兩人在國內粉絲當中十分受歡迎,在韓國娛樂圈中,孔劉和李棟旭也是大紅大紫。
  • 兩大男神飆戲,今年最勁爆韓影來了
    好在,一部由韓國兩大影帝聯手的動作片及時出現卻未曾想到,這次暗殺牽扯出本片的另一位大人物。從《新世界》的「無間道」式劇情,到本片中的「雙雄對決」,無不流露著濃濃的港味。兩人在走廊中來回廝打,使出了渾身解數。
  • 這部講述葉問單挑N個綁匪的大爽片,爽點可不止是生猛動作戲
    最近宅在家中的意外收穫是,刷到了一部讓我熱血沸騰的大爽片,那就是愛奇藝正在熱播的動作電影——《少年葉問之危機時刻》。當然,這部講述葉問單挑N個綁匪的大爽片,爽點可不止是生猛動作戲,且容小編慢慢道來。動作戲爽:元素豐富,正統詠春時代變了。對於普通觀眾來說,單純的拳腳功夫已經沒有從前那麼強的吸引力了。
  • 兩大影帝飆戲,這票房冠軍尺度大到犯規
    演員陣容無可挑剔,黃政民和李政宰,《新世界》中的經典CP。 比起《新世界 再加上許多打鬥戲發生在有限的空間之中, 也大大提升了整段戲的緊迫感。 但影片卻沒有因此落入一般的動作爽片的俗套之中, 在增加動作戲的同時,
  • 熱血爽片《羅賓漢:起源》給賀歲檔「加菜」
    此前犀牛君曾觀看該片,這部雲集了眾多好萊塢實力派男神的動作大片,並非一部帶有復古意味的傳統「羅賓漢」電影。相反,極富現代氣質的全新解讀,帶來了宛如錯亂時空下的一部《疾速追殺》,觀看體驗令人眼前一亮。 充滿風格化激燃打鬥的動作爽片,在這個缺乏對觀眾友好的爽片的賀歲檔,不但填補了類型風格上的空白,更有望滿足觀眾對視覺系大片的期待。
  • 這些看見大路就想飆的老司機
    不過隨著系列的發展,車的作用逐漸淡化,很多橋段其實用不著飆車了,但只要「速度與激情」這五個字,老司機們就還會繼續飆下去,畢竟屬於「人設限定」,都是「伐木累」嘛。  一輛如影隨形的殺人卡車與私家車的對決,證明了美國老司機的生猛,也反映了菜鳥司機的走上絕路之後的逆襲,畢竟比起老司機,菜鳥才是真正的「公路殺手」。 這是一部風格化極強的電影,電影中卡車就象陰影和夢魘一樣揮之不去,但始終未見司機的身影。電影將卡車作為一個符號化的象徵,讓這輛40噸無理由殺人的大卡車象徵了死神。
  • 《新世界》原班人馬,李政宰黃政民兩大戲神飆戲,讓人大呼過癮
    韓國出過一部爆款警匪片《新世界》,被盛譽為「韓版無間道」。
  • 《新世界》原班人馬,李政宰黃政民兩大戲神飆戲,讓人大呼過癮
    important}韓國出過一部爆款警匪片《新世界》,被盛譽為「很快,仁男的聯絡人和老上司相繼被雷挖了出來,而這個瘋狂的復仇者甚至也追著線索來到了曼谷。​《惡人傳》劇照而在《從邪惡中拯救我》中,兩位演技之神在片中瘋狂飆戲也同樣讓影迷大呼過癮
  • 孔劉與李政宰合作網飛新劇,兩大男神同框飆戲,和《熔爐》導演再續...
    帥哥扎堆的韓國娛樂圈男神輩出,但是稱得上實力派演員的男神肯定繞不過孔劉和李政宰兩位了,兩位都是韓國頂級演技派,號稱整容般演技的實力派男神。有顏有演技有身材,不同於小鮮肉的帥氣,而是荷爾蒙滿滿,渾身散發成熟男人的魅力。
  • 《極速車王》兩大男神同臺飆戲
    奧斯卡獲獎視聽效果還原熱血競速場面 《極速車王》由奧斯卡提名導演詹姆斯·曼高德掌舵,此次挑戰全新的競速加傳記題材,最大程度還原緊張刺激的賽車場面。隨著銀幕上賽車呼嘯而過,觀眾仿佛可以感受到車身的顛簸起伏,聞到車胎的橡膠摩擦,聽到引擎的震耳轟鳴。
  • 【電影】《狗咬狗》凱奇達福同臺飆戲 兩大影帝聯袂再戰江湖
    近日,好萊塢巨星尼古拉斯凱奇和威廉達福聯袂出演的新片《狗咬狗》(Dog Eat Dog)在本屆坎城電影節上大放異彩。作為入圍「導演雙周」唯一一部來自美國的電影,《狗咬狗》大獲好評,被贊為「劇情曲折緊湊、暴力美學與黑色幽默融於一體」。該片講述了凱奇、達福和迪塞爾飾演的三名罪犯,在出獄之後受僱實施一起綁架。
  • 男神大變身:吳彥祖變身蘇大強,陳冠希神似趙本山,陸毅像朱之文
    就在前不久,有著「華人男神」之稱的吳彥祖在社交平臺上更新了動態,上傳了一段關於自己最近的視頻,但剛剛打開視頻的網友都忍不住地笑了,這還是我們認識的吳彥祖嗎?很久之前,陳冠希在直播中滿臉皺紋讓網友們大為感嘆,如今作為同年代的男神們
  • 2020第一部大爽片,女主太酷了
    雖然邁爾斯在生活裡是個超級窩囊廢,但只要一上網就變身鍵盤俠,懟天懟地懟空氣,沒他不敢罵的人,沒有任何事不能罵的,就算暗網也不例外.....如果再做個春夢,跟新認識女網友直接發生點「浪漫」事兒,那就太完美不過了。但還沒等春夢做完,突然闖進來一批奇形怪狀的不速之客,二話不說,上來把他打昏了.....
  • 《八方傳奇》收官在即 新老戲骨同臺飆戲
    隨著劇情的推移,殺八方的真身已經浮出水面。張翰濤和晴川展開了最後的較量,白露也為救槐花命喪黃泉,眾人為取得軍火制定了周密的計劃,假意中了晴川的陷阱,一場殊死的戰鬥展開。最終,軍火被張翰濤的人運了出來,書寫了一段抗日熱血傳奇。《八方傳奇》自開播以來就一直保持著良好的收視,收穫觀眾盛讚無數。 自5月30日開播以來,《八方傳奇》便保持強勁的勢頭,收視率居高不下。
  • 《我的男神》曝角色海報 池昌旭領銜眾星飆演技
    都市浪漫愛情喜劇《我的男神》近日曝光角色命運海報,池昌旭、王曉晨、張丹峰、章齡之、鍾鎮濤等將劇中人物的情感一一呈現,中韓兩國實力演員聯手,互飆演技,讓《我的男神》不僅有顏值,更有實力演技加持,吸睛指數爆表。
  • 豆瓣8.5,別被片名騙了,兩大影帝飆戲不止是燃
    一類浪漫,帶著蠢蠢欲動的多巴胺釋放。 一類熱血,散發著發動機飛轉出的汽油味,夾雜著充滿力量感和爆發力的汗味。 而它,將浪漫與熱血一併糅合,注入一場註定載入史冊的比賽。
  • 兩大男神同臺飆戲,8月7日上映
    奧斯卡獲獎視聽效果還原熱血競速場面 《極速車王》由奧斯卡提名導演詹姆斯·曼高德掌舵,此次挑戰全新的競速加傳記題材,最大程度還原緊張刺激的賽車場面。隨著銀幕上賽車呼嘯而過,觀眾仿佛可以感受到車身的顛簸起伏,聞到車胎的橡膠摩擦,聽到引擎的震耳轟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