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示:點擊上方↑↑↑藍色小字可立即關注臺灣電影發布的訊息
一頭與年齡極其不相稱的「馬桶蓋」髮型,風趣搞怪的動作表情,偶爾還爆幾句粗口,《大喜臨門》裡面的豬哥亮,身為當地幾十年沒有變更的民選裡長,為人海派而又愛面子,吵架氣勢也絕不輸人,而且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待人處事全憑那顆快成為古董的「馬桶蓋」,但卻深愛著自己的女兒。電影裡豬哥亮的一出場,詼諧幽默的表演基本就奠定了這一賀歲片的喜劇基調,因為豬哥亮基本算是本色出演,當然,他也是本片當之無愧的主角。
◎電影《大喜臨門》劇照
豬哥亮這個名字,在全臺灣以及中國大陸甚至東南亞的閩南語地區幾乎婦孺皆知,特別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他的歌廳秀錄像帶和光碟風靡整個大閩南語地區,深受民眾的喜歡,在當時臺灣的秀場上,「豬哥亮」的藝名曾與綜藝大佬張菲、邪峰其名,並稱「南豬、北菲、中邪峰」,可見其地位之高。
「豬哥亮」本名叫謝新達,「豬哥亮」這個名字其實是在他31歲的時候,參加演出《廖添丁》的戲碼,因為在戲中擔任丑角「豬哥亮」的出色表現而一鳴驚人,從此便以「豬哥亮」作為藝名。所謂「人如其名」,「豬哥亮」這個名字也伴隨著他詼諧、搞怪的演藝生涯,他的形象也因此深入人心,當然,這也得助於西北髮廊老闆設計的「馬桶蓋」髮型的功勞。
豬哥亮從小就深富表演天分,14歲就離開家鄉去尋找自己的舞臺,因為演戲的關係,進入了當時的「新劇團」,拜師林松煙,開始在後臺拉幕學習,並跟著劇團四處流浪,後經過偶然的機會得到老闆的賞識,得以登臺出演《廖添丁》中的丑角「豬哥亮」,正式開始亮相舞臺。《廖添丁》算是他的成名作,也因此讓更多的人看到他的表演天賦。後來豬哥亮經過張健和「急智歌王」張帝的推薦,進入了當時高雄市八德二路上的藍寶石大歌廳,擔任導演及編劇,並以演員的身份站上了藍寶石大歌廳的舞臺,正式展開他的秀場生涯。
豬哥亮對主持、小品、電視劇、電影乃至唱歌樣樣精通,表演風格詼諧搞怪,草根味十足。作為一個性情中人,豬哥亮在節目上偶有粗口,甚至常在節目中講無傷大雅的黃色笑話,拿新出道的明星開刷,但分寸把握得當,節目當中經常會說出讓人意想不到的語句,臺灣南部的俚語信手拈來,讓人捧肚大笑,深受當時觀眾的喜愛,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娛樂消遣。經過多年的翻滾和努力,豬哥亮在秀場界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他的草根和俚語文化,成了後背的主持人效仿的物件,坐擁「南豬」的稱號,成為臺灣南部秀場地位最高的人。
大紅大紫後的豬哥亮,在90年代後卻陷入了低潮,甚至隱退演藝圈。有傳聞1988年10月8號,豬哥亮遭受槍擊,成了繼高凌風以來臺灣第二個遭受槍擊的臺灣藝人,不過後來傳聞也不了了之。直到1993年,豬哥亮因沉迷與賭博而積欠大筆賭債,以「出國深造」為命跑路,一時間讓人唏噓不已。雖然1997年有過短暫的復出,但在1999年再度離開演藝圈,潛伏十餘年,與外界切除一切聯繫,甚至與自己女兒也沒有了往來。
直到2009年4月,豬哥亮才在圈內朋友的幫助下再度復出接拍廣告和錄製節目,漸漸回到原來的軌道上來。近年來,豬哥亮更是接拍了多部電影電視劇,其中在電影《雞排英雄》、《大尾鱸鰻》、《大稻埕》以及這部《大喜臨門》裡面出色的表現仿佛再次讓人看到了當年的那個豬哥亮。只是接下來,我們還有沒有機會看到這個「馬桶蓋」帶給我們驚喜,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復出後與郭採潔合作了電影《大尾鱸鰻》
歡迎關注我們
長按下方二維條形碼,即可訂閱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