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們做了尿不溼測評,不測不知道,原來尿不溼裡門道這麼多,不過我也在後臺收到很多媽媽的留言,詢問我為啥沒有測到自己家用的尿不溼品牌。我得再來解釋一遍哦,由於市面上的尿不溼品牌超級多,所以最後我們只選了銷量最高的9個品牌。但是媽媽也可以用我們的方法來簡單查看自己家的尿不溼哦。
還有很多媽媽要求測評拉拉褲,超可愛地還指定了品牌,媽媽們有需求,我當然是有求必應啦,所以這次我結合了媽媽們的需求和市面上的拉拉褲銷量,選擇了12款拉拉褲哦。(上次我選了幫*適,結果被媽媽群嘲不是一級幫,好吧,這次我兩款都選啦!)
測評之前照例還是先來說說拉拉褲吧。
什麼是拉拉褲
拉拉褲的外形,介於紙尿褲和小內褲之間,既有小內褲的造型,又有紙尿褲超大的吸收量。但和紙尿褲的差異就在於腰部,紙尿褲需要粘貼,拉拉褲是完整的褲腰。
左邊為紙尿褲,右邊為拉拉褲
拉拉褲,從名字看,就是好拉動,具體體現在褲腰和腿圍處。
它還有很多名字——小內褲、學步褲、成長褲,都是每個品牌取出來的,不過本質一樣,所以拉拉褲是紙尿褲的進階版,是寶寶大運動(爬、站、走)開始發展後穿的,比較適合學爬學步期的寶寶。
不過反過來說,當寶寶的運動量進一步增大(會爬會走),想繼續讓這個階段的寶寶乖乖躺下穿上紙尿褲,確實也是不容易的,紙尿褲一邊貼完,還有一邊還沒貼,娃已在5米之外了!
拉拉褲怎麼穿脫
瓜瓜是從1歲左右開始穿拉拉褲的,那時候他剛學會走路,走路的癮頭很大,一段時間下來,我還發現了他大腿根部有點摩紅了,可能是有幾次紙尿褲沒有貼好吧。所以後來就乾脆都用拉拉褲了,就再沒出現摩紅的現象。
穿拉拉褲是直接像小內褲那樣套上去的,站著躺著都可以穿。
脫的話不用那麼麻煩整個脫下來哦,直接撕開兩側預留好的撕口,輕輕撕開就行啦。捲起來,再使用背面的膠帶就可以捲起來,再丟掉。(如果有便便,建議先將便便倒入馬桶再丟棄拉拉褲哦)
只是天氣冷了褲子穿得多,穿拉拉褲相對就麻煩一點,需要先把所有褲子脫掉,所以剛開始那兩三個月,我同時準備了紙尿褲和拉拉褲,白天紙尿褲,晚上拉拉褲。
尺碼怎麼選
有部分媽媽告訴我,拉拉褲太崩了,寶寶大腿和腰部都被勒出印字了。我想這應該是尺碼沒選對吧。因為拉拉褲和紙尿褲的尺碼並不是完全對應的,如果寶寶穿L碼的紙尿褲,那麼一般來說瘦寶寶可以穿L碼的拉拉褲,但胖寶寶就可能需要穿XL碼的拉拉褲了。
拉拉褲一般從L碼開始,國際上的尺碼劃分標準基本都是下圖這樣的。
拉拉褲怎麼選
現在回想起來,瓜瓜穿拉拉褲的時間確實是比紙尿褲要長,一直到3歲,晚上睡覺都還在穿拉拉褲(以防萬一)。所以在我心目中,一款合格的拉拉褲,必須具備下面幾個要求:
1.瞬吸,快速吸收尿液;2.透氣性好,即使尿溼也不會悶熱;3.不會反滲,可以時刻保持PP乾爽;4.設計細節貼心,雙層防側漏條。尿顯、膠帶條都能帶來很多便利。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次的12款拉拉褲在這四個維度表現如何吧。
1、尺寸
這次我們選擇的都是XL碼的拉拉褲,不過拿到手發現尺寸(長度、寬度、厚度)還是存在很多差別的。
1.長度和底襠部寬度
測量完,我發現有三種基本類型——正常版、瘦長版(較長較窄)、矮胖版(較短較寬)。
做成數據圖可以更直觀地看出來哦
折線圖中長和寬更靠近的就是矮胖版,比如1號、5號、11號,更適合胖寶寶;而長和寬相對分得比較開的就是瘦長版,比如2號、6號、7號、9號,更適合瘦寶寶,如果胖寶寶想穿就需要選大一號哦。
剩下的3號、4號、8號、10號、12號則介於二者之間,屬於正常版。
2.厚度和重量
既然拉拉褲是為了方便寶寶的活動,那麼如果拉拉褲太厚重,就會造成寶寶兩腿間像夾著什麼一樣,肯定會不舒服,不過別想當然的以為厚重就會不透氣哦,透氣性跟拉拉褲的材質有關,跟厚度的關係不大呢。
這是放在一起的對比圖,厚薄其實還蠻明顯的。
我也分別測量了底襠部中心位置的厚度和整個拉拉褲的重量。
做成圖表之後,可以看出二者的關係。
重一點的拉拉褲都相對厚一點,但是6號是個異類,不重卻也厚。比較厚重的拉拉褲是1號、3號、4號、9號;比較輕薄的是5號、10號、11號、12號,剩下的2號、7號、8號就是正常的厚度。3.有效吸收長度
穿拉拉褲最常見的漏尿發生在背後,我發現不同的品牌在拉拉褲後側的有效吸收長度上是有很大不同的(比如8號和9號差異明顯),所以我也都測量了一遍。
整理數據後,有效吸收長度見下表:
如果後側有效吸收長度足夠長,那麼發生後背漏尿的情況會明顯減少。後側有效吸收長度較長(>15cm)的有1號、2號、3號、4號、8號、9號、10號。
2、瞬吸性能
根據國標GB/T 28004-2011中對紙尿褲的要求,我們根據其中的測試標準做了瞬吸的實驗。
(這裡解釋一下,由於國標GB/T 28004中並沒有最大吸收量的實驗方法,考慮到拉拉褲中高分子吸水樹脂的超高吸水性,再結合上一次紙尿褲的最大吸收量,我們認為拉拉褲的吸收量也非常大。)
實驗方法:將拉拉褲撕開後平鋪到測試板上,測試板置於30°傾斜度的架子上,用80ml水(滴入藍色墨水)在拉拉褲中心位置倒下,在拉拉褲下方用量杯接住滑漏液體,並記錄每一款拉拉褲的滑漏液數量。
為了數據的準確性,對每款拉拉褲做了2次倒入80ml水的實驗,所以一共倒了160ml。
最後整理數據發現大部分拉拉褲的瞬吸性能都槓槓滴,只有5款拉拉褲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滑漏。
沒有滑漏,瞬吸性能好的是1號、2號、3號、4號、5號、9號、11號。
而滑漏的幾款其實量也不多,這是7號
按照國標的滑漏量,也都是合格的,只是我們更嚴格一點。
3、反滲性能
由於拉拉褲中的高分子吸水樹脂的可靠性,被吸收的尿液都會被這些高分子小珠珠牢牢鎖住,只有少部分液體可能出現在拉拉褲的絨毛漿中沒有被小珠珠鎖住。
而不反滲才是保證寶寶即使尿溼了也不會讓小PP溼噠噠的關鍵哦。實驗方法:將吸水濾紙放在已經吸收了同樣多水的拉拉褲上,用400g的物體按壓10秒,查看濾紙上是否有殘留的水漬。
只有3款拉拉褲出現了反滲:1號、4號、11號。
4、透氣性能
紙尿褲拉拉褲一直被很多人詬病的點就在於擔心不透氣,我們前面已經說過了,其實厚度並不是影響拉拉褲透氣性的決定因素,還是在於拉拉褲本身的面料。現在大部分拉拉褲表層都採用了透氣PE膜,因此透氣性都是不錯的。
仔細的媽媽應該發現了,其實尿不溼的主要原料幾乎一樣,只是品質有好壞。不過來自同一品牌不同系列的6號、7號,原料表卻是完全相同,還比別的拉拉褲多加了一個蘆薈提取物,蘆薈有保溼鎮靜的功效。
實驗方法:將拉拉褲中心部位包住同樣大小的杯口,杯中裝入一定量的常溫水,放入微波爐中高火3分鐘,拿出後自然放涼,再稱量杯中液體重量,計算透氣量。
整理成表單可以清晰看到每一款的透氣情況。
透氣性好(蒸發量≥3g):1號、2號、3號、4號、10號、12號其中3號、4號的蒸發量最大,透氣性是最好的。其餘5號、6號、7號、8號、9號、11號都有蒸發量,因此也都是透氣的,只是略差一點點。
5、單片價格
拉拉褲也屬於日耗品,因此長期使用其實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如果能找到一款性價比很高的產品,那真是太理想了。
不過買拉拉褲也跟買別的東西一樣,數量越多相對越便宜,比如我這次買的6號,就是小包裝的(19片),居然要70元,折下來每片3.68元,超貴!可是6號其實不貴的,買128片只要195元,單片才1.52元。看看,大包裝真的更划算哦!
而12號我買的是5片的體驗裝,所以相對比較貴。所以為了公平一點,我把6號和12號的價格換成了大包裝的價格,更貼近真實價格。
對比下來,單片價格低於3元的(1號、2號、3號、4號、6號、8號、9號、10號、11號、12號),都屬於可接受範圍;而且2號、6號、8號、9號單片低於2元,可謂十分划算了。
只有5號、7號有點貴,11號也算是國產品牌中比較貴的了。
不過每個家庭的經濟狀況和媽媽的育兒理念都有所差別,因此對單片價格的接受度也都不同,還是那句話,適合寶寶的就是最好的。
6、設計細節
1.雙層防漏條
防漏的設計每一款拉拉褲都有,但每個品牌都有差異,這次的12款拉拉褲中,只有2款(2號、10號)是單層防漏側邊的,其餘都是雙層。
2.尿顯
這12款拉拉褲都有尿顯,所以這部分的設計都很OK哦。
3.背面膠帶條
背面的膠帶條其實在使用中是沒有影響的,但使用後可以更好地將拉拉褲捲起,不佔空間,也防止尿味擴散,顯得更衛生。這12款拉拉褲中,只有4號、8號、9號、12號沒有膠帶條,其餘都有。
綜合各項得分,我做了統計,每一項得分滿分5分。
瓜媽推薦
綜合得分最高——2號、3號、9號
胖寶寶首選——1號
夏日最透氣——3號、4號
瓜媽小貼士
1.拉拉褲有必要分男女嗎?
其實,男女寶的尿點相差不大,拉拉褲一般都具有超長的瞬吸層,尿溼後液體的分散性也很好,因此不管集中尿在哪個部位,最後都會被整個吸水層完整吸收。因此不必刻意追求男女款,大部分拉拉褲也都沒有分男女款哦。大部分拉拉褲都有尿顯設計,也很方便看到寶寶尿了沒有哦。
2.怎麼避免漏尿?
一方面需要及時更換,一般建議2-3個小時最好就更換一次,不要讓尿量超過拉拉褲的最大吸收量(當然,一般不可能超過);另一方面,給男寶寶穿完拉拉褲後,需要將小雞雞保持向下方向,否則尿尿的時候很容易從上方漏出哦。還有一種情況是拉拉褲買大了,大腿圍部位沒有完全包緊,因此選擇拉拉褲的時候,需要注意尺碼,不能貪大哦。
今天的文章來自神奇麻麻在哪裡 (ID:sqmmznl):做人工智慧的瓜媽和擁有國際視野的Cindy一起分享科學、前沿的育兒知識和時尚親子生活方式,希望我們一起做快樂美麗的媽,養健康聰明的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