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時代》結局立意很好,嚴謹不夠,留下懸念同時暴露劇情漏洞 文/娛樂聊劇
本文由【娛樂聊劇】首發,歡迎關注,侵權追責。
由張譯、黃志忠、潘之琳、薛佳凝主演的電視劇《光榮時代》在11月6日播出了大結局,這是部圍繞新中國第一代公安的刑偵題材作品。
自開播後,《光榮時代》人物服裝太過乾淨,不符合實際,劇情東一棒槌,西一棒槌,完全有點亂的節奏等等的被觀眾吐槽。其實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為何如此說?
首先《光榮時代》是一部電視劇,一部文藝片,不是紀錄片,那麼導演和觀眾為了迎合觀眾,抓住一些亮點而做的一些戲劇化的手法,比如男主鄭朝陽多次在為難中死裡逃生,這就是主角光環,這樣的情景設置,就是凸顯主角的戲份。不然第一場戲,主角深入敵方,因為太危險,猝,那往後的劇情,咱們這些觀眾就不用看了。
再者來看《光榮時代》的結局部分,結局部分其實有三部分構成。
第一部分:棒打鴛鴦,引淚點。作為劇中兩對感情線,齊拉拉和小東西,齊拉拉將自己的瑪瑙珠子交給了小東西,然後齊拉拉為一人獨闖抓捕「二郎」中,英雄救美犧牲,這一對感情線結束;鄭朝陽和白玲,這是兩位主角的感情線,兩人在工作相處中,又都是一些年輕人,生出點感情很正常,兩人曖昧了四十五集,終於在四十六集的結局中表白,但是因為組織需要鄭朝陽被派到上海,兩人成了異地戀。這樣兩對的感情線,都無疾而終。
第二部分:戰友情,惜別情。「長亭外,古道邊」,這首歌詞很多都會唱,在大結局中,因為組織需要,鄭朝陽等公安戰友要被派送到全國各地,郝平川和多爺的和解,一個口琴,一句歌詞,酒杯間這份戰友情義,可謂是又是一處淚點。
第三部分:「候鳥」是誰?這是劇中的一個重點,特務組織以鳳凰鄭朝山為首「桃園組織」被瓦解,大先生魏檣也在落魄中被抓。最後還剩一個代號為「候鳥」的特務,此人出現在最後結束的火車上的鏡頭上,檢票的人就是候鳥,與鄭朝山接上了頭,兩人的對話很有意思。
鄭朝山:我沒想到你是如此的平凡。
「候鳥」檢票員:這是你這次的任務,路很長,等我慢慢給你說。
聽這「候鳥」聲音,結合小說原著內容,是王八爺這個人物。這個人是與多爺住在一塊一個混混,隔壁就是鄭朝山的住處,這樣就是也給很好的「燈下黑」,既可以從多爺談話中了解信息,又可以監視鄭朝陽的一舉一動,他本身就是一個混混,做一些出格的事也不會被注意。
王八爺這個人物愛吃烤鴨子,而送鴨子的人就是025電臺的發報人劉海,王八爺吃鴨子不給錢,被追過債,王八爺跟劉海的姐姐汪小姐要過錢,這些串起來,全完可以判定王八爺就是那個「候鳥」。
不過通過大結局最後的談話中,可以看出「候鳥」不是一個,而又許許多多平凡的人。而這些候鳥的作用,其實並不是要多大的戰鬥力,而是在必要的時刻喚醒一些特務。那麼候鳥」不是具體的某一個國民黨潛伏特務,它更多指涉的是一個潛在的「代號」。藝術化的開放式結局,其實從特面反應了本劇襯出中國新一代公安幹警所承擔的艱巨任務。
而《光榮時代》「候鳥」是誰?,留下的這個懸念,已經劇情鋪墊,畫龍點情引申一個層次,那就是:候鳥是抓不完的,真正的根除「候鳥」,只有把其生活的土壤給破壞掉。
對於《光榮時代》大結局,分析描述到這,可謂是整體上大結局立意很好,但是劇情的一個漏洞,暴露了其嚴謹不夠。
這個劇情就是在最後火車上的鏡頭,作為檢票員的「候鳥」與鄭朝山接頭,既然能在眾人中認出了鳳凰,那麼會認不出坐在鳳凰背面的鄭朝陽?兄弟二人背靠背坐在去上海的火車上不會讓候鳥懷疑嗎? 再說了鄭朝陽調去上海了,候鳥為啥在火車上?他的任務區不是在北京地區嗎?
這樣的大結局的劇情中,編劇本想鋪墊一個兄弟齊心鬥候鳥,給人無限遐想,無奈這次鋪墊的劇情嚴謹度真的不夠,有點畫蛇添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