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科科技閃崩:入選「小巨人」又定增近2億 股價卻2天近腰斬

2020-12-21 每日資本論

文/每日資本論

網友:「殺傷力堪比仁東控股」。

突然,智慧醫療的明星股「墜落」了。

12月17日,榮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榮科科技)開盤直接封跌停。截至收盤,其股價為5.01元/股,跌幅19.97%。這是榮科科技第二個跌停板。昨日其以7.79元開盤,但一路下跌至當日14:20分,該股跌19.95%報6.26元,封上跌停板。部分網友調侃:「殺傷力堪比仁東控股」。

此前毫無徵兆。12月15日,榮科科技中標《公立醫院醫防結合能力建設項目中標結果公告》,公示中標金額為104.98萬元,佔上一年營業收入的0.14%

12月14日,榮科科技擬實施 2020 年度以簡易程序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本次發行的股票數量不超過 17,925.84 萬股(含本數),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 1.8元,扣除發行費用後的募集資金淨額中的 1.27億元用於基於數 據驅動的新一代智慧醫療平臺項目,剩餘募集資金將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12月12日,榮科科技擬與天津雲之康科技有限公司籤署《股權轉讓協議》,以人民幣1700萬元的價格轉讓 持有的OSC TECHNOLOGIES LLC(享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後,公司將不再持有享雲科技股權,享雲科技將不再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核算。

12月11日,榮科科技控股股東遼寧國科實業有限公司質押給杭州豐迎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 限合夥)在8月26日被法院凍結的部分股份,被解凍。

12月7日,榮科科技憑藉在智慧城市及智慧醫療領域的領先優勢,成功入選國家工信部公示的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

這五條最近的消息就算不利好,也談不上什麼重大利空,怎麼會導致榮科科技突然閃崩呢?

公開資料顯示,榮科科技前身是瀋陽榮科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於2010 年以整體變更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榮科工程公司系由自然人崔萬濤、付豔傑共同出資組建的有限責任公司。公司主要從事 IT 服務,主要包括數據中心集成建設與運營維護的第三方服務、重點行業信息化解決方案以及金融IT 外包服務。

2012年2月16日,榮科科技上市,發行價11.11元。2015年6月3日,其股價達到最高點69.79元/股。此後,該股就開始一路下跌至今。

財報顯示,榮科科技今年三季度營收和淨利潤同比都實現了正增長。其營收4.81億元,同比增長4.35%;淨利潤1815.38萬元,同比大增57.69%。但如果扣去截至9月28日的各級補貼款2639萬元,其淨利潤就比較難看了。

拉長時間軸,不難發現,榮科科技近五年的淨利潤同比除了2018和2019外,其餘全部為兩位數下跌。即便如此,榮科科技還幾次被質疑資質、財務等造假。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早在2012年上市前夕,由於程式設計師薪資不足千元,引發部分媒體質疑榮科科技軟體資質和擁有的系統集成二級資質質疑,尤其是其如何獲得高新企業資質則更讓人看不懂,其申報材料造假的嫌疑更大。

軟體企業、系統集成企業、高新企業等三大資質對榮科科技來說意義非同一般。比如,系統集成二級資質。作為IT企業,系統集成常被作為產品招標的指標之一。如果沒有系統集成二級資質,榮科科技的經營將受到重大影響。當時,榮科科技對媒體表示,等上市後再回應。

2014年4月,榮科科技再度遭到質疑,部分媒體直接點名榮科科技,質疑其自2008年至2013年期間涉嫌虛增收入、虛增資產和虛增利潤等重大財務造假問題。此報導迅速引發投資者關注,投資者將相關信息發布到互動平臺向公司了解事情真相,並向公司問及是否需要澄清。不過,榮科科技隨後公開回應否認了這一質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18年9月13日,榮科科技實控人付豔傑、崔萬濤發布兜底增持倡議書:「凡在9月14日至9月28日期間淨買入公司股票(不低於1000股),且連續持有12個月以上並在此期間在公司及全資子公司連續履職的員工,若因在上述期間買入公司股票產生的虧損,由實控人本人予以補償;若產生收益,則歸員工個人所有。」

但沒有想到的是,公司的兩位實控人在發出號召的同時卻將實控權轉讓他人。根據公司此前的公告,控股股東崔萬濤、付豔傑擬將合計持有的公司27.15%股份協議轉讓給上海南灣,轉讓價為10.88元/股,轉讓價款約為10億元,轉讓完成後,榮科科技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都將發生變化。

10月24日,榮科科技兩位實控人崔萬濤、付豔傑因公司股價下跌導致部分質押股份觸及平倉線,兩位實控人再次補充質押股權,質押比例已接近100%。

質押100%什麼意思?很簡單,不玩了,要跑。

果不其然。2018年12月24日,榮科科技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崔萬濤、付豔傑擬將合計持有的9818.60萬股公司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29%)轉讓給國科實業,轉讓價格為5.81元/股,轉讓價款合計5.70億元。本次轉讓完成後,將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何任暉。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榮科科技的實際控制人在一年內的第二次轉讓上市公司控制權。當年5月29日,榮科科技就曾公告稱,公司實控人崔萬濤、付豔傑擬將合計持有的上市公司27.15%股權協議轉讓給上海南灣,轉讓價格為10.88元/股,合計總價10億元。本次轉讓完成後,榮科科技控股股東將變更為上海南灣,實際控制人變更為王迅及其一致行動人。

蹊蹺之處在於,彼時的上海南灣是一家剛剛於2018年3月26日成立的公司,尚未實際開展業務。

這樣頻繁轉讓控制權自然引起監管的注意。2019年1月4日,榮科科技收到深交所下發問詢函,要求說明「榮科1號單一資金信託」委託人的主要信息,包括名稱、出資額及資金來源,享有的產品份額、享有的投資決策等權利,承擔的義務;穿透披露至最終的主要出資人,並說明其提供資金的原因。

有意思的是,拿下榮科科技控制權不到兩年時間,控股股東即開始了減持。榮科科技9月3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控股股東遼寧國科實業有限公司出具的《股份減持告知函》,2020年9月2日,遼寧國科實業有限公司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62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0777%。本次減持股份比例已達到1%。

最新消息,12月17日晚間榮科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股價異動,經核實,公司董事會確認,無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請注意,截至2020年三季報,榮科科技十大流通股中,第一大股東遼寧國科實業有限公司較上期減持7.3%的股份。第五大流動股東、自然人同比減持52.91%。慣性思維,如此大幅殺跌,或許又是哪位股東再度大幅減倉所致。答案或許在不久後便可以知曉。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作為上市公司榮科科技被如此翻來覆去地轉讓、減持實在有點說不過去,踏踏實實地把經營做好不好嗎?

相關焦點

  • 1元定增引發的閃崩?榮科科技2日跌完4個月漲幅 仍有不少資金撬板賭博
    近期A股部分疑似莊股或「殺豬盤」個股頻現閃崩行情,仁東控股14連跌停已經極為慘烈,然而創業板個股榮科科技2天便跌完3個月漲幅。2天跌完4個月漲幅今日,創業板個股榮科科技開盤一字跌停,截至午間收盤,賣單高達56.9萬手約2.8億資金排隊跑路,不過成交額僅4398萬元,換手率也只有1.66%。
  • 年底頻現「閃崩」魔咒:辛苦大半年,兩天就虧完
    繼12月16日盤中發生「閃崩跌停」之後,今日創業板個股榮科科技(300290.SZ)再度跌停。由於創業板漲跌幅為20%,導致投資者兩天損失相當於其他個股4個跌停。不僅僅是榮科科技,近期多隻個股盤中頻頻出現「閃崩」。
  • 7天腰斬 閃崩狂潮突襲!北茅臺也翻車了
    摘要 【7天腰斬 閃崩狂潮突襲!北茅臺也翻車了】漲上去花了大半年,腰斬只用了7天!這是近日發生在蘇州龍傑身上的一幕。而近期如蘇州龍傑一般閃崩的票還不少,到底如何提前識別這些閃崩股?
  • 閃崩!最狠狂跌36%,12萬股民懵了:多隻個股突然跌停!網友:散戶都嚇...
    昨日閃崩跌停的,今天又有一字跌停或跌停,其中更有榮科科技昨日閃崩20%跌停的,今日繼續跌停,非常嚇人!永和智控、濟民製藥、奇信股份、興業科技等昨日閃崩後,今日也都一字跌停!今日,又有力盛賽車、創新醫療、蘇州龍傑等閃崩跌停,丹邦科技突然跌停。
  • 閃崩跌停再一字跌停!散戶高位買進「血虧」40%,57萬賣單壓頂,1.3萬...
    今日,榮科科技(300290,SH)早盤一字跌停,截至收盤,賣單高達56.9萬手約2.8億資金排隊跑路,不過成交額僅4398萬元,換手率也只有1.66%,最新市值29.94億元。有網友稱,「我的天,二十米的閃崩殺豬,比仁東還牛,秀兒。」,也有網友心態崩潰了,「這一刻我的心碎了」。
  • 閃崩:10分鐘之內4隻A股一起跌停 最狠跌20%
    今天午後,濟民製藥、永和智控、蘭州民百、榮科科技、奇信股份5隻個股齊齊跳水閃崩直奔跌停。其中,除蘭州民百外,其餘四隻個股閃崩直至跌停時間均在下午1點44分至1點54分10分鐘區間之內。榮科科技於下午1點45分開始跳水,3分鐘內股價下跌11.82%,交易日內跌幅達到19.95%,封上跌停板直到收盤,最新總市值37.41億元。奇信股份也上演了類似的劇情。
  • 離奇「踩雷」股價暴跌!連環閃崩撕開資本玩家局中局
    2020年10月,中來股份披露,公司實控人林建偉、張育政與國資背景的併購基金泰州姜堰道得基金籤署協議,通過「轉讓股份+委託表決權+定增」的組合方式,向後者讓渡控制權。目前,5.70%存量股權轉讓已經實施完成,定增方案處於交易所審核問詢階段。而這次突發事件,是否會影響控制權轉讓的交易?
  • 7天腰斬閃崩狂潮突襲!北茅臺也翻車了
    漲上去花了大半年,腰斬只用了7天!這是近日發生在蘇州龍傑身上的一幕。而近期如蘇州龍傑一般閃崩的票還不少,到底如何提前識別這些閃崩股?從12月17到12月25日收盤,蘇州龍傑累計跌幅超50%,最新報收17.61元,股價不僅短短7個交易日腰斬,創下上市以來的新低,同時也抹去了自今年2月初至11月中旬累積的所有漲幅!
  • 科技大白馬排隊閃崩 這些重倉基金慌不慌?
    原標題:科技大白馬排隊閃崩,這些重倉基金慌不慌? 摘要 【科技大白馬排隊閃崩 這些重倉基金慌不慌?】
  • ...賺35億,更有7000億「巨無霸」創業板來了!這隻股閃崩80%,咋回事?
    除了158億大手筆成為隆基股份的第二大股東,12月9日晚間,通威股份公告稱,宣布近60億定增大單的配售結果,高瓴資本旗下的中國價值基金認購了約5億元。資料顯示,通威股份已成為擁有從上遊高純晶矽生產、中遊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生產、到終端光伏電站建設的垂直一體化光伏企業,已形成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完整光伏新能源產業鏈條。
  • 年關難過:4萬股民太慘 接連閃崩、連續一字跌停、股價腰斬
    接連閃崩、連續一字跌停、股價腰斬,「莊股「崩盤,這家突然放出5億大單利好部分股票的投資者,年末艱難!今年是A股和基金的大年,不過臨近年末12月,雖然大盤震蕩盤升,卻有少部分股票表現慘烈,閃崩個股頻現,並且出現連續跌停,股價腰斬;被稱為「殺豬盤「、」莊股「。
  • 六連崩!「仁東式」爆虧再現 績優私募腰斬
    網友:仁東控股的「弟弟」來了而與仁東控股相比,由於6個一字板跌停的朗博科技不是兩融標的,所以至少不存在融資盤爆倉的風險。但從走勢看,朗博科技大有複製仁東控股暴漲後,連續一字斷魂刀閃崩的趨勢。從近1年的日K線圖來看,朗博科技也是「大牛股」:從去年12月的均價17元/股左右,迅速攀升到11月19日的盤中歷史高點68元/股,漲幅最高超3倍。但連板跌停毫無徵兆的突然而至!從11月30日下跌3.51%之後,此後該股連續六個交易日一字板跌停,從年內最高點算起,跌幅已經腰斬!
  • 海底撈創新高、「綜藝第一股」卻閃崩60% 發生了什麼?
    海底撈創新高、「綜藝第一股」卻閃崩60%!發生了什麼?吳羽A股即將開盤,港股的表現可圈可點。10月8日,恆指小幅收跌0.2%,結束四日連漲,A股休市期間累計上漲3.13%,恒生國企指數跌0.05%。「綜藝第一股」閃崩一度暴跌65%港股煜盛文化午後閃崩,一度跌超65%,成交額超3000萬港元。其後跌幅略收窄,最終收跌53.97%,股價定格在0.58港元,市值蒸發近10億港元。 較今年3月上市價2.26元跌去近75%。
  • 這家藥企連吃8個跌停 帳戶被盜接盤風波後股價又腰斬
    「閃崩股「隊伍擴容,這家藥企連吃8個跌停,帳戶被盜接盤風波後股價又腰斬(附閃崩股「鑑別」指南)年關將至,近期不少個股閃崩引起市場的廣泛關注。繼仁東控股、朗博科技、大連聖亞等個股閃崩後,濟民製藥正步入他們的後塵。自12月16日以來,濟民製藥已經連續8個交易日跌停,期間累計跌幅超50%。
  • 5天跌41%,本周最慘閃崩股!「恐怖的是散戶們都在唱多」
    12月25日,接連多日閃崩的蘇州龍傑再度大幅低開,截至收盤逼近跌停,股價再創新低。從4月底起蘇州龍傑花了半年時間才實現了50%的漲幅,然而最近7個交易日股價便已腰斬。包括蘇州龍傑在內,本周不少閃崩的「難兄難弟」們股價跳水仍在延續,多家公司公布了大股東對股價異動的問詢回函,可給出的答案卻令疑惑的投資者更加懵圈:既然沒有重大利空,為什麼暴跌就是停不下來?
  • 2016年A股資金動向:全年淨流出近2萬億(圖表)
    增發:定增錢景明朗牛股和破發股同現  在公開增發,可轉債,配股等發行規模不大的情況下,定向增發成為再融資市場中的一枝獨秀。  2015年儘管發生股災,但定增市場從總量來看,募集金額及定增數量並未見到明顯萎縮跡象。而到了2016年,定增市場更是欣欣向榮。
  • 藍思科技擬定增150億 卻引發股價暴跌 女首富「盲目擴張」?
    藍思科技稱,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將推進公司發展戰略,鞏固和提高行業地位,提升生產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增強盈利能力,優化公司資本結構、降低財務費用,符合公司長遠發展目標和股東利益。不過,市場對於這次定增似乎並不買帳。4月13日,藍思科技開盤遭遇一字跌停,截至當日收盤仍在跌停板上,股價報15.88元/股。
  • 閃崩股"隊伍擴容 這家藥企連吃8個跌停
    繼仁東控股、朗博科技、大連聖亞等個股閃崩後,濟民製藥正步入他們的後塵。自12月16日以來,濟民製藥已經連續8個交易日跌停,期間累計跌幅超50%。
  • 同陽科技入選工信部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導 讀近日,工信部公布了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同陽科技成功入選。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的佼佼者,是專注於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佔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的排頭兵企業;要求企業具有持續創新能力,在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市場營銷、內部管理等方面不斷創新並取得比較顯著的效益,具有一定的示範推廣價值。
  • 眼神科技入選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
    近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發布《關於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的公示》,名單經各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初核和推薦、行業協會限定性條件論證、專家審核等嚴密流程得以最終確定。眼神科技憑藉在核心技術領域不斷的創新突破、穩健的商業落地布局以及行業內的綜合影響力,入選專精特新「小巨人」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