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趙曼琴「橈腕關節搖」技法

2021-03-02 金風古箏

在古箏上千年的發展歷程中,有很多前輩、專家為之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各種技巧也應運而生,使古箏這一古老樂器重新煥發了青春,各種演奏技法都逐漸得到了完善和發展。單從「搖指」技巧上來說就可窺見一斑。
一、搖指的歷史發展概況:
1、傳統箏派中河南箏派的大指搖從彈奏形式上為名指扎樁、大指「託擘」手法;從數量上來講為十個單音,即第一拍為8下,第二拍為2下。如:河南箏曲《高山流水》一曲,第一小節中5的大指搖便屬此類。
2、傳統山東派大指搖從數量上來講為四個單音,如《高山流水風擺翠竹》中「5555 45 」即為此類搖指技巧;從演奏形式上則表現為大指單指關節「託擘」手法。
3、1957年,箏演奏家尹其穎先生在《瑤族舞曲》中首次運用「食指搖」技巧,其演奏形式表現為以手腕為支點,大指頂住食指內側,運用前臂旋前旋後,使食指指甲在弦上能夠快速抹挑。此技巧使箏曲中的旋律音表現了更多的歌唱性和連貫性,具有開拓性的意義。
4、上海著名箏家王巽之先生首創小指扎樁搖,其運動原理為小指或名指扎樁,大、食指相互捏住,同時利用前臂旋前旋後,使大指指甲在弦上做反覆託擘運動。由於此類搖指技術使耐力、速度及力度均有很大提高,從而使搖指片段旋律發展到長搖,因此這是搖指技巧的一個飛躍。也被稱為「浙江派搖指」。(由於北派箏人一直以來均採用指甲外戴,即大指指甲戴於指甲背側,因此無法使用小指扎樁搖,後期便慢慢統一改為指甲內戴。可以說,小指扎樁搖從某種意義上講使大指指甲戴法得到統一。後來,趙曼琴先生通過改革,使大指假甲由直甲斜戴改為彎甲直戴,從僅右手戴三個假甲改為雙手戴八個假甲,至此才使指甲戴法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統一。)
5、另外,掃搖技術也是王巽之先生借用琵琶夾掃技法移植髮展而來的,其奏法是在搖指的基礎上,在所需要的節奏或某音上加中指勾掃至旋律低八度音,可以發出激烈、宏大氣魄的音響,從而大大豐富了搖指的表現力;但美中不足的是,浙派掃搖技法是運用前臂的旋前旋後,或者上臂旋前旋後甩動前臂,均無法真正掃至低八度,只能掃到前兩至三根琴弦,因此音響效果尚達不到模仿琵琶掃弦的效果,使其只能流於形式…。
6、至上世紀70年代,著名古箏教育家、理論家趙曼琴先生創立了由幾十種基本指序組合為基礎構成的「快速指序技法體系」,從而打破傳統的八度對稱彈奏模式,運用慣性與對稱的相互轉換結合,使古箏不須改變定弦即可單手彈奏五聲音階、七聲音階及變化音階的快速旋律,為古箏由色彩樂器進入旋律樂器行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快速指序技法體系中有兩種高難度的技巧,那就是「彈輪」和「彈搖」。這兩種技巧的出現豐富了樂曲的織體及和聲,大大增強了樂曲的表現力。
「彈搖」與「彈輪」技法是趙曼琴先生受琵琶彈輪效果的啟發而開創的。「彈搖」技法為大指在高聲部搖奏長音旋律、中指在低聲部彈奏單音旋律,首次運用於其1971年創作的《山丹丹頌》;「彈輪」為食、中、名三指在低聲部輪奏長音旋律,大指在高聲部彈奏單音旋律,首次運用於王中山改編的《彝族舞曲》。
不僅如此,「彈搖」與「彈輪」還可以結合過渡,既可以使位於低聲部的單音旋律上行跨越或穿過高聲部的長音旋律,也可以使高聲部的單音旋律下行跨越或穿過位於低聲部的長音旋律;既可以使位於低聲部的長音旋律上行跨越或穿過高聲部的單音旋律,也可以使高聲部的長音旋律下行跨越或穿過位於低聲部的單音旋律。
此外,還可以使雙手在不同音區同時進行「彈搖」或「彈輪」,或分別採用「彈搖」和「彈輪」演奏,產生四個聲部的復調演奏效果(詳見趙曼琴《古箏快速指序技法概論》137頁譜例)。
上述各種演奏效果,不僅運用琵琶的「彈輪」技法無法達到,運用浙江箏派的搖指方法也是無法實現的。尤其是在大指搖與其他指法的組合與轉換方面,更是如此。
因此,由於趙曼琴先生的橈腕關節搖(橈腕關節做橈偏曲、尺偏伸運動)使中指、名指、小指完全得到解放,從而解決了搖指技術存在的諸多問題。例如,通過矢狀角前傾可以實現真正的低八度「掃搖」;通過矢狀角的前、后角度調整可使「彈搖」的單音旋律達到八度以上(甚至超過長音旋律高度)的彈奏範圍;由於橈腕關節的橈偏屈、尺偏伸運動方向,大指搖可與「四點」及任何手指的彈奏相連接等,從而使搖指類技術成為古箏演奏技法中一個自成一體的系統的、完善的技巧群,為搖指技法的發展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二、關於「橈腕關節」搖指:
(一) 「橈腕關節」搖指的三種運動方式:
一、分類:
第1種:純粹的「橈腕」關節搖(橈腕關節做橈偏曲.尺偏伸運動);
第2種:上臂的旋前旋後搖(橈腕關節固定不動);
第3種:上臂的旋前、旋後甩動橈腕關節搖(橈腕關節處於休息位的放鬆狀態,上臂的甩動使橈腕關節產生被動的橈偏曲、尺偏伸運動)
二、要求:三種搖弦方法均要使假甲的入弦深度、彈弦角度、撥弦方向、運動路線保持一致,並達到同樣的演奏效果。
三、其各自特點:
第1種:純橈腕關節搖――輕鬆、力度小、速度快,但不易移位,可與2或3交替演奏,起到休息的作用。
第2種:上臂搖――密度大時費力、力度大,音色不夠柔和,速度稍慢。
第3種:二者結合――上臂甩動手腕搖指是最理想的搖指方法。可以獲得純腕搖的效果,但較累(因為腕要略鬆動,所以力不能完全傳到指尖,因此上臂消耗的能量相對較大,會較累;但由於指甲過弦狀態屬於被動,所以音色柔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您分享和轉載,讓更多的人受益和欣賞!

●如果您希望看到更多類似好文章,請關注我們的古箏公眾號:guzhengguqin

古琴微信號:guqin12356


●關注後查看歷史消息可以看到我們發布的所有文章目錄。



相關焦點

  • 報名 || 趙曼琴古箏演奏技法體系·4月講座+研習班——藏婷婷主講(深圳站)
    為了讓全國各地更多的古箏老師、古箏愛好者,接觸並深入研習「趙曼琴古箏演奏技法體系」,趙曼琴箏道講師團今年將在全國部分城市開展講座及集訓課程
  • 藏婷婷老師主講:趙曼琴古箏演奏技法體系·講座(深圳站)圓滿結束
    很多外地古箏老師早早趕到會場,等候參加由藏婷婷老師舉辦的「趙曼琴古箏演奏技法體系交流會」。藏老師此次講座備料豐富,從古箏演奏、教學觀,身體大肌肉協調運動訓練,再到快速指序訓練、高難度左手按滑音訓練。。。為大家逐一道來。
  • 建議收藏--正常腕關節韌帶MRI高清圖解
    圖1B,腕關節MR軸向3D梯度回波序列,正常的舟月韌帶和月三角韌帶。通過異常擴張對橈側腕橈側肌腱鞘的關節造影術可以發現韌帶破裂。外在的手腕掌側韌帶Volar Extrinsic Ligaments of the Wrist
  • 肘、腕關節的基礎解剖
    今天簡要給大家科普一下肘、腕關節的基礎解剖,有興趣的可以留言或者私下交流學習。 1這是整個手臂的外形,包括肘、腕關節,前臂和手指。
  • 古箏彈奏的基本技法及指法符號
    這樣就形成了古箏演奏基本技法的右手技法和左手技法兩大類。右手的常用技法有託、劈、挑、抹、剔、勾、搖、撮、刮等,左手的常用技法有按、滑、揉、顫等。搖彡 彈弦指連續快速彈撥箏弦,拇指則連續託劈,食指則連續抹挑撮ъ 勾託技法或抹託技法和組合,用於彈奏和音。
  • 圖譜--腕韌帶撕裂:MRI、MDCT關節造影和MR關節造影對比
    圖A3-33歲男性,完全舟月間韌帶撕裂。MDCT關節造影冠狀位重建,顯示了舟月韌帶掌側的破壞與舟狀骨殘端(箭頭)。圖A5-33歲男性,完全舟月間韌帶撕裂。橫斷位T1加權3D快速低角度(32 / 4.7;翻轉角度為60°)MR關節造影,顯示了舟月間韌帶的背側(白色箭頭)和掌側(黑色箭頭)部分破裂。由於造影劑浸漬,韌帶殘端不如在圖5中明顯。
  • 古箏十大技法,熟練基本功彈奏不用愁
    2)單個手指彈奏時,手指小關節要主動,手掌要穩固,儘量不要跳躍。3)彈奏時用假指甲的平面觸弦,另外,假指甲不要插的太深。袁莎【古箏十大技法之二——大撮小撮】1、指法:大撮——大指用託,中指用勾。小撮——大指用託,食指用抹。兩種指法在兩根弦上同時相對撥弦。
  • 袁莎老師古箏教學十大技法匯總,你到幾重?!
    2)單個手指彈奏時,手指小關節要主動,手掌要穩固,儘量不要跳躍。3)彈奏時用假指甲的平面觸弦,另外,假指甲不要插的太深。【古箏十大技法之二——大撮小撮】1、指法:大撮——大指用託,中指用勾。小撮——大指用託,食指用抹。兩種指法在兩根弦上同時相對撥弦。
  • 古箏演奏技法竅門:小搖奏法介紹
    趙老凡遇到這種同音,都是用大指關節進行彈奏,箏專業人員把這種演奏技巧稱為「小搖」,以便區別於以大指掌指關節為軸的「大搖」奏法。趙老的「小搖」音符顆粒飽滿,指關節靈巧自如,並且能強能弱,是一般專業演奏人員難於達到的。
  • 肩鎖關節功能檢查及關節鬆動操作
    肩鎖關節(Acromioclavicular Joint)作為肩關節組成部分之一,肩胛骨及上肢的活動都與該關節有關,是在日常治療中比較容易忽略的關節之一
  • 攝影器材 配件篇 黑卡使用技巧詳細解析 風光攝影中黑卡的技法
    搖黑卡的真正重點  談到搖黑卡,真正的重點只有兩個,同時也把一切回歸到拍照的最基本面,那就是「構圖與環境裡光線的觀察」和「測光與快門時間的控制」。其實搖黑卡的各式技巧,只要有心搜尋,在網上可以找到各種的黑卡樣式,甚至是千百種的黑卡技法,但如果沒能擁有上述兩個最基礎的觀念,就算知道各種搖黑卡的技法,也無法將其發揮最大的效益。
  • 六爻高層技法:一卦斷終生
    解析:坤主文主順。此卦以五爻為父,亥水居之,雖受月克但酉金在上六臨日而旺,財爻不受克,因酉金洩土生用神。五爻為君位又亥卯未合成官局,官生文必然是高職在身。財官相生,木火通明,當然是文官。本人所搖之卦為神卦,坤卦主文,土金相生主文學滿腹呈狀元之象,所以儘管此卦子孫爻持世,仍應看作為官之象。
  • 必看:腕關節X線高清解剖及閱片技巧
    導言對於腕關節疾患,X線檢查對於診斷佔據著重要地位。但如果對其解剖不了解,加上閱片經驗少、沒有經過專業系統的培訓,很多醫生對如何快速從X線片檢查中迅速辨別出有用的信息、準確作出診斷有一定的難度。今天重點給大家分享腕關節X線解剖,希望能對提升大家診治水平有幫助!
  • 電影級動畫風格技法解析
    學好動畫很重要,當我們感嘆好萊塢動畫電影的精湛技法時,那些國際一線的動畫師仍沒有停下鑽研的腳步。他們有哪些學習技巧?
  • 動物畫技法入門:動物畫的筆墨技法
    動物畫技法入門:動物畫的筆墨技法執筆學畫之前要掌握執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