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視科幻領域,有一個人的名聲如雷貫耳。
他就是被尊稱為「雷神」的雷德利·斯科特爵士!
迄今為止,光是美國電影學院評選出的「史上十佳科幻電影榜」,他便佔了Top10的兩個席位。
《銀翼殺手》與《異形》作為其作品中的翹楚,至今攬獲學界至民間的各路讚譽。
而這些精品,已然醞釀出了一種「雷德利·斯科特式」的科幻主題與風格。
它們聚焦於未來世界的人性與人的生存境遇。
象徵、隱喻雜糅其間。
最近,83歲的老爺子又嘔心瀝血,又帶來了一部自己執導的首部劇集。
它被譽為是美劇秋季檔的深水炸彈,更是讓科幻迷大呼「有生之年」——《異星災變》。
大咖不愧是大咖,一上線,這部劇就口碑炸裂IMDb評分8.6。
豆瓣兩萬餘人評分高達 9.1。
而看過的劇迷也用一句話表示了對雷老爺子的敬佩:多說沒用,一集封神。
說封神或許有尬吹的嫌疑,可單從本劇的故事和設定來看,說它甩開一大批科幻劇,絕對不成問題。
首先,從故事背景開始,它就寫滿了科幻的痕跡。
《異星災變》直譯名為《狼群養子》,講述的是在羅馬傳說與神話中,羅慕路斯和雷穆斯是一對幼年被拋棄的雙生子,被一隻母狼哺育長大後,羅慕路斯殺死了弟弟雷穆斯,並建立羅馬的故事。
而在劇情中,故事則來到了遙不可及的未來世界
那時,人類迎來了人工智慧全面興盛的時代。
但由於某種未知原因,地球面臨著末日威脅。
在如何拯救人類、邁向未來的問題上,人們分成了兩個派別,無神論者和有神論者。
無神論者堅定地信仰著科學,認為應該利用人造人的幫助,來延續人類文明;
有神論者信仰一種新興的密特拉教,他們認為只有建造一種名為「方舟」的星際飛船逃離地球,才是人類的生路。
由於兩個派別的意識形態完全對立,人類爆發了慘烈的戰爭。
最終掌握了先進科技和大量資源的密特拉教取得了勝利,他們建造了方舟,帶著一夥權貴,逃離地球。
而殘存的無神論者留了下來,但他們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派出兩個人造人在外太空尋找合適的地方,繼續繁衍人類,並讓他們在無神論的精神世界中長大。
第一集開場,名為父親、母親的兩個人造人,乘坐小型飛艇來到了一個名為克卜勒-22b的星球。
但由於著陸失誤,他們危急之中只救出了6個胚胎,並且一些設施也只能捨棄。
於是就這樣,兩個人造人帶著僅有的設備在這顆星球上,開啟了拓荒殖民的歷程。
他們建造了房屋,種植了糧食,還利用母親身上的生物能,對倖存的6個人類胚胎進行體外培育。
9個月後,6名新生兒誕生了。
但最後一個孩子出生時,卻沒有呼吸。
就當父親打算把這個夭折的孩子作為其他倖存者的食物時,母親堅持抱了過來,奇蹟發生,她用淚水「喚醒」了他。
還給他取名為「坎皮恩」,寓意堅強。
沒有先進的設備,只能過起了刀耕火種的生活。
這個星球雖然荒無人煙,但也可以種植作物。
人類孩子就是依靠這些作物逐漸長大。
只是好景不長。
隨著第一個孩子不慎掉落地表上的深坑,其他孩子也開始一個接一個罹患疾病。
四年過去,竟然只剩下坎皮恩一個孩子。
重建人類文明,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
就拿生殖繁衍這一環節來說吧,沒有夏娃,只有亞當是萬萬不行的。
是否繼續遵守造物者的指令,母親和父親產生了分歧和矛盾。
一方面,為了擴大人類種群,母親的狼性和母愛愈加瘋狂,她決定去偷人類的孩子。
另一方面,悲觀的父親希望坎皮恩回歸人類社會,不想讓他在這顆星球孤老終生。
於是他決定向密特拉教」教徒發送目標定位,希望他們將同為人類的坎皮恩帶走照顧。
但作為無神論派,他和母親的初始目標本就是來到此處建立純科學的新文明,又怎能做出這樣投靠敵人的事情?
母親得知此事非常生氣,並且在爭吵中摘下「父親」的心臟將其關停,並告知坎皮恩父親故障了。
多次經歷親人離世的坎皮恩顯然無法接受母親對於父親突然故障的說辭,他堅持要找到父親。
於是趁著母親睡著,他來到父親本想要去的方舟,觸動系統並發出求救信號。
第二天,收到求救信號的密特拉教抵達星球,並順利發現了母子兩人。
儘管母親非常不歡迎他們,但仍然允許了非常飢餓的他們留下。
在住所,雙方進行了輪番試探,母親想了解入侵該星球的人數有多少,密特拉教徒則想了解這兩位在這片荒土的獨居者。
晚上,借宿於此的密特拉教徒看出母親的人造人身份和坎皮恩的人類身份,他們認為坎皮恩有可能就是自己信奉的神話故事中的先知,於是密謀決定要將坎皮恩奪走。
第二天一早,眾人依計劃進行,但坎皮恩並不想拋下故障的母親。
等母親出來制止時,眾人抱起坎皮恩就跑,讓同為人造人的隊友對付母親。
這顯然激怒了母親,也使得她體內的戰鬥本能激發出來。
只見她張開手臂宛如造物主般在天際中翱翔。
對侵略者展開毀滅性的降維打擊。
把小嘍囉消滅還不算完,母親乘勝追擊,直搗敵人老巢——方舟。
她將船裡的教徒屠殺殆盡。
不過,母親沒有傷害小孩。
在摧毀方舟後,她將五個人類孩子帶回,將被關機的父親喚醒,更新了兩人各自的配件,同坎皮恩一起,再度組成無神論的社會,執行自己的任務。
但讓母親沒想到的是,密特拉教中倖存的人類乘坐方舟逃離地球時,是處於休眠狀態的。
也就是說身體休眠,但意識並沒有,還可以互相交流。
於是被帶回的這些人類小孩,思想上比身體成熟得多。
他們說母親是一種名為「喚靈者」的攻擊型人造人,十分危險。
坎皮恩也因為暴走事件而開始懼怕她。
不久之後,五個密特拉教孩子接連生病,家附近還出現了異形一般的怪物。
這讓坎皮恩懷疑,母親是在故意加害他們。
其實,兩人的矛盾早就有所展現。
自己的兄弟姐妹意外去世,無能為力的坎皮恩想要祈禱,想要藉助神明的力量尋求安慰。
但無神論的母親禁止任何關於宗教的東西存在,她這種極端的思想同樣讓人感到壓迫。
讓人類完全放棄信仰是不可能的。
熟悉雷德利的觀眾可以發現,可以看到很多似曾相識的元素。
除了冷峻、血腥、暴力等表面風格,還有一些雷導作品中常見的母題。
《銀翼殺手》與《普羅米修斯》中Android意識的覺醒、《異形》中人類的起源、人類與非人類的關係,還有宗教與科學的矛盾。
母親對孩子的親情,則與大衛對女博士肖的愛情極為相似。
母親以為坎皮恩夭折時的眼淚、害怕自己傷害到坎皮恩請求父親將自己關機,這些都是一個正常人造人沒有的情緒。
但這種過於霸道的「母愛」是否會反噬?現在還不得而知。
反觀密特拉教,表面上信仰和平。
但他們卻創造出喚靈者用於戰爭,甚至趁方舟的教徒們休眠時,侵犯少女。
密特拉教已經不是純粹的宗教團體,而被統治者用於控制人類思想。
可以看出,雷德利並沒有偏向任何一方,密特拉教與純粹的無神論者都有著他們各自的弊病。
配樂、b22星球的風光 ,戰爭機器屠殺人類時的血腥場面,都給觀眾一種新鮮、奇特的觀看體驗。
作為喚靈者的母親,飛行、變身變音、聲波攻擊、防禦這些技能足以讓觀眾興奮。
而劇情中的種種疑問也是觀眾追劇的動力。
比如劇中的克卜勒-22b星球,它其實是真實存在的一顆類地行星,距地球600光年,是NASA確定的首顆人類宜居的系外行星,有著跟地球相似的外部環境、空氣、水、植物等等。
因此,劇集對克卜勒-22b的呈現,有著很大的「合理想像」成分。
主角住所附近的骸骨,暗示這顆星球上生活著恐怖的巨型怪獸。
而那些神出鬼沒的小怪物,很可能跟這些巨獸有某種關聯。
不過克卜勒-22b上最神秘的地方,還是那個圓形坑洞。
它規則的形態看上去一點也不像天然形成的,更像是某種智慧生命建造的。
父親還曾在洞口,發現了類似蛇皮一樣的蛻化物……
當然,全劇最神秘的存在,是作為絕對主角的母親。
第二艦隊曾在談話中透露,所有「喚靈者」都是由密特拉教製造的,強大的喚靈者就是他們打贏戰爭的原因。
如此說來,母親難道是被無神論者改寫了程序?
還有一個恐怖的小細節,方舟上的孩子,明顯至少有十幾個。
然而母親在摧毀方舟前,只帶走了五個。
飛船上其他的孩子到底是何種下場?是和其他人一樣,被她殺死了嗎?
聯想到坎皮恩死掉的兄弟姐妹,不多不少也是五個……
這就讓人對母親的養育目的更加細思極恐、捉摸不透了。
目前,這部劇更新了五集。
一口氣看下來不僅神清氣爽,而且帶給人很多震動和思考。
它有對科學與宗教關係的辯證討論,有對人類本質、家庭構成的哲學追問,有對未來文明形態的實驗性探索,還有像《異形》一樣呈現科幻與未知的終極恐懼。
這些關於人類未來命運的宏大課題,乍看之下,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人造人的悖反設定也不那麼新鮮,但本劇所要呈現的東西,顯然更具野心、更深邃迷人。
難得的是,和很多高深莫測的科幻神作不同,《異星災變》從家庭、生存、繁衍、教育、文明、鬥爭等通俗視角出發,因此整部劇的故事十分流暢,並不晦澀難懂。
一句話總結——這就是今年不容錯過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