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3月12日訊 塔吊林立,大型機械轟鳴運轉,數十輛渣土車往來穿梭,數百名戴著口罩的工人不停地忙碌著……3月9日下午,記者走進青島金能科技新材料與氫能源綜合利用項目現場,看到場地一幅繁忙施工景象。
「從目前情況來看,受疫情影響,項目施工進度較原計劃延遲了至少一個月。」該項目綜合部負責人吳寶智告訴記者,預計到3月中旬,項目建設將基本恢復正常,現在工地上的1500餘名建設者正齊心協力朝著原定工期搶抓進度,盡力將工期往前趕。
記者了解到,金能科技一期項目所包括的90萬噸/年丙烷脫氫裝置、45萬噸/年高性能聚丙烯裝置、48萬噸/年橡膠高分子生產線以及60萬立方丙烷洞庫項目已全部進入復工建設。
在60萬立方米地下水封洞庫項目施工場地入口處,渣土車幾乎不間斷地進出場地,將項目產生的石渣運走。「洞庫目前正在進行地下主洞室的施工,每天要清除近2000立方米石渣。」 施工單位中鐵隧道局項目經理周利君介紹說,「按計劃,這項工程在今年11月份就要具備丙烷原料的儲存條件,所以我們安排了100多名工人和20幾輛機械在這裡搶抓工期,爭取能夠按時完工。」
金能地下洞庫工程建設規模為60萬立方米,位於地下150米以下的巖體中,用於儲存丙烷,通過水幕覆蓋對洞庫液態氣體進行封存。目前,水封洞庫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安全、最環保的化工原材料儲存方式,項目建成後,這裡將是金能科技項目投產後液態丙烷原料的儲備場所。
在90萬噸丙烷脫氫裝置項目施工現場,記者了解到,現場世界上單體規模最大的8臺核心反應器、2臺產品分離塔年前就已成功安裝,目前工人正加緊製作安裝相關配套裝備和設施,「3月份我們要將反應器框架安裝完成,下個月開始進行管道安裝,確保今年12月份能夠順利進行設備調試。」吳寶智說。
採訪的兩小時裡,記者繞行了近2000畝的廠區,所到之處無一不是機聲隆隆,聚丙烯自動化包裝立庫、45萬噸高性能聚丙烯裝置、48萬噸橡膠高分子裝置等各個子項目現場,都在如火如荼的推進建設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我們通過科學的施工安排全力把工期搶回來,爭取圓滿完成重點項目建設任務。」吳寶智說。
作為山東省首批新舊動能轉換項目,金能科技新材料與氫能源綜合利用項目是西海岸新區第33個百億級項目。作為數不多的當年籤約、當年拿地、當年批覆、當年開工的項目,金能科技項目創造出了前所未有的新速度。
落戶於青島西海岸新區董家口經濟區的金能科技新材料與氫能源綜合利用項目是西海岸新區第33個百億級項目,也是山東省首批新舊動能轉換項目。作為為數不多的當年籤約、當年拿地、當年批覆、當年開工的項目,金能科技項目創造出了前所未有的新速度。
「項目引進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美國魯姆斯丙烷脫氫技術、義大利巴塞爾聚丙烯工藝。」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項目副指揮邴良光介紹說,投資建設的90萬噸/年丙烷脫氫裝置,是全球在建最大的丙烷脫氫項目的核心裝置,兩條90萬噸共180萬噸/年產能也創世界上單家工廠產能之最,45萬噸/年聚丙烯裝置將是國內最大的單體裝置產能。
據悉,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後,每年可創造產值300億元,將助力董家口經濟區千億級綠色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群式發展。不僅如此,項目每年還將產出8億立方清潔氫能源,將為西海岸新區增添寶貴的清潔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