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筆下有位「九斤老太」,她認為新生的寶寶越大越有福氣,以自己出生時有9斤為榮。
很多地方也有這樣的習俗,覺得孕婦肚子越大,生下的寶寶越重,寶寶就越有福氣。但是實際上,新生兒的正常體重是5-8斤,超過8斤就算巨大兒了,9斤寶寶是「超標」的。
但是「超標」寶寶也不少,國內有報導的最重新生寶寶是14.8斤,12斤、13斤的也不在少數,這些寶寶仿佛一出生就贏在了「起跑線」。
家長接到「巨無霸」寶寶的時候是樂開了花,但是產科大夫卻眉頭緊皺,表示並不想自己的科室「刷新紀錄」,因為這樣寶寶和媽媽都特別受罪,還很危險。
生產難
寶寶的體重越大就意味著生產難度越大,媽媽在娩出寶寶的時候會遭受更大的痛苦,甚至會出現難產。
很多巨大兒的頭都會特別大,身材也會比一般寶寶大上許多,生產的時候,頭顱和肩膀很容易會卡在盆骨,需要助產士藉助工具將寶寶「拖出」。有的產婦用盡力氣也不能將胎兒娩出,就「順轉剖」,受兩遍罪。
恢復難
由於巨大兒身體特別巨大,在分娩的時候會更容易造成嚴重的會陰部撕裂傷,還有可能會導致子宮和膀胱破裂,引起嚴重出血。分娩後還會造成嚴重的產道鬆弛,很難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一般情況下,生下巨大兒的媽媽要花上更多的時間,身體才能恢復,留下的後遺症也會比普通媽媽多很多。
生產時間增加
體重在7斤內的寶寶是最容易生產的,超過8斤就會增加分娩的難度,體重越大分娩越困難,花費的時間也會越多。
因為胎兒的體型越大,產婦要用的力氣也越大,生的時候也不能「一氣呵成」,這樣會造成嚴重的撕裂傷。生的時候就只能不斷地補充體力,一點一點是把寶寶娩出來,花費更多時間,遭受更大的痛苦。
生產時寶寶受傷
因為寶寶在出生時是需要先經過盆骨再進入產道,然後才能出生的,中間會遭受很多擠壓。在這個擠壓過程中,最容易受傷的就是寶寶的肩膀和上臂了。
如果只有輕微的擦傷,後期慢慢就會恢復,但是如果臂神經叢受到長時間擠壓,就會造成寶寶癱瘓,甚至直接死亡。
所以很多醫生都會建議直接進行剖宮產,對寶寶和媽媽都是一種保護。
孕媽媽在孕期一定要注意飲食,做好產檢,重視胎兒的體重增長。尤其是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媽媽,會更有可能懷上巨大兒,影響生產。將寶寶的體重控制在5-8斤就是最完美的,千萬不要追求所謂的「9斤寶寶」,這樣的攀比不僅沒有意義,還會搭上自己和寶寶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