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一期節目中,我們可以分析看到,節目組著重在兩個方面「埋情懷點」:
一方面,通過任務設定。
在《<極限挑戰4>:「沒有傘的孩子」也可以看到彩虹》一文中,筆者便用「做表象之下的潛臺詞」形容過《極限挑戰》在任務設置上的特點——節目的任務設置往往看似簡單,但從來都別有深意、發人深省,都是用一個任務調動起參與者內心波瀾、生命體驗,從而引起嘉賓與觀眾的共鳴——這便是情懷綜藝的一大精髓。
在第十一期中也不例外,幾乎所有的任務都是遵照這一準則,我們僅以兩個任務進行分析:
一個是送懷表的任務。
給六位嘉賓每人一塊懷表,將其送給極限團的另一名成員,而收到懷表最多的這名成員,則可以獲得睡海景房的福利。恰如羅志祥所解讀的那樣,懷表,代表的是懷念曾經在一起的時光。
所以,當極限團們在思索究竟要將這份情誼送給誰的時候,雖然也有黃磊式的故意為之的花式吐槽,但更多的是大家都安靜下來回憶彼此的感動瞬間:羅志祥回憶起每每地震,孫紅雷給他發語音問平安;張藝興回憶起臺前幕後,黃磊都在提點幫助他…通過這個環節所表達的,便是兄弟六人歷經四季風雨所沉澱的兄弟情。
另一個則是刪照片的任務。
手機裡存放著極限團成員們的不少照片,卻要在登船之前,要求他們僅保留六張自己覺得最珍貴的照片,其餘一應刪除。這個設定讓觀眾參與到極限團成員更完整的人生路,不僅僅是從2015年第一期節目開播到現在,更早地回溯到極限團成員兒時、少年、成年,更深地解開了極限團成員內心的柔軟。
許多瀕死現象的研究都表明,在人往生之前會見到一幕一幕照片式的人生回顧。如果人生只有六張照片,便是你這輩子最珍貴、最重視、最幸福、最動容的時光。而從一個人看重什麼、珍惜什麼,便可以大致了解他的生命底色:
在黃磊選擇的照片中,一張是自己誕生的原生家庭,另一張是自己創造的全新家庭,可以感受到,親情,是黃磊非常重視的人生組成;
在王迅選擇的照片中,有兩張是關於老師的,這大概是因為,在王迅的價值觀中,老師對他人生的意義重大,尊師重道已經成為銘刻在它生命記憶的字符;
在羅志祥選擇的照片中,他既保留了與前輩劉德華的合照,又保留了與蔡依林、楊丞琳、潘瑋柏的合照,還保留了與粉絲的合照,大概可以推測出,在羅志祥活寶搞笑的另一面,是他對自己的職業有著非常深沉的熱愛。
而作為觀眾,你也不禁會被帶入到這樣的思考:如果我的人生只有六張照片,那又會是什麼呢?所以,1號認為,這是一個把情懷做到極致的一個任務——它不但調動起了嘉賓們的生命體驗,讓他們在鏡頭前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內心柔軟;也調動起了觀眾們的生命體驗,讓他們反思自己的人生、傾聽內心的聲音。
另一方面,則是通過時間線設定。
時間,是最有故事的旁觀者,承載著時間線上的局內人關於個人命運與時代洪流最百感交集的情懷。
因此,主打「情懷綜藝」的《極限挑戰4》也在本季有意而為之地串聯上了一條鮮明的時間線——第一期、第二期,做的是1978年的恢復高考,知識改變命運;第四期,做的是1984年的溫州創業;第八期,做的是90年底深交所成立、股票市場蓬勃發展,第五期,做的是2028年AI發展對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
而在第四季節目收官的最後兩期裡,時間線則跳脫出時代洪流,轉而做屬於《極限挑戰》自己的時間線:
一方面,它通過上述的送懷表、刪照片的任務,讓極限團的兄弟們回顧了四季之中彼此的交往、相互的感動;
另一方面,它邀請了前三季中那些讓人印象深刻的「神路人」再度返場,比如第一季的香蕉大姐和阿祖寶寶,第三季的咩咩羊。當他們再度出現在熒幕前的時候,感到驚訝的不僅僅是極限團成員們,亦有恍然大悟《極限挑戰》已經陪伴大家數個春秋的觀眾們。
而我們也可以看到,走過三年四季的《極限挑戰》,大家的人生狀態都發生了既是大的、也是好的變化:
孫紅雷從孫三歲到初為人父,一面保持著自己老男孩的性格底色,一面卻開始在自己的言談舉止之間更多考慮為父所應有的狀態;
黃磊作為一個智慧的、看透的神仙人物,越來越能從心所欲地生活,一面遊刃有餘地出產帶有煙火氣的作品內容,一面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經營他看重的家庭;
黃渤在加冕多次影帝之後,邁向了轉型導演的新階段,新作《一齣好戲》不但集結了極限團的多位成員,更是在第十一期中作為單期主題呈現,顯然,黃渤與《極限挑戰》已然結下了不解之緣;
王迅從業內的老透明變成了如今的資源咖,有越來越多的行業資源向他靠攏;
羅志祥憑藉他既有敬業精神又有幽默才能,既有流量級的外表又有實力派的功底,一邊持續的吸粉、固粉,一邊有源源不斷的優質項目紛至沓來;
張藝興已經從那個不諳世事的懵懂少年,變得更加的成熟、穩重、知事故而不世故,在孫紅雷的提攜下第一次拍電視劇,在幾個前輩的照顧下成長為優質偶像。
可以說,三年四季,極限團旺了《極限挑戰》,《極限挑戰》也旺了極限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