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性摺疊,寶麗來SX-70一次成像相機譜系

2022-01-01 膠捲迷俱樂部

寶麗來SX-70最讓人驚異的就是它的摺疊設計,而且是單反取景。這種設計並不是寶麗來原創的,最早可以追述到1907年叫做Nelson K,Cherrill和Henry Peach Robinson的攝影師自己開發的一款相機。我記得我在某一期講過這個內容。

當時這兩人就準備發明一臺摺疊相機,下面是這臺相機的設計圖:

很可惜的是兩人在British Journal of Photography雜誌上發布了這個成果之後,限於當時的技術並沒有人投資生產。

這個設計是當時各種單反設計中的一種,但是有一個致命缺陷,那就是相紙所得到的相是經過一次反光板反射後得到的,反射不僅僅是取景原理也和曝光聯繫在一起,這和當時乃至後來認為的反射取景技術的思路完全不同。鏡頭直接投象在感光材料上曝光被認為是攝影的底限。

然而,這項技術後來被美國人發現,蘭德知道這項技術之後一直試圖將其使用到全新的一次成像相機上。因為當時一次成像雖然非常流行,但是撕拉片相機的體積幾乎毫無妥協的餘地。

1960年代,蘭德開始試驗這種結構的相機,1972年終於推出了劃時代的SX-70一體成像自動吐紙相機,也就是ONE STEP的概念。

SX-70從1972年到1980年代底推出了很多款,但是除了680,690外,其他的機器性能大同小異。推出許多相似的機型是寶麗來公司的慣用策略,就好像之前數不清的大量自動曝光風琴機一樣。

最早的SX-70就叫SX-70,單反手動對焦,自動曝光,磨砂屏幕,1972年推出。鏡頭上是刻度,沒有距離指數。

這款SX-70外表是金屬質感(其實只是包了層皮),很快推出了裂像屏的版本,後來又推出了鏡頭上是距離指數的版本(俗稱數字版,刻度的俗稱刻度板)。

SX-70包括後來寶麗來相機最厲害的莫過於機身本身不帶電,電池在相紙盒子裡,這也是為什麼這款相機比較容易修復的原因。

SX-70上的鏡頭是116mm / F8,後來一直到680,690都是這個規格的鏡頭。SX-70系列的快門都是14秒-180秒,680,690是5秒-180秒。

SX-70之後在1976年推出了ALPHA,加了個三腳架孔和掛帶孔。ALPHA和ALPHA1沒什麼區別還有個SE版本就是快門是藍色的(一般快門是紅色的),相當於是SX-70的完善版本。

1974年,寶麗來還推出了MODEL2,外殼質感從金屬直接換成奶白色的塑料,看起來更加時尚,但是實際上在當時屬於廉價版本,價格比SX-70,ALPHA都要便宜。

上面這臺是MODEL3,1974年推出,SX-70摺疊家族裡唯一一臺不是單反的相機,取景和拍照分離,估焦對焦,是更加普及的SX-70相機,但是因為不好用,所以後來沒有繼續推出相關機型。其實寶麗來出估焦相機是風琴機遺留的傳統。

SX-70真正意義上的進化是SONAR版本,也就是自動對焦版本,對焦是通過聲吶對焦方式,在1976年推出。在1979年推出了AUTOFOCUS自動對焦相機,其實就是SONAR相機,這也是最後一型SX-70相機,這個也有MODEL2。

全SX-70系列相機使用125度的吐紙,後來是160度,有一個插口可以接閃光燈,但是沒有一款是自帶閃光燈的,應該說除了聲吶對焦,1972年-1980年這近10年間推出的那麼多種寶麗來相機的效果其實都差不多。

1982年6月,72歲的蘭德離開了寶麗來公司,這一年寶麗來依照蘭德的意思推出了一款摺疊600系列相機,而寶麗來也徹底否定蘭德的多元發展策略,決定在專業方面發展撕拉片,在民用方面主打600系列塑料相機,並且不再出成本比較高的摺疊相機,這讓年邁的蘭德非常失落,他對摺疊機的堅持就像賈伯斯對小屏幕手機的堅持一樣。

SLR680相機使用600系列相紙,感光度640,同時配備了聲吶對焦和自帶閃光燈,被稱為一代機皇,也是寶麗來摺疊機的絕唱。這款相機在SX-70的機身基礎上使用了匹配600系列相紙的系統,但是由於在機頭增加了閃光和對焦模塊,所以機身摺疊時的體積非常大,但是因為自動化程度很高,完全繼承了600系列一步完成的概念,所以操作起來非常爽快。

寶麗來摺疊機的最後一款是1996年-2002年推出的SLR690,是日本寶麗來公司推出的,雖然當時日本泡沫經濟已經崩潰了,但是這臺SLR690還是擁有很高的人氣。相機內部和680的電路結構不同,但是性能完全一樣。

隨著TIP的復興,新寶麗來的到來,SLR680,690系列相機的價格也開始上漲。不過因為680產量很大,所以價格也貴不到哪裡去。

相關焦點

  • 寶麗來一次成像相機及相紙入門
    過去用這個相機大家覺得很有意思,隨著其爛大街,大家對其興趣也開始消退。但是,要說一次成像的魅力,不能不說寶麗來,而當寶麗來公司倒閉了已經快10年的當下,不少年輕人看到寶麗來系列的相機仍然會覺得非常酷。所以今天要說的是寶麗來一次成像系統的最基礎入門,主要是幫助大家大致了解這個系統的情況,特別是其與富士INSTAX系統的不同。
  • SX-70系 寶麗來經典系列介紹
    大小: 2.5cm×17.5cm×10cm(摺疊時) 鏡頭: 116mm/F8 對焦距離:26mm~∞ 快門: 14秒~1/180秒Polaroid相機中最經典的型號之一,必備的經典機型。你們看網上那麼多秀相機的攝影師,一堆一堆相機,裡面必有SX-70的身影。它是相機史上第一臺可摺疊的一次成像單眼相機,也是寶麗來公司第一臺是使用自動成像底片的相機——這在當時是一次革命性的事件。原出廠售價194.95美元(1972年),當年的潮物。
  • PK寶麗來:柯達一次成像相機的失敗傳說
    寶麗來公司在50年代大發展之初,本身並沒有大規模生產能力,因此從1963年到1969年,他們的撕拉片是外包給柯達製造的。當時寶麗來相機的鏡頭技術來自日本,相紙製造又依賴柯達,因此1969年之後,蘭德絕對自行生產相紙,同時準備製造無需分離的一體式一次成像相紙,也就是我們後來知道的SX-70。
  • 經典寶麗來SX-70(2020版)
    最初TIP修復的SX-70要賣2500到3000多一臺,那個時候大家覺得會買這個機器的人瘋了,幾年一過,現在一些非官方修復的也已經賣到了2000多了。很多朋友都不認識這臺機器,這是一臺偉大的即時成像相機,也就是拍立得。SX-70是寶麗來公司第一臺既時一體相紙相機,也是最為經典的一款。
  • 2021年了,還在玩寶麗來SX-70
    SX-70是寶麗來公司第一臺既時一體相紙相機,也是最為經典的一款。雖然SX-70隻是70年代-80年代初的這段特定時間內出現的相機,也不是寶麗來的主力吐紙相機,但SX-70就是擁有無窮無盡的魅力,幾乎沒有第二臺吐紙相機可以與SX-70媲美。新寶麗來的機器我覺得很使用,充電的,很現代,而且比富士傻吧拉幾的造型帥多了,但無論怎麼比,還是比不上SX-70。
  • 不是所有的拍立得都叫寶麗來
    拍立得其實是寶麗來在臺灣地區的翻譯,後來富士的即時成像相機也沿用了這個名詞,漸漸地人們把這類相機都籠統的歸為「拍立得」,可以說寶麗來是即時成像相機的開山鼻祖。女兒的疑問啟發了 Land ,僅僅在散步途中思考了一個小時,這位兩度從哈佛退學的化學家就在腦中構思出了即時成像相機的設計雛形。1944年, Land 成功發明了第一臺即時成像相機,1948年,Polaroid 95 相機問世,轟動一時。
  • 超限量SX-70相機單品,手慢無!
    那就是BAPE 猿人頭和POLAROID SX-70 一次成像相機。揭開謎底,大家一定是豁然開朗!原來是這兩樣東西...怎麼會不曉得呢!寶麗來就是一種懷舊的情節,撫摸著比自己還要滄桑的機身,記錄當下每一個值得紀念的瞬間!第一次接觸POLAROID,SX-70系列機子無疑是個好選擇,其成像與對焦能力還是一流的。
  • 535臺寶麗來相機!「寶麗來相機博物館」藏在靜安這裡→
    店內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佔據整整一面牆的寶麗來相機櫃,收錄了各個年代、各種型號、不同款式的寶麗來相機,包括誕生於1948年的世界上第一臺一次成像的相機 Model 95、4X5 超大畫幅相機、與各界的聯名和合作款,如麥當勞、樂高、可口可樂、米老鼠……當然還有中畫幅的經典款、網紅款膠片相機,哈蘇、瑪米亞Mamiya、康泰時CONTAX T3、海鷗(金標)等。
  • Polaroid SX-70 | 相機
    雪花並沒有打擾到專注的渡邊,她的好奇、她的興奮,很快變成了一片片從相機裡吐出的相片……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因為雪地裡的渡邊博子迷上了電影《情書》。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因為《情書》中的這段情節迷上了SX-70這臺相機和寶麗來這個名字。Legend of Polaroid | 品牌1972年,Dr.
  • 寶麗來|70年從誕生到風靡 從沒落到重生
    他在1937年成立了寶麗來公司,但當時並沒有開始生產一次成像產品,而是以製造偏光鏡等光學材料為主。而研究一次成像產品的傳奇初衷,則是有一天蘭德博士的女兒在拍照時感嘆為什麼不能立刻看到拍下的影象。就是這句話,讓蘭德博士下定決心要發明一款能立刻呈現出照片影像的機器和相紙。在1944年,蘭德博士成功的發明了第一臺即時成像相機。
  • 002|那些電影裡出現過的寶麗來
    寶麗來一次成像的特點,使每一次按下快門,面對那些流逝著的、不可修復的瞬間,都似深情的惜別。2008年2月,寶麗來膠片宣布於年底即全面停產。2009年9月,寶麗來停產前生產的最後一批相紙過期。2010年3月,寶麗來復產計劃「The Impossible Project"(不可能計劃,簡稱TIP)團隊在紐約正式發布了PX100和PX600兩種新相紙。
  • SX-70修復師
    SX-70 獨特的外觀設計和觸動快門的特殊聲音成為了他注意力的焦點。除了可以馬上看到拍攝的照片之外,更令Matt著迷的是這臺相機的工作方式。隨著歲月的流逝,數碼逐漸取代了膠片成為了攝影的主導;隨之而來的智慧型手機使圖像的獲取變得更加方便。當寶麗來在2008年停止生產一次成像膠片時,Matt和一次成像社區裡的許多人一樣,都想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我們手中的相機還能繼續使用嗎?
  • 就玩物喪志,POLAROID SX-70
    - 文字 & 影像 / 猴大王 -
  • 陳冠希的 CLOT 「絲綢」寶麗來相機要來了,你真的了解寶麗來相機嗎?
    然而,你真的了解寶麗來相機嗎?今天就和各位聊聊,這個非常有故事的相機品牌:Polaroid 寶麗來。在1944年,蘭德博士成功的發明了第一臺即時成像相機。後來通過改進相機,出現了後來的「風琴相機」,也是非常經典和具有美感的一款機器。後面寶麗來就走上了正軌,同時在70年代生產出跨時代的自動吐片一次成像相機:SX-70。70、80年代的美國,擁有一臺SX-70相機一度成為時髦的標誌。
  • 拍立得之皇,寶麗來SLR 680/690(2018版)
    SX-70吐紙相機是繼撕拉片之後另一項偉大的即時顯影技術,一次成像不再有底片,直接吐紙,畫幅為正方形。SX-70最引人矚目的除了吐紙成像外,當然要數它那22世紀的摺疊造型了,不僅如此,SX-70運用單反原理,所以SX-70是一臺單反一次成像相機,光聽這個稱呼就覺得這臺機器不得了。
  • 從陳冠希新作「絲綢相機」和他的收藏機型,一窺當下的「寶麗來情懷」
    Polaroid 的聯名企劃,我們也藉此探究,當下玩家們關於寶麗來的「 一次成像 」復古情懷。Sacai合作年份:2018 年;機型:SX-70 OriginalSX-70 具有突破性的可摺疊機身還有 Bape、Saint Laurent 等等與 Polaroid 的聯乘合作,在此就不一一贅述;而隨著技術更新,寶麗來也推出了數碼版本的一次成像相機,但任憑科技如何革新
  • 40年前的寶麗來相機重新復刻,到底是買iPhone X還是寶麗來?
    1948年11月26日在市場推出世界上第一個即時成像相機Polaroid 95,當時的售價是每臺89.75美元。時隔40年,寶麗來更名為Polaroid Originals,在剛剛過去的9月14號,推出了經典彩虹機OneStep的新款產品OneStep 2,並同時發布對應新系列內建電池相機機身的i-Type寶麗來底片,復活了一次性成像相機
  • 物慾志(寶麗來 Polaroid SX-70 Original)
    /於是淘來了這臺寶麗來 SX-70 Original53歲的老機1974年2月25日生產作為1977年就停產的老款機型只能在淘寶和閒魚偶遇/作為一臺「即時成像相機」在今天看來應當是像玩具一樣的產品線(看看寶麗來自家的彩虹機後輩,以及隔壁富士)然而,這老祖宗的配置
  • 銳分享|選對相機,輕鬆拍出復古風
    寶麗來SX-70 Onestep(彩虹機)寶麗來是著名的即時成像相機品牌。SX-70 One step是寶麗來史上最暢銷的相機之一,因為機身上的彩色線條被寶麗來的粉絲稱為「彩虹機」。SX-70(圖/攝影師Winnie Chan)寶麗來拍出的照片自帶柔化效果,很適合用它來記錄家人、朋友、和生活中的點滴。SX-70成片
  • 寶麗來600系列相機介紹(幹的不能再幹)
    1是價格便宜,只要四五百就能搞一臺功能齊全的;2是600系相機自帶閃光燈,相紙感光度也高,拍攝時只要保持1米~1米5左右安全距離,不管室內室外什麼環境,全部都使用閃光燈拍攝,出片後注意顯影環境(主要是溫度了),基本不會失手,大家都省心。600系寶麗來相機是在70系上進化出來的系列,主要特點是將底片ISO直接從125提升到ISO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