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晉綜藝咖的養成之道

2021-02-10 骨朵網絡影視

就中國本土而言,「綜藝咖」的概念似乎是個舶來品。

 

隨著近幾年綜藝的井噴,在綜藝節目中「笑果」頻現的藝人也湧現出來從前兩年,以特色語言俘獲人心的「初代綜藝咖」,到現在,越來越多個性鮮明、真實可愛的「升級版綜藝咖」。至此,藝人及藝人團隊對於「綜藝咖」的經營,越來越深諳其道。

 

 

雖然,影視圈中不乏走歪了人設的「綜藝新手」,但也有相當一部分藝人成功憑藉綜藝中的出彩表現,或走紅或翻紅。

 

如此這般新晉綜藝咖,無疑是其人剛好匹配了適合的節目,再正好藉助了綜藝的「捧人」療效,獲得了「最強效果」。

 

「對口」節目,塑造正向「綜藝感」

 

不同於「初代綜藝咖」,借著一句搞笑語句就能紅遍大江南北,「升級版綜藝咖」的走紅,似乎需要更多維度的「技能展現」。

 

回想當初,宋小寶借著一句「雨露均沾」,嶽雲鵬憑著一句「我的天哪」,令其身價大漲、持續出現在觀眾視線的視線中,是一件多麼容易的事。然而,在「娛樂爆炸」的當今的娛樂圈中,一句話就能引發全民追隨,順勢再推紅當事人的情況,已經很難重現。

 

即便是,國民度頗高的「春晚」,也鮮有當年「奇蹟」。

 

「升級版綜藝咖」如韓雪,就是憑藉自己過人的技藝,在《聲臨其境》中實現了翻紅。

 

 

一場趣味十足的《海綿寶寶》哭戲配音,讓觀眾看到了韓雪在「配音」這一技能上的出色表現。悠長卻節奏、還十分貼合原音的哭腔,搭配上發音精準的英文,即便是一人分飾兩角需要切換聲線,也不影響動畫中人物的氣息銜接。

 

在緊隨後的《金陵十三釵》環節,人美氣質佳的韓雪穩固住了因為「海綿寶寶」而喜歡上她大批量粉絲。

 

一檔與韓雪獨特「個人技」相匹配的節目,讓暫時失去了微博熱搜的觀眾們,高呼,「欠韓雪一個熱搜。」雖然是沒登上實時熱搜,但她新參加的幾檔新綜藝卻密集的來了。

 

在節目《女人有話說》中,韓雪作為節目的首位房主,展現的形象是生活嚴謹且獨立的知性女性。在《我是大偵探》中,美豔掛的造型以及節目中呈現的「理性」思考,似乎想要給受眾展現出一個「美豔的理工女」的形象。然而,也許受限於《女人有話說》的受眾範圍,或因《我是大偵探》的群像定位,這兩檔節目給韓雪帶來的「綜藝咖」定位的影響,遠不及《聲臨其境》給她帶來的影響力大。

 

再回顧韓雪曾經參加過的《跟著貝爾去冒險》,便可對比出《聲臨其境》與韓雪圈粉「個人技」的匹配程度之高。畢竟,在《聲臨其境》中,韓雪這位曾經讓觀眾形成刻板印象的「紅三代」「小公主」「冷美人」,有了「下凡」的親近感。

 

這檔節目,讓觀眾看到了,韓雪這個自稱是「粉紅豬小妹」的漂亮姐姐,其實是一個有趣、有技能、可以pikc的藝人。而那些家境優渥、資源超好、春晚常客的「印記」,不過成為了這名成功的女性附加值。

 

倘若,藝人能夠登上可以展現自己「獨特個人技」的節目,無疑是當下走向圈粉「綜藝咖」的最優選擇。

 

 

除韓雪之外,新晉綜藝咖中的鄧倫也當初此類藝人中的一個。無論是《爸爸去哪兒》中,作為唯一一個未婚未育男性,一人帶六娃不急不躁、展現「暖男」一面;還是《跨界歌王》中,大秀不俗的唱歌水準;更或是參加《我是大偵探》,嘗試「推理」技能.都是在節目中,力求與節目相關的個人特質得以展現。

 

不過,鄧倫作為「綜藝咖」圈粉的「藝能感」尚為淺薄,他還需要一個能把他已經塑造出的正向「綜藝感」,再做知名度層面提升的綜藝節目。

 

「真實」流露,才能吸納更多「藝能粉」

 

大量綜藝節目的出現,給了更多藝人集中展現個人的時刻,也給了觀眾更多了解人物角色、作品之外的「真人」狀態的渠道。在製作周期相對短平快的綜藝、真人秀中,藝人個人的小細節更容易被捕捉,也更容易讓觀眾感受到「更真實的藝人本人」。

 

在藝人本人並無性格缺陷或顯著「掉粉」的大前提之下,能夠展現一定圈粉屬性的「真實」面,更有利於觀眾對藝人們的認可度的提升。

 

不同於擁有職業「綜藝咖」的日韓,國內的「綜藝咖」暫時並沒有專門的分類。能夠在綜藝及真人秀中承擔起「綜藝咖」職責的,多為演員、歌手等有自己專職的藝人來承擔,最多不過是相聲、小品類搞笑藝人的「藝能」展現。

 

因此,觀眾或藝人粉絲更喜歡透過綜藝或真人秀,去了解藝人更多維度的特質。換言之,想了解更為真實的藝人本人。而真實特質更「討喜」的藝人身上,綜藝節目及真人秀對他/她們「捧」的療效,呈現的就更為極致了。

 

以00後偶像小生王源為例,他在參加的《青春旅社》及《王牌對王牌3》中呈現的「藝能感」屬於比較圈粉的行列。

 

首先,這個藝人有趣、能接梗,也能拋梗。在《青春旅社》伊始,各個天南海北的成員未曾正式見面的時候,王源問「你們都是誰啊?」,趙英俊開玩笑說自己是「劉德華」。緊接著,王源隨即回答,「張學友馬上到。」

 

甚至,在節目中,王源還自爆自己曾經是個「假唱歌手」,並進行自我調侃:「我們這邊有著名音樂人,還有我這個『假唱歌手』。」這些話不經意間就塑造了這個少年「真實」直率的感覺。但他也坦言,「播了也沒事。因為,現在真唱了,還是得自己努力,歌得唱好、戲得拍好。」

 

 

另外,在《王牌對王牌3》中,作為常駐嘉賓的王源笑點不斷。他會和本就是搞笑藝人的賈玲搭檔,讓人捧腹。兩個人不僅組成了「零零厚」組合,更是日常互懟停不下來。在兩個人搭檔合作已經比較熟絡的前提下,調侃賈玲的體重,「你想,整個娛樂圈,150斤以上的女明星有幾個?」

 

但是,作為「藝能感」不錯而成功圈粉的藝人,不能僅會製造笑點。在「真實」呈現上,王源作為一個陽光少年的「暖男特質」,也體現了出來。在《青春旅社》中,王源不同於被網友詬病耍大牌、欺負素人嘉賓的個別藝人,對素人嘉賓很尊重。

 

在重新分組的時候,他作為新的小組長,說「我第一個選秋老師」,後來又表示「秋老師不用那麼辛苦」,所以他這一組的成員在做飯的時候,集體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例如,廚藝有限的王源,哪怕煎蛋也堅持做完。而最終,節目中呈現出的「秋老師」也確實更加快樂和自在了。

 

溫暖體貼,還會照顧情緒的藝人,會被觀眾稱之為「情商高」。年紀輕輕的王源,就能一邊調侃合作搭檔,一邊又讓合作搭檔開心的哈哈笑。在《王牌對王牌3》中,王源前腳調侃賈玲的體重,惹出笑點;後腳又提賈玲是「全國的觀眾都喜歡她」,逗得賈玲本人本人稱讚「會說話」。

 

「綜藝咖」隨著綜藝的發展更迭,也許還會有新的變化。但當下的新晉綜藝咖,絕不僅僅是憑一句有標識性的語言、或獨特的表情,就能走遍天下的了。「新晉綜藝咖」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綜藝的新變化、新發展,更證明了更大範圍內觀眾「娛樂審美」的提高。

 

「升級版綜藝咖」,還會有更多可能。

────── 推薦閱讀 ──────

侶皓吉吉 │李駿 │ 姜濱

俞杭英 │五百 │ 小豬佩奇

工夫影業 │ 網大消亡率 │ 孔笙

胡一天 │ 蘿莉大叔戀 │ 國家寶藏

相關焦點

  • 連上16檔綜藝,「綜藝咖」周深的背後是選秀歌手的生存之道
    也正因為頻頻的出現在綜藝上,這不由得讓人不由得讓人擔心,周深這樣不怕別人審美疲勞,不怕被叫做「綜藝咖」嗎?「綜藝咖」本身是個中性詞,但如果用「綜藝咖」來形容一個歌手或者演員,那就帶了點貶義。因為演員或歌手的本職是演戲和唱歌,但是常常去錄製綜藝則有忘了本職的意味,所以身為歌手的周深頻頻在綜藝上露面,被稱作「綜藝咖」多少是不討喜的。
  • 流水的綜藝,鐵打的「新晉頂流」?
    02 2020年綜藝常客還有這些人除了2020綜藝第一人郭麒麟以外,我們可以看到以下的新晉綜藝人氣王們,各個戰績不俗 ↓ 但是要說什麼樣的人才能成為一個受歡迎綜藝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①有獨特的風格和定位 以沙溢為例。沙溢之所以這麼受綜藝節目的青睞,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沙溢有著自己獨特的綜藝風格——「賣慘式」中年大叔。
  • 《十二道鋒味3》綜藝網播量奪冠 引領美食綜藝新風潮
    ,成為美食類綜藝新標杆。   《鋒味3》綜藝網絡播放量奪冠網友熱議話題   近日,於上周六播出的浙江衛視《十二道鋒味3》再度奪下了網絡綜藝播放量單日第一。據悉,《鋒味3》單日網播量高達1,554萬次,超過了一眾的熱門綜藝,更成為榜單上唯一一檔美食類綜藝節目。   為何這檔美食類綜藝會得到如此網播量?
  • 《十二道鋒味3》綜藝網播量奪冠引領美食綜藝新風潮
    ­  由浙江衛視、英皇(北京)文化和藍天下傳媒聯合出品的電影級美食綜藝《十二道鋒味3》正在浙江衛視熱播,謝霆鋒率眾多好友為觀眾帶來極致美食與暖心體驗,口碑發酵的同時單日網播量更高達1,554萬,成功位列網絡綜藝播放量單日第一,成為美食類綜藝新標杆。
  • 鄧倫淪為綜藝咖?頻錄綜藝卻不拍戲,引粉絲不滿:一手好牌打爛了
    「綜藝咖」在娛樂圈內是一個見多不怪的身份,有一些藝人在需要積累曝光度,獲得路人緣的時候,上綜藝對他來說就是最好的選擇,而頻繁上綜藝節目參加錄製的藝人,也會被扣上「綜藝咖」的帽子。但是對於演員來說,「綜藝咖」卻是一個嘲諷的標籤,頻繁地參加綜藝節目對他們來說也不是什麼好事
  • 《十二道鋒味3》 群星互動打造正能量美食綜藝
    電影級美食綜藝《十二道鋒味3》第六期節目上周六晚在浙江衛視播出,謝霆鋒與蕭敬騰的芬蘭之旅融合美食與音樂,在引發網友熱議的同時,網絡話題閱讀量和視頻點擊率也一路飆升,成為美食綜藝的新標杆。
  • 上海楊浦新晉潮流夜店 α CLUB 玩咖福利.
    前段時間小咖剛剛報導楊浦五角場的LAVA CLUB肯定刷爆了大楊浦的朋友圈吧!現如今你以為就一家嗎?to young to simple 最近迎來了全新的高大上酒吧α CLUB已經悄悄的盛大開幕啦!說到這個酒吧,小咖也是在朋友圈偶然看見的。當時我就在想,怎麼可以有酒吧開張我可以不知道了,於是立馬來人肉了下(朋友那去要了點介紹資料)。
  • 新晉綜藝咖,除了楊迪還有他
    穿梭在各大綜藝節目,一邊做跑男飛行嘉賓,一邊去《明子2》做助演嘉賓,然後又抽空去《乘風破浪的姐姐》決賽成團現場當了一回見證人。深深的音樂天賦實打實的被看見了。想必大家都有看過最新一季的綜藝《青春環遊記》吧,在前段時間剛結束了第二季的播出。這是一檔文化旅遊探索類綜藝節目,節目將通過明星人結伴出行旅遊的形式,講述不同城市的歷史人文,彰顯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
  • 綜藝咖選秀集體撲街,觀眾為什麼不買帳?
    無獨有偶,騰訊視頻新推出的尋找有趣綜藝新偶像的選拔類真人秀《認真的嘎嘎們》也在網絡端遭遇了滑鐵盧,節目點擊量不敵同期其他類型選秀節目的一半,關注度和受眾範圍相對來說都很窄。 兩檔綜藝咖選秀節目集體撲街,熱衷選秀的觀眾為何對此不買帳?綜藝咖選秀的模式,到底是環節出了問題,還是本身這件事就不應該成立?
  • 《十二道鋒味3》用質量贏口碑 打造美食綜藝
    謝霆鋒蕭敬騰   由浙江衛視、英皇(北京)文化和藍天下傳媒聯合出品的電影級美食綜藝《十二道鋒味3》第六期節目上周六晚在浙江衛視播出,謝霆鋒與蕭敬騰的芬蘭之旅融合美食與音樂,在引發網友熱議的同時,網絡話題閱讀量和視頻點擊率也一路飆升,成為美食綜藝的新標杆。
  • 「綜藝咖」 是太多還是太少呢
    「綜藝咖」的市場空間究竟有多大?相對於這個空間而言,現有的「綜藝咖」的數量是太多還是太少?來源:廣州日報作者:莫斯其格隨著近幾年綜藝節目全面開花,綜藝節目對明星的需求越來越大,大批明星藝人紛紛湧入綜藝節目開拓事業新領域。
  • 認真的嘎嘎們,難成當紅綜藝咖
    從目前節目節目口碑和話題效應來看,《認真的嘎嘎們》在今夏的綜藝大戰處於極「尬」的地位,甚至可以說節目組為綜藝行業專業培養「綜藝咖」的一番苦心終究是錯付了!學員水平斷層嚴重,表演主題難攏大眾喜愛在「萬物皆可選秀」的背景下,《認真的嘎嘎們》迎合選秀潮流的同時另闢選題的蹊徑,以選拔具有專業綜藝技能的有趣綜藝新偶像為目標,在56名學員當中為綜藝行業選出六位GAGMAN,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綜藝咖」。
  • 競秀養成類綜藝:沒有血雨腥風的"大逃殺"
    7月4日晚,由騰訊視頻出品的女團競秀養成類綜藝節目《創造營2020》完成了總決選,一個全新的女子唱跳組合「硬糖少女303」正式成團出道。與此同時,芒果TV打造的由30歲以上女藝人為主體的競秀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正如火如荼。姐姐團、少女團、練習生……各種競演養成類綜藝節目大有你方唱罷我方登場之勢,成為這個夏天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 2020年綜藝咖混戰:偶像跟喜劇人搶飯碗?
    作者 / 爾爾編輯 / 太子2020年,綜藝節目已經實現了「綜藝咖自由」。隨著大批藝能感表現優異的藝人把綜藝節目變成主業,綜藝節目的招新工作已經沒有那麼急迫。其實,梳理偶像們參加綜藝的路線,順著網播平臺和經紀公司的脈絡來看,或許可以得到答案。捧紅偶像綜藝咖需要幾步?在打造和扶持偶像方面,愛騰優芒四大平臺都非常努力,通過多檔綜藝和偶像藝人綁定,把這些偶像打造成平臺的「專屬綜藝咖」。
  • 2020年待播養成類綜藝一覽
    傳媒內參導讀: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或將有超過15檔的養成類節目播出,本文梳理匯總了2020年待播的養成類綜藝。 來源:傳媒內參-指尖綜藝榜 近幾年,隨著國內偶像行業進入一片藍海,養成類綜藝成為了綜藝市場的寵兒。
  • 臺灣新晉綜藝女王翁子涵,以超高顏值和身材,取代林志玲的寶座
    臺灣新晉綜藝女王翁子涵,以超高顏值和身材,取代林志玲第一美女的寶座 隨著近兩年綜藝節目的熱門,許多電視臺和網絡視頻平臺紛紛推出自創性或者從日韓國家購買版權的綜藝節目。 不可否認比起電視劇的不確定性更能把握綜藝節目的收視率。
  • 鄭爽官宣新綜藝,粉絲不滿,不想看她變成綜藝咖
    本文由明星粉絲團作者蘆笙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近日,鄭爽又官宣了一檔新的綜藝節目,叫做《我們戀愛吧》,也是在節目中擔任戀愛觀察員。這樣的節目現在似乎越來越多,但觀眾確實也很喜歡看。是不是拍完這檔綜藝節目就可以去進組拍戲了?有的直接就表示不想看到她再參加這麼多綜藝節目,變成綜藝咖,還是希望她能夠多演戲,記住自己是一個演員。
  • 過度依賴「綜藝咖」,是綜藝市場的原地踏步嗎?
    但這還不夠,已播的《漫遊記》《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3》,待播的《密室大逃脫2》,都相中他為常駐嘉賓,而其與張若昀的範家兄弟同臺也使得《拜託了冰箱6》在開播第一期便獲得了不錯的熱度。 頻頻在綜藝市場露面的不止綜藝郭麒麟一個。拉開整個2020已露面的綜藝節目名單,孟美岐、楊超越、範丞丞、黃明昊、李汶翰、小鬼、王子異等這些新生流量正加速入局,他們在多檔綜藝節目中穿梭。
  • 《天生是優我》破偶像養成這道難題
    真實且全景記錄素人少女為舞臺理想拼盡全力的三個月,是《天生是優我》節目努力用原創模式破題的嘗試:中國綜藝的偶像養成術,成功的關鍵究竟何在。而放眼國內整個養成綜藝格局,一檔季播節目只有三個月,既要偶像出眾,又要養成粉絲,難度和一夜成名差不多。作為2017年女團養成綜藝的獨苗,《天生是優我》頗有點偏向虎山行的感覺。
  • 同為新晉流量小生,為什麼走紅後鄧倫選擇綜藝,而韓東君選擇沉寂
    大概意思是原本該大紅大紫的演員鄧倫,卻在這幾年參加多個綜藝節目後變綜藝咖。同樣因為一部作品迅速走紅的鄧倫,卻不顧大量粉絲脫粉的風險活躍在各大綜藝節目中。按理說憑藉韓東君的演技和外形條件,不愁沒有好資源,但為什麼卻在正當紅時有了快「糊」的跡象?而頻繁的上綜藝,對於新晉的流量小生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