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秋佳節,你會聯想到哪部電視劇?
一直以來,TVB都在致力於多元化題材的發展與升級,題材花樣多變,讓觀眾應接不暇。
關於中秋節和月餅的電視劇,觀眾不難想到,TVB曾播出過一部以月餅為題材的神劇。
匯聚大量當紅花旦小生,在劇情的展現上跌宕起伏,老戲骨齊齊上陣,把港劇玩出新花樣。
在TVB頒獎典禮上,作為本劇的反派人物,扮演者米雪憑藉該角色奪得當年最佳女主角。
《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
匯聚林峰、鍾嘉欣、楊怡、陳豪等,由李司棋、夏雨、關菊英、米雪等一眾老戲骨加持。
豪華陣容是該劇亮點之一,但更出色的,是它的劇情足夠引人入勝。
「手撕」第三者,家人爭吵,每集基本上「一大吵三小吵」,這部「鬧劇」憑什麼能夠成為中秋節必追神劇?
看完這篇文章,或許你會對這部電視劇的印象改觀。
引起共鳴的情感「大戲」
作為《溏心風暴》的第二輯,《家好月圓》的勢頭比第一部來得還要猛烈。
電視劇《溏心風暴》系列被網友調侃為「美食電視劇」,第一部主要賣鮑魚海味,第二部則賣月餅,第三部選擇賣奶茶起家。
將「家好月圓」與月餅聯繫在一起,《家好月圓》顯然符合傳統思想觀念,預示「人月兩團圓」。
故事從一開始就是「法院見」,這個場景被認為是《溏心風暴》系列的重頭戲之一,三部作品的開頭均出現了法庭的場景。只要這個場景登場,必定有「大事發生」。
那麼,《家好月圓》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故事講述了男主人公甘泰祖與女主人公鍾笑荷,在經歷多年婚姻後,有外遇的甘泰祖,選擇與鍾笑荷離婚,最終兩人淪落到爭奪孩子撫養權的地步。
他們的孩子共有六個,分別是甘永家、甘永好、孫皓月、甘永圓、甘永慶、甘永中,再加上殷紅的女兒於素心,也被叫于素秋。
同為主角的他們,名字正好寓意「家好月圓慶中秋」。可剛開局的爭奪撫養權大戲,就已經激起觀眾眼淚,引起話題共鳴。
六個孩子一分為二,預示著一個家庭從此分為倆。
從法庭爭奪撫養權後,故事正式進入主題,《家好月圓》全篇都是在年青一代與中年一代的糾葛中進行。
身為男主角的甘永好,與殷紅的女兒於素心是青梅竹馬,兩人兩情相悅,卻因為道德關係而沒有捅破這一窗紙。
故事的「手撕」第三者劇情,道理的爭執與論述,多數時候都圍繞在甘永好與於素心的感情線進行。與此同時,兩個家庭也因為各種各樣的矛盾,出現爭吵的情況。
在劇情的勾畫上,《家好月圓》的每一條線都交織在一起,看起來錯綜複雜,實際上編劇把每一條線都理得很清楚。
本劇的中心,從「家」的角度出發,在感情戲的第三者與家庭的矛盾關係中進行內容延伸。
可是,處處吵架的《家好月圓》,真的符合「家好月圓」這四個字嗎?
母愛
被認為「一集三小吵一大吵」的《家好月圓》,看似劇情設定不符合題意,可實際上,《家好月圓》處處透露出「母愛」,而它的核心價值觀,也是被編劇賦予了正能量的。
這裡不得不提,本劇的靈魂人物是鍾笑荷,也就是劇中人們常叫的「荷媽」。
荷媽這個角色,與甘泰祖同為夫妻多年,卻因為第三者的介入而導致婚姻破裂,無法修補。在爭奪撫養權失利之後,荷媽仍然擁有一個作為母親要照顧孩子的各種舉動。
面對並非自己親生女,而是養女的孫皓月,荷媽對阿月視如己出,即便後來阿月被誣陷,荷媽甩巴掌,也是為了能夠讓阿月改好。
打在兒身,痛在娘心。
作為女兒的甘永慶,雖不能開口說話,卻對家人孝順,性格乖巧。
作為母親,荷媽對阿慶多加照顧,即便面對有偏見的親家,也堅持以理服人,為女兒的幸福去進行爭取。
講起道理來頭頭是道的荷媽,可以為兩個小兒子主持公道。小兒子甘永中因在國外念書,去國外探望的荷媽,不顧大風大雪也要做一些兒子喜歡吃的菜。
明白到任何事情都不能強求的荷媽,顯然是明事理的人。
得知兒子甘永圓做錯事時,荷媽也是二話不說站在他面前,為他主持公道。
看似處處吵架的《家好月圓》,它的劇情大多數時候,其實都凸顯了作為一個母親,對孩子無止境的愛。
教育的愛,關懷備至的愛,哪怕是教訓孩子,也是希望孩子能夠成材,用道理去說服孩子的荷媽,被認為是為人母親的典範。
核心價值觀
中秋佳節,為何我們要追《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
因為它的劇情,在能夠給觀眾帶來情感共鳴的同時,也能夠看到美好的大結局,符合劇名的含義。
在大結局中,壞人都得到了應有的報應,甘家兒女們也都各自收穫了屬於自己的幸福,結局以眾人合唱一曲「月亮代表我的心」作為結尾,可以說是非常甜蜜。
這樣美好的結局,自然是中秋佳節必追的好劇。
說完緣由,我們再來了解《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的核心價值觀。
《家好月圓》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是勵志,是正能量,是以理服人,還透出了關於母愛的偉大。
在劇中,甘永慶的努力與勵志,讓我們看到不同人群在社會生活也能有更多可能性。身為養女的孫皓月,也能與養母的關係變得親如父母。
全篇故事都離不開「第三者」這個設定,中年一代的幾個角色,婚姻關係都跟第三者有牽連。年青一代的糾纏,也依然有「第三者」的存在進行內容開展。
但第三者到了最後,都得到了他們應有的報應。反而原配的關係,在經歷各種變故後,均得到了修復並大團圓結局,故事的最後顯然是三觀正確的。
結尾
看似吵架的《家好月圓》,實際上非常美好。劇中的靈魂人物荷媽,用自己懂得的道理去教育孩子,用道理去化解糾紛。
處處皆有金句的《家好月圓》,必然是一場好戲。這樣的好戲,觀眾又怎能錯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