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李小龍四部半電影,我們知道前四部作品如《精武門》、《唐山大兄》、《龍爭虎鬥》、《猛龍過江》、還有半部電影《死亡遊戲》,為什麼稱這部為半部?因為這部電影對於李小龍存在感並不多,當年李小龍的確寫了一部《死亡的遊戲》劇本,他也拍了十多分鐘片段,但最後由於突然離世,讓這部電影成為他一生未完成的遺憾作品。
雖然後來嘉禾公司為了完成李小龍的遺作,並且請了韓國的唐龍演了這部電影,雖然經過當時的包裝,但是與李小龍的作品相差甚遠,雖然片名只是一字之差,但與李小龍風格相差很遠,很多人認為這部電影是製片方掛著羊頭賣狗肉,為什麼這樣說?
這部電影缺點很多如俗套的編排、突兀的臺本、錯亂的剪輯,這部原本被李小龍寄予厚望的轉型作,結果卻成了嘉禾用來圈錢的工具。如果李小龍活過來,看到嘉禾這樣做,不氣死才怪,你們怎麼如此毀壞我的經典作品,雖然這部作品打著李小龍旗號,也成為一部經典作品,但是與李小龍前幾部作品相比,差得太遠。
這是一部經過商業包裝,再加上各種拼湊完成的作品,最後能夠成功,全靠李小龍這個名字,再加上李小龍突然去世,讓大家覺得他留給大家的紀念作品,不去看真的對不起李小龍,正是這樣這部電影大火,你們認為這部電影與前幾部相比,有哪些不同?你們更喜歡哪一部?
本文是作者原創文章,謝絕轉載,違者必究!圖片素材來自於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