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充滿寓言哲理的歐洲經典美術片全新現場配樂
百餘件法國40年代古董兒童玩具改裝樂器
打造一場懷舊、好玩又充滿哲理的玩具音樂之旅
試問哪個孩子不渴望擁有魔法?
哪個孩子不希望住在擺滿玩具的城堡裡?
哪個孩子不喜歡看腦洞大開的動畫片?
今年暑期
我們一次滿足小朋友們最重要的願望:
請各位大朋友、小朋友記好這句咒語——
「 波 波 波 爾 斯 卡 !」
/ 這是一場什麼樣的音樂會?/
四位來自法國的「玩具音樂」藝術家剪輯了四個動畫短片,透過對視覺的想像,即興演奏出時而憂鬱、時而活潑雀躍、時而迷幻的動畫配樂。動畫中的角色有一隻條紋大象與他的朋友們、一個愛做夢的男孩,還有一隻會說多國語言的小狗等等。
在這場演出中,除了玩傳統的玩具鋼琴、木琴、鐵琴、笛子之外,藝術家們還加入了手風琴、老唱機、小型電吉他、烏克麗麗以及很多意想不到的可愛樂器與效果器。
藝術家們借著配樂,讓這些角色有了生命,並與觀眾進行對話。更重要的是,小朋友們能在演出中受到啟發,形成對樂器的認知,享受音樂帶來的樂趣。
—
/ 動畫片裡都講了什麼故事?/
自信,來自正視自己的與眾不同
上世紀70年代波蘭家喻戶曉的美術片經典,講述了一隻生來斑馬條紋的大象試圖融入象群大家庭,卻因為與眾不同而被冷落。最後通過自己的努力,終於克服孤寂,重新被象群接納的故事。
讓夢插上翅膀,即便我即將老去
老邁的米倫卡獨自住在山中小屋度日。這個小屋成了他的終老伴侶,並帶給了他無數美好的夢境。在這裡,澆花養草成了他每日的慰藉,他幻想著自己插上翅膀遨遊天堂,大地在那一刻也變得爛漫了……
很多時候,彼此的理解並不需要語言
這是波蘭60年代最深入人心的卡通形象。講述了小狗Rexie想和所有的動物交朋友,卻因為他們都說著完全不一樣的語言,彼此間無法交流和理解而犯難。
這些語言上的障礙甚至引起了農場裡動物們的衝突。經過很多有趣的努力和碰壁,Rexie終於成了交流專家!他通過一套動物肢體語言:打滾、大叫、匍匐、打呼嚕…解決了動物們的交流問題。
與眾不同的前提是找準自己的位置
我們就像每一顆紐扣與眾不同,而每一顆紐扣都需要針和線的穿引才能找到它自己的位置。而在一個芭蕾服裝裁縫店裡,人們通過性別和尺碼分類與定做服裝,那些生而特別的紐扣卻很難找到適合它的衣服……
—
/ 專業製作團隊,專注開啟孩子藝術潛能 /
帕特裡·裡谷耶
專業長笛演奏家,在查皮查波與小雨音樂團隊中演奏玩具音樂。
2009年,他與四位音樂家合作創立這個團隊,多次到法國與義大利演出。
在2016年查皮查波樂團將有新的方向,除了年輕觀眾外,他們也製作適合成人觀賞的作品。
坦吉·賽門
專業的音樂家與配音人員。
帕斯卡·莫羅
學習過薩克斯、吉他的等多種樂器,擅長運用吉他進行創作。
2009年加入查皮查波與小雨音樂團隊。
2014年與瑪米·陳聯手打造古典音樂與噪音的演出。
克裡斯託夫·凱爾
電影錄音師和吊杆操作員。
曾參與製作女足世界盃和巴黎春天布爾節。
如今擔任查皮查波的音響工程師。
這個暑期
一起來敲開魔法世界的大門
加入玩具音樂狂歡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