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卡西歐大名鼎鼎的傑森面具CASIO G SHOCK DW001,發展至今各種琳琅滿目的復刻紀念型號與驚人的限量版售價,這隻同樣擁有誇張面具下搭載著卡西歐首版壓力傳感器的BM200,在缺少了G SHOCK光環加持下卻遭遇了天差地別的命運。雖不奢望與dw001一樣長盛不衰,也不至於四面楚歌后被人們遺忘,驗證了廣東俗語:「同人不同命,同遮(傘)不同柄(手柄)」。比喻似乎有點寒酸,不過縱觀整個bm系列的發展,從bm100延續到bm600受眾度並不廣泛,除了後來卡西歐把壓力傳感器移植到g shock或登山系列,才算是真正的把壓力傳感器發揚光大。
1989年卡西歐推出首個方塊壓力傳感器型號bm100後,大概在1991年左右更新發布了bm200。這次更加強調了BAROMETER的bm200一改前型號復古的方塊外觀與顯示模式,足以見得在這個重新定義潮流的年代卡西歐對此型號的期盼,可惜事與願違。。。
bm200和bm100:
bm200設計全新的外觀,外型更加貼合90年代g shock那種誇張前衛的科技感外觀。整表外部輪廓飽滿而更強調流線,4個按鈕座誇張的向外突出,而橘黃色按鈕設計也更加飽滿,手感更加舒服。傳感器延續前型號的設計方式,同樣採用在錶盤下方前置,而傳感器防護罩設計得更像面具,正中斜片重疊漏出傳感器與外界的接觸孔,更象是一個機器人的嘴部。
錶盤液晶居中靠上,用半橢圓橘黃線條勾勒出表蒙的輪廓,配合下半部傳感器防護罩,整體看上去更像是一張面具。整表黑底為主色,用橘黃色字體與線條配合的相當出彩。
液晶顯示盤分成了3個局部小屏幕,除了正下於右上角的數據顯示窗,左上角使用了矩陣綠底的顯示模式,雖然點數較少,但在各個模式下也可以顯示出動畫圖標。這種設計在90年代初期那些小遊戲機裡面經常見到,也算是當代在手錶顯示比較稀少的賣點。
bm200使用了卡西歐傳統的4螺絲固定後蓋,防水性能100米。搭載了編號983機芯。大概功能是:1時間模式並顯示氣壓變化圖。2氣壓模式。3高度模式。4整點報時與3組鬧鐘。5秒表。bm200在每個模式下,右上角的小綠窗都有對應主題的簡單動畫顯示。
改了顏色的bm200:
bm200在設計與功能顯示形式的配備上,可以看得出卡西歐當時還是對其滿懷期望的,而在後來延續的每一個型號在外形上也都做了特別大的變革。退一步說,沒有當初的衰敗,今天的緬懷就少了那麼一點違和感,就像bm200本身,以後再偶爾看到或許能偶然發現它內在那種不安分的復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