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名為《辣評|光伏圈排名怪現象:從逆變器臺數排名說起!》(原文粉絲朋友可自行在網絡搜索查找)的文章突然在朋友圈裡流傳。
作者用非常「專業」的筆墨猛烈地抨擊了光伏圈內存在的「亂象」——用光伏逆變器出口臺數排名。
(原文內容截圖)
筆者入行時間不長,這次才知道,原來行業裡一直公認的排名方法是:按照「裝機量」或者「金額排名」。
那麼,請問一下:所謂的「公認」究竟是哪個國家行政管理機關「公認」?「公認」的內容又記錄在了哪個文件的哪一條哪一款之中?
既然之前光伏逆變器可以用「裝機量」、或者「金額價值」排名,用出口「臺數」來排名,又有何不可?一味地不允許,難免有「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之嫌。
舉個身邊簡單的例子,我們最熟悉的生活用品——手機。很多權威機構就是按照該品牌的全球出貨「臺數」進行排名的。
舉個身邊簡單的例子,我們最熟悉的生活用品——手機。很多權威機構就是按照該品牌的全球出貨「臺數」進行排名的。
這個時候一定會有人說:你根本不懂光伏行業嘛!我們光伏行業項目都是按照「裝機容量」來的統計,所以我們排名就得按照「裝機容量」來!你們用出貨「臺數」排名就是耍流氓!
聽到這些話,我會心平氣和地拿起下面這本書,輕輕放在他的桌旁,並誠懇地建議他:有空的時候可以翻閱一下。
再拿手機來舉慄子:筆者隨意在搜尋引擎上,搜索了一下2019年的全球手機出貨量排行榜,粉絲朋友們可以猜猜看,排行榜的第一名是誰?
(給你三次機會,在心中排一下前三名)
(以上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僅供參考)
不知道三次過後,您回答對了沒?
首先,我們先假設上面的數據是正確的,排行榜榜單沒問題,然後大家可以跟著我,一起思考下面3個問題:
1、我周圍沒什麼人用三星手機?為什麼三星手機是全球出貨量第一名?手機都賣到哪裡去了?
2、由於蘋果手機的單位價格比較高,如果用總金額進行排名,蘋果手機的排名可能更靠前。如果你是蘋果公司品牌主管,會更傾向於更願意用總金額進行排名,還是用出貨量進行排名?
3、作為排行榜裡唯一一家同比增長的手機公司,華為公司會不會更傾向於向大眾提到「同比增長」這一數據?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只是我們「以為」而已,中國市場做的不好,不代表三星手機在全球其他市場不好,也不影響它全球出貨第一的排名。對於企業來說,當然傾向於讓自己更有利的新聞報導被大眾看到並廣泛傳播。
所謂某某「排名」、某某「排行榜」這個東西,無非是企業在品牌宣傳過程中,藉助一些媒體和統計機構,根據企業自身特點和擅長領域,施行的一種品牌營銷策略而已。
筆者認為:作為排名只要統計數據公正、公平、公開且統計數據可查,並無不可。
作者的文章裡還提到:
(原文內容截圖)
文章裡又說:臺數統計的成績不能反映企業的實力。如果你不知道,只能說你沒有「專業知識」。那麼,我們來仔細看看究竟誰排在排行榜的前三?
來源:第三方海關數據,僅供參考
排名前三分別是:華為11.3萬臺、古瑞瓦特8.6萬臺、錦浪7.8萬臺。恰好,這三家企業在行業內的名氣不小,應該不算沒有實力的企業吧。
雖然筆者入行時間短,也知道國家能源局將光伏電站分為地面電站和分布式電站(其中戶用光伏單列)。按照作者的說法:如果按照出貨量排名,真正知名的企業(陽光、上能、特變)都不見蹤影,且不說逆變器一線品牌【陽光電源】在排行榜中,且排名靠前,單一句真正知名企業「既做組串又做集中逆變器」這就讓人浮想聯翩……
筆者不禁想問:做幾百臺戶用機器,面對幾百個需求各異、性格不同的電站業主,要做好他們的服務,會比1臺2MW的集中式逆變器的安裝的地面電站業主簡單很多麼?
(原文內容截圖)
從企業營銷宣傳的角度來看:集中式逆變器出貨量大的企業必然更想用「安裝功率」進行排名,而做戶用組串式逆變器的企業肯定更傾向於參與「臺數」的排名。
擅長做集中式逆變器的企業,他們紮根光伏行業更長時間,對於大型光伏項目(包括地面和工商業光伏)的整體理解更為深刻,針對項目的一體化解決方案更為完善。
(大型地面電站和山丘電站很有技術難度)
擅長做組串式逆變器的企業,都有自己的獨特定位,更貼近普通老百姓,了解他們的消費心理,更擅長做好服務,有更多「消費品」市場的思維。
筆者突然想起前兩天,參會隨手拍的圖:錦浪對公司的定位很精準——全球唯一一家主營業務是組串式逆變器的A股上市企業。
古瑞瓦特突出展現技術的一面:提出98.67%——組串式逆變器中國效率最高的口號
固德威提出的「中國紅、光伏芯」口號和逆變器本身的紅色外型相得益彰,給人一種獨特的調性和情懷。
大家與其無謂地進行口舌之爭,在一些小事上計較,不如靜下心來,學習其他對手的優點長處,大家共同攜手,一起做大全球光伏市場。
寫到這裡,筆者不禁想起,2017年11月28日在合肥參加陽光電源20周年慶典時,聽到曹仁賢董事長演講後,非常感慨,而後發的朋友圈:
只有放眼世界的優秀企業家,才有如此大的胸懷和格局,才會說出這樣感動人心的話。
突然間一串串光伏企業的名稱在我腦中閃現,「天合、隆基、晶科、晶澳、英利、無錫尚德、陽光、華為、古瑞瓦特、錦浪、固德威、首航……」,他們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代表,為中國爭了光!贏得世界的讚美!受到了所有人的尊重!
忽然間,這些字又逐漸變得模糊,最後幻化成為六個大字
中國光伏企業
點擊【閱讀原文】,報名參加合肥站光伏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