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難找到一個比東京更適合「獨行俠」前往的城市。這裡時刻能看到商業和文化、精緻和日常的碰撞,但又彼此相安無事,融合得恰到好處。我甚至覺得,東京就應該獨自前往,如果能像斯嘉麗那樣「lost in translation」,也算是一種幸運。
《迷失東京》劇照
在東京,大大小小的景點非常多,有底蘊深厚的、新潮時尚的,也有紙醉金迷的、有趣刺激的。如果真要對照著旅行攻略一一走下來,怕是在這兒待上一周也不夠。但是,如果你恰好對藝術感興趣,上野絕對是最佳目的地。
嚴格來說,「上野」是以位於東京臺東區的上野車站為中心輻射開來的一片區域。往東走能看到東京都內最古老的寺廟——淺草寺,而往南一點,就是ACG聖地秋葉原。在這裡,不僅有繁榮的商店街、舉世聞名的高等學府和繁忙的鐵路線,還有一座啥都有的上野公園。
熊貓是上野公園必不可少的元素
上野公園是每個來到上野的人必去的地方。雖然名字叫公園,但這裡卻聚集著眾多公共文化場所,日本國內數一數二的美術館、博物館就像約好了似的,都開設在這裡。但它又處處體現了一個公園該有的「日常感」。在這裡既能看到投入表演非常自我的街頭藝術家,也能看到推著自行車、自行車上又綁著自己全部家當的流浪者,還有跳「廣場舞」的普通民眾,更別提在公園空地上還有賣酒和烤串的展位,以及親人的流浪貓。
公園內的神社
跳扇子舞的民眾
這裡就像是東京這座城市的縮影,包羅萬象。
搭乘地鐵銀座線或日比谷線,在上野站下車,出站後過條馬路便能看見公園的入口。要是方向感欠佳,不妨觀察一下你身邊的人:如果他們戴著熊貓造型的帽子,或是背著有熊貓圖案的包,那他們八成是去上野公園的,跟著走準沒錯。
01
進入公園後,建議先以逆時針的方向進行一次專門的「Art Tour」。你將依次看到上野之森美術館、國立西洋美術館和東京都美術館。和後面二者相比,上野之森美術館實在是容易被忽略。一棟矮矮的小灰樓就這樣「隱藏」在公園角落,一不留神就錯過了。雖然本身館藏作品知名度平平,好在這兒經常會舉辦各類特展,比如今年2月剛結束的「荷蘭黃金時代畫家維米爾展」,就為上野之森賺足了人氣。但畢竟受限於場地面積和策展成熟度,上野之森帶給人的參觀體驗略遜於另外兩家,如果正好碰上了自己感興趣的展覽,倒也值得一去。
📍上野之森美術館
⏰開放時間:10: 00~17: 00
💰票價:不同特展收費標準不同
🔗官網:http://www.ueno-mori.org/(具體開放時間和收費標準以官網信息為準)
02
從上野之森出來繼續向前,就是由著名建築師勒·柯布西耶主持設計的國立西洋美術館了。在進館之前,我的心裡還滿是疑問:為什麼一座美術館能夠被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但當我身處其中,一邊欣賞著藝術家們的傑出畫作,一邊感受美術館室內結構和外部自然光線結合在一起所營造出來的獨特氛圍時,心中的疑問自然有了答案。
西洋美術館內聚集著多位西方繪畫大師的作品,作品的年代跨度也從文藝復興持續到20世紀初。不僅有塞尚、雷諾瓦的多幅名作,還將其中一整個展廳留給了莫奈,甚至還有一幅莫奈當年在準備橘園美術館的巨幅睡蓮作品時的習作。而在展廳之外,還有數座羅丹的雕塑作品。剛結束不久的「魯本斯展——巴洛克的誕生」特展就吸引了不少日本民眾。
看《睡蓮》的人
📍國立西洋美術館
⏰開放時間:9: 30~17: 30(每周一閉館,每周五&周六常設展展覽時間延長至20: 00)
💰票價:成人500日元,大學生250日元,買票可以刷卡
🔗官網:http://www.nmwa.go.jp(具體開放時間和收費標準以官網信息為準)
03
但要論展覽規格和話題性,恐怕還是東京都美術館更勝一籌。不論是剛結束的話題之展「蒙克展——靈魂《吶喊》的共鳴」,還是即將在今年4月開啟的「克裡姆特展——維也納與日本1900」大展,都有足夠的分量。
之前在這裡看蒙克展,就體會到了日本民眾對藝術的熱忱。當時距離美術館開館時間還有一小時,館外排隊的人已經繞場一周了。好不容易進入館內,仍然需要排隊才能進入展廳參觀。但日本博物館的動線設計都相當科學,展廳內一般都有兩個區域,一個專門留給希望近距離觀賞畫作的觀眾,雖然距離作品不到1米,但你必須跟著前面的人移動,在畫前的停留時間只有3-4秒;另一個則留給希望和畫作保持一定距離,靜靜欣賞全貌的人。這樣一來,兩隊人馬的視線互不遮擋,也都能達到自己的參觀目的。
東京都美術館外排隊看蒙克展的觀眾
📍東京都美術館
⏰開放時間:9: 30~17: 30(每月第一個、第三個周一閉館,特展期間逢周五延長展覽時間至20: 00)
💰票價:入館免費,不同特展收費標準不同,價格在1000-2000日元左右
🔗官網:https://www.tobikan.jp/en/index.html(具體開放時間和收費標準以官網信息為準)
04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各大美術館的策展水平相當高,不管是導覽手段、動線設計、展品排布都很講究,部分熱門展覽還會專門邀請大明星來錄製導覽音頻,比如維米爾展找了石原裡美,魯本斯展找了長澤雅美,這不失為一種很好的宣傳手段。展館內秩序有加,即便人再多也較為安靜,觀眾們都很遵守看展禮儀(例如不能拍照、不能使用閃光燈等)。為展覽專門開發的各類周邊就更不用說了:蒙克展「特供」的吶喊版皮卡丘直接賣到脫銷,維米爾展還賣女僕包裝的牛奶糖。這些都足以說明這個國家的文化產業足夠成熟,藝術教育也足夠到位。
蒙克展系列周邊,非常日本,相當可愛
當然,上野也絕對不只有藝術。除了這幾大美術館之外,如果你是歷史愛好者,東京國立博物館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國立博物館位於上野公園的最深處,更像是美術館和博物館的集大成者,藏品豐富有分量,前不久在國內引發熱議的「顏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筆」展覽就是在這兒舉辦的。
📍東京國立博物館
⏰開放時間:9: 30~17: 00(每周一閉館,每周五&周六展覽時間延長至21: 00)
💰票價:成人620日元,大學生410日元,買票可以刷萬事達、VISA和銀聯
🔗官網:https://www.tnm.jp/(具體開放時間和收費標準以官網信息為準)
05
如果你恰好帶著孩子出行,不妨考慮一下上野動物園和國立科學博物館。前者是日本最早建立的動物園,我國還曾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贈送了這座動物園兩隻大熊貓,一度引發日本人對熊貓的極度狂熱。直到現在,熊貓也是上野動物園裡的絕對明星。如果你在動物園開館前就已經抵達上野公園,一路上將會看到很多朝動物園方向狂奔的日本人,估計是想早點排隊搶佔先機。
而後者國立科學博物館雖然略顯老舊,藏品的豐富程度也不及北京或上海的自然博物館,但日本人在對人類歷史、宇宙起源、自然萬物等領域的講解上很花心思,各類展示工具的製作也很有趣,我到現在還能記得那一大塊密密麻麻放著老鼠幼崽標本的展板,相當震撼。如果時間充裕,不妨和孩子一起學習更多知識。
動物園永遠在排隊
📍上野動物園
⏰開放時間:9: 30~17: 00(每周一閉館)
💰票價:成人600日元
🔗官網:https://www.tokyo-zoo.net/zoo/ueno/(具體開放時間和收費標準以官網信息為準)
科學博物館外巨大的鯨魚雕像
📍國立科學博物館
⏰開放時間:9: 00~17: 00(每周一閉館,每周五&周六展覽時間延長至20: 00)
💰票價:成人&大學生620日元,買票可以使用自動售票機,也可以刷萬事達、VISA和銀聯
🔗官網:http://www.kahaku.go.jp/(具體開放時間和收費標準以官網信息為準)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上野公園佔地面積很大,即便只是穿梭於各個博物館之間,對體力還是有一些要求的。再加上公園內的人行步道大多鋪著小石子,考慮到舒適度和安全性,還是換上一雙輕便的運動鞋比較好。
06
總結
交通:
搭乘地鐵前往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銀座線或日比谷線的【上野站】下車即可。請善用Google Maps。
住宿:
上野地區的酒店數量不如淺草和秋葉原多,在價格上也沒有明顯優勢,如果希望最大限度遊玩上野,且預算允許,可以訂公園附近的酒店;反之,可以考慮住在淺草或秋葉原,往返都很方便。
餐飲:
上野車站附近有非常多的餐廳,其中不乏像敘敘苑這樣的名店,按照個人喜好選擇即可。公園很大,逛展很累,也可以隨身攜帶一些小零食補充體力,或是直接在公園內餐廳用餐。
購物:
各個博物館的展覽周邊、紀念品非常值得購買,畢竟日本是有名的「文創大國」。如果要買藥妝或專櫃產品沒必要跑來上野,沒有價格優勢。
遊覽時間:
如果是普通遊客,逛展+休息,5-6小時差不多;如果是體力不錯的博物館迷,遊覽時間沒有上限,但一定要記得提前確認各個展館的開放時間哦。
必備APP:
iMuseum每日環球展覽。上野公園裡博物館、美術館眾多,要想合理安排參觀時間和參觀順序,可以通過這個APP提前查詢,再做規劃,並有所取捨。
其他注意事項:
在上野公園內有時會看到帶著自己全部家當的露宿者,不要覺得大驚小怪,他們也是這個社會的組成部分。
——————
另外,在給這篇文章排版的時候,得知日本新年號為「令和(れいわ)」
從1989年1月8日開始的平成時代即將於2019年4月30日結束,從5月1日起日本就將進入令和元年,平成時代進入最後的倒計時。
新天皇繼位,日本會進入10天連休,好些店鋪會休息,屆時也剛好趕上中國的五一,大家要提前計劃安排好哦。
——————
想要了解更多旅行攻略,點擊下方小程序
東京、京都、大阪
曼谷、清邁、新加坡、香港、首爾、上海
↓↓↓↓↓↓
——————
諮詢購買
日韓籤證、特價機票
預定米其林餐廳
歡迎添加河馬小助理的微信
↓↓↓↓↓↓
▲ 微信號:1760217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