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電子顯示技術可謂一日千裡,技術的進步最終落實到產品上,給我們的客廳視覺娛樂體驗帶來了十分可觀的進境,電視產品引領顯示技術發展過程中,更大更薄的機身形態也帶來了一個弊端,電視內部空間越來越小,給音效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很大限制。
電視越做越薄意味著音質難有提升空間
大家都知道,家庭影院效果雖好,但是過於臃腫的體態,也讓有些年輕家庭本身就狹小的客廳空間變得更為拮据,那麼我們該通過怎樣的手段來追求音質與體積的平衡點?今天我們就給大家帶來一款體積小巧的索尼回音壁HT-MT500的體驗評測,希望他可以是一款解決我們切實痛點,追求感官享受視聽一體的產品。
今天的主角索尼回音壁Mini Bar 系列HT-MT500
今天測試的這款回音壁產品的售價在京東標價4299元,這個價格對於客廳音響產品來說,定位屬於中端向下,主打體積小巧應對空間有限的家庭環境,帶來客廳視聽體驗的音質升級,那麼究竟它能帶來怎樣的實際使用效果?我們的評測環節,這就開始。首先,先來讓我們看看索尼HT-MT500的樣子。
形象關鍵詞:小巧
小巧的體型,是這款音響給我們的第一印象,較為常規的2.1音響配置,產品整體分為兩個部分,主機部分搭載兩個45毫米「Hi-Res」揚聲器構成,箱體長度為50釐米,前金屬網罩採用磁吸固定,可取下獲得更「通透」的音質享受。
身材小巧是這款音響的一大特點
HT-MT500由兩個部分構成
低音單元背部設計簡潔,採用方便的無線連接方式
這組音響的低音炮部分長度與主機部分相仿,可選擇直接立置與平躺兩種方式,為了節約空間,低音單元與主機都被做的較薄,低頻單元完全可以放置在沙發下方,或者電視櫃下方,可以進一步節約空間。
索尼HT-MT500接口配置
感覺索尼非常喜歡皮質紋理類膚圖層, 這組音響也採用了這樣的表面材質,質感確實很好。頂部有NFC連結晶片,這一功能我們在後面會提到。接口配置如上圖,這組音響的整體工藝做工還是比較考究的,低音單元為木質,低頻發聲口材質為塑料。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具體使用過程中的一些體驗分享。
連接關鍵詞:方便
索尼HT-MT500的連接非常簡單,我們可以用公對公的光纖進行連接,亦然可以用HDMI直連,還支持藍牙無線連結,機身搭載NFC晶片,只需要將設備貼近NFC晶片(機身上方)就能一鍵連接藍牙功能,沒有繁瑣的步驟。
將手機放置在機身上方就可以連接藍牙
音響連接控制主界面
HDMI連接電視之後,可以呈現播放界面以及一些參數(可通過遙控器控制)
SONY Music Center APP設置界面
多種不同的連接方式,為索尼HT-MT500提供了非常豐富的拓展功能,對於這款產品來說,如果你想獲得更完整的體驗,就要下載索尼提供的手機APP,在APP內部可以設置索尼獨家的醇音技術,以及多種情景模式。在這款音響的測試過程中,筆者也有不少心得,接下來的環節就是給大家分享一下聽覺感受。
聽感關鍵詞:有力
作為索尼電視回音壁「Mini Bar」系列的旗艦款,與前段時間我們測試的HT-MT300的設計理念一樣, 以緊湊的姿態出現,為的就是更好的融入小空間客廳,那他們之間的區別是什麼呢?MT500除了能夠支持更多格式的音頻文件解碼,以及更高的發聲單元性能之外,還能購買額外的環繞音響組成無線的環繞聲場,以及支持更多的連結方式。
在聽感分享環節,筆者為這個「小傢伙」的表現關鍵詞總結為「有力」,揚聲器單元為兩個45毫米喇叭,使用功率為25W。低音單元尺寸為160毫米,功率為20W,箱體材料之前交代過,木質箱體能帶來更飽滿的低頻鼓點,反射型箱體讓聲波振幅傳遞非常有力。
這組音響在測試過程中,聲音最大的特點就是洪亮,音量數值整體不高的情況下,能發出比較大的聲音,亢餘的音量條給人安全感十足,前置的虛擬環繞算法,能讓空間感更強,但畢竟是虛擬的,提升空間較為有限,聊勝於無。低音單元與主機雖為無線連接,但是連結順暢延遲感較低。
小巧的低音炮還可以體驗「沙發模式」
值得一說的是,這組音響支持特殊的「沙發模式」,此款音響的低頻箱體支持垂直與水平兩種擺放方式,相對纖細的身材,可以平方隱藏在多數沙發下方,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在低音箱體的右側,是絨布面的低頻聲波出口,平置時需要注意其方向,避低頻聲波出口朝地面,影響體驗。
索尼Mini Bar HT-MT500客廳音響系統
有關「它」可能還得再說兩句:
相比於之前測試的MT300,今天這款MT500有更好的性能,這是毋庸置疑的。MT500在音質與體積之間,找到了一個非常不錯的平衡點,4000元左右的價格雖然不便宜,但物有所值。它的身材雖然小,但是效果與使用感受不會比一般的家庭音響差,拓展接口更豐富,同時也能應對更多應用場景,如果你的客廳空間相對較小,這款產品將是很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