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肚子常會發出「咕咕叫」的聲音,它可以發生在任何場合:約會時,開會時,談生意時……想像一下在嚴肅的會議場合,肚子不合時宜地「咕咕」叫了起來,著實尷尬呀!
「咕咕叫」的聲音其實來源於腸道,在醫學上被稱為腸鳴音。正常來說,腸鳴聲低弱而和緩,一般很難聽得到,每分鐘約4-5次。但一些人會發現自己的肚子經常有明顯的腸鳴音,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下為什麼會這樣吧~
肚子餓的時候「咕咕咕」
大多是胃在叫你吃飯
一般情況下,我們聽到「咕咕」聲,大多是處在比較飢餓的狀態。當我們進食的食物快要被消化完時,胃裡幾乎空空如也,但胃液還在不斷分泌。這就讓胃出現了一種錯覺,以為是自己收縮的力度不夠,於是更加賣力地收縮(稱為「飢餓收縮」)。但此時胃裡麵食物少、空氣多,劇烈的收縮就把更多的空氣擠入腸道,從而發出咕咕聲。與此同時,飢餓收縮的信號傳遞到大腦,就出現了飢餓的感覺。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咕咕聲是胃給我們的一種進食信號,提醒我們該吃飯了。可以說,為了讓我們吃點東西,胃也是操碎了心。![]()
不過,也有人發現,我們的胃好像也沒那麼敬業,叫一會兒就不叫了。這是為什麼?原因在於飢餓收縮具有周期性,人在飢餓狀態下時,胃會進行強烈收縮,但大約半小時後,胃就累得氣喘籲籲,開始進入風平浪靜的階段,人也就不覺得餓了。
然而,這並不代表真的不餓了,只是你感覺不到而已。如果各種美食擺在面前,刺激了唾液的分泌,讓胃看到了進食的希望,重新開始分泌胃酸、強烈收縮,肚子就又會咕咕咕地叫起來。
除此之外,當腸道出現病變,腸鳴的聲音就會變大,也會更頻繁。異常的咕咕聲
也可能是疾病的信號
腸鳴音次數增多,響聲也加大,隨著腸鳴音的出現,自覺肚子裡的腸子在活動。這種情況多見於急性腸炎、菌痢等頻繁腹瀉的疾病。
![]()
排出飢餓的因素,偶爾出現單純性腸鳴音,不伴隨其他症狀,多是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腸道產氣過多,不能順利排出,就可能出現腸鳴。比如一些乳糖不耐受的人,一喝牛奶就容易腹脹、嘔吐,肚子就會發出比較大的「咕咕」聲。如果腸鳴次數增多持續一個月以上,且伴有腹部不適、消化不良、便秘、腹瀉等其他併發症狀,可能預示著腸炎、胃炎。
![]()
長時間的胃腸炎,容易引起營養流失和必需營養素的缺乏,影響機體正常運轉。尤其對老年人而言,輕則導致營養不良,重則可能出現脫水,甚至加重原有的疾病等。如果腸鳴次數明顯增多,每分鐘可達10次以上,且聲音響亮高亢,甚至出現叮噹聲或金屬音,說明腸道排氣不暢,可能存在腸梗阻的情況。急慢性腸梗阻容易產生腹痛、腹脹、噁心、嘔吐、無法排便等症狀,還可能導致腸道組織痙攣、麻痺、缺血甚至壞死。急性腸梗阻屬於外科常見的急腹症,如果病情進展迅速,可能導致患者死亡。
![]()
腸鳴音減弱也可能是疾病的象徵。如果1分鐘只聽到一次腸鳴音甚至更少,可能預示老年性便秘、腹膜炎等。如果持續2分鐘以上都沒有聽到腸鳴音,用手輕叩腹部仍然聽不到,則可能預示急性腹膜炎或麻痺性腸梗阻。
肚子咕咕叫放屁多該怎麼辦?
注意自己的飲食
在日常生活中,要讓自己的飲食儘量保持清淡,避免一些難以消化油膩並且辛辣刺激食物的攝取,防止這些食物對腸道造成刺激而形成氣體。
吃飯時要細嚼慢咽
吃飯的時候不要讓自己有過多的吞咽動作,並且不要進食過快,要細嚼慢咽,將食物完全咀嚼後再吞下,同時一次性不要吃得過飽,避免食物過多而產生更多的氣體。
![]()
服用益生菌
當身體的腸道菌群不平衡時會讓一些細菌趁機繁殖而產生一些產氣菌,會讓腸道菌群失調而發生排氣多的現象。對於這種情況可以適當補充一些益生菌來調理腸道菌群,通過攝取益生菌來讓腸道中的有益菌群增加,從而讓腸道恢復正常。
放鬆心情,排解壓力
豐富自己的生活。聽音樂,出去旅遊,多鍛鍊等等,從而減輕由於生活和工作中壓力引起的腸道功能紊亂問題。
溫馨提示:如果肚子經常咕咕叫並且有排氣多的現象時,排除以上這些原因還要進行一個詳細的檢查,畢竟有些疾病的發生也會導致這種現象出現,只有全方面的排除才能安心,也能避免發生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