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飄搖之香港紅與黑:杜月笙、四大探長、新義安、14K、李嘉誠

2021-01-09 騰訊網

一、

1841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強佔香港島。

清政府試圖武力收復,但實在是無力收復。

第二年,便籤訂了臭名昭著的《南京條約》,香港就像一塊肉,就這樣叨在了英國人嘴裡。

此後,香港從一個200多人的漁村,變成華洋雜處人口激增之地。

這時就需要警察來維持統治。

最早的香港警察是從英國海軍抽調出來的,但是他們不懂中文,而當地漁民又不懂英語,中國漁民指著他們鼻子罵他娘,他們也只會滿臉疑問地說「why」——總不能給每位警察都配個隨身翻譯吧。

後來為圖省事,又招了一些印度人當警員,雞零狗碎的事讓印度警員來幹,英國警察只當發號施令的高層警務人員。

中國人喜歡給人取綽號,印度警員最開始被稱之為「大頭綠衣」,後來又戲稱「亞差」或「嚤囉差」。

再後來又有很多中國人加入警隊,「亞差」之類的稱呼就不太適合,於是便稱警察為「差人」,如果要裝逼,表達點貶義的話,那就叫「差佬」。

當時英警地位最高,待遇最好,有槍;次要是印警,有槍;而華警,地位最低,只有木棍。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政府再次敗給英國,又籤訂了《北京條約》,九龍半島南部連同鄰近的昂船洲一同割讓給了英國。

就這樣,隨著殖民地人口增多和面積擴大,香港的警察隊伍也越來越壯大。

從清末到民國,大陸有很多人到香港避難,特別是革命黨人,在大陸被通緝,便躲去香港;後來日軍侵華,很多廣東沿海和上海的人,也紛紛避禍香港……於是,香港越發地魚龍混雜。

1937年11月,上海大亨杜月笙來香港避難。

那時上海淪陷,老蔣勸上海灘三大亨同去香港,以免被日本人利用。

49歲的杜月笙,自然知道其中利害,就算老蔣不勸,他也會去。可是69歲的大哥黃金榮和60歲的二哥張嘯林,就沒有同去。

黃金榮因年事已高,不願舟車勞頓,留在了上海。張嘯林也沒走,因為在上海灘,早前黃金榮權勢最大,後來杜月笙威望最高,而他一直排在末位,心有不甘,此次三弟杜月笙走了,大哥又老了,他獨霸上海灘的機會來了。

後來日本人進駐上海,擬黃金榮出任偽上海市長,黃裝病糊弄過去。張嘯林則二話不說,公開投敵,淪為漢奸,偽上海市長的位子還滿足不了他的胃口,還籌建偽浙江省政府,擬出任偽省長。

杜月笙到香港後,利用留在上海灘的青幫弟子,繼續開展抗日救亡工作。比如籌措抗日物資,籌措醫藥經費,最牛逼的是他人不在上海,照樣對上海的風吹草動了如指掌,還能遠程操控上海敵後工作,甚至成功策反了汪精衛集團的重要人物。

二哥張嘯林投敵後的一舉一動,杜月笙自然也悉數掌握。軍統鋤奸隊的隊長,就是杜月笙的門生。他並沒有安排自己的門生去除掉張嘯林,畢竟兄弟一場。但是軍統老大戴笠要除掉張嘯林,徵詢杜月笙意見時,他沒有表態,可以看作是默許了。

1940年,中統特務兩次刺殺張嘯林,均未成功,最後策反張嘯林保鏢林懷部,才成功幹掉了他。

二、

除了杜月笙,還有大量上海精英來香港躲避戰亂,為什麼來的都是精英呢?因為普通人是弄不到從上海到香港的船票的。

還有很多人從廣東移居香港,比如廣東潮州的李雲經,他原本是一位讀書人,因家道中落,無法去大學讀書,便在家鄉學校當了一名教員。

1940年,潮州淪陷,李雲經輾轉入香港投親。

那時還帶著他12歲的兒子李嘉誠。

……

那時的香港人口,從之前的100多萬,激增到160多萬。

1940年6月,日軍從寶安登陸,攻佔深圳,並封鎖了香港。

香港變得風聲鶴唳,11月,港英政府成立英軍遠東司令部,徵招了大量男丁入伍,很多警員也調來前線防禦。

因為人口激增,治安混亂,又因為大量警員去了前線,於是港英政府大量徵招警員。

1940年11月,有很多香港的年輕人應聘警員,其中有三位20多歲的年輕人,日後成為叱吒香港的風雲人物,他們就是呂樂、韓森、曾啟榮。

呂樂,1920年出生於廣東省海豐縣,後來全家人偷渡到香港。他又叫呂務樂,江湖人稱lak哥、樂哥、阿叔,發跡後成為香港四大華人探長之首,也被稱之為「五億華人探長」。

他的故事被很多香港電影演繹過,比如劉德華主演的《五億探長雷洛》,任達華主演的《四大探長》,梁家輝主演的《金錢帝國》,還有去年劉德華主演的《追龍》等等。

呂樂剛加入警隊時,還是名軍裝巡邏小隊的警員,日常工作就是出外勤幹一些最基本的警務,每天都在街上走動,風雨無阻。

誰能想到這樣的小角色,後來能成為黑白兩道通吃,隻手遮天的五億探長呢?

韓森,1917年出生於香港離島長洲,因而也被叫做「長洲仔」,又因為體型有點胖,人送外號「肥仔B」。

1940年,韓森同呂樂同一年加入香港警隊,一年後香港被日本人攻佔,韓森逃到東莞避風頭。1945年,日本投降後,他再次返回香港做警察,當時跟隨警界中東莞籍的實力派人物,因而成為東莞勢力的主要成員。

多年後,韓森與呂樂並稱香港「華人四大探長」。

曾啟榮,祖籍廣東梅州五華縣,1916年生於香港,中等身材,1940年加入香港警隊,花名「曾咩喳」。後來是呂樂部下,深得呂樂器重。雖然他沒有得到「四大探長」之殊榮,但他同樣是警界風雲人物。

因為「亞洲球王」李惠堂是他老鄉,所以他成為李惠堂的球迷,自己的球技也很不錯。

在電影《金錢帝國》裡,梁家輝扮演的李樂功(原型就是呂樂),和陳奕迅扮演的陳細九(原型是曾啟榮),就經常踢球。

電影裡的曾啟榮,很擅長給上司呂樂助攻,因此深受呂樂器重。後來,曾啟榮還擔任警察足球隊教練及香港華人足球聯誼會執行委員。

他有個同樣喜歡足球的兒子,名叫曾志偉。

三、

1941年12月7日,日軍襲擊珍珠港,對英美宣戰。17天後,日軍侵佔香港,香港進入「三年零八個月」黑暗歲月。

杜月笙也離開香港,去了大後方重慶。

日本人統治香港期間,曾啟榮的偶像「亞洲球王」李惠堂也離開了香港,後來輾轉回到老家梅州五華縣,他在家門口貼上了一副對聯:「認認真真抗戰,隨隨便便過年。」

1944年,華人四大探長中的另一位藍剛,也加入了香港警隊。

藍剛,原名藍文楷,出生於1920年,因為覺得名字中少了陽剛氣,後來改名為藍剛。

藍剛有非凡的語言天賦,可以說英語、西班牙語、廣東話等在內的多種語言,因為敢打敢拼,破的案件較多,升職很快,後來做到了港島總華探長,四大探長之內也就只有他可以與呂樂叫板。

藍剛的性格,比較詼諧幽默,很是喜歡跟人開玩笑,行為方面也很逗趣,因而在人緣方面很好,在黑白兩道都吃得開。因為他記性不好為人又和氣,當時江湖中人還送了他個外號,「無頭」。

至於四大華人探長最後一位顏雄,因為名氣最小,地位最低,還不及曾志偉老爸曾啟榮,所以他的資料也少之又少,在此就暫且略過。

日本人統治的這三年,香港黑社會成員有很多回到內地謀生,有血性的男兒還投軍抗日,留在香港繼續當古惑仔的多屬極惡之徒。那時,香港街頭常見黑幫公然燒殺搶掠,有些投靠日本憲兵的黑幫,如和安樂、和洪勝、和利和、同新和、福義興等,甚至搶奪百姓的救濟糧,協助日軍建立慰安所,幹了很多壞事。(這些小幫派不是本文重點)

1945年8月15日,香港回到了英國的管治之下。 半個月後,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香港「三年零八個月」的黑暗歲月結束。

香港各大幫派已經基本劃定了勢力範圍,比如旺角地區由「和安樂」控制,深水埗是「和勝和」的地盤,中環歸「和合圖」……

四、

1945年,四大探長還在街頭巡邏的時候,17歲的李嘉誠在一家五金店做推銷員,負責銷售白鐵桶。通過市場分析,他將目標人群鎖定在中下階層的老太太身上。

他經常幫老太太澆花,在閒聊中增進了解,加大彼此的信任,從而一步步打開銷路。其他同事每天工作8小時,他每天工作16小時,足足是別人的2倍。很快,他就成為全公司的銷售冠軍,銷售額甚至是第二名的7倍,被迅速提升為經理,而後步步晉升。

半個世紀之後,中國很多無良奸商,從李嘉誠創業故事裡找到靈感,紛紛打起了老年人的主意。

這年8月,李嘉誠幫老太太澆花的時候,杜月笙從重慶回到上海。

原本他以為回到上海能撈個上海市長噹噹,結果連副市長都沒撈著。更令杜月笙火大的是,當他乘坐的火車快到上海時,門徒報告,市政府已通知取消原定的歡迎儀式,連本已搭起的牌樓也已拆除,北火車站還貼出了「杜月笙是黑勢力的代表」「打倒杜月笙」等標語。

1946年3月,中統特務頭子戴笠因飛機失事死於南京岱山。

戴笠的意外去世,也對香港時局造成很大影響。

那時戴笠有位得意門生,名叫向前,1907年生於廣東省汕尾市陸豐縣,被授予軍統少將軍銜,抗戰勝利後,潛赴香港進行特務活動,為掩飾其間諜身份,在香港創立義安工商總會、太平山體育會、義安公司、新安公司等,通過包賭及收保護費牟取暴利。

1947年,「義安工商總會」因涉及三合會活動而被港英政府取消了社團註冊。40歲的向前便將該組織改名為「新安公司」,即現今的「新義安」,在銅鑼灣,他們一手遮天。

向前被視為黑社會組織新義安創始人、教父。

向前一共娶了四房太太,分別是正房葉清、二房林惠英、三房陳鶴雲、填房鍾金。填房是指原配死後,再續之妻為填房。

四房太太一共給向前生了13個孩子,其中9男4女。

原配葉清生下長子長女後因病去世;二太林惠英有四子兩女;三太陳鶴雲無後,親生女及領養之子皆早夭;填房鍾金17歲嫁給向前,輩分最低,生四子,經常受二太欺侮。

其中,長子向華炎,綽號「四眼龍」,日後接掌新義安龍頭,老十向華強為填房鍾金所生,那時向華勝還未出生。

向華強就是生於1948年。

由於原配葉清去世,二太林惠英便為家中女主,她囂張跋扈,而向華強生母鍾金又年輕又懦弱,便經常受欺負。

甚至看電視也需分等級,當年電視只有一個香港廣播電臺,鍾金在二樓看電視,如果碰上二太林惠英回家,便會被趕回三樓。

二太與大房的人住二樓,填房住三樓,最可憐的是三太,因為無後,被趕上天台搭屋居住。

家裡搞得雞飛狗跳,向前不願意管,那時他煩著呢,因為國民黨正在大陸節節敗退。

這一年,一位24歲的白面書生,從上海來到香港,在《大公報》香港分社任記者,他就是金庸。

一年後,蔣介石敗退臺灣,杜月笙再次來到香港。

五、

1949年4月底,解放軍突破國民黨70萬大軍,強渡長江,至此大局將定。老蔣單獨召見杜月笙希望他能和自己一同前往臺灣,而中共也通過秘密渠道會見杜月笙,希望杜月笙能留在上海,以此穩定上海經濟大局。

杜月笙一生善於審時度勢,假如留在上海,那麼就面臨兩個問題:

其一,四一二政變,他幫助蔣介石殺掉汪壽華,雖然後來抗戰出力不少,也幫助過中共,但那筆帳不好算;其二,二哥張嘯林當年留在上海就被蔣介石暗殺,自己留在上海,難免步其後塵。

而臺灣,那是更不能去的,也有兩個原因:

其一,老蔣不是好東西,當年為他立下汗馬功勞,可是連個上海市長都沒混到,去臺灣那還不知道要受多少氣呢;其二,歷史是勝利者打扮的小姑娘,一旦去了臺灣,自己在歷史上是忠是奸,恐怕就說不清楚了。

於是,杜月笙便只有去香港了。

杜月笙一生重情義,也一直記掛著大哥黃金榮,那時黃金榮82歲高齡,杜月笙第二次勸黃金榮一起去香港,黃金榮第二次拒絕了杜月笙的好意。

他說,我一把年紀了,寧願死在上海,也不願意死在海上。

1949年5月1日,60歲的杜月笙告別留在上海的黃金榮,舉家登上了駛往香港的客輪。這次離開上海灘,跟上次不一樣,上次離開是為了更好的歸來,而這次他知道將是永別。

站在甲板上,望著漸漸遠去的上海灘,杜月笙不禁百感交集,唏噓不已。

47年的往事一幕幕從眼前掠過,所有的榮華富貴、功過是非,都如雨打風吹去。

竟也有一絲「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的豪情。

除了杜月笙這樣的名流大亨

其中就有國民黨敗兵,而這些敗兵裡,也有一個抗戰風雲人物——葛肇煌。

杜月笙來香港主要是養老,談不上猛龍過江,葛肇煌來香港,才是真正的猛龍過江!

六、

葛肇煌,生於1894年,黃埔六期出身,比向前大13歲,官銜也比向前高。

抗戰時期,葛肇煌也曾立下赫赫戰功。1944年暗殺汪偽政府廣東省長陳耀祖。1945年搗毀日本支持的「五洲華僑洪門西南本部」的洪門組織,並自稱「洪門護法」。

抗戰勝利後,葛肇煌將本部易名為洪門忠義會,受軍統指揮。

1949年10月,解放軍長驅直入,佔領廣州。葛肇煌和近萬名國民黨敗兵,紛紛湧入香港,聚集在香港西環一帶。

這些國軍敗兵,白天無所事事到處遊蕩看熱鬧,晚上就在路邊屋簷下鋪上油紙或者毯子,席地而睡。每天都有警察跑來認人抓捕那些沒錢吃飯而跑去偷盜搶劫的人。於是港英當局在香港島西面的摩星嶺設置了所謂的難民營。

難民營連木板房也沒有,都是形形色色用各種物品搭建的帳篷,帳篷布滿了山頭,缺乏公共設施,人們隨地大小便,每逢烈日當空,更是惡臭難聞,到了雨天,更是遍地泥濘,就是鋪上草包袋子,也很快就腐爛不堪。

1950年6月,更是發生了大規模鬥毆事件,摩星嶺國軍殘兵與香港人發生衝突,很快數百名香港當地人就與這些國軍殘兵形成打群架,在很快趕到的警察控制下,事件才告結束。這次事件導致130多名香港青年受傷被送往醫院。

為了避免再次發生各種擾亂治安的事件,港英當局撤銷了在香港島的摩星嶺難民營,而在相對偏僻的九龍魔鬼山,也就是將軍澳對面,設立了調景嶺難民營。

國軍殘兵,怎麼甘心窩在山頭住棚子呢?何況他們之中還有好多黃埔出身的軍官。讓他們去打雜工,看別人眼色,獲取一點微薄的收入?

如此卑微,毋寧死。

於是,在廣州就搞過「洪門忠義會」、出身於黃埔六期的前國軍中將葛肇煌,便創建了14K。

14是指14K發源地,即廣州市西關寶華路14號,是由葛肇煌在廣州創立的根據地,這亦成為14K之間的暗號;K是國民黨英文名稱KuoMinTang的第一個字母,也指K金(Karat),K金比一般的黃金更為堅硬,喻意組織的強大。

14K很快就在香港打下地盤,畢竟該組織成員都接受過軍事訓練、白刃戰訓練,有豐富的實戰經驗,且身經百戰。槍林彈雨、炮彈橫飛都不怕,還怕黑社會?

很快14K就發展到36個分支組織。

自此,新義安和14K成為香港兩大幫派,本地幫會以「和勝和」為首,皆屈居於兩幫之下。

這一年,新義安創始人向前,已43歲了,幫會發展得一般般,孩子又生了一個,取名向華勝。

七、

有人建幫,也有人立業。

1950年,當葛肇煌在創建14K的時候,李嘉誠開始創業了。之前他幫老太太澆花,賣鐵桶,後來塑料桶橫空出世,很快便取代了鐵桶。他敏銳地發現,塑料將被廣泛應用,而那時香港不缺鋼鐵廠,塑料廠反而並不多。

於是琢磨著成立一家塑料廠。

他拿出跟老太太澆花賺到的所有的積蓄,再加跟親友的借款,湊足5萬元港幣,在筲箕灣租下了一間千餘尺的廠房。然後招了20幾名員工,成立了長江塑膠廠。

長江不擇細流,故能浩蕩萬裡。

後來果然「浩蕩萬裡」了。

這時的杜月笙,像拔河中間的紅綢子,一邊牽在老蔣手中,一邊牽在中共手中。雙方都想拉攏他,可是他卻在中間打太極。

兩不相幫,兩不得罪,兩邊都不去。

甚至他想移民法國,可是辦護照時被索要15萬美元手續費,因交不起錢不得不放棄。可見,那時香港已經貪汙盛行了。四大華人探長,還在這種風氣裡摸爬滾打。

1951年5月底的一天,杜月笙在家裡一邊喝茶,一邊看報,他會通過看報,了解上海的一舉一動。報紙上,一名老頭在大街上掃地的照片引起了他的注意,他覺得這老頭很眼熟,拿起老花鏡仔細一看,這不是大哥黃金榮嗎?

黃金榮解放後在自己的大世界掃馬路

杜月笙不禁嘆了口氣,大哥的遭遇也許他早有預料,如果自己不避居香港,恐怕旁邊倒垃圾的老頭,就是自己了。

但實際上,讓黃金榮去掃大街,不過是一場「危機公關」。在此之前,因為群眾憤怒,「黃金榮可殺不可留」的口號響徹上海灘,黃金榮也寫了一篇《黃金榮自白書》,自稱「自首改過」「將功贖罪」「請求政府和人民饒恕」云云,但並未平息群眾的憤怒。

於是就讓黃金榮出來掃大街,一來對穩定社會秩序、震懾幫會殘餘勢力起了不少作用,二來也消了群眾的一口「惡氣」。

但黃金榮也沒改造多久,畢竟已是風燭殘年的老人。

三個月後,1951年8月16日,杜月笙病逝,終年63歲。

杜月笙病逝時,只留下了大約11萬美元的財產。除了分配給家人外,還單獨留一份給那些有生活困難的門生。對待追隨自己的人,杜月笙有情有義,至死都還掛念著。這就是為什麼很多門生誓死追隨的原因所在。

1953年6月20日,黃金榮因發熱病倒,昏迷了幾天,然後去世。終年85歲。

至此,青幫三大亨時代,徹底落幕。

一個月後,14K創始人葛肇煌因腦充血在香港逝世,終年59歲。其子葛志雄登上14K龍頭寶座,但幫會已經開始分裂,葛志雄只是名義上的老大,36個分支組織各自為政,對外都稱「14K」。

這一年,新義安創始人向前被港英政府驅逐出境,他只帶了最得寵的三太太,去了臺灣。5歲的向華強和3歲的向華勝留在了香港。

至此,新義安由向前長子向華炎領導,14K由葛志雄接任,香港黑社會翻開了新篇章。

也是這一年,37歲的曾啟榮生了個兒子,名叫曾志偉。

相關焦點

  • 香港紅與黑:杜月笙、四大探長、新義安、李嘉誠…
    ,於是也來和一篇《香港的紅與黑》。又因為最近大家點名要看杜月笙,於是我便把杜月笙兩次移居香港的故事寫進來了。同時也寫了香港華人四大探長,以及上世紀40年代到90年代香港黑幫「新義安」和「14K」的故事。1841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強佔香港島。清政府試圖武力收復,但實在是無力收復。
  • 香港的紅與黑:杜月笙、李嘉誠、香港四大探長、新義安、潮州幫、14K、向華強、霍英東...
    本文寫到的人物有杜月笙、黃金榮、張嘯林、李嘉誠、霍英東,向華強,曾志偉,還有香港四大探長、潮州幫、14K和新義安,甚至還有潛伏在香港的軍統特工和中共特工
  • 香港紅與黑:幫會、探長、大亨、回歸!
    1940年11月,有很多香港的年輕人應聘警員,其中有三位20多歲的年輕人,日後成為叱吒香港的風雲人物,他們就是呂樂、韓森、曾啟榮。呂樂,1920年出生於廣東省海豐縣,後來全家人偷渡到香港。他又叫呂務樂,江湖人稱lak哥、樂哥、阿叔,發跡後成為香港四大華人探長之首,也被稱之為「五億華人探長」。
  • 香港紅與黑
    最近香港話題成為熱點,去年寫的一篇舊文,在知乎反響熱烈,於是精心修訂後重新發布。本文寫到的人物有杜月笙、黃金榮、張嘯林、李嘉誠、霍英東,向華強,曾志偉,還有香港四大探長、14K和新義安,甚至還有潛伏在香港的軍統特工和中共特工……文章略長,看完幫分享,謝謝。
  • 香港的三元九運:近180年香港的紅與黑
    本文寫到的人物有杜月笙、黃金榮、張嘯林、李嘉誠、霍英東,向華強,曾志偉,還有香港四大探長、14K和新義安,甚至還有潛伏在香港的軍統特工和紅色特工……文章略長,看完幫分享,謝謝。一、1841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強佔香港島。清政府試圖武力收復,但實在是無力收復。
  • ​香港的紅與黑
    至於四大華人探長最後一位顏雄,因為名氣最小,地位最低,連曾志偉老爸曾啟榮都不如,所以他的資料也少之又少,在此就暫且略過。香港淪陷的三年,香港黑社會成員有很多回到內地謀生,有血性的男兒還投軍抗日,留在香港繼續當古惑仔的多屬極惡之徒。
  • 槍指劉德華、性侵藍潔瑛、綁架劉嘉玲:你所不知道的香港黑幫往事
    在電影《追龍》裡,他與呂樂黑白兩道,平分天下,成為香港回歸前夕,一個怎麼都繞不過的亂世梟雄。05四大華人探長叱吒警界的同時,四大黑幫家族也平分江湖。四大華人探長,前面已經說了,分別是呂樂,韓森,藍剛,顏雄,四大黑幫就是新義安,義群,14k,和勝和。義群的老大,正是吳錫豪,隸屬於潮州幫。不得不說,潮州真是一個魔幻的城市,不僅出了李嘉誠這樣的商業巨賈,還出了吳錫豪這樣打架很野的黑幫大佬。
  • 香港黑幫往事
    香港四大華人探長藍剛,原名藍文楷,外號「無頭」,加入警隊後嫌名字太文弱,改為藍剛。藍剛加入警隊的時間,比呂樂晚了整整四年,但憑著拼命三郎的精神,很快得到了晉升,位列四大華人探長第二位。六七十年代,香港著名毒梟「跛豪」吳錫豪就是從九龍城寨走出去的。在電影《追龍》裡,他與呂樂黑白兩道,平分天下,成為香港回歸前夕,一個怎麼都繞不過的亂世梟雄。05四大華人探長叱吒警界的同時,四大黑幫家族也平分江湖。
  • 香港黑幫14K和新義安的由來及沒落史
    1949年4月,數以百萬計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了渡江戰役,完全摧毀了國民黨軍隊,後來國民黨軍隊潛逃到臺灣、香港以及其他地方,在逃到香港的人中,有一個是黃埔軍校第六期的學員,名叫葛肇煌,他聯繫了13個骨幹分子,他們14人組成了一個三合會組織「14k」,「14」是14個骨幹,K是國民黨(KuiMinTang)英文名的第一個字母,14k剛成立不久就在香港打下了基礎。
  • 任達華被刺:你所不知道的香港黑幫往事
    在電影《追龍》裡,他與呂樂黑白兩道,平分天下,成為香港回歸前夕,一個怎麼都繞不過的亂世梟雄。05四大華人探長叱吒警界的同時,四大黑幫家族也平分江湖。四大華人探長,前面已經說了,分別是呂樂,韓森,藍剛,顏雄,四大黑幫就是新義安,義群,14k,和勝和。義群的老大,正是吳錫豪,隸屬於潮州幫。
  • 香港黑幫控制娛樂圈內幕:有明星的地方,就有恩怨
    第二天,黃朗維被人砍傷,在醫院裡搶救時,被兩名殺手以探病之名槍殺。後來,「新義安」的二把手陳耀興(陳耀興也是梅豔芳老友)因黃朗維的死被警方拘捕。這似乎證實了黃朗維的死與陳耀興有關係,一時間,14k與新義安勢同水火。1993年11月21日凌晨,陳耀興保釋期間,在澳門被人槍殺,隨後梅豔芳也躲到泰國去避難了。
  • 香港的紅與黑
    1940年11月,有很多香港的年輕人應聘警員,其中有三位20多歲的年輕人,日後成為叱吒香港的風雲人物,他們就是呂樂、韓森、曾啟榮。呂樂,1920年出生於廣東省海豐縣,後來全家人偷渡到香港。他又叫呂務樂,江湖人稱lak哥、樂哥、阿叔,發跡後成為香港四大華人探長之首,也被稱之為「五億華人探長」。
  • 真實的香港黑道人物全揭秘
    當然,呂樂矢口否認了,他說他姑姐嫁給向華炎時,他已經做上探長位置。無需親戚幫忙。儘管這些黑道梟雄的錢財不像李嘉誠他們那麼明朗易算,但廉正公署也不會太過誇張。儘管遭受呂樂的看不起,但做為一大探長顏雄同樣沒逃脫廉正公署的通緝,1977年1月廉正公署正式發出Stop List,只要顏雄入境便要協助廉正公署調查。
  • 東方之珠的紅黑史:五億探長呂樂與華人首富李嘉誠
    在整個60年代,香港真正的大佬就是呂樂,黑白兩道沒有人不給他面子,那個時候有人說雷洛的財富高達5億。多年之前,香港有一個小學生寫下了一篇文章,這裡是李嘉誠的城。引起了香港人的共鳴。90年代開始,香港人住的房子、用的手機、還有用的電跟能源,大部分都是李嘉誠提供的,出門購物的屈臣氏、百佳超市也是李嘉誠的,另外香港21個港口中13個在李嘉誠手中,大部分的貨物進出香港,李嘉誠都要從中賺錢。
  • 香港黑道始末
    本文寫到的人物有杜月笙、黃金榮、張嘯林、李嘉誠、霍英東,向華強,曾志偉,還有香港四大探長、14K和新義安,甚至還有潛伏在香港的軍統特工和中共特工
  • 香港的白道人物與黑道人物傳奇
    最近香港話題成為熱點,去年寫的一篇舊文,在知乎反響熱烈,很多朋友因為這篇關注我的,但也有很多關注我的朋友還沒有看到這篇,於是精心修訂後重新發布。本文寫到的人物有杜月笙、黃金榮、張嘯林、李嘉誠、霍英東,向華強,曾志偉,還有香港四大探長、14K和新義安,甚至還有潛伏在香港的軍統特工和中共特工……文章略長,看完幫分享,謝謝。
  • 香港黑幫史:14K和新義安的由來以及沒落
    14K和新義安選舉龍頭的方法不同,14K採用的是元老制,論資排輩,如不稱職便要下臺,新義安採用的是世襲制,論山頭的話,14K是洪發山,新義安是太平山,14K與新義安則是至今仍然存在於香港的兩大黑幫組織。
  • 洪門往事|香港四大探長(上)
    香港四大探長1940年,除了杜月笙,還有大量上海精英來香港躲避戰亂,為什麼來的都是精英呢?因為普通人是弄不到從上海到香港的船票的。呂樂,1920年出生於廣東省海豐縣,後來全家人偷渡到香港。他又叫呂務樂,江湖人稱lak哥、樂哥、阿叔,發跡後成為香港四大華人探長之首,也被稱之為「五億華人探長」。
  • 國家為什麼不直接收拾香港的暴徒?
    至於四大華人探長最後一位顏雄,因為名氣最小,地位最低,連曾志偉老爸曾啟榮都不如,所以他的資料也少之又少,在此就暫且略過。香港淪陷的三年,香港黑社會成員有很多回到內地謀生,有血性的男兒還投軍抗日,留在香港繼續當古惑仔的多屬極惡之徒。
  • 香港黑幫史:14K和新義安的創立以及鬧市中隱退的緣由
    與14K並列的黑幫組織「新義安」的創始人叫向前,他最早是拜在14K創始人葛肇煌中將的門下,也擁有國民黨的少將軍銜。後來向前進入香港,建立起作為掩護的新安公司和永安公司,所以這個組織被俗稱為「新義安」,從事勒索、收保護費、販賣毒品、高利貸、開設色情場所、非法賭博、走私等,同時也經營企業等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