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向標周末版-第五十期:評《天亮之前》
《天亮之前》得分5.5分
1. 奇愛博士:7分
中國電影資料館節目策劃,北京國際電影節策展人,「文慧園路三號」微信公眾號(CFA1958)運營者。
落魄富家公子哥淪落賭徒,為拯救女兒籌得欠款焚心似火,此時巧遇花街流鶯——這個包含著沉重黑暗犯罪的類型片內核,很意外,和一個二人世界的、節奏明快的愛情隨性小品,撞擊在了一起,產生了些許異樣又和諧的化學反應。
但楊子姍——一個身份卑微的妓女,甚至在最後反轉、主導了女性同男性的情感走向,這是作為商業類型片的一種模式創新。
2. magasa:6分
《虹膜》電影雜誌主編,「虹膜」微信公眾號(IrisMagazine)運營者。
看之前被一邊倒的負評嚇到了,但看了之後,我想為這部片說說話。吳中天是個新導演,評價新導演要多看優點,缺點將來總是可以改的。要說缺點的話,楊子姍缺少一點風塵味(但不是說她演得不好),出獄後解謎反轉的節奏有點問題,故事的巧合可以處理得更自然一些,這些地方我也認同。故事把賭博和運氣恰如其分地融入到每個關鍵的敘事節點,技巧性是足夠的。吳中天肯定是個影迷,我這麼說不是因為用了《卡比利亞之夜》,而是這部電影裡藏有不少經典電影的味道,但又不露骨。故事發生在泰國,再次用異國設定來跨過了敏感題材的審查障礙,說明只要提供更大的尺度和空間,電影還是有內容可以拍。
3. 感恩而死:6分
電影策展人,上海國際電影節選片顧問。
作為一部新人作品,影片還是值得肯定的。導演在氛圍營造上做得不錯,爛賭徒與風塵女,破敗的街巷,黑幫,犯罪,頗有些《罪惡之城》的感覺,郭富城的表演也可圈可點。不過影片的人物動機、劇情邏輯,以及節奏處理上還是有些問題,就比如最後的解密大反轉吧,雖然知道這花了不少心思,與前面的一些情節點也有呼應,但太過用力的說明讓人覺得工於心計,反失了前面的灑脫。
4. 開寅:5分
常用筆名九隻蒼蠅撞牆,法國巴黎第一大學(索邦)電影理論博士,電影理論學者,電影編劇,電影項目策劃。
以奇特的方式散播了某種讓人噁心膩味到極致的臺式小清新情緒,它如此強烈以至於已經超過底限而翻轉又重新變得可愛起來。如果把自由城看作是非現實的奇境,那影片的實質主角楊子珊就變成了瀕死前的風塵愛麗絲,影片就是她在這喪失邏輯精神分裂的一夜有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樣意淫出的小清新幻想。可惜的是一文不值的劇情,混亂到崩潰的人物行為邏輯,超級廉價的情感,以及結尾智商為負數的圓房性解釋毀滅了這個有點新奇的原始意圖。
5. 桃桃林林:5分
影視自媒體人,運營微信公眾號「桃桃淘電影」、微博「桃桃淘電影」、優酷視頻「桃淘好萊塢」和「本周院線新片」。
劇情設定還是有想法的,妓女與賭徒的戲劇性一夜,對《卡比利亞之夜》的致敬也非常明顯。但是,執行上就是各種不舒服,很多情節轉換總是太硬,有點硬塞衝突進去的感覺。更重要的是,兩位主演真的是一點CP感都沒有,就是不來電。這個情感本身就很難認同,所以就沒法代入了。
6. 賽人:4分
影評人,CCTV6《電影報導》(前身為《中國電影報導》)策劃。
從片名看,以為會牽涉到時間的逐步流失,但依依難捨的況味並沒有流淌多少。從愛情接力的角度看,會更無趣。倘若從一個人強行介入另一個人的生活,並讓其心性大變,或兩個人皆改頭換面,其設定其實有很強的思辨空間。出發點很好,但最終卻不知該如何落腳。很多重場戲都出戲了,表演和剪輯都很差。
影向標周末版-第五十期:評《巴霍巴利王:開端》
1. 風間隼:7分
影評人。
有點雷人但還蠻好看的,戰爭場面比起大多數印度「史詩電影」來已經是難得的考究,各種開腦洞的奇技淫巧算是另闢蹊徑。就是男主矬了點,特效有點假。
2. magasa:5分
《虹膜》電影雜誌主編,「虹膜」微信公眾號(IrisMagazine)運營者。
很難按照慣常的標準來評價印度電影,它的審美體系、敘事成規、風格喜好都跟我們習以為常的電影不太一樣。就說這部電影吧,歷史神話體系倒沒什麼難以理解的,各個民族大同小異。影片可以說是在某些地方想像力驚人——但也許在印度人自己看來很平常。節奏太慢,我能接受歌舞的插入,不過任何場面都用慢鏡頭來表現,不限於動作戲,也是夠了。
3. 迷影蘭波:5分
電影從業人員。
劇情粗線條和表演之誇張直接秒殺港片黃金時代不說,敢在高潮戲裡直接捨棄主人公去講他的老爸長達40分鐘也夠嘖嘖稱奇,但最妙的是發揮了印度神片們的光榮傳統,各種狂打雞血,腦洞大開的撩妹神技,殺戮招式,讓我自《功夫小蠅》後從頭笑到尾,以至快癱著從影院出來。PS:寶萊塢現在就是綠幕技術也是秒殺天朝,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