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澄城的一些小眾圈子開始流行一款名為「澄泉青」品鑑酒的澄城地產白酒。凡是喝過的人,都成了這款酒的忠實粉絲,數十件地往家裡藏。
澄城有釀酒的歷史嗎?
澄城歷史上有過「澄泉青」這款酒嗎?
「澄泉」在哪?為什麼以「澄泉青」為名?
小編帶著這些疑問,梳理了澄城與釀酒相關的史實,待我給您慢慢道來.
陝西有著悠久的釀酒歷史。早在周代,周王朝就在豐鎬二京設置有專職的酒官,《周禮・天官冢宰》記云:「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列入中國2018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的劉家窪芮國遺址出土的青銅器中,就有大量與酒相關的青銅器。比如貯酒的酒壺、倒酒的盉、喝酒的酒爵,等等。無聲地說明了早在周代,澄城地域就有釀酒的歷史。
澄城劉家窪芮國古墓出土的酒壺、盉等酒具
劉家窪芮國古墓出土的酒爵
在大爭之世的春秋戰國時期,地處「河西之地」最西陲的徵城是「秦晉之好」的聯姻禮成之地。《儀禮·士昏禮》載:「徵,成也,使使者納幣以成婚禮」。秦晉兩國派遣使者納送聘財以成婚禮。酒便是聘禮中不可或缺的禮性之物。
隋朝的創立者隋文帝楊堅是弘農郡人(今華陰朝邑黃河岸邊一帶),頗好渭北山水,在澄城大地留下了諸多瑰麗傳說。比如趙莊白家河的隋文帝行宮、隋文帝和妃子洗浴的匱谷泉也叫隋公泉、駐紮鑾駕的阿鑾寨等等。明澄城縣誌記載,隋文帝居同州,釀酒取澄城龍泉水。而龍泉就在現在北酥酪北邊的帶洛溝內,因釀酒香美,周邊的村莊便取名醍醐、酥酪。
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中最強盛的時期,以都城長安為中心的關中地區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秦酒更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水平。而這其中不得不說的就是名相魏徵釀造的家酒——蠕淥酒、翠濤酒。有關史料記載:魏徵善釀酒。所釀的蠕淥酒、翠濤酒非常醇美,窖藏十年不壞。後來他把酒敬獻給唐太宗,太宗龍顏大悅,題詩相贈:「蠕淥勝蘭生,翠濤過玉薤。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敗」。而澄城王莊的太賢村、良輔河一帶是魏徵去世後的封地,魏徵裔後世居澄城,自然繼承了魏徵的釀酒技藝。
澄城縣城西邊縣西河的澄泉也是釀酒的絕佳水源。明崇禎版《澄城縣誌》記載,「澄泉在縣西三裡,水之源潔流清,故名。俗名官泉,釀酒香美」。明清以來,澄城人依託澄泉之水,釀造「澄泉青」燒酒,頗受市場歡迎。據民國《澄城附志》記載,「民國十三年,全縣共計燒坊一百二十餘家」。
解放後,因糧食短缺,澄城燒酒業幾乎全部歇業。改革開放後,釀酒業緩慢恢復。1980年前後,縣糖業菸酒公司下屬的地產組(地方特產組),依託公私合營的一些解放前曾釀酒的老職工的釀酒經驗,在精進寺塔西的糖業菸酒公司院內窯洞重新釀造「澄泉青」酒,釀酒用水每日從縣西河澄泉拉運。所釀白酒主要銷售至西安周邊的長安縣等地。1985年後,因西府的西鳳酒和川酒興起,逐漸沒落,停止釀造。
上世紀80年代的澄城澄泉青酒
上世紀90年代末,澄城縣川宏酒業在縣城西六路註冊成立,釀酒用水取自澄城地下的奧陶紀「富硒、高鈣」礦泉水,2003年遷至工業園區,更名為渭南市奧陶春酒業有限公司,2009年又更名為陝西奧陶春酒業有限公司。2013年,川宏酒業戰略重組,新成立澄泉青酒業,注資1000萬元,多方求教原「澄泉青」老職工生產工藝,延續「澄泉青」燒酒歷史,沿用奧陶紀優質水源,「澄泉青」跨越千年再次蝶變重生!
近日,小編有幸去澄泉青酒業參觀走訪了一趟,併購買了澄泉青品鑑酒喝了幾次。
純糧釀好酒。總體而言,澄泉青酒業硬體設施齊備,水質精細淨化、發酵窖池成熟、釀酒工藝先進。精選高粱、大米、小麥、玉米、豌豆等五種糧食,科學配比、調和粉碎。按照傳統工藝,固態發酵、續糟配料、混蒸混燒、量質摘酒,陶缸封藏5至10年,出廠時按不同品類勾調裝瓶,全程精心把控、純糧釀造。特別是原奧陶春酒廠當年封藏了幾十大缸的原漿基酒,成為澄泉青酒優越品質的底氣和保證。
釀造車間
微生物豐富的活性窖池
淨水設施
臨時存酒罐
2003年釀造的原漿陳釀
人硬貨紮實。澄泉青酒業總經理孫權給小編說:酒品見人品,喝酒是、釀酒也是。我們的澄泉青白酒,好水好糧好工藝,基酒窖藏時間都在10年以上,百分百純糧釀造!我們鄭重承諾,如果在我們的酒中發現一滴食用酒精成分,我們願意每瓶賠償10萬元!
澄泉青酒業現在面向紅白喜事市場,主推龍鳳緣酒和三星澄泉青酒,都是實打實的純糧食酒,入口順,不上頭,價格也不高,真正是咱老百姓喝得起的好酒!
面向親友聚會和商務接待市場,主推88元的45度澄泉青品鑑酒和158元的52度澄泉青品鑑酒。這兩款酒至少都有十年的封藏陳化,窖香濃鬱,口味豐滿,入口綿甜,第二天早起神清意爽,酒質直追千元濃香型白酒標杆!
成人之美、成功之品。澄泉青酒確實是咱澄城人自己的品質美酒!
如果您想買兩瓶嘗嘗,可以去萬泉街八路口澄泉青酒業專賣店看看。
銷售電話:19929220232(楊盼榮銷售經理)
如果您還想去酒廠實地參觀參觀,也可以去工業園區原老電廠對面澄泉青酒廠。讓工作人員帶您看看釀酒車間、看看封藏了十五六年的老酒罐。
酒廠負責人 13571331866(王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