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街舞》第五期,隊長們的搶人大戰引起熱議。
要知道搶人大戰是整個賽制的轉折點,會直接影響之後比賽的走向,在這之後戰隊強弱就一目了然。
經過一輪爭奪後,四支隊伍總算成型。
根據以往的賽制,複賽主要靠作品,編舞師至關重要,而決賽則是battle。
四支戰隊名單如下:
鍾漢良這邊battle型選手有肖傑、林夢、AK東(曾贏得搶七)、小明、小寶,編舞:張建鵬、蘇戀雅編舞能力毋庸置疑。
整體來說舞種齊全,大神也壓得住,配置很不錯。
而王嘉爾、張藝興兩隊都偏新生代,爆冷奪冠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王嘉爾這邊battle拿得出手的:小朝、雷曉暘、秦煜、小白、Colin,編舞李春林、王小可、盧德。
尤其小朝這個怪獸,若能撐到最後,或許爆冷得冠也是可能的。
張藝興這邊編舞配置很強,hello dance的幾位都在,battle也很拿得出手:騰仔、喬治、Klash、巴裡斯、三金。
王一博這邊能battle的:布布、大婷、楊凱、無名、電門、大餅。
大概能猜到王一博的選人思路和搶人策略是想組建一個old school的技術流戰隊,創作一些比較復古的東西。但編舞有楊文韜、小君君、小雞,整體問題不大。
不過王一博戰隊內也暗藏隱患,眾所周知越到賽制後期bboy便越雞肋,反而另外三個隊都能有後期保障。
有網友預測,最後王嘉爾估計會留小朝、雷曉暘;王一博會保布布、大婷、電門,而鍾漢良我覺得是肖傑、AK東、小寶;張藝興壓騰仔肯定沒話說,再說一個的話其實我偏向三金。
冠軍的話,最後大概小朝、布布、騰仔三爭一。
毫無疑問,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目前王一博戰隊是最強的,但王一博的選人策略卻是存在爭議的。
王一博在爭取楊雨婷的時候,曾表示不要 Waacking(甩手舞)、不要Locking(鎖舞),只要Hip-Hop(自由式街舞)、Popping(震感舞)和Breaking(地板舞)。
其實可以看得出來,王一博選的舞種都是擅長battle型,明顯是為了之後比賽的battle做足功課,無可厚非。
只不過後來又想了下,《這就是街舞》這檔節目的初衷不就是為了推廣街舞這種藝術形式嗎?
如果就因為節目賽制原因,明星隊長認為其中的某個舞種不利於比賽,就將這舞種排除在戰隊之外,這不是已經違背節目初衷?
假如這樣的話,節目性質就變了。
變成變相鼓勵節目組所熱衷能製造節目效果的或明星隊長們所普遍青睞的舞種。
若是隊長們喜好雷同,那如果有他們都不喜歡的舞種時,這個舞種的舞者就應該被放棄嗎?
第一季黃子韜因菊麟放棄軟骨舞大神餘盼,此舉在當時質疑之聲不斷。
粉絲們為黃子韜辯稱:他有自己的選人標準。
這話乍一聽似乎沒啥毛病,但是有前提的,如果菊麟跟餘盼實力相當,黃子韜選擇菊麟可以說是出於個人偏好的考慮。
可實際情況是,餘盼的實力遠勝於菊麟,問題的性質就變了。
既然節目初衷就是推廣街舞,那麼明星隊長同樣不能因個人喜好或是可以追求賽制結果,違背節目推廣街舞的初衷,否則就是本末倒置。
賽制只是調味劑,食材還是街舞。如果調味劑蓋過食材本身的味道,那就沒意思。
對此你們怎麼看呢?如果有什麼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