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物品具體有多重,這需要實際稱量過才知道;一件物品應該有多重,特別是制式物品,那想必多數人都心裡有數。如果物品應該有的重量和實際稱過後的數據不相符,而且差異相當之大,那中間肯定是出問題了。
杭州蕭山寧圍的周先生是一名網店店主,專門通過網絡做服裝銷售生意,規模不小,每年光快遞費支出就有上百萬。他反映,最近有員工發現快遞稱重出了問題,某些衣服的實際重量和快遞公司反饋的數據嚴重不符,快遞公司的稱重明顯高了很多,他懷疑對方在稱重上可能做了手腳。
周先生的網店規模很大,賣的東西多也雜,各種品牌各種款式加起來多達好幾百種,如此繁多的品種也就不可能細查,每件衣服的數據都瞭然於心,能發現快遞稱重上的問題,還多虧了一款男士棉麻襯衫。周先生說:「這一款男士襯衫,單層,是很輕的棉麻材質,重量就是零點幾公斤的,大概零點三到零點四公斤左右,他們(快遞公司)給我的重量是2.2公斤。」
為了驗證自己的話,周先生現場對這款男士棉麻單襯衫進行稱重,電子吊鉤稱上的數據顯示為0.355公斤,遠遠低於2.2公斤(快遞公司提供)這一數據。諸如此類的情況,周先生在對快遞公司過去一年多發過來的底單做過檢查後,隨便抽查出幾個都是如此,好幾款衣服稱重都存在異常。
和周先生網店合作的快遞公司,是位於杭州蕭山寧圍某達快遞的一個營業網點。根據收費標準,快遞件超過一公斤屬於超重,根據快遞到達省市的不同加收價格不等的超重費。
通過周先生提供的快遞結算單,明確可以看到,底單上超重都已被單獨標註,僅僅一月份,一個網店的超重金額就達到3500多元,而周先生名下的網店足有十好幾個之多。單這一項費用,每個月下來就是大幾萬,如此開支也難怪直呼受不了了。
情況是否真如周先生所說,快遞公司在快遞件的稱重上做了手腳,以謀求更多的超重收費呢?蕭山寧圍某達快遞網點的負責人,朱經理說:「這個只是他口頭上說說的,我們公司的快遞稱重全都是自動化,是不會有誤的。到底是什麼貨,首先有盒子啊(外包裝),單件啊還是兩件啊,都存在的。」
這款棉麻襯衫,首先是沒有包裝盒的,衣服的外包裝只是一層塑膠袋,重量嘛幾近忽略不計;至於單件還是兩件,有沒有贈品,訂單上都有明確記錄,也經不起推敲。很明顯,朱經理給出的說法,並不能完全解釋快遞稱重異常的問題,在其系統後臺數據上,棉麻襯衫2.12公斤的數據又明確在列,至於這個數據是怎麼來的,可就解釋不了了。
快遞稱重的問題解釋不了,朱經理卻拿出了另一份自證清白的證據,一張欠款明細表。朱經理表示,周先生從2019年10月份到今年3月份,已累計欠款14萬多,他有理由相信周先生是在找茬,故意這麼做不想結清拖欠的快遞費。快遞稱重的異常,朱經理解釋不了;快遞費拖欠的情況,周先生也沒有否認。至於到底是周先生故意找茬,還是朱經理轉移視線,有待調查。
最後,周先生答應付清欠款,至於快遞稱重的問題,由於朱經理堅持稱重沒有問題,雙方並未達成一致,他表示會通過其他途徑來解決。小編覺得,欠款付清本就是應有之義,在這當面周先生確實欠妥。至於稱重異常的問題,若真是故意找茬,自討沒趣後自當就此散去;若不是,那完全可以就此停止合作,早先多付的超重費用,也可以尋求法律途徑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