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有編輯的朋友在分享,是如何將《卡羅爾》引入中國並且做成一本比較暢銷的書。
《卡羅爾》竟然出書了啊!如此微妙的選題!於是懷著一顆八卦之心的老喬我就去扒了扒已經出版的LGBT中文圖書(包括中文繁體版)。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還真.不少。
PS:以下排名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僅僅依據對本人的對作品的喜愛程度,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讓你心愛的作品上榜啊喂。
Top 10
我可以被擁抱嗎?因為太過寂寞而叫了蕾絲邊應召
永田カビ
臺灣東販股份有限公司
豆瓣評分 ★★★★☆
「我只是想找一個不管發生什麼事,都會認同我的歸屬。」
絕對不可能出中文簡體版的一本漫畫,目前有中文繁體版。這本漫畫不能單單以同性戀來概括,其實真正的話題是抑鬱症。
28歲的少女x經驗為0。因為患了抑鬱症,最終發展成進食障礙,不但從大學退學,就連打工也被辭退了,連父母也覺得她百無一用。於是少女決定去死,但是死之前,想要被好好地擁抱一次,於是選擇了上網預約les女郎。
Top 9
喬凡尼的房間
詹姆斯·鮑德溫
麥田
豆瓣評分 ★★★★☆
美國黑人文學的巔峰、二十世紀美國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詹姆斯·鮑德溫的作品。客居巴黎的美國作家在這座浪漫的城市尋找自己,卻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選擇的難題之中,男人?女人?在酒保情人喬凡尼和未婚妻赫拉之間,他不停地徘徊、選擇、再徘徊。再失去。
1956年隨著這本書的出版,不少餐廳紛紛將自己的店名改成——「喬凡尼的房間」。
Top 8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珍妮特·溫特森
新星出版社
豆瓣評分 ★★★★
少女珍妮特從出生以來,她一直在與她的天性作鬥爭,她的父母、教會都告訴她,「同性戀是罪惡的!」然而當珍妮特第一眼看到梅蘭妮的時候,就明白了,自己愛上了她。
少女最終決定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決絕地與父母、教會決裂,然而現實真得如她所願嗎?
Top 7
酷兒
威廉·巴勒斯
鳳凰壹力 | 作家出版社
豆瓣評分 ★★★★
講述同性戀經歷半自傳體小說。
作品風格非常個人化,像是一位在尋找愛的過程中,不斷地被愛傷得遍體鱗傷的旅行,他像飛蛾撲火般,一次又一次地撲向他追求的東西,卻什麼也沒得到。
Top 6
斷代
郭強生
後浪丨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豆瓣評分 ★★★★
被稱為《孽子》之後華語同性戀文學的經典之作。
書中通過對三位小Gay的故事,講述了一個群體在社會之下的掙扎,親密好友重病離世的中年老七,小鍾和姚之間糾纏了幾年的愛恨情仇,阿龍對真正的自我的探索.
Top 5
指匠
薩拉·沃特斯
世紀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豆瓣評分 ★★★★☆
BBC《指匠情挑》、樸贊鬱《小姐》原著。
然而影視改編得比書要溫情多了。與其說書中的兩位女子是愛情,不如是說兩個覺醒的女人對父權社會的反抗,有一絲悽涼。
Top 6
單身
克里斯多福·伊舍伍德
南方出版社
豆瓣評分 ★★★★
「往事只是已經結束的事。」
電影《單身男子》原著。
自己朝夕相處十幾年的同性戀人後因車禍身亡後,喬治·費爾科納一直處在悲傷的情緒中走不出來,他一邊在昔日情人現在好友夏洛特的幫助下面對現實,一邊又沉浸在過去的日子裡,就這樣,過去——現在——過去——現在,展示了喬治·費爾科納和戀人的一生。
當喬治·費爾科納被自己年輕的學生肯尼點燃了生活的希望時,命運之神此時卻降臨在了他的身上.
Top 5
自深深處
王爾德
譯林出版社
豆瓣評分 ★★★★☆
「為了自己,我必須饒恕你。一個人,不能永遠在胸中養著一條毒蛇;不能夜夜起身,在靈魂的園子裡栽種荊棘。」
王爾德因男性戀人道格拉斯入獄後,給道格拉斯的書信集。
這本書是王爾德在獄中,給曾經的戀人道格拉斯的信的集合,用一句話來說,大概就是今天在心中表示愛明天再信中表示恨.同時推薦王爾德的《道連-格雷的畫像》。
Top 4
戴上手套擦淚
喬納斯·嘉德爾
大魚讀品 | 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
豆瓣評分 ★★★★☆
「人生,我唯一的人生,我唯一擁有的人生;我唯一能得到的人生,也是我唯一想過的人生;我這一生,只是想要愛一個願意愛我的人;只是想在一瞬間,自由地活著。"
80年代,瑞典同性戀已經去罪化,男人們紛紛開始探索自己身體的奧秘,但是於此同時,愛滋病的陰雲卻從美國飄來了瑞典,讓這裡的人猝不及防地,一個又一個倒下。
故事以傳道士班傑明,和剛從鄉下來到大城市的拉斯穆斯為主線,描述了當時的同性戀群體。群體的核心成員,搞笑又體貼的大家長保羅,演藝圈的交際花班特,渴望能夠遇到一個真正愛自己的人的萊恩.然而在一開始還未被命名的「愛滋病」面前,這些人一個接著一個,慢慢地倒下。
因為當時瑞典瀰漫著對愛滋的恐懼,所以那些因愛滋病去世的人,只能草草地被裝進黑色塑膠袋中,像垃圾一樣被丟掉。《戴上手套擦淚》講述的是一群人對抗愛滋的過程,有人因病去世,卻在葬禮上被杜撰了一種人生,有人因為不能面對換上愛滋之後的人生而自殺,也有人與愛滋抗爭到了最後,甚至策劃了自己的婚禮,當然,也有人倖存了下來。
這套書很慢熱,對於煽情的部分極其克制,但是當你看完一本書,闔上之後,卻能感受到在冰山之下血液的翻滾。有同名電視劇,共三集。
Top 3
卡羅爾
帕特裡夏·海史密斯
上海譯文出版社
豆瓣評分 ★★★★
「我覺得我愛上了你,也覺得現在應該是春天了。我希望陽光照在我頭上,像音樂一樣跳動。我想到像貝多芬的太陽,像德彪西的風,像斯特拉文斯基的鳥鳴,可是一切的節奏都是我的。」——《卡羅爾》
書和電影不太一樣。原著直譯過來,叫《鹽的代價》。
如果說書中側重是「貴婦勾搭少女歷險記」,那麼書就是描寫的「少女愛上貴婦成長記」。電影太過於側重卡羅爾的經歷和心理過程,但是書中其實是雙女主線的,甚至是側重於體現特芮絲的成長過程。
和卡羅爾一同回到紐約之後,特芮絲是如何離開卡羅爾,如何實現經濟和內心的獨立,如何明確自己是喜歡女性的,所以在最後她堅定地走向卡羅爾之時,才如此珍貴。
她知道自己要面對什麼,但是她進行了選擇——她選定要和卡羅爾共度餘生。
Top 2
心是孤獨的獵手
卡森·麥卡勒斯
上海三聯書店
豆瓣評分 ★★★★☆
這是一個講述孤獨的故事。
「鎮上有兩個啞巴,他們總是在一起。」
「每天清早,他們從住所出來,手挽手地走在去上班的路上。兩個夥伴很不一樣。帶路的是那個非常肥胖、迷迷糊糊的希臘人。夏天,他出門時總是穿著黃色或綠色t恤——前擺被他胡亂地塞進褲子裡,後擺松松垮垮地垂著。天冷一些的時候,他就在襯衫外面套上松松垮垮的灰毛衣。他的臉圓圓、油油的,眼皮半開半閉,彎曲的嘴唇顯出溫柔而呆滯的笑容。另一個啞巴是高個,眼睛裡透出敏捷和智慧。他穿得很樸素,總是一塵不染。」——《心是孤獨的獵手》
但是有一天,其中一個啞巴死掉了。剩下的那個啞巴,內心就像空了一個洞,即使他身邊有很多身體健全的人,即使每天有許多人和他述說自己的秘密,可是他卻覺得,最懂自己的那個人,有且只能是那個已經去世的啞巴,然而他已經死了。
Top 1
孽子
白先勇
理想國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豆瓣評分 ★★★★☆
這是臺灣第一部同志題材的長篇小說。民國六十年代,臺北新公園裡有一群「青春鳥」少年,他們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聚集在這裡,依靠美麗的皮囊謀生,渴望能夠得到一個能夠被疼愛一生的人。然而每一個人離開的人,只要還活著,最後還是又回到了這個公園,只不過從「雛兒」,變成了「老鳥」。
白先勇說:「《孽子》是我第一次深入地處理中國的親子關係,並且把這關係從家庭擴展到社會,把父輩的形象提升至父權象徵的層次上。在《孽子》中,我主要寫父子關係,而父子又擴大為:父代表中國社會的一種態度,一種價值,對待下一輩、對待同性戀子女的態度——父子間的衝突,實際是個人與社會的衝突。」
白先勇的中文造詣非常之高,書中將人情世故寫得如此透徹卻又不露痕跡,對情感的把握非常克制。旅美學人夏志清教授曾經這麼評價過白先勇,「當代中國短篇小說家中的奇才,五四以來,藝術成就上能與他匹敵的,從魯迅到張愛玲,五六人而已。」
五月天早期的《擁抱》創作靈感就是來自於這部小說,「晚風吻盡荷花葉 任我醉倒在池邊」。
扒到這裡,老喬已經要累得吐血了,所以接下來的直接放書封放書名,大家看上哪個,歡迎自行去搜索一下,動動手指,更健康哦~
愛你,西蒙
───
貝奇·艾伯特利
激情
───
珍妮特·溫特森
給櫻桃以性別
───
珍妮特·溫特森
蘋果筆記本
───
珍妮特·溫特森
輕舔絲絨
───
薩拉·沃特斯
靈契
───
薩拉·沃特斯
小小陌生人
───
薩拉·沃特斯
房客
───
薩拉·沃特斯
守夜
───
薩拉·沃特斯
荒人手記
───
朱天文
巫言
───
朱天文
鄒氏女
───
章詒和
孤寂深淵
───
拉德克利夫·霍爾
學生特爾萊斯的困惑
───
羅伯特·穆西爾
夏日終曲
───
安德烈·艾席蒙
奧蘭多
───
維吉尼亞·伍爾夫
時時刻刻
───
維吉尼亞·伍爾夫
鱷魚手記
───
邱妙津
蒙馬特遺書
───
邱妙津
莫瑞斯
───
E·M·福斯特
威尼斯之死
───
託馬斯·曼
蜘蛛女之吻
───
曼努埃爾·普伊格
龍頭鳳尾
───
馬家輝
禁色
───
三島由紀夫
假面自白
───
三島由紀夫
背德者·窄門
───
安德烈·紀德
偽幣製造者
───
安德烈·紀德
波斯少年
───
瑪麗·瑞瑙特
哈德良回憶錄
───
瑪格麗特·尤瑟納爾
在一個陌生的房間
───
達蒙·加爾格特
在天使手中
帕索裡尼,同性戀的一生
───
馬家輝
鮮花聖母
───
讓·熱內
玫瑰奇蹟
───
讓·熱內
別了,柏林
───
克里斯多福·伊舍伍德
大主教之死
───
薇拉·凱瑟
螺絲在擰緊
───
亨利·詹姆斯
可怕的孩子
───
讓·科克託
金色眼睛的映像
───
卡森·麥卡勒斯
臺北爸爸,紐約媽媽
───
陳俊志
由於男人都不在了
───
菲利普·貝松
末世之家
───
麥可·坎寧安
微暗的火
───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有遺漏的,歡迎留言補充。
文案/排版: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