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進一步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我省將進一步放寬新業態市場主體登記條件,允許市場主體名稱中使用表明企業產品內容和服務方式的各類新興行業用語作為行業表述。同時,對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按規定不再受省內城鄉戶籍限制,並落實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制度,清理取消不合理限制靈活就業規定。
1
重點群體落實創業補貼
《通知》表明,我省將積極鼓勵個體經營發展。開通行業準入辦理綠色通道,對需要辦理相關行業準入許可的,實行多部門聯合辦公、一站式審批。在政府指定的場所和時間內銷售農副產品、日常生活用品,或者個人利用自己的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無須辦理營業執照。對下崗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從事個體經營的,按規定給予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扶持。對符合條件的創業人員,有條件的地區按規定落實一次性5000元的創業補貼。
2
提升從業人員技能水平
同時,積極引導職業院校、培訓機構按照新職業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推出新職業培訓課程,開展技能培訓,提升從業人員技能水平和職業素養。積極引導直播銷售、網約配送、社群健康等更多新就業形態發展。進一步健全完善統計監測制度,積極探索建立新就業形態統計監測指標。各地、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落實財政、金融等針對性扶持政策,積極推動非全日制、臨時性、季節性、彈性工作相關行業提質擴容。進一步增強養老、託幼、心理疏導和社會工作等社區服務業的吸納就業能力,鼓勵符合條件的組織、企業和個人興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全面落實就業困難人員、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後的社會保險補貼政策。
此外,還將有創業意願的靈活就業人員納入創業培訓範圍,促進提升創業能力和創業成功率。要面向新職業、新技能和新就業形態,開展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無人機駕駛等新技術培訓,媒體運營、網絡營銷、電子競技、健康照護等新職業培訓以及網絡平臺就業創業等新業態培訓。不斷改進培訓方式,推行「培訓券」式、嵌入式、訂單式及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培訓,靈活安排培訓時間和培訓方式,並按規定落實好職業培訓補貼和培訓期間生活費補貼。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楊昕
來源:蘭州新聞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期編輯:孫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