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所謂的名媛打開衣櫥,報菜名一樣報出每件衣服的售價時,她就已經與名媛沒啥關係了。——遇言姐
白冰因為穿了一條「不當渠道」借來的Elie Saab高定裙子參加活動,被嘲到腳趾摳地。
網上把白冰寫得挺難聽,說她是偷穿大牌的裙子。範冰冰的造型師閔塔鯊因為被懷疑是經手人,為證清白踩起人來不留情面,直接表示不認識白冰是哪個。說話這麼直接也是不怕山水有相逢啊。
▲扒個小卦,閔塔鯊的照片是這個畫風。他給明星做的造型倒是好看,不知道為啥本尊是這樣
網上的推測是,品牌把裙子借給某時尚雜誌,由劉雯穿著拍攝一組封面照。白冰的團隊通過私人關係從雜誌社拿到了這件衣服。
之後,Elie Saab發現新發布的秋冬高定被二線藝人穿在身上參加不知名的活動,而且還因為身高不夠把裙擺縫起來了一大截,導致裙子的設計感打折,因此十分不滿。
講真,遇言姐也沒覺得白冰穿上這條裙子有多醒目呀。再加上老氣橫秋的髮型,使得整個人沒有辨識度。
既然如此,幹嘛非要借她家的衣服呢,白白搞了自己個灰頭土臉。
說到這兒,遇言姐先把Elie Saab新一季的裙子貼出來給大家瞅瞅,這個著名的仙女裙品牌的高定的確非常美妙。
▲Elie Saab 2020-21秋冬高級定製發布於貝魯特爆炸的一個月後,主題是貝魯特的神聖之源
比高定、比超季,搞這些虛假繁榮有啥意義?
無論是品牌方要求撤照片,還是造型師稱自己不認識白冰,潛臺詞都是——「你不配。」
以往,Elie Saab這個黎巴嫩品牌合作的明星是範冰冰、李冰冰、劉亦菲、楊穎、景甜。其中,範冰冰穿足39套,動輒還要吆喝一下「全球首穿」(我覺得這4個字好尬),難怪她的造型師有底氣不認識白冰。
還有景甜。之前有傳言說,Elie Saab不肯借裙子給景甜穿,景甜乾脆豪擲500萬買了一條。
後來,景甜澄清,裙子沒有500萬那麼貴,而且自己也沒買,是造型師給借的上季款。
說到這,也別笑人家「拼單名媛」拼包包、拼絲襪,其實大家都差不多,拼的東西更貴而已。
按說品牌有資格指定自家衣服借給誰,不守規矩的團隊躺平任嘲也是應該的。但是能鬧到「穿了我的給我脫下來」這麼難堪,無非三條原因——白冰名氣不夠。白冰不帶流量。白冰不是品牌目標客戶。
時尚圈的烏龍事件不止白冰這一起,如果明星咖位夠大,品牌非但不敢直撕,還得自己找臺階下。
當年陳慧琳多次背一隻LV根本沒生產過的款式被拍到。被發現後,陳慧琳自己都不好意思,只說是朋友送給媽媽的,自己也不知道是山寨款(為啥朋友要送陳媽媽假手袋,不是說陳慧琳家是珠寶商嗎,也是奇怪)。
當時,輿論都覺得陳慧琳尷尬了,搞不好LV還會起訴陳慧琳。結果呢?LV區域總裁送了陳慧琳一個真包,而且還直接官宣了陳慧琳做代言。可見大牌「執法」充滿彈性,名利場上就是這麼勢利。
看到白冰的新聞時,遇言姐還挺納悶的。
白冰在我的印象裡還停留在「冰雪薇甜,非常有錢」的天涯版京城四美時代,怎麼淪落到借裙子穿,還被全網嘲的地步了?
翻了翻網際網路,才發現白冰自從結婚之後資源就不行了。最奇葩的是,她的十八線模特前夫丁一疑似是同志。婚後被拍到和鄭元暢勾下巴、牽小手、耳鬢廝磨。
雖然事後,鄭元暢發微博辯解「腐眼看人基」,丁一也發微稱網上的傳聞不實,但這事兒……之後,白冰的婚姻情況一直不明。
直到在《浪姐》中,她說自己離婚幾年了,一個人帶著女兒生活。大家唱歌的時候,白冰還觸動心事,難過離席。
其實,白冰弄這些首穿、首借的幹嘛呢?趁著綜藝帶來的熱度,好好拍幾部戲就行了,作品帶來的生命力才是持久的。
比高定、比超季,搞這些虛假繁榮有啥意義?
到底誰在買高定?
白冰借裙子事件爆出後,網上的姑娘有很多疑問,問最多的是——如果明星穿高定也是靠借的,那這些高定到底是賣給誰了?
遇言姐問了下時尚圈的朋友。說是全球消費高定的客戶在4,000人左右。具體到品牌,據迪奧說,他們的高定客戶只有幾百人。高定時裝周請來看秀的目標客戶僅有150人。不過,高定業務近年來增長很快,客戶主要來自俄羅斯、中東、中國。
高定的原文是法語Haute Couture,售價在1萬美元到幾十萬美元。
什麼樣的衣服能被稱作高定,得是法國設計師協會說了算。
比如,遇言姐喜歡在上海老阿姨開的弄堂小店裡裁旗袍,物美價廉服務周到,我覺得這就是高定。但是人家法國人說了——你這不叫高定。高定得在巴黎有間工作室、僱傭著至少15名全職員工、每年得至少展出50種包括日裝和晚裝原創設計……
這就跟蒙古人騎馬騎得好,但是馬術比賽不承認一樣,得照人家的玩法來。
那Elie Saab這種黎巴嫩品牌怎麼就能被稱為高定呢?因為黎巴嫩以前是法國的殖民地,接收了包括時尚在內的法國文化,盛產高定服裝。
其中,賣得最好的是仙裙雙雄Elie Saab 和 Zuhair Murad。
去年Elie Saab的兒子結婚,Elie Saab親自給兒媳婦設計了4套婚紗,每套需要200-500個小時才能完成。其中一套無袖刺繡婚紗,裝飾著50枚亮片,拖著一條4.5米長的裙尾。
另一條金玫瑰色連衣裙縫有65萬個亮片和15萬顆水鑽。
黎巴嫩的時尚產業大部分靠私人客戶養活,60%的高定賣給了有油就是任性的阿拉伯國家客戶。
時不時有杜拜的貴婦均價5萬歐元的裙子一口氣買十幾條。想想電影《欲望都市》中,阿拉伯婦女脫下黑紗個個衣著光鮮,就知道這地方的人是有多愛拼奢侈。
高級時裝的世界非常封閉,設計師不能公開談論顧客,出售的服裝也不會標價,如果你詢問價錢,就說明你買不起。
一般來說,榜上有名的客戶會被邀請看秀,看上哪件再量身定製。這就是為什麼高定要提前半年推新,因為要給太太小姐留出定做的時間。
借給明星穿,就是打廣告,提升品牌嗶格。
那麼在中國,又是誰在買高定呢?
有朋友叫我去B站上看一個名為「百萬衣櫥」的系列視頻。Up主是一個叫曹譯文的妹子。均價10萬一條的高定裙子她有一衣櫥,還跟Dior定做過20萬歐元一件的裙子。
▲這是一件20萬歐元的迪奧高定
▲放個清晰的圖
介紹自己的裙子時,她會說:「這件退完稅後15、6萬,性價比真的很高。」好吧,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
事實上,這個視頻應該叫做「千萬衣櫥」。
曹譯文的父親在上海做建築生意,據說迪斯尼的工程是她家承包的。
曹譯文在美國讀書時坐的是私人飛機,從浴巾、毛巾,到床上鋪的毯子全部愛馬仕。
翻了幾頁曹譯文的微博,驚覺還真有這樣的姑娘,每天的生活就是看秀、逛展、旅遊、騎馬、吃下午茶、參加派對,買買買、玩玩玩。
以前,亦舒說——「真正有氣質的淑女,從不炫耀她所擁有的一切,她不告訴人她讀過什麼書,去過什麼地方,有多少件衣裳,買過什麼珠寶。」
然而,在流量變現的網際網路時代,這句話明顯已經不適用了。
上個月,曹譯文為《Tatler》拍攝了封面,主題是中國內地的富二代名媛。
▲姑娘們一水兒的迪奧,如今迪奧是名媛制服?
同框的還有任正非的小女兒姚思為,參加過夏洛特王后舞會的趙夢穎,古董車集團繼承人黃孫初夏,光伏圈裡的富二代高海純……
遇言姐說,眼看著自從巴黎名媛舞會以來,姚思為越來越享受名媛化的生活,Ins上全是參加時尚品牌活動的照片。
按說以姚小姐的家境、學歷,不需要搶註名媛商標啊,也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
《Tatler》是一本母版來自英國的雜誌,重點報導上流社會的名媛貴族,關注慈善晚宴、社交舞會啥的。
畢竟,英國有階級傳統。
這個雜誌進入中國香港後做得也不錯,因為香港的上層社會有ball場文化和賽馬文化。
《Tatler》在中國內地也搞這一套,就顯得思想方向蜜汁困惑了。
說句內啥的話,咱們是個什麼性質的國家啊?已經可以大肆宣傳名媛了嗎?尤其是遇言姐寫完昨天那篇推送,今天再一看這位名媛的千萬衣櫥,感覺自己好像活在穿越的世界。
翻過來說白冰這件裙子的事兒。白冰團隊使用不當手段穿人家的裙子不對,但網上對背後的鄙視鏈津津樂道也挺無聊。翻紅不易,還是把心思放到作品上,撕首穿、撕代言、撕番位,都不是正道兒。
至於,那些千萬衣櫥的中國名媛,我就想起來洪晃老師說的——「名媛在中國社會是不存在的,只有想當名媛的人才會說自己是名媛,被人家說成是名媛的人都不想當名媛。二百五才找人報導自己是名媛呢。」
而當一個所謂的名媛打開衣櫥,報菜名一樣報出每件衣服的售價時,她就已經與名媛沒啥關係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