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我的前半生》:一部劃時代的 "避婚保平安"版渣男圖鑑

2020-09-05 知名少女王通通

儘管時過三年,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到如今依然屢屢被提及,在都市男女的話題榜單中的熱度居高不下。

這部2017年的爆款劇,當然不乏可圈可點之處:

它不僅使馬伊利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重回收視女王的巔峰,也使得很少出演電視劇的袁泉一戰封神、自此與充滿高級感的&34;名頭相伴相生。

如今想來,這也是飾演&34;的雷佳音瘋狂圈粉的伊始,甚至是&34;靳東在電視劇中的最後一個無限高光的時刻了。

靳東的&34;近幾年被吐槽很兇,無論是飾演醫生、律師,還是高管,都擺脫不了居高臨下的說教面孔。

很多人愛這部劇,稱之為&34;。但卻很少有人知道,它脫胎於的長篇小說《我的前半生》,竟然是華語作家亦舒於1982年創作、出版,距今竟已有小半個世紀。

事實上,作為師太代表作的小說《我的前半生》,雖然與劇版情節與脈絡出入不小,但對男女世情、婚姻生活與人性命運的解剖與探究的深度,都不在劇版之下。

早已刷過數次劇版的Lonelyv,讀來依舊會被原著驚豔而慨嘆。

總的來說,劇版延用了原著《我的前半生》中雙女主的設置,以一對相互扶持的閨蜜,&34;羅子君與&34;唐晶為主線;但在男性角色上,劇版不僅更換了所有名字,而且各自的性格也不盡相同——細究是有原因在其中的。

有原著粉們調笑到,亦舒筆下的《我的前半生》近乎是一部&34;——在羅子君的情感經歷中,出軌男、揩油男、洋鬼子等被一網打盡!

至於劇版中&34;的完美男人賀涵,更是被原著粉吐槽不盡,渣上加渣了。

但毫無疑問,師太對於原著中的男性角色的刻畫不僅入木三分,而且非常具有典型性,當代女性的婚戀觀從中亦可窺見一二。

今天就和Lonelyv一起走進長篇小說《我的前半生》,一起鑑&34;識&34;,並且不妨一同看看:什麼樣的男子才是師太與魅力無限的&34;心中堪嫁的標準。

噓,不一樣的《我的前半生》,就此開幕……


史涓生——&34;

原著中,子君的丈夫叫&34;,職業也不是諮詢業精英,而是一介有自己私人診所的西醫,年入不菲。

做&34;時的子君,這樣形容自己的五好丈夫:忠厚、傻氣、勤奮、可愛;但卻一向體弱,拿不定主意。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好脾氣到有些怯懦的男人,竟然有一天「 簡簡單單、清爽磊落地跟我說:&39;」理由是遇到了人生真愛。

在哭過、鬧過,強硬過、也挽留過後,這段曾令人豔羨的婚姻還是以不光鮮的婚內出軌而離異的結局,潦草收梢。

以此為分界,&34;投入新歡的懷抱,奔向他理想中的新生,但對於被離異的全職太太而言,生活卻全面崩盤。

子君是恨過前夫的,但最恨的一刻也無外是心中尚存挽回念頭的時刻;但當她籤下離婚協議時,就已將這個人看透,心中反而釋然幾分了。子君不是沉溺於失敗的女子,她開始依靠自己的雙手雙足,學著搏生活、站起來。

「最佳的報復不是仇恨,而是打心底發出的冷淡,幹嗎花力氣去恨一個不相干的人,過去的事不必再提。」


除了子君的通透與大度,史涓生也不是個徹底忘恩負義之人:離異之後,他一如既往地愛一雙子女,每個月寄給前妻扶養金與房貸款,甚至幫助前妻處理娘家的棘手瑣事。

西醫版&34;,比劇中的陳俊生還要魅力plus哦!

關係有所緩和後,子君在一次電話中提及自己在看《傷勢》,發現書中男女主&34;、&34;的名字與他們是相同的;蘇涓生卻有些落寞地應,我曾和你說過。子君卻發現自己對此全然無印象,她適才反思到,自己大抵在這段婚姻中有過太多心不在焉的時刻。

「結婚十三年至分開,當夜我第一次隱隱覺得自己也有錯。」


&34;的史涓生,渣不渣?但即使是子君以更加理性客觀的角度數度審視自己的第一段婚姻對象,也坦誠「後來他誠然移情別戀,但他仍不失好男人資格。」

一對因不甚體面的原因離異的夫婦,在往後的餘生中,卻終究沒有活成對方的仇人,這縱使是有子君慣性遲鈍與寬宥的原因,卻不得不承認,蘇涓生有著良善、寬厚的底色。

這不失為人的可貴本性,也是&34;這一角色的可愛之處。


陳總達——&34;

劇迷們應該還記得,劇版《我的前半生》中有一個渣得實錘的人物,段曉天——他是以小說中的&34;為原型創作的。

他是初入職場的子君碰到的一個男同事。子君對陳總達的第一印象是&34;。

後來子君得知,陳總達任電腦部主管,算是她的上層但非直屬的小領導。

對於這樣在外貌到內在都沒太多值得注意的人,子君本是只需敬而遠之、不必太多接觸的;但陳總達似乎對她倒是&34;。

彼時的羅子君正出於在職場因無憑藉也無經驗而備受排擠之境,何況失婚不久生活格外寂寞之時,陳總達的屢屢體貼雖顯得過時而油膩、但看起來也無逾矩之處,子君慢慢地不再那麼反感,有往普通朋友關係走的趨勢。

子君對於陳總達的定性,是一個「中性人物」。

什麼是中性人物呢?按子君的話說,這樣的循規蹈矩的小人物,閒時略為東家長西家短是有的,真要他做些什麼驚天動地的事,除非餵他吃豹子膽。

而之所以願意與之有所接觸,是因為那時的子君對自己的定位,也不過&34;

但唐晶在偶然撞見與陳總達一同去酒吧的子君時,卻把她強拉走,唐晶說:&34;又說,&34;

這點醒了子君。尤其是在陳總達老婆因為聽得了捕風捉影的傳聞就大鬧公司、甚至追到子君家門口堵她時,子君心中更是有了悔不當初的恨意。

儘管子君自認對於陳總達,自己在交往上並無被人指摘之處,但被小男人的&34;反噬卻驚醒了子君的自怨自艾:

原來當一個離異女人流露出一絲絲弱的氣場時,總有其他不行、就&34;格外靈敏的渣男聞得到這樣的落寞與失意,要來趁機揩一把油不可。

你才發現——&34;。


可林——&34;

和劇版的&34;不同的是,原著中的&34;是個外國人,而且子君初看覺得他還是個長得還頗為英俊的洋人:金髮、藍眼、棕色皮膚、高大的美男子。

可林鐘斯是子君供職企業的總經理,有讀者覺得這個人設也就是&34;,似乎是累贅。

但Lonelyv不這樣認為。對於子君來說,她面對陳總達和可林時,已截然不是同一個人了。

可林要追求子君,先是暗示自己的權力可以幫助子君(開除子君不喜歡的上司),得知子君決意辭職時,又以升職加薪來挽留。

但子君心知:他要挽留我,無外是對我發生興趣,要討好我;可惜我不是初出茅廬的小妞,會對這類小恩小惠大肆感激。

快刀斬亂麻地離職後,子君並無和可林鬧僵,只是保持了一對普通朋友可以一起吃茶、但不談感情的社交距離。可林反而愈發迷上了子君,甚至向她求婚。

子君直言:&34;

這談不上什麼種族偏見,且不說子君目睹其妹子群曾執拗於嫁洋人反被愚弄和欺騙的悲劇,就連可林自己都難掩洋洋得意地勸告子君要把握自己,因為&34;。

實在可喜的是,此時的子君在見過世面,滾過紅塵後,心中愈發拎得清楚,雖然可林的人性中不乏有趣的一面,但懷有如此深重的偏見與優越感的男子,絕不是一個適婚對象。

或許,條件優越、也還算赤誠的可林不算個實打實的&34;,但終歸他沒有使得獨立意識漸醒的子君產生仰視——這也就是&34;失寵的最大原因吧。


翟有道&莫家謙——&34;

劇版《我的前半生》中,有個觀感頗為古怪而割裂的人物:男主角賀涵。

割裂之處在於,編劇秦雯說&34;這個角色是她認為當下很多女性都會著迷的一種類型,但讓原著粉狂撕的也恰恰是這個&34;。

問題究竟出在了哪裡呢?

咱們先來看&34;這個名字,它是小說中從未出現的,Lonelyv追劇時候就不止一次好奇過究竟是&34;了什麼。

看過原著後,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劇版是涵蓋了書中的兩個男性角色:唐晶的丈夫莫家謙,與子君之後遇到的愛人翟有道。

事實上,子君第一次見到翟有道時,就在心裡感嘆道:&34;

於是就出現了為什麼編劇乾脆對莫家謙和翟有道&34;後,會有羅子君與唐晶愛上一個男人的魔幻情節……

不僅&34;的爛俗套路被原著粉廣為詬病,&34;本身的人設更是有可深挖與探討之處。

總得來說,賀涵這個角色,太過神化,太過美好,太過有說教姿態了。

出演此劇時的靳東本身也人氣很高,有同齡男演員難得不扮嫩的成熟魅力;但再帥的人去說教,本質上還是說教。

原著旨在表達的&34;,因為&34;賀涵的加入,變成了&34;。

女性主義的意味蕩然無存。

我們再來看看原著中的男性角色是如何塑造的。

唐晶的丈夫莫家謙,是個年輕律師,子君只見過他一次。

但子君覺得他是一個堪配黃金單身女郎唐晶的人,&34;

而子君之後遇到與莫家謙有些許相似的翟有道,則是個氣質很好的華人建築師。

子君在加拿大初遇他就頗有好感,翟有道亦然,但不久後隨著子君返港,兩個不再年輕的人也禮貌別過。

直到他們再度在香港重逢時,談起了細水長流的戀愛;當翟有道開始與子君商討婚事後,子君在內心說:&34;

子君固然幸運,但此時她已是一個自立很穩的女人,無不魅力,甚至恰恰是這樣獨立樂觀的魅力才吸引到了不落俗的&34;翟有道。

而且,無論是子君,還是唐晶,再親密也無不對對方的愛人保持著恰如其分的分寸感,這使她們在收穫各適其適的婚姻後,依然保有最初在單身之時相互依靠扶持的真摯友誼。

就像還是中環知名單身女郎的唐晶比喻到:&34;


如果說,莫家謙和翟有道,都是戴得出的名表;那麼,唐晶與羅子君,卻不失為戴得起的好手腕。

對於亦舒女郎而言,一個女子嫁與誰,遠沒有她自立來得可靠且至關重要。


看罷小說《我的前半生》,Lonelyv不禁感慨,雖說如今世上渣男不少,但我們談來談去卻發現,比起一個女子會遇到的外力阻撓,她內心所生長的力量更有決定作用。

亦舒女郎的婚戀哲學中,也無不透露著這樣一個的顛撲不破的警世真理:在沒有堪嫁的狀態以前,你也不會遇到值得嫁的人。

最後以一段典型的&34;式對話來結尾。

子君:&34;

唐晶:&34;


雖然狠辣,但卻戳心——去提高自己的議價能力,充盈自己的內心與膽魄,自然會避&34;鑑&34;,有朝一日,碰得到、戴得起屬於自己的名表。

與你共勉。

(全文完)



本文未經授權,請勿轉載。配圖源自網絡,如侵立刪。

(作者是貨真價實的在讀法律碩士哦,熱衷維權和發函,友情提醒抄襲洗稿者:請謹慎行動~)

快來評論區和Lonelyv一起探討吧~

相關焦點

  • 《我的前半生》改了亦舒什麼
    要想搞明白《我的前半生》為何讓女文青們憤怒,首先要了解亦舒對她們的意義。亦舒對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生的文藝女青年影響究竟有多大?作家綠妖曾說過一句話,「上世紀70年代出生、90年代成長的女人多受一個女作家影響,此人當然是亦舒。現在大部分成為社會生力軍的女人多尊稱她為『師太』,畢恭畢敬,又帶了些調侃。」
  • 亦舒,比《我的前半生》更狗血的前半生
    《我的前半生》日前終於落幕,一段三角戀的關係看得人真是撕心裂肺。播出結束後,觀眾卻紛紛將矛頭指向原作者亦舒,指責亦舒三觀不正。其實,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和亦舒的原著還真沒有多大關係,亦舒最初不過是想給魯迅的作品《傷逝》中子君的人生一個更加完滿的結局,所以延用了《傷逝》中男主涓生和女主子君的名字,讓他們在新時代裡尋求另一種人生。雖然電視劇中的狗血是編劇又加進去的,但亦舒本人有著比電視劇更加狗血的一生。
  • 《我的前半生》,亦舒,以及其他
    感謝《錢江晚報》資深記者馬黎熬夜追劇,《我的前半生》,「改編」自亦舒。
  • 寫了《我的前半生》的亦舒,一生遠比羅子君折騰
    前段時間電視劇《我的前半生》熱播,雖然評價褒貶不一,引起了原著黨的「眾怒」,但是,不得不說的是,這部電視劇的熱播,也讓亦舒走進了更多人的視線中
  • 《我的前半生》陷入失控狗血劇情,亦舒的前半生比電視劇精彩
    枝姐之前已經講過,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裡除了角色名字沒變以外,其餘都跟亦舒的原著完全不同了,老卓和賀涵都是編劇新加的人物。亦舒的《我的前半生》發生在香港,電視劇發生在上海,可偏偏就有沒腦子的鍵盤俠來找茬
  • 《我的前半生》給不了你答案,亦舒更給不了
    亦舒小說的重要主題是女性的自由和解放,《我的前半生》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作。然而,且不論電視劇中重新站起來的女主角轉頭去爭奪閨蜜的男友這一讓「原著粉」吐血的劇情,即便觀眾大聲疾呼「尊重原著」,《我的前半生》原著中,女主角從上一段失敗婚姻中修煉自我,再心甘情願進入下一段婚姻的結局,也只是一種單向度的乏味。
  • 亦舒:《我的前半生》結局不是「爛尾」,而是別出心裁,原因有三
    ……《我的前半生》有一個算一個沒有一個人稱心如意,與美好嚮往的合家歡題材相比這部戲扎紮實實「爛尾」,是小說作者亦舒的有意而為之,還是另有隱情呢?小說,原著《我的前半生》作者:亦舒《我的前半生》小說原著1982年11月在中國香港出版,小說誕生時間比我還要早。
  • 除了《我的前半生》,亦舒用300本書寫盡了女性的體面人生
    隨著電視劇《我的前半生》的熱播,「亦舒」這個名字進入了越來越多人的視線。「我一直希望得到很多愛。
  • 《我的前半生》:讓亦舒的歸小說,電視劇的歸電視劇
    戴桃疆|文簡單地介紹一下主角的故事,其實是無所謂細究國產劇《我的前半生》到底是亦舒的作品,抑或出自末代皇帝溥儀之手的
  • 我的前半生結局是什麼
    我的前半生結局是什麼?我的前半生羅子君賀涵小說結局如何?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一篇我的前半生結局揭曉。一起跟隨小編過來看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卻在現實生活中矛盾暗湧,慢慢消逝愛情,經過一番波折,他們各自尋找幸福,理想地結束了前半生生涯的故事。 雖然是根據亦舒同名小說改編,不過劇版和小說相差頗大。馬伊琍透露,小說是發生在上世紀80、90年代的香港,劇版則將背景放在了現在的上海。
  • 《我的前半生》還是挺好看的,但這也不能阻擋我懷念亦舒筆下的女主們
    《我的前半生》毀譽參半。原著粉表示這可不是我們亦舒的故事,人物又不對,結局也不對。越看到後面越會覺得電視劇的確遠離亦舒小說,這可以說是個全新的故事了,是架構在亦舒小說上的一個與時俱進的故事,其實改編是合理的,畢竟如何在2017年的上海拍出1982年的香港呢?
  • 看《我的前半生》,在市儈中學做溫哥華體面女人!
    很多評論人表示,電視版《我的前半生》掛著亦舒的羊頭賣的卻不知是什麼肉。小編好奇,找來原著和電視劇做一對比,看罷掩面而思,原來亦舒版《我的前半生》執著傳達著如何做一個體面女人的信息。而電視版《我的前半生》則寫滿了「市儈」才能生存的實用主義哲學。
  • 女性意識讓位於情感糾葛,《我的前半生》:空有亦舒外殼的另一改編案例
    眾所周知,亦舒之所以創作《我的前半生》,靈感源自她最喜愛的作家魯迅唯一的愛情小說《傷逝》。這個別出心裁的香港傳奇,既是對大師經典的致敬,又重新賦予她筆下的子君以時代精神。
  • 《我的前半生》亦舒:與金庸齊名的「咪蒙」,3次婚姻也做過「小三」,卻影響半個世紀的女性!
    《我的前半生》刷屏?亦舒1946年生於上海,5歲全家到香港定居。自小聰慧,12歲讀魯迅後不可自拔,所以小說《我的前半生》,主角「子君」和「涓生」姓名是沿用魯迅小說《傷逝》中的。從上世紀80年代,亦舒開始寫小說,從青澀少女到如今七旬奶奶,亦舒還是筆耕不輟。她的代表作有《我的前半生》《喜寶》《玫瑰的故事》《迷迭香》等。作品曾多次被翻拍成電影電視劇,比如這部張曼玉與鍾楚紅1988年主演的電影《流金歲月》:
  • 《我的前半生》熱播,每一個女子心中都有一個「亦舒」
    最近大熱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雖然剛播了十幾集,但每看一集,就會被裡面的無數金句扎心,引發了許多人對愛情與婚姻的思考。
  • 亦舒屬於前半生,李碧華屬於後半生.
    因為一部改編亦舒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火了,無論讀沒讀過亦舒的都一起來討論她了。我讀亦舒時感覺她比瓊瑤好讀,有著香港人特有的姿態,但我覺得她是屬於前半生的,如果說更喜歡的香港作家,還是李碧華,因為李碧華屬於後半生。 亦舒說: 這屬於前半生的苦,寄人籬下,希望能夠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 『世界讀書日』薦書:亦舒的經典,根本不止《我的前半生》
    17年大火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讓袁泉在之後幾年間,都與充滿高級感的&34;人設相伴相生。不得不說,師太就是師太,即使像《流金歲月》和《我的前半生》等作品大都成書於上世紀,而如今已過七旬的亦舒更是定居在遠隔重洋的加拿大,她筆下的亦舒女郎們依舊有跨越時代與地域的&34;,被萬千都市女性經久不衰地討論、追捧著。
  • 《我的前半生》算什麼,他拍過兩部亦舒,主演都是周潤發張曼玉...
    因為這個月大陸最紅的電視劇,是《我的前半生》啊《我的前半生》,是香港著名女作家亦舒,二十多年來作品首度被影視作品改編,於是乎,圍繞著《我的前半生》到底有沒有符合亦舒原著的精神,網絡上也是各種大討論而楊凡,是第一個拍亦舒的導演早在1985年,剛剛當電影導演不久的楊凡,就拍了亦舒的《玫瑰的故事
  • 《喜寶》評分3.4,同樣是翻拍亦舒,為什麼不如《我的前半生》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2篇職場文章陪你成長哦。,就是由香港著名作家亦舒的小說《喜寶》改編的同名電影,這部電影因為頂著亦舒師太的大名頗受關注。上一部由亦舒作品改編的電視劇是《我的前半生》,那部劇可是大火了一場,同時也給了很多觀眾希望,覺得《喜寶》必將再掀高潮。可是,事情卻往相反的方向發展,電影《喜寶》豆瓣評分只有3.4,好於0%的愛情片,0%的劇情片。也就是說爛的不能再爛了,很多人為了看看這部電影到底有多爛,居然買票去看了。但是看了的都後悔的摳腳趾,真TM浪費時間。
  • 我的前半生電視劇1-36集看點解析 我的前半生劇情結局介紹
    由新麗出品,沈嚴執導,靳東、馬伊琍、雷佳音、袁泉、吳越領銜主演的都市情感劇《我的前半生》正在熱播,開播後竟以豆瓣8.2評分、收視破1的好成績印證該劇的上佳品質。從職場精英到全職太太再到市井平民,《我的前半生》全景式的展現了現代都市人的情感百態。在昨日播出的劇集中,雷佳音飾演的陳俊生終於在新歡凌玲(吳越飾)「軟硬兼施」下向妻子攤牌,選擇結束糟糕的婚姻。而他對羅子君(馬伊琍飾)的愧疚和對兩人婚姻的無奈讓陳俊生(雷佳音飾)陷入無盡的痛苦當中,在咖啡店與羅子君的一番交流終於徹底為兩人的感情畫上了休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