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陽導演的《北國英雄》目前豆瓣還沒出分數,但是當我看到第一集的時候,我一個沒忍住淚流滿面,楊陽的《將夜2》雖然個人感覺撲街了,遠沒有《將夜1》來得暢快淋漓,但是這次的《北國英雄》,我感覺我要吹爆了,真的是太好看了。今天開始老邪將一集集對劇情進行介紹和解說。
《北國英雄》第一集
顧家大義止幹戈,顧家小女淚叛父
說實話,看到第一集的片頭,還有一開始顧家小女顧雪螢閃回的那些畫面,覺得非常的雷人。有種想棄劇的衝動。
顧家小女顧雪螢穿著一身擋不住任何刀槍棍棒的「鎧甲」,在亂軍之中大喝一聲「衝啊」。讓我有種在看抗日神劇的感覺,就好像下一秒她就要接子彈、手撕鬼子一樣。
然而我錯了。
下一秒她就掛了。掛了的時候,畫面突然閃回。然後我好像穿越到了《飢餓遊戲》這部電影,以為看到大表姐了。
然而不是,這還是顧家小女顧雪螢。
然後畫面一轉,呃,我仿佛又穿越到《將夜》了,以為看到二師兄了。
然而不是二師兄,是顧家小女兒顧雪螢的二哥,顧照龍。
總之,一開頭有夠雷人。
然而,當你以為這是一部雷劇的時候,瞬間就被接下來整集的熱血和緊湊劇情給吸引了。
乃至熱淚盈眶。
然後,第一集,我看了兩遍。
在我的生命中這種事情好像很少發生,就是第一集會去看兩遍。
有幾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熱依扎扮演的顧雪螢,實在是太美了,美得不可方物。她在河邊喝水的鏡頭,美。
她在草叢中走過的樣子,美。
她在花叢中言語的樣子,美。
她在河邊梳頭髮的樣子,很美。
也許楊陽導演是想造一種反差吧,開頭雷,中間美,結尾淚。
這就是《北國英雄》的第一集。
熱依扎真的是太美了。這部劇聽說拍了四五年,拍的時候喬任梁還在世,播的時候,喬任梁就隨著顧家仙逝了。也是唏噓。
但是我想說的是,那也就說明熱依扎拍這個劇,還可能比《長安十二時辰》還早,她在《長安十二時辰》的表演都已經很驚豔了,這部戲更加是美得不可方物的感覺。
第二個原因,讓我無比喜歡這第一集,就是裡面的大義。
鄒兆龍飾演的戍邊顧家大當家的,顧鐵錚,是個有血有肉,鐵骨錚錚的男人。他的每一句對白,都充滿著一個家族的使命感和擔當。
當他嗅到戰爭的味道之時,他召集了顧家17歲左右的少年,在顧家243棵本命樹下,給他們開命。並告訴他們:
「顧家每生一個男孩,就在祖林裡,種下一棵樹,你們守著的,就是自己的本命樹。為什麼?因為男人活著,就要像一棵大樹。腳踩大地,眼望蒼天,挺直腰杆活。我的命在這,你們的命也在這。無論你們死在哪,只要是為國而死的,魂,都是回到這。」
「按顧家祖傳規矩,你們跟天地立約,第一槍,為守護國土,敬腳下大地。第二槍,為替天行道,敬頭上蒼天。開完了這兩槍,你們就是跟天地定下了契約,下次開槍,只能殺世間惡人,無論千山萬水,千難萬險,顧家哪怕只剩一人,必將追殺到底,讓你魂魄無依。」
我喜歡顧鐵錚的臺詞,太燃了。卻不會讓人覺得假大空。而且頗有文採,看得出顧鐵錚是文武兼修的大人物、鐵血真漢子。
後面關於顧家的劇情也是頗為壯烈,又確實在情理之中。
顧鐵錚的女兒顧雪螢在第一集裡面,有四幕讓我意亂情迷。
而顧鐵錚本人,在第一季裡面,也有四幕讓我淚流滿面。
第一幕就是剛剛所提及的宣誓。
第二幕是顧鐵錚跟兒子顧照軍在樹林的談話。
當時顧鐵錚當兵的兒子顧照軍(也就是二師兄郭品超)抓了一個日本人,被日本軍官懷疑,抓了他們的團長,眼看兇多吉少,而且這事還不僅僅是抓了一個日本人的事,這事將會成為日本發動戰爭的理由。
顧鐵錚對他兒子說的一段話,體現了他超強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戰爭經驗。
他問兒子:你回來的時候沿途的高粱收沒收?
他那傻兒子說,沒注意。於是顧鐵錚開始科普環節,讓我也茅塞頓開。
他說:
不懂得看莊稼,當的是什麼兵?看莊稼就知道能不能打仗。都說秋天屬金,主殺戮兵戈。過去的人都餓,所以專撿著糧食收成的時候打仗。甲午年九月,日本人打旅順口,甲辰年九月,日本人、俄國人打旅順,都在九月,咱們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能餵飽人,也能藏人,是災禍,也是屏障。高粱沒收前,日本人不會動手。
你馬上回營,看看高粱情況,要是高粱一收,日本人就要動手了,無論無何,中村這事,得在收高粱之前辦。
這些話太牛逼了。
然後顧照軍在回程路上,發現高粱地燒著了。他聽了老爸的話,知道,該有場仗打了。
這就是「一葉知秋」啊。厲害得很。
第三幕是顧鐵錚給女兒梳辮子,這一幕簡直把我給暖化了。
他的女兒顧雪螢在河邊梳頭,他悄悄得走過去,嚴厲地說,一個大姑娘家,連頭都梳不好。
於是就幫雪螢梳頭。一個文武雙全的大英雄,尚且還會給女兒梳頭,這是剛中有柔,柔中帶剛啊。
鐵血男兒,也有兒女情長的時候啊。
不過這一幕是多重感動,這是這部劇最牛逼的地方,就是一段劇情,能夠讓你激起多重感動,那是一種雞皮疙瘩掉一地的感覺。
顧鐵錚河邊給女兒梳頭這一幕,多重感動第一重,就是父親對女兒的愛,體現在梳頭之上。
第二重感動,是顧鐵錚的自我犧牲的民族大義。
因為顧鐵錚在這裡,告訴了他女兒,他準備去死了。我們看看顧鐵錚怎麼說的:
「前陣子,你二哥殺了中村等幾個鬼子奸細,鬼子拿這事當藉口鬧事,要打咱們。我想來想去,就一個辦法,就是犧牲咱們老顧家,讓這場仗打不起來。我打算,去冒認中村事件的兇手,這樣,動手的就不是軍人,是老百姓。到時候政府只要把我交去治罪,咱們顧家再交上幾口人給鬼子償命,把軍的事變成民的事,給政府治罪,仗就打不起來了,再貼上我顧鐵軍這條命,也就值了。不打仗啊,咱們這些當兵的孩子,就像你二哥,也能落個安生。」
太感人了。這是自我犧牲啊。
第三重感動,是女兒對父親的擔心。
這種擔心不是僅僅一句「爹,這樣不行」,這遠遠都不夠,也不是我們的女主角該有的表現。
她在這一集後半段,完美地詮釋了,什麼叫做「自己的爹,自己來送」。
這幕戲裡面還隱藏著一層感動,是我看第二遍才後知後覺的。就是,父親在梳頭的同時,剪下了女兒一撮頭髮。
剪頭髮有兩重意義,第一重,古代女子剪髮代表著忠貞,他爸知道女兒好勝,不安分,希望他的寶貝女兒,未來能夠嫁給自己的兒子顧照軍(所以這個黃毛的女孩可能不是親生的)。而他的死,可以讓當兵的兒子和非親生的女兒都活下來,結成連理。一舉兩得。
第二重意義,在本集的末尾,讓人動容。
當女兒顧雪螢,決定當顧家百年恥辱的叛徒之時,她去了軍部告發她爸,說他就是殺害日本人的罪魁禍首(當然,這也是顧鐵錚為了讓自己坐實殺日本人的罪名,採用的計策)。
顧雪螢給出了一個盒子,裡面裝著四縷頭髮,三縷黑色的,一縷金色的,然後安志傑扮演的賣國賊真的以為是外國人的頭髮。於是就相信了顧鐵錚殺害了日本人和洋人四人。
而當顧雪螢看到那一撮金色頭髮的時候,她差點哭了。但是她知道,這個時候不能哭,只能強忍著。
她為什麼哭呢?
因為她分明地知道,那一撮黃色的頭髮,是她父親從她身上割下來的。
這就是顧鐵錚,一個心思非常縝密的大英雄。
顧鐵錚讓我淚流的第四幕,是他跟他另外一個兒子的對話。當他想好了要以死來換一個和平的時候,他已經有全盤計劃了。計劃的第一步是,從家族裡面挑出一個叛徒,讓他去告密。最合適的人,是他從小體弱多病的另一個兒子,汪東城演的顧照潘。
當顧照潘抽籤抽到了紅籤後,顧鐵錚給他說了一段話,太感人。
原話如下:
這事,還真的派個心細的人去,你從小就愛讀書,知道怎麼跟人說話,這事,你去我放心。這事過了,咱們顧家在關東,或許就灰飛煙滅了,到時候,顧家活著的人不多了,你是負責告密的,八成能活。答應爹一件事,千千萬萬不能尋死。要娶個媳婦,給顧家留一脈香火,一顆種子種下,早晚能起一片莊稼。
說完就要敬自己兒子。
兒子顧照潘說,爹,您這是幹什麼。
父親顧鐵錚說,我敬的不是你,我敬的是大義。
太感人了。我太喜歡顧鐵錚了。
此外顧鐵錚還有兩個個非常討喜的習慣動作,第一個是摸頭殺,在第一集很多地方都出現了,簡直不要太萌啊。
第二個是點讚。
這個大叔,反正我是越看越喜歡。
同樣喜歡的,是他的女兒。前面我也說了,他的女兒,有四幕,我也是意亂情迷。
第一幕,是她在河邊嬉水。嬉水這一幕,純粹是在給顧雪螢拍一個寫真。要知道,這個寫真前面一幀,是一個皇軍的醜惡臉孔。突然畫面從醜惡面孔轉到美麗面孔,這種畫面的反差讓人覺得異常舒適(當然,這個皇軍因為面孔過於熟悉,看到他其實莫名的想笑。)
第二幕,是她給她二哥求了個符。
她雖然給她二哥求了平安符,但是卻說是爹讓她給二哥的,小女孩的小心思躍然熒幕上。
她是怕她二哥不收,故意拿她爹來壓她二哥。
可氣的是,這樣她二哥,還是沒有收。
要知道,她求這個符,可是費了力氣的。
第三幕,是顧雪螢在河邊梳頭。這一部分前面已經講過了。她爹希望她安安生生地過活,她卻求爹,讓她做一回男子漢。真有木蘭替父從軍的氣勢啊。
第四幕,是顧雪螢替哥」坑爹「。不是替父從軍,而是代替她照潘哥去軍中告發她老爹。也就是前面說的,」自己的爹,自己來坑「。
古有木蘭替父從軍,今有雪瑩替哥坑爹。
話雖然說得有些戲謔的意味,但是我內心是極度的敬佩顧雪瑩的。
她怎麼替哥的呢?把他哥吊起來。
她怎麼坑爹的呢?去軍營告密。
這一幕下來,真的是,這部劇的第一集就已經是絕了。
有些好劇,劇情不是拼拼湊湊,而是千錘百鍊的。
《北國英雄》這部劇就是這種千錘百鍊的劇集。
因為他的第一集,就已經讓我五體投地了。
就是《北國英雄》這個劇名,實在是有點太土了。
這種取名方式,以前只有一部劇成功了,叫做——
《中華英雄》。
好吧,這部劇,我追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