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最強大腦》製片人王剛:不出圈,就出局

2021-01-08 界面新聞

記者 | 劉燕秋1

5月15日晚,《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3》回歸。64位選手面對的是之前從未有過的考核形式——現場出題、現場備戰、現場挑戰。

「一切都是未知的,今年所有選手都不知道比賽的規則,題目都是我們現場發布」,製片人王剛認為,這種未知感給新一季節目帶來了強大的生命力,「選手們的表現會更真實,也可以更好展現他們應對挑戰的本領」。

一檔綜藝節目要想屹立不倒必須面對不斷迭代的挑戰。《最強大腦》已經做到了第七季,為了延續節目的生命力,其間有過大刀闊斧的革新,比如從第五季開始,《最強大腦》升級改造為《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與前四季不同,《燃燒吧大腦》在選手方面聚焦「學霸少年」,在賽制方面也從考察某一種極致的單一能力轉為對推理力、觀察力、意志力等多方面的考核。

「我們的選手集中在中學到博士階段,這個時間段是人類腦力的黃金時間,是人一輩子最聰明的那個階段」,王剛告訴界面文娛。如何能讓這些本就已經很聰明的頭腦提升到更高水平?《燃燒吧大腦3》的最大創新點是在原先的考核基礎上引入了壓力系統。

在第一期節目裡,這種壓力主要體現在增加時間的不確定性,在「女媧補天」環節,選手每提交一題,選手的個人時間流速都會增加一倍。「節目的壓力機制會隨著賽制推進逐漸逐步提升,通過建立科學完整的壓力體系,我們希望在這個節目當中真實體現包括人際在內的各方面因素給人帶來的壓力。」

與之相匹配的是更新的賽制——圈層淘汰賽。節目提出了「你的圈層你定義」,在第一期中,入場之後,選手可以自由選擇加入強者區或是集結區,他們的自我認知和應對策略將會影響到他們進入的是S還是A、B、C四個圈層。最終,只有6個人有資格衝擊S圈層的4個席位。

這些具體的改變其實源於對節目價值輸出的思考和對究竟什麼是最強大腦的再定義。「最強大腦不是偶像,而是榜樣」,這是王剛最近思考的結果,在他看來,兩者的區別在於,偶像高高在上,無法企及,但榜樣是普通人通過努力可以做到的。「他們更真實地展現在你的面前,而且你可以向他們學習,可以成為另一個他。」

新的立意和賽制能否喚起觀眾對節目的熱情?王剛期待觀眾能感受到節目組的誠意,在他看來,「不出圈就出局」不僅是節目的立意,也是做節目的人遵循的原則。「你必須得逼著自己扛著所有的壓力往前衝。」王剛告訴界面文娛。

界面文娛對話王剛

「我們要講一個綜合性的故事,而不僅僅講一個比賽的故事」

界面文娛:這一季節目很大的創新點在於設置了多維的壓力體系。節目組是怎麼想到要把壓力機製作為節目考核的重點的?

王剛:其實是出於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我們跟科學家們交流的時候聊到,以前那些優秀的選手智力已經在一個很高的維度上了,那麼怎麼能夠再次提高他們的水平?科學家告訴我們,人只有在承受很大壓力的情況下才能夠更好激發自己的潛能。他們給我們舉了個例子,為什麼全世界最好的體育成績大多都出自奧運會,這就是出自非常強競技的比賽邏輯,所以我們今年設置壓力體系的第一初衷就是為了能夠激發選手更高層次的腦力。

還有一個原因,其實我們每個人在社會當中都不是處於真空的環境裡,壓力系統可以更真實地還原他們在現實世界的狀態。我們也是希望選手能夠在有壓力的情況下表現出抗壓力。因為我們覺得只有能夠扛得住壓力的大腦,才是真正的最強大腦。

界面文娛:為了設置這個壓力體系有做哪些特別的準備工作嗎?

王剛:當我們有了這樣一個想法的時候,其實是要跟科學家們做很多論證的,論證部分可能長達好幾個月。在論證可行之後,我們還要做壓力模型,因為模型要在電視上面播出,所以必須還得讓觀眾能夠明白且能夠感受得到這種壓力的存在,這是最難的,也是我們跟科學家們反覆交流的地方。

界面文娛:這次在賽制方面採用的是圈層淘汰賽。這個賽制是怎麼樣提出的?怎麼會想到強化「圈層」這個概念?

王剛:我們其實有一個初衷,是希望這個節目能夠讓觀眾更感同身受。我們每一個人在生活當中都有自己的圈層,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再到工作之後都會形成自己的圈子,我們希望能把這個概念引進到賽制當中來。這樣的話,我們的賽制就不會是無無源之水。我不想設計那種為了比賽而比賽的賽制,而是希望能讓你看完之後感覺到和想明白一些東西。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圈層當中,要想走得更高,就一定要突破自己原有的圈層,走出舒適區,往更高的圈層發起衝擊。

界面文娛:所以節目是想模擬一下真實的社會生態?我看s圈層衝擊賽的時候,人選是強者區互評榜的前三位和初始排名的前三位,其實是涉及到一個你自己對自己的評價,他人對你的評價,還要結合客觀的排名,是一個比較綜合性的東西。

王剛:是的,賽制是我們突破的原點。原來是比較簡單的100到80,80到60,60到30的淘汰賽,但我們今年設計賽制時其實是希望它能夠帶來更多人性的體現。選手真實進入到一群聰明的人中間,進入到了一個比拼智力的比賽當中,我們希望能夠展現出他們更多的維度,不是只有比賽,也希望他們看到每個人面對挑戰的時候,是如何認知自己,如何影響別人的,同時別人對你的認識會不會影響到你對自己的認識。我們希望增加這部分內容來綜合體現什麼是強者,所以從一開始我們其實就講了一個綜合性的故事,而不是再講一個比賽的故事。

嘉賓正在觀察選手的表現界面文娛:《最強大腦》在七季中經歷過幾次的革新,比如說在第四季的時候引入了人機大戰,從第五季的時候開始強化偶像的元素。現在您怎麼評價這些革新的得失?

王剛:剛才有提到,第四季結束之後,我們原來那種模式確實有無以為繼的感覺。所以我們到第五季的時候做了一個很大的調整,改變了原先達人秀的邏輯,引進了全維度的聰明人這麼一個概念。引進之後,我們一度嘗試做腦力偶像的概念。其實第五季、第六季都是圍繞著這個點做的,但我們也在思考,青少年需要的真的只是一個大神級的學霸、一個可以仰望和追捧的偶像嗎?我們的最終目的其實不是造神,而是給青少年們一個努力上進的精神領袖,帶領他們一起前行。所以今年看做了很大的一個調整,從腦力偶像調整為腦力榜樣的概念。

今年我們把所有真人秀的內容還是落在了和比賽相關的某些部分,而且我們也不再把選手們往腦力偶像這個方向塑造了,而是把他們作為榜樣來塑造,所以他們更多的還是要在強腦力方面有所表現。當他們面對壓力時,怎麼能夠用他們的方式聰明的化解?怎麼能夠在這種賽制下製造更好的策略?我們把他所有真人秀的部分落在了這上面,當加入這部分內容之後,你會覺得比賽變得更加有層次和豐富了。

「科學性與可看性,我們一直在尋找兩者的最佳平衡點」

界面文娛:這一次節目請來了兩位學術方面的專家,在嘉賓選擇上出於怎樣的考慮?

王剛:一方面是要兼顧我們的科學性,兩位教授其實就是科學性的代表,薛兆豐教授是非常有名的經濟學家,能從經濟學視角出發給很多選手提出建議和理論的支持。我們還請來了攸佳寧教授,因為她是女性,兼具感性和理性,可以從她的角度帶來一些有所不同的觀點和方法。陶子(陶晶瑩)可以量化選手表現,指出題目的難度等等。為了讓整個節目能夠更多趣味性,我們也請來了郭麒麟、王祖藍、劉維等明星嘉賓,他們更多是站在觀眾的立場上,帶著觀眾來一起看這個節目,提一些他們覺得觀眾可能會感興趣的問題,另外,因為他們天生很幽默,所以讓節目整個氛圍變得很活潑,就中和了比賽的緊張感。

界面文娛:這一季節目想要強化壓力體系,所以一部分重點會放在觀察壓力之下選手的表現,有點觀察類綜藝的感覺。《最強大腦》做了這麼多季,在你看來,這種競技科學的部分和綜藝真人秀的部分維持一個怎麼樣的結合度才能夠不違背節目的初衷?

王剛:其實我們的觀察跟很多韓綜類的觀察節目關注點不太一樣。很多節目都是剪輯完了之後再來補錄觀察的部分,而我們是觀察和比賽同步進行的,嘉賓們看到的都是選手實時的反應,所以這個是有點不同的。當然我們也是為了維護節目的真實性,所以採用了現場觀察的邏輯。你剛才說的那一點,其實我也特別認同,我們很大的一個工作重點就是在平衡科學性跟可看性,我們一直在尋找最佳平衡點。

界面文娛:節目在錄製階段有受到疫情的影響嗎?疫情有影響到節目的招商情況嗎?

王剛:我們最初是定了77個選手,後來疫情爆發之後,海外選手就來不了了,還有一些年紀很小的選手也來不了,我們後來又補選了10個人,就變成了66位選手。臨近錄製的時候又因為北京朝陽區預警,有兩位朝陽區的選手又沒有辦法來,所以最後我們這個節目就變成了64位選手錄製。

我們的客戶還都挺支持我們的,客戶沒有變,只是調整了一下宣傳的方向或者是產品略有調換。我們的客戶不僅沒少,還比往年多了。

界面文娛:會有那些不願意接受這種節目模式改變的觀眾嗎?

王剛:當然,任何的變化都是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的。但是其實做節目就跟我們今年在賽制上的立意是一樣的,你不能固步自封。只停留在原地,那一定是死。只有逼著自己出圈,走出原來的舒適區,去創造更好的節目內容,你才能勝出。這是我們為什麼這次叫「不出圈就出局」的原因,做節目也是一樣的,你必須得逼著自己扛著所有的壓力往前衝。

相關焦點

  • 疑似拒絕作秀,魏坤琳宣布退出《最強大腦》
    4月27日,《最強大腦》官宣,最新一季將於5月份強勢回歸,以「不出圈,就出局」為口號,全面改版進階賽制。據悉,賽制由原來的闖關形式,改為「絕地求生」模式。建立全新的圈層淘汰賽,然後以縮圈的形式淘汰選手,外層淘汰、裡層換血,經過層層考驗的選手,才能留在S戰圈,最終進入國際賽。
  • 《最強大腦》桑潔被換,新製片人強調「公平」,節目組用心良苦!
    《最強大腦》第七季將於5月15日開播,這檔節目從2014年開始到現在已經陪伴大家走過了六季,去年由於鮑橒揭發節目組黑幕導致全網對節目公平性產生了質疑,包括製片人桑潔也因不當言論被懷疑操縱比賽。《最強大腦》第六季鮑橒戰隊因為王易木作弊一事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而隨著事態不斷升級,不僅選手惹了一身騷,連製片人桑潔以及叨叨魏魏坤琳也被拖下水,儘管最後雙方走上了法律程序,但不管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受影響最大的無疑是《最強大腦》這檔節目。
  • 一部「最強大腦」的八季簡史,是如何練就的?
    2014年,《最強大腦》問世,可謂誕生在國內季播綜藝發展最如火如荼的時期。在那時候,《最強大腦》無疑就已經用最獨特氣質,牢牢圈住了自己最初的那波鐵桿粉絲們。定位為科學、腦力競技真人秀的《最強大腦》,在8年間始終試圖讓看似「高冷」的科學走進尋常百姓家。這在國內綜藝史上可謂頭一遭。然而,它成功了。
  • 《最強大腦》定檔5月,魏坤琳宣布退出,真實原因令人欣慰
    而「不出圈,就出局」則是本季節目的新口號,據悉,即將開播的這一季,仍然隸屬於「燃燒吧大腦」系列,但是製片人則由原先的桑潔換成了資深製片人王剛,而賽制也進行了全面改版進階,官方並把這一季稱之為「突破腦力天花板的終極對決」。
  • 新的《最強大腦》換了製片人,可我再也沒有了以往的熱情
    今天一則消息:最新一季《最強大腦》已更換製片人,由江蘇衛視王剛擔任,其微博認證已修改。據了解,王剛為原《非誠勿擾》製片人,也是改版前《最強大腦》1—4季的原總製片。這個消息發出後,引發了很多人的討論。小編也很關注。
  • 新一季《最強大腦》強勢回歸,特別嘉賓郭麒麟首次參與燒腦綜藝!
    新一季《最強大腦》強勢回歸,特別嘉賓郭麒麟首次參與燒腦綜藝!「搞笑開心果」郭麒麟進軍燒腦綜藝!2020年5月9日,新一季《最強大腦》,宣布定檔回歸,2020年5月15日回歸。「六朝元老」蔣昌建繼續擔任新一季《最強大腦》主持人,與常駐嘉賓薛兆豐、攸佳寧、陶晶瑩、特別嘉賓郭麒麟一同亮相定檔官宣海報。此前,因受疫情的影響,該節目播出日期一再延期。換製片人、換嘉賓、換賽制、換編導等等,給《最強大腦》這一檔燒腦類綜藝節目,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新一季究竟應該怎麼玩呢?新一季《最強大腦》升級定檔 壓力試煉腦力上演極限破圈生存。"
  • 《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第七季—精彩解析
    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樊理姐姐的感受:第一次看最強大腦,隊員們出來的時候就已經很震驚了,這麼多青年才俊,一直在感嘆這才是可能引領國家乃至世界未來的後浪。因為我們覺得只有能夠扛得住壓力的大腦,才是真正的最強大腦。關鍵詞2-圈層制這種「圈層賽制」與往年是大不相同,以往的《最強大腦》節目,會提前把要考核的規則提前告訴選手,讓選手準備,估計這種做法是考量播出效果。
  • 《最強大腦》第八季熱血回歸定檔 李誕王耀慶加盟開啟腦力徵程
    《最強大腦》第八季定檔1月8日 區別於第七季的「圈層壓力戰場」,本季導演王運慶、元老製片人王剛、總統籌李政攜手精良班底再升級賽制,《最強大腦》第八季將創新打造腦力天梯榜,每期以積分賽制在智力考核之外綜合領導力
  • 第八季首播收視創歷史新高,《最強大腦》破圈有招
    【節目大變樣】理念更新:「優秀」是一種狀態  在《最強大腦8》開播之際,製片人王剛髮長文解讀這一季的節目理念以及新賽制。首先,他談到節目組對「優秀」一詞在理解上的轉變:「很多人都認為優秀是一種基因。在做《最強大腦》的早幾年,我也這麼認為,所以我們試圖去『尋找』最強大腦。後來,我逐漸發現舞臺上那些優秀的人似乎存在著某種定律,我們便試圖去『破解』。
  • 《最強大腦7》首播,S圈爭奪賽現「神仙打架」,三處槽點也很突出
    文/僧多肉少(文章出品原創號蝸牛娛樂話,禁止轉載)《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第七季終於在5月15日晚迎來了首播,由於上一賽季出現的疑似題目洩露,製片人桑小潔種種原因被解約等問題,該節目一度受到廣大觀眾的質疑。
  • 《海天黃豆醬·最強大腦》C圈層滅圈賽殘酷上演
    《海天黃豆醬·最強大腦》C圈層滅圈賽殘酷上演時間:2020-06-09 10:3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海天黃豆醬最強大腦》C圈層滅圈賽殘酷上演 楊軼強勢佔位A圈層 上周五晚(2020年6月5日),《海天黃豆醬最強大腦》進入殘酷的滅圈賽階段,6位C圈選手通過了《
  • 新一季《最強大腦》定檔,魏坤琳、桑潔、鮑雲等人全部消失
    第七季《最強大腦》已經正式官宣定檔,將於5月15號晚9點10分播出。從2014年到2020年,《最強大腦》已經走過了七個年頭。作為從第一季就開始追看的忠實觀眾,作者親眼見證了它的輝煌,也見證了它的衰落。
  • 攸佳寧在《最強大腦》淚灑現場,比魏坤琳感性,一夜之間圈粉無數
    作為《最強大腦》節目的資深觀眾,從第一季節目的橫空出世霸佔綜藝榜,再到上一季黑幕不斷熱點卻居高不下,我是期期必看,原本以為上一季負面新聞太多,有可能會導致《最強大腦》第七季停播。沒想到在節目大換血的情況,第七季還是與觀眾見面了。曾經憑藉一句:「科學是我評判的唯一標準」而火遍大江南北的魏坤琳離開了,換來了美貌與智慧共存的攸佳寧。而製片人已經由桑潔換成了王剛。
  • 《最強大腦》第二季首播 製片人透露選人標準
    張藝帥   上周五,腦力真人秀《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第二季(簡稱《最強大腦》)在江蘇衛視首播。節目播出後,不僅收視率進入前三甲,微博熱搜也持續開掛,「同濟大學盛產帥哥」「最強大腦開播」「逍遙散人」「最強大腦王昱珩」「張藝帥好帥」「何猷君」等話題刷爆網絡。最近,節目製片人桑潔接受了記者採訪,介紹新一季的設計並回應觀眾的爭議。
  • 《最強大腦》中國戰隊強勢集結 黃明睿、張洗月遺憾出局
    上周五晚,江蘇衛視《最強大腦》戰隊集結賽火熱開戰,最終婁雲皓、陳小橋、王宇軒和趙金昊脫穎而出,成為新一季《最強大腦》中國戰隊成員。這場戰隊集結賽有驚喜,也有遺憾。陳小橋實力與運氣兼備,完美詮釋「天助自助者」;一向表現穩定的黃明睿出局,勝敗只在瞬間。新一季《最強大腦》四強誕生。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被大家稱為「壓線選手」的陳小橋在八強選手中絕不是出類拔萃的那一個,但是她卻一路披荊斬棘,在婁雲皓之後第二個鎖定中國戰隊席位。
  • 《最強大腦》第七季官宣,魏坤琳宣布退出,節目組大換血?
    當下國內綜藝節目種類繁多,但大都是以娛樂性為主的,不以娛樂為主的綜藝確實很少,《最強大腦》屬於其中一檔。這檔節目主要以比拼選手智力為主,如今節目已經開播6季,通過節目我們了解到各行各業的精英,深受觀眾喜歡。
  • 《最強大腦》第7季開播,國際領隊西蒙教授說了一句話引反思
    ,王剛其實就是《最強大腦》第一季到第三季的製片人。而桑潔其實是《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的製片人。坊間普遍認為,《最強大腦》就是從換製片人開始變了味道。 那麼這期王剛重出江湖,能否力挽狂瀾呢?
  • 最強大腦回歸,願醜聞不再,節目組初心不變
    最新一季的最強大腦要來了,5月15日起每周五晚上21:10在江蘇衛視播出。作為最強大腦的老粉,關於要不要繼續看這個節目是有過猶豫的。娛花疑惑,為什麼最強大腦這樣的一個節目會流失那麼多的粉絲呢?娛花之所以會追這個節目,是想要看我們中國的最強大腦,看他們在知識的海洋和殘酷的賽制下,一群強人如何披荊斬棘成為當中實力最強的人,代表中國和外國人比賽的。
  • 最強大腦2020年什麼時候播出 最強大腦2020嘉賓都有誰
    新一季最強大腦官宣定檔江蘇衛視新一季大型心理學科學競技真人秀《最強大腦》即將自5月15日起每周五晚21:10重磅登場。今日,江蘇衛視發布了新一季《最強大腦》的定檔海報,預示著這一老牌IP的強勢回歸。「不出圈就出局」,海報上這一醒目的標語,一方面是對節目賽制的精準詮釋,另一方面也把熱血與刺激的氛圍烘託到了極致。
  • 魏坤琳表示不再參加最強大腦,自稱只是一個科學家,不懂娛樂圈
    最強大腦》第七季馬上於5月15日開播,這檔大型益智類真人秀綜藝節目也陪伴著大家走過了六季,而這六季以來,節目也在慢慢變了味。不僅節目選手鮑橒揭發黑幕,就連製片人桑潔也被懷疑隨意操縱比賽。本是一個寓教於樂,將娛樂和科學結合的有意義的節目,但現在選手和製片人相互撕X,已然成了大眾們茶餘飯後的談資。「鮑橒轉發暗示、戚薇發博回懟、郭採潔力挺鮑橒」等等話題相信大家不陌生,在這個節目的背後,究竟牽扯著怎樣的利益衝突?而在《最強大腦》中擔任「科學判官」的叨叨魏教授,也在某平臺上表示,自己不會再參與《最強大腦》節目的錄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