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前「火箭少女101」隊長yamy在個人平臺上發布了一段視頻,內容引起了眾多網友的極度不適。
視頻裡,是一段錄音,極創引力老總徐明朝在全體員工大會上,引導員工一起羞辱不在場的藝人yamy,反覆強調她「醜」、「非常醜」、「超級醜」、「不會唱歌」、「就是一個伴舞」、「沒有衣品」、「每次穿的衣服像刺蝟一樣,有病」。
這段三分鐘的錄音聽完之後簡直讓人窒息,配合著視頻裡其他人不斷發出的笑聲,不禁讓人疑惑,這是怎樣的一個公司、一位老闆和一群同事。
不符合大眾審美就要被這樣侮辱嗎?
01 天下苦「職場pua」久矣
從yamy的長文中可以看出,老闆和她的相處模式非常微妙。老闆一方面安撫她,告訴她「你是有優勢的,你要有信心」;一方面又不斷打擊她,告訴她「你不值得,你沒價值」。
這樣周而復始,yamy變得情緒低落,越來越沒有自信,整天活在自我懷疑中,甚至變得恐懼和自卑。
看了yamy的長文,網友們紛紛表示,這不就是職場PUA嗎?
「PUA」這個詞由來已久,本來應用在男女關係上,原意「Pick-up Artist」是指「搭訕藝術家」,通過系統化的學習實踐,不斷包裝自己,進而誘導異性。
後來由於現實中發生的pua事件,大多體現方式為「通過對戀愛對象進行精神打壓與指責,慢慢對其灌輸不能離開自己、離開自己什麼都不是的思維,從而實現雙方不平等的精神控制目的」,漸漸的,pua就成了「精神打壓」的代名詞。
比如——
「你別老化妝了,化了妝也不好看。」
「你都這麼胖了,除了我誰還要你啊?」
「你脾氣這麼臭,咱倆要是分手了,沒人能受得了你!」
……
職場pua大同小異,只是雙方關係從男女朋友變成了老闆與員工。
比如——
「你的能力還有所欠缺,所以薪資肯定不能給太高,但公司願意培養你。」
「你的學歷和其他同事相差太遠了,再不多加加班,肯定會被淘汰的。」
「你現在的成績都是公司平臺給你的,離了公司你什麼都不是。」
「說實話,公司給你的這個職位已經是市面上你能拿到的最好的了,你出去看看別的公司,肯定找不到同一水平的。」
……
諸如此類的職場PUA還有很多很多,很多人深受其害。我們從yamy的身上也能看到,儘管是藝人也免不了被職場PUA,但是沒有多少人會公開表達出來。
yamy這次自爆被羞辱,其實也是對職場PUA說不,也向大眾表明,「我是什麼不重要,我最重要!」
02 對職場PUA說不!
吃瓜之餘,小e給大家從中劃出了重點,我們該如何避免遭遇或者逃離職場PUA呢?
首先,對自己有個清楚點的認知,自信起來!
不要輕易被周圍人的評價所左右,自己處於什麼水平自己應該有清晰的認知。
尤其是在職場上,判斷自己的工作能力,要看做了什麼,不要看別人說了什麼。
說你做得不好,說你不夠聰明,那麼最好他們自己能做得好,自己表現得很聰明。如果他們自己都做不到,也不知道該如何做好,至少在專業能力上你們的水平是一樣的。
既然大家都一樣,就不要誰瞧不起誰。
反而是那些能夠給到你具體建議,讓你聽了馬上知道怎麼改正的上司,才值得你去追隨。
其次,眼界放寬一點,脫開自己的小圈子,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假如你在一個公司待久了,工作做得很嫻熟,拿著一份很穩定的薪資,你想跳槽,卻不知道自己現在在外面是什麼水平了。
這種情況下,就很容易被領導逮住空子來一場「pua」。他說你現在的能力不行,去外面找不到好工作,你也不敢賭。
跳出原有框架,從另一個維度的圈子裡獲取更多信息。
比如,你在工作上想知道外面的公司工作內容、薪資待遇,就可以問問自己非同事的朋友;或者,你想跟男/女朋友分手,TA卻說你找不到更好的了,你就跳出你倆共同的朋友圈,去獲取其他圈子的信息。
總之,信息越多,觀點才越多,你才更能看清事情的本質。
最後,必要時也要維護自己的權利。
上面兩點是如何避免遭遇職場PUA,那麼身處其中的員工該怎麼做呢?息事寧人?或者一走了之?聽聽律師怎麼說。
就yamy此事,資深律師易勝華發表了相關看法。公民享有名譽權,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不管是藝人還是普通員工,老闆在公開場合發表貶損他人人格的行為都是嚴重錯誤的。徐明朝作為老闆在會議上對公司藝人yamy惡語相加的言論具有侮辱性,貶損了yamy的人格,嚴重破壞了她的名譽,屬於侵權行為。
藝人與公司之間籤訂的《經紀合同》具有較強的人身屬性,是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互相發展基礎上達成的意思表示。yamy老闆在公開場合對其發表侮辱性言論,相互信任、尊重的合作基礎已不復存在。如果公司認為藝人沒有達到令其滿意的標準,應當按照公司制度或者合同約定向藝人提出要求,而不是在公開的會議上以人格侮辱的方式去侵犯藝人的權益。基於公司管理層的侵權行為導致無法繼續合作,yamy可向公司要求解除合同,並可以要求侵權人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和賠償損失。
希望大家都能自信勇敢,遠離P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