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時候,有很多基友都在心裡納悶:自己平時作風低調,所在的城市,gay也不算少數。但是為什麼我從來沒有遇到對的他,也沒有對的他來向我搭訕呢?難道憑緣分是不可能了嗎?還是說找對象必須靠這些同志交友軟體?
基於此我們調取了一些同志間的調查數據,在blued、aloha、qq等社交軟體泛濫的今天,首要獲得愛情的居然是朋友介紹和偶遇!是的,這種偏線下的現實社交依然是認識朋友和伴侶最好的方式之一。
究其原因,我們做了這樣的調查,在社交軟體上,通常你會和對方聊什麼?
在社交軟體上,通常我們都會直奔主題,而後進行判斷是否需要繼續。然而往往本來合適的人可能就此錯過,因為愛情不僅僅是單方面的匹配,它是兩個完整且獨立人格全方位的對應關係,你戀愛或者過生活也好,不可能只和某個人的某一方面產生聯繫,而是與他完整的人格發生關係。當然這種現象也並不奇怪,作為blued、aloha等同志社交軟體,在資本考量之下,盈利性永遠會是排在第一位,這就必然導致它在價值觀上必然偏向於商業性之下的導流與虹吸效應,這樣下的價值觀必然會偏向於:顏值、身材、屬性等等,長此以往,泡在軟體上的人,無形之中對於伴侶的首要考慮,便會偏向於此。(當然,我們也肯定blued、aloha等同志社交軟體在同志群體上的積極作用。)而同樣矛盾的是,當我們在問到同志之間的感情如何選擇開始時,這樣的回答卻又與在社交軟體上形成截然相反的結果!多數人選擇都是先從普通朋友做起,然後慢慢了解,再決定是否進入下一階段,這與軟體上快餐式的愛情進程截然相反。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矛盾的方面呢?我們先來看下一組調研數據!在這個命題之下,
佔據50%的回答是:概率小,本來同性戀就相對較少,遇到合適的或者可以長久相戀的就更少!而更有意思的是,
排名第三的因素是:同性戀過於在乎對方的外表而忽視內在,相處時間長了問題太多而導致分手!結合以上幾方面的調研數據,我們是否可以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線上社交,提供給了我們極大的便利,在認識朋友和更換對象方面同樣的便利!社交成本的降低和更換朋友的簡便,為我們提供了愛情快進模式,在還沒有足夠了解的時候,可能就會因為某一方面的生理性衝動或者一時的好感,而墜入「愛河」,而這樣的愛情一旦進入雙人進程,便可能會暴露早前沒有發現的諸多缺點,從而覺得彼此不合適,而後選擇結束,再進入下一場感情,周而復始。
其次,網絡社交上,我們每個人都隱藏於屏幕背後,我們展現的往往是我們選擇性願意展示的一面,當然對方也同樣是。網絡中塑造的好感與吸引力,往往會造成真實感的缺失或者不全面,片面的了解必然造成了片面的吸引。再次,過多的愛情是一場消耗,它會消耗你對感情的信心和熱情,當分手成為常態化,很多人便會無形之中持有走過場的心態,而同時,在這樣的感情中,你被佔據的時間裡,便會錯過那個可能已經出現的對的人!
鑑於此,有壹社打造了
邂·相知 | 基友線下交友派對,讓大家在巧妙的遊戲設置環節中,自然而然的展現你性格中最真實的一面,讓所有人在自在、真實、溫暖、靠譜的環境中,去認識和熟悉每一個基友,不管是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還是攜手白首不易的另一半,都能夠因為真實而長久。
而這個周末,我們的基友線下派對將會迎來第八場和第九場,屆時歡迎您的參與。
(文末有震驚G圈的重大消息披露哦!)5月9-10日周末線下基友會第八場第九場開啟預約
參與人數:每場活動上限30人。
參與要求:接受 LGBTQ+ 文化,18周歲+,健康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活動費用:嘗鮮票 45 元/人次 | 原價69元/人次。
添加客服微信報名:
![]()
有壹社相信
每個人都是分散在不同時空裡的知己
或許緣分和愛情的開始
只是缺乏一個邂逅的機會
文中圖片部分為網圖,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