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珠海房產訊 12月中的一天,在珠中江龍湖多個冠寓、項目及公司現場,一排農貨攤悄然擺起,擺滿了梯田紅米、隰縣香梨、眉縣獼猴桃、海南板慄薯、涼山蘋果等農產品的小攤前,漸漸聚集起了人群。
走近了會發現,這不是常見的快閃市集,攤子旁「2020珠中江龍湖公益助農專場」的標語吸引了目光。
一部手機、一個農產品攤位,在國家鄉村振興的號召下,獻愛心有了更多可能。通過整合空間、公益平臺資源,龍湖激活服務空間、客戶群體參與助農的潛能,讓「公益更簡單,慈善能體驗」。同時,以買代幫可以讓優質農產品走入更多人的視野,讓農戶持續獲益,賦予公益活動更多價值,為企業做公益另闢蹊徑。
(珠中江公益助農活動現場)
空間連接愛心 人人都是「慈善大使」
據工作人員介紹,此次所售的農產品是由龍湖聯動中國扶貧基金會旗下項目——善品公社共同組織推進的助農公益產品,將所在地的優質農產品收集、整合而來。消費者在這裡購買農產品,是年末對自己的犒勞,也是通過「以買代幫」的形式達到助農獻愛心的目的。
龍湖這一公益行動不僅是在珠中江區域舉辦,這個12月,龍湖充分發揮旗下售樓處、商場、長租公寓、住宅社區的空間優勢,在20餘個城市,通過線下售賣的方式,將助農幫扶的現場直接帶進社區、冠寓、商場、售樓處等線下空間,將更多力量卷積進公益助農的鏈條中,「以買代幫」,消費助農。
以空間連接幫扶受益人和業主,讓獻愛心變得更簡單。活動自12月4日啟動以來,累計覆蓋全國近30個城市地區,幫扶超20餘個偏遠鄉村,公益助農值達70萬元。
成果背後不僅是龍湖調動空間和客戶優勢,更是聯動公益平臺和渠道的嘗試。此次活動,龍湖集團攜手中國扶貧基金會旗下社會企業——善品公社、國務院扶貧辦下屬中國扶貧志願服務促進會的戰略合作夥伴——樂農社等公益平臺。可以說,有別於以往的定點幫扶和資金物品捐獻,龍湖通過一系列公益助農活動,將捐獻者、活動場地、公益平臺和受益者充分聯繫在一起,讓農產品走出偏遠鄉村,讓捐獻者和受益人共同受益,走進城市生活的多樣空間,構築助農的渠道及生態。
(珠海公益助農現場)
直播帶貨 讓公益更簡單
一部手機,一個支架,就可以成為公益助農的起點。在直播興起之前,這種形式很難想像。而在人人都可以參與直播的現在,只要你願意,為公益獻出一份力量不在僅限於捐獻財物。
實際上,早在上述活動之前,龍湖已於10月與善品公社合作,開啟了線上直播帶貨助農的活動。通過與善品公社等公益電商平臺合作,讓業主成為公益直播帶貨的主角,卷積更多人參與其中,讓公益更簡單。
(公益助農直播現場)
在中山,龍湖聯合中山電視臺、善品公社開啟了公益助農直播間。當紅主播阿乃、珊珊作為助農帶貨官讓來自四川、江西、海南、貴州等地貧困縣的優質農產品,通過線上下單,原產地郵寄的方式,來到龍湖業主和親朋的家中。不僅如此,全國龍湖的業主在社區中與鄰居們一起組團直播帶貨,同樣也增進了鄰裡關係。整個活動期間,帶貨直播實現了超8.2萬次的觀看量和近3.1萬次的互動量,精選山貨、新鮮水果等成為最受歡迎的貨品。
據悉,除了珠中江龍湖,全集團多個地區公司均推出了線上直播帶貨,本次公益助農帶貨金額超60萬元,足見參與者的意願之高。長期參與縣域扶貧的相關人士表示,直播以簡便易行的方式,讓更多人參與到助農活動中。另一方面,也能讓優質農產品走入更多人的視野,持續獲益。
資源整合 讓愛心觸點延長
傳統印象裡,企業做公益往往集中在捐資捐物、定向幫扶、危房改造等形式,而龍湖本次的公益助農活動,則是通過資源整合,調動更多人參與其中,無形中延長了助農的公益鏈條,這也是在響應國家號召下,企業公益的新嘗試。
這一嘗試背後,是龍湖「公益很簡單,慈善能體驗」的理念支撐。近些年來,龍湖在公益領域上持續投入和嘗試,不斷創新,讓公益愛心體驗更簡單,更是讓受助人持續有收穫。
除了線上和線下售賣助農產品,龍湖各地區公司結合當地公益資源,進行更多觸點、更大範圍的公益幫扶,延長助農的公益鏈條。
江西龍湖與南昌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聯合,將所有農產品售賣所得無償捐獻,幫助更多貧困少年;重慶區域的龍湖優選將部分產品銷售額用於購買助農產品及暖冬衣物,捐贈給涪陵區重慶醫藥衛生學校「龍湖班」的學生,實現助農助學的結合;在大連,助農活動中置換募集的文具被統一捐贈,用於助力孤獨症兒童成長;滬蘇區域的業主參與「暖冬行動」,將舊衣物定向捐贈給湖北土家族鄉村小學;鹹陽的龍湖業主通過「以物易物」的形式,將閒置童書、文具免費置換公益農產品,實現雙向公益價值。
「出於良知,凝聚眾力,持續不輟,利他悅己。」無論是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間,龍湖集團主動捐贈4300萬支援武漢及全球抗擊疫情;還是今年8月份,龍湖集團成立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委員會,體系化開展ESG管控工作,將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化標準,逐漸嵌入組織與戰略架構。這些都意味著,公益精神早已深刻滲入龍湖企業文化、基因和業務中。而龍湖持續踐行公益,尋求更多可能性,也是希望影響和激活更多員工、客戶、合作夥伴及社會愛心人士,助力中國公益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