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武漢醫生文章刷屏 作者稱武漢人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2020-12-20 騰訊網

1月25日,一篇名為《武漢一醫生的心聲》的文章在朋友圈廣為流傳,文章作者自稱為武漢協和醫院大夫S,他希望通過這篇文章向留守武漢的人們傳達一個理念,「停止恐慌,提高警惕」。

在文章中,該作者表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症狀並不一定會很重,致死率也較低,所以出現輕症(並不一定被確診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的人,可以不要急於去發熱門診要求進行病毒檢測,而是先考慮居家隔離進行觀察。

1月25日晚,紅星新聞記者聯繫到了作者S醫生。他告訴紅星新聞,自己是協和醫院非發熱門診醫生,近期也並沒有因為疫情被抽調到發熱門診。但是基於目前發熱門診人滿為患,臨床大夫高強度工作的現狀,他覺得自己需要寫一篇本該是「醫學常識」的文章,用以緩解公眾的高度恐慌情緒。

一名武漢醫生的呼籲:輕症患者可先考慮居家隔離

S醫生在《武漢一醫生的心聲》中寫到,「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一個特點就是,它(的症狀)並不一定會特別重,致死率也是很低的。哪怕你得了,也不一定會怎麼樣,可能只需要最基本的治療。」

S醫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在談論他的文章前,需要先釐清一些概念。他在文章中提及的所有「輕症」,指的是症狀輕,至於當事人究竟有沒有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沒有做病原學檢查前,並不能確定。「按照當前的試劑盒數量等情況,恐怕支撐不了所有人都確診。」S表示,基於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的了解,不管「輕症者」有沒有被確診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都可以考慮進行居家治療。

議輕症者先進行居家隔離和治療,S並非第一位如此建議的醫生。協和醫院肺炎治療專家組副組長張勁農教授也於2020年1月23日在接受武漢地方媒體採訪時表示,自己在進行一線救治工作時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在確認診斷結果以後,他自己回家進行了自我隔離,口服藥物一周後,目前身體已經逐漸恢復。張勁農表示,對於輕症患者來說,居家隔離口服藥物就可以控制病情。張勁農還強調,不建議輕症患者住院,因為醫院重症患者居多,會導致交叉感染,對康復不利。

據S醫生所述,所謂輕症患者,有這樣幾點具體定義:

1.發熱<38℃;2.可自行退熱;3.無呼吸困難,不喘氣;4.伴或不伴咳嗽;5.沒有慢性疾病。

至於如何進行「居家隔離」,S醫生用一張「居家隔離」指南表格進行了介紹。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居家隔離」指南表格較為細緻,對口罩使用、清潔消毒、與病人接觸等方面提出了多款要求。

圖據視覺中國

不過S醫生強調,輕症者居家隔離,並不代表不重視疑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這件事。在《武漢一醫生的心聲》中,S醫生寫到,「如果你真的是連續多日38度以上,並且有其他症狀,比如特別是發熱;呼吸道症狀如咳嗽、呼吸短促;腹瀉等,馬上前往醫院就診。」

為了進一步解釋目前事態嚴峻,但民眾也不必過度恐慌,S醫生舉了一個例子,此前有不少人基於各種數學模型推測過武漢的實際感染人數,「取一個比較誇張的推測吧,10000人。武漢是一個有著1100萬人的城市,1/1100的感染機率,比一般的商業抽獎概率還低。」

判斷重症與否 看患者血氧飽和度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重症情況一直是此次疫情備受關注的重點。在社交媒體上,有一些武漢居民曾發聲求助,表示自己或親友疑似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並且人都「快要不行了」,卻始終無法得到醫院的確診。

對此,S醫生表示,目前武漢有不少疑似患者待確診,但感染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後的重症率其實比較低,如果現在物資等條件充足,能夠為所有來到發熱門診的人做檢測,那麼不少恐慌的確診者們估計都只能當這個疾病重症率的分母。

「為什麼?因為真正重症的人早就優先被醫院收治了。」S醫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主要累及肺部,所以患者血氧飽和度是判斷重症與否的一個標準,「當血氧飽和度都不能維持的時候,我們才會要求患者住院治療。」

S醫生還表示,現在本身就是一個各色肺炎的高發季節,呼吸道疾病也較多,有不少輕症者被疫情相關信息嚇到,所以無論如何也要前來醫院要求檢測。

與此同時,S醫生在文章中提出了一個判斷思路:體溫升高不代表你就一定生病了(生理性原因也會有體溫變化,不要風聲鶴唳 )——生病了也不代表你是肺炎(有數不清的疾病可能導致你發燒)——肺炎也不代表是病毒性肺炎(細菌性感染的肺炎其實很多)——病毒性肺炎也不代表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普通的甲流乙流普通的感染都是病毒)——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也不代表你現在必須得馬上去醫院住院(輕度的感染,身體健康的患者有自愈的可能性的)。

S醫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武漢此前輕視了新型冠狀病毒,但現在武漢人的情緒有些過於恐慌了,「武漢人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紅星新聞記者 趙倩 嚴雨程

編輯 郭宇

相關焦點

  • 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非你莫屬與諾貝爾哥,誰都沒有贏
    很多媒體和大V以「下崗工人首次提出引力波遭嘲笑,五年後被科學界證實」之類作為報導和傳播點,這真的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直到五年後的今天,科學家們自己終於證實了引力波的存在,一時成為新聞熱點,然而愚蠢又傲慢的官方和主流科學界,依然拒絕給他一個公道……這個被嚴重腦補的故事,瞬間戳中了不少人的G點——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專家蠢且壞,民間出奇才。
  • 武漢走向2021
    我是武漢人啊。從春節到春天,島爺爺跟著店長回到江夏老家,吃著農家菜,在山溝賞野櫻花……六月,日本導演竹內亮來武漢拍攝紀錄片時,問他為什麼決定留在武漢,他說:雖然日本秋風清爽,如春風般的溫暖到底還是只能在武漢體會到。
  • 疫情54天,死亡3194人:今天,一名武漢醫生的朋友圈刷屏了!
    武漢漢口醫院。醫生想給一位女病人餵點水喝。水有點熱,病人說「等會兒再喝」。醫生放下水,再轉頭,病人已經不行了。她去世了。就這麼快。這位醫生向記者轉述時,滿臉的哀痛和絕望:她說太燙了等下喝,就沒了……他垂下頭,好像自己犯了多大的錯。
  • 美媒揭「病毒源自武漢」謊言:作者沒採訪任何專家
    (原標題:美媒刊調查長文揭「病毒源自武漢」謊言:作者沒採訪任何專家 多次編造假新聞)【海外網4月22日|戰疫全時區】美國獨立新聞網站「灰色地帶」(The gray zone)20日刊髮長篇調查文章,詳細分析了《華盛頓郵報》一篇漏洞百出的報導是如何將新冠病毒來自中國實驗室的陰謀論主流化的。
  • 武漢「圍城」日記 ②|漩渦中心的平靜
    從即日起,紅網時刻開設《武漢「圍城」日記》欄目,以第一視角,記錄部分「武漢人」的生活狀態,面對疫情他們在做些什麼?想些什麼?以為外界提供一個零距離的了解窗口。紅網時刻 通訊員 喬新生 記者 王義正 發自武漢洪山區2020年春節前夕的武漢,是那樣地平靜安詳。
  • 武漢醫生李文亮簡介照片:從「造謠者」變「可敬的人」
    武漢中心醫院2月7日凌晨發布微博:我院眼科醫生李文亮,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感染,經全力搶救無效,於2020年2月7日凌晨2點58分去世,對此我們深表痛惜和哀悼。  李文亮(1985年-2020年2月6日),男,籍貫遼寧省錦州市北鎮市,武漢大學臨床醫學七年制專業畢業。生前為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生。
  • 早安武漢|把武漢拍給全世界看的日本導演又來了:發現武漢人有了些變化
    「好久不見,武漢。我是竹內亮,我回來了。」6月,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刷屏,日本導演竹內亮曾承諾「要來武漢開觀眾見面會」。12月5日,他重回武漢,與來自北京、上海、新疆以及武漢各處的200餘人共同見證這裡的全新生活。
  • 紀錄片人在武漢
    我們不僅需要討論在災難發生的當下,紀錄片人應當如何更好地記錄城市與人,也必須在回歸常態後,繼續審視自己和這段經歷,並將思考反映於創作。作者 | 江婧怡來源 | 城市Ourcity(ID:varicity)4月24日,武漢解封的第16天。武漢疫情紀錄片人信息交流群已經四天沒人說話了。
  • 美調查報導網站:新冠病毒來自武漢實驗室報導系編造
    報導稱,「有關新冠病毒來自武漢病毒研究所的陰謀論」,已成為川普政府的『伊拉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從一月下旬開始,美國媒體上零星出現這種論調,最近一篇文章由《華盛頓郵報》刊發,作者喬希·羅金則扮演著當年朱迪思·米勒(《紐約時報》記者朱迪思·米勒,曾散播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虛假消息)的角色。
  • 趙麗穎新劇開播武漢刷屏,劇中的武漢元素讓每一個武漢人自豪!
    >首播就在衛視同時段收視率奪冠開播當晚就屠榜了微博熱搜作為全劇80%取景地的武漢也因此被刷屏各種武漢元素在劇中一一登場武漢的戲份簡直與女主趙麗穎不相上下▊地址:漢口集家嘴與漢陽南岸嘴之間第一集男主角厲致誠從機場出場,酷炫狂拽的霸道總裁令人過目不忘,而烘託他帥氣身影的背景正是武漢的天河機場,武漢人看到覺得十分親切。
  • 極端的反抄襲會毀掉原創音樂人!
    今年7月開始,也就是《無價之姐》發布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陸續被網友指出與至上勵合的《鴨梨大》、譚晶的《跟我出發》,甚至是2018年才發行的阿里郎的《隔壁泰山》等多首歌曲在聽感上高度相似。但網友的抄襲說並沒有在網絡上掀起多大的聲量,反而是幾個月之後《跟我出發》的作曲人董赫男親自站了出來維權。
  • 武漢這群「網紅醫生」憑實力圈粉無數
    武漢醫療圈還有哪些「網紅醫生」,在向網友傳播健康生活理念?    據了解,陳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打造的《健康科普雲課堂》網絡直播節目,通過人民直播、央視頻、鬥魚直播等平臺進行線上健康科普,累計觀看總人數已超過450萬人次,因其權威性和專業性受到網友們歡迎。武漢「網紅醫生」、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餘昌平稱,在一般人的印象裡,醫生為病人提供診療、做手術,形象理性而嚴肅。
  • 武漢官方發布:武漢人度過了一個震撼世界的小長假,黃鶴樓成最熱景點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湖北武漢迎來疫後首個旅遊黃金周。在全球防疫的當下,中國旅遊市場率先復甦,武漢則是所有人關注的焦點。10月9日,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官方微信發布文章《剛剛,武漢人度過了一個震撼世界的小長假》。
  • 一個韓國人在中國發聲:「我們都是武漢人!」
    小崔製作的視頻:「我們都是武漢人!」 一個朋友說她像陽光一樣,可以溫暖周圍的人;另外一個朋友則說她囉嗦又嘮叨,像個婆婆,管得太多,操心太多。 這似乎是小崔做自媒體的一個背景,消除誤解,讓人和人之間更為友愛。而直接促使她做出《韓國你是誰》這個節目,源自於一個工人出身的國會議員的自殺,這個人名字叫盧會燦。簡單來說,盧會燦是韓國左翼政治界的代表,為工人等平民發聲,但不容於主流政治,被逼自殺。
  • 一個武漢音樂人的口述實錄
    宅在武漢家中的這些天,他經歷了什麼?以下是實錄全文:1月21日:口罩買不到了我叫馮翔,今年已經55歲了。我就是武漢人,算是土生土長。現在的職業是一個音樂人,也是音樂治療師,還是個精神科醫生。每一天發熱門診的人特別多,巨多,門診醫生沒法下班。還有死亡病例出現。這個東西就把人眼球全抓走了,各種傳言。還有人給我打電話,問我武漢是不是死了很多人,各種謠言到處亂傳,那種無力感油然而生。如果拿一個詞去描述那幾天的情緒,真的就是難過。
  • 一個紀錄片工作者「在武漢」的75個日與夜
    臨行前張悅對他們坦陳:這一去,估計要待一個月,也許兩個月,因為不能保證解封的時間,他們將可能長期滯留。2月3日,Figure帶著打一場硬仗的信念,義無反顧地奔赴武漢。面對網上「粉飾太平,缺乏對真相的揭露」的批評聲,張悅耐心地解釋道:「我們並沒有拍一個怪誕、極端的故事,而是在一個特殊地點特殊時期的人之常情。我們也沒有刻意去選擇光明溫暖的一面,而去規避冰冷的一面。」「但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在武漢》系列收官之後,除仍有其他拍攝任務的部分隊員外,主創團隊已經逐步分批次地撤離了武漢。
  • 武漢加油!
    (我已經儘量找了一張可愛的圖片)由於種種原因,導致的結果就是讓全國人民過了一個不一樣的分裂的2020年春節!雖然這樣,但我們是一家人,是中華兒女,是同胞,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但就在這樣萬眾一心共同防疫的背景下,那些造謠生事,各種罵天罵地的鍵盤俠們,槓精們能不能閉嘴!
  • 武漢新冠原罪,一個解不開的死結
    我很多年前參加一個教堂婚禮,順便站在門口聽了一下一個神職人員對信眾的布道,沒想到正好聽到的就有這樣一句: 「我們每個人都是有罪的」,眾皆愕然,只見他頓了一下又說道: 「其中,最大的罪就是不承認自己有罪!」才知道他所說的有罪就是原罪,因為都是亞當和夏娃的後代,所以生來就有罪,因此人生就要贖罪。
  • 英雄之城觀後感心得體會 武漢戰「疫」紀錄片為何刷屏
    英雄之城觀後感心得體會 武漢戰「疫」紀錄片為何刷屏  新冠肺炎疫情作為史無前例的全球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成為全民關注焦點。  3月26日,由新華社重磅推出的武漢戰「疫」全景紀錄片《英雄之城》,成為產生刷屏效果的熱門作品。全網置頂推送超過7小時,「學習強國」頭條展示,新浪微博熱搜置頂,新華社微信公眾號閱讀量和「在看」點擊量雙雙超過10萬。
  • 習近平武漢考察,這幾張現場照片為何刷屏?
    習近平在抗疫最前線的這幾張現場照片瞬間刷屏。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文章,為您解讀。  「最可愛的人」  在火神山醫院指揮中心,習近平視頻連線醫務人員代表時說:「你們都穿著防護服、戴著口罩,我看不到你們完整的面容,但你們是我心目中最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