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鏈向財經
2015年6月,紐約金融服務部門(NYDFS)成為首個為加密貨幣領域制定監管框架的的先行者,紐約金融服務部門制定的BitLicense監管框架正式出爐。BitLicense是一個許可證制度,它規定了在紐約從事數字貨幣從事虛擬貨幣業務活動或居住在紐約的人員在紐約經營業務或開展業務時,都必須申請BitLicense,且無寬限期或極少例外。
在BitLicense正式出臺前,曾遭到過不少加密社區的反對,認為監管框架闡述的範圍太廣,強迫收集平臺用戶信息涉嫌侵犯用戶隱私。之後在2014年下旬紐約金融服務部門對BitLicense進行修訂,並最終制定出最版版本。
雖然知道加密貨幣領域的監管是遲早的事情,然而在BitLicense正式出臺後,加密社區意見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儘管爭議不少,BitLicense的出臺仍然被稱為是美國加密領域監管裡程碑式的舉動。
事實上,BitLicense申請想要獲得通過非常艱難。自2015年宣布加密企業在當地合法經營需要申請BitLicense之後,大約有24家公司提交了申請,但並非所有公司都收到了回復。自那時以來積累了一大堆的申請,迄今為止,紐約州的金融服務部頒布的BitLicenses 不到20個。
而Bitstamp 很幸運地成為了那20個中的其中之一,這個結果他們等待了三年。
如果沒有獲得BitLicenses等待交易所的將是被驅逐出紐約。與Bitstamp 同期受到審核結果的Bittrex正在經歷逐出紐約這件事。
Bittrex在2015年8月10日申請了Bitlicense。NYDFS在Bittrex的西雅圖和華盛頓特區辦事處進行了為期四周的現場審查,並在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抽取了樣本交易分析了一年。
最終結果顯示Bittrex在KYC、反洗錢、OFAC合規計劃方面存在嚴重的問題,特別是對用戶認證方面做得相當不足,交易所帳戶中出現大量使用別名如「給我我的錢」,「埃爾維斯普雷斯利」和「唐老鴨」等帳戶。同時在抽樣調查的交易當中發現了發現Bittrex向受制裁國家包括伊朗和朝鮮定居的客戶提供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據Bittrex反映,紐約金融服務部曾就監管問題與Bittrex有過協商,監管部分要求Bittrex必須同意將其向紐約居民的出售限制為僅10個幣,並限制提供新幣上市的時間間隔和數量。交易所需要獲得監管機構的批准才能組建或收購任何其他實體。 面對紐約金融服務部門的要求,Bittrex最後採取拒絕的態度。在沒有獲得Bitlicense的情況下,Bittrex被要求從2019年4月11日起,立即停止在紐約的運營,並在60天內關閉其在紐約的業務。
自從被NYDFS拒絕後,Bittrex一直對外宣稱NYDFS在其審查過程中有幾處信息不正確。4月22日,Bittrex再次對BitLicense被拒一事發表聲明。
Bittrex認為紐約監管機構在抽樣調查的用戶交易數據當中錯誤地認定其兩名用戶為朝鮮人。
Bittrex表示已經審查了兩個被紐約金融服務部(NYDFS)標記為屬於受制裁國家居民的帳戶,事實證明,在2017年10月,Bittrex已經對同一個用戶進行了調查,他們聲稱之所以顯示是韓國居民的原因是用戶在選擇國籍時錯誤地選擇了朝鮮,他們通過國家識別,物理IP位址來確定該用戶確實來自韓國的。」
紐約證券交易所銀行業務執行副主管Shirin Emami在一篇文章中承認了,拒絕Bittrex的Bitlicense申請確實有一部分原因是發現交易所向被制裁國家居民提供交易服務。
「可能有更多的被制裁國家的居民使用Bittrex進行比特幣交易,2017年至少有一個朝鮮帳戶活躍。有另外一個受制裁國家伊朗的兩個帳戶,這些帳戶在今年的審查時都表現很活躍。」她寫道。
針對Shirin Emam的文章,Bittrex否認今年交易平臺中有這兩個國家的任何帳戶。但昨日的聲明是該公司第一次解釋為什麼NYDFS可能認為有兩個帳戶是朝鮮人。並沒有對紐約金融服務部提到的兩個伊朗帳戶做出任何解釋。
據了解,Bittrex在全球大概擁有167萬用戶,其中包括美國約40個州,而紐約用戶的數量大約是35,000個。目前該交易所已經被紐約監管部門下了逐客令,就算有重新申請的機會,也需要等待漫長的審核過程。曾經就有一家交易所在還沒等到紐約金融服務部的通過就提前關門了,或者馬爾他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少海外加密企業都稱BitLicense的實施是紐約發展比特幣事業的絆腳石。高昂的經營成本、操作困難也是BitLicense最為人所詬病的地方,獲得許可證也不能代表一勞永逸,當然申請被拒絕就意味著要捲鋪蓋走人。